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058篇 |
免费 | 1035篇 |
国内免费 | 67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04篇 |
儿科学 | 266篇 |
妇产科学 | 227篇 |
基础医学 | 1426篇 |
口腔科学 | 505篇 |
临床医学 | 8147篇 |
内科学 | 1442篇 |
皮肤病学 | 247篇 |
神经病学 | 103篇 |
特种医学 | 253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9篇 |
外科学 | 13077篇 |
综合类 | 16011篇 |
预防医学 | 3126篇 |
眼科学 | 305篇 |
药学 | 6294篇 |
100篇 | |
中国医学 | 2848篇 |
肿瘤学 | 5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4篇 |
2023年 | 723篇 |
2022年 | 855篇 |
2021年 | 1495篇 |
2020年 | 903篇 |
2019年 | 736篇 |
2018年 | 393篇 |
2017年 | 739篇 |
2016年 | 839篇 |
2015年 | 1224篇 |
2014年 | 2494篇 |
2013年 | 2631篇 |
2012年 | 3211篇 |
2011年 | 3644篇 |
2010年 | 3606篇 |
2009年 | 3473篇 |
2008年 | 3746篇 |
2007年 | 3589篇 |
2006年 | 3355篇 |
2005年 | 3403篇 |
2004年 | 2537篇 |
2003年 | 2269篇 |
2002年 | 2058篇 |
2001年 | 1711篇 |
2000年 | 1347篇 |
1999年 | 1077篇 |
1998年 | 942篇 |
1997年 | 868篇 |
1996年 | 741篇 |
1995年 | 666篇 |
1994年 | 538篇 |
1993年 | 380篇 |
1992年 | 326篇 |
1991年 | 298篇 |
1990年 | 247篇 |
1989年 | 268篇 |
1988年 | 58篇 |
1987年 | 73篇 |
1986年 | 60篇 |
1985年 | 48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2篇 |
1958年 | 4篇 |
1956年 | 4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据近年来有关统计报道,肝硬化、肝癌病人最终有超过1/3可并发出血,首次出血的死亡率高达20%,反复出血的死亡率高达80%,五年存活率仅达35%。而作为诱发出血的主要病因之一为门脉高压性胃肠病。本病往往和普通的胃肠病不同,其既无普通胃肠病典型的腹部疼痛的周期性和节律性,也无明显的腹泻、里急后重等表现。 相似文献
22.
针刺治疗术后麻痹性肠梗阻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刚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4,10(6):450-451
腹部手术后,由于麻醉、手术操作和腹腔炎症等原因,对胃肠蠕动的抑制作用,肠功能的恢复有时需较长时间,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针刺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3.
24.
带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少智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7):75-75
拇指占全手功能的40%,处理拇指皮肤缺损,应充分发挥拇指的功能,必须保持拇指的长度及良好的感觉。自2000年以来,我院在应用带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18~56岁,平均38岁。机器绞伤16例,切割伤3例, 相似文献
25.
微型静脉皮瓣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5年10月~2004年9月应用前臂远端掌侧游离微型静脉皮瓣修复伴有血管及皮肤缺损的断指,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6.
应用足跗外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伴有肌腱、骨骼外露的前足软组织缺损修复十分棘手,随着显微外科的深入发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应用足跗外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损伤,可取得满意效果,该皮瓣在逆行转移时明显弥补了血管蒂长度不足,使皮瓣的适用范围严重受限。2005年以来,应用此皮瓣3例,全部成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组织扩张对预构轴型皮瓣血供范围的影响,为临床上获取更大面积的预构轴型皮瓣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同一只兔子腹部的左右侧分别设计、完成以股动、静脉为轴型血管的预构皮瓣,右侧腹部仅预构皮瓣未埋置扩张器(未扩张组),左侧预构皮瓣下埋置扩张器进行扩张(扩张组),分别于预构术后1、3、5、7、10、14、21、28、56天对扩张组与未扩张组预构皮瓣血供范围进行相关检测.结果预构皮瓣经扩张后其轴型血管供血范围明显大于未经扩张的预构皮瓣(P<0.05).结论扩张术可加速皮瓣预构进程,增加预构轴型皮瓣的存活面积. 相似文献
28.
经皮氧和二氧化碳测定对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皮瓣血供的定量评估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皮血气分析方法在动态监测皮瓣血液供应中的作用。方法:30只新西兰兔制作双侧下腹部腹壁浅动脉皮瓣模型,随机分为3组:动脉阻断组,静脉阻断组,动静脉阻断组。阻断及复通血管,动态测定皮瓣经皮血气分析值,与皮瓣颜色、温度变化时间作比较。结果:动脉阻断后皮瓣经皮氧分压(tcPaO2)陡然降低,复通后(309&;#177;63)s后回升达到(8.8&;#177;0.7)kPa。静脉阻断后tcPaO2缓慢降低,复通后(1043&;#177;135)s后平缓到达稳定值(8.8&;#177;0.7)kPa,动、静脉阻断组下降时间与复通时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68~3,95,P&;lt;0.001)。全血管阻断后tcPaO2下降时间与复通时间与静脉阻断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与动脉阻断组相似。动脉或静脉及全血管阻断之后,二氧化碳分压(tcPaCO2)即开始上升,实验的观察时间内未见最终稳定值。皮瓣温度、颜色的变化时间与皮瓣tcPaO2和tcPaCO2变化时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经皮血气分析方法能够敏感、客观、连续定量的反映皮瓣的灌注状况,是皮瓣血供动态监测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