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意型皮瓣血运障碍过程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9只大鼠背部39块3cm×9cm蒂在头部的随意型皮瓣血运障碍过程的观测,认为皮瓣的坏死完全可以预测。若术后皮瓣色暗,术后1h皮温不是升高而是下降,室温在20℃左右,皮温在28.5~29.O℃以下,激光多普勒血流值下降不再上升,术后1h下降幅度超过50%,显微镜下血管数急剧增加,血流停滞且不再恢复,即可确认皮瓣处于休克状态,若不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将出现皮瓣坏死。 相似文献
2.
3.
4.
地塞米松对扩张皮瓣血运障碍的救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寻求扩张皮肤Ⅱ期手术形成皮瓣时出现血运障碍及防止坏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皮瓣出现血运障碍时,立即静脉给予地塞米松0.4mg/kg,然后逐渐减量,术后6d停药。10d时观察判断皮瓣成活情况。结果35例出现血运障碍的皮瓣,经救治完全成活33例,大部分成活2例。成活后皮瓣色泽、弹性均好。结论及时用地塞米松是防止扩张皮瓣出现血运障碍及坏死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扩张皮瓣血运障碍监测方法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扩张皮瓣血运障碍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扩张皮瓣血运障碍监测及防治的研究文献,并总结分析。结果术前利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磁共振血管造影和荧光造影可设计血运丰富的皮瓣,减少术后皮瓣缺血坏死的发生;术后利用红外线热成像、近红外光血氧监测、植入式多普勒等技术监测皮瓣血运,有利于早期发现皮瓣血运障碍,并积极采取挽救措施,如放血、水蛭吸血、血蛭素静脉滴注及高压氧治疗等。结论扩张皮瓣的成活受多种因素影响,术前利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及新兴成像技术设计扩张皮瓣、术中术后早期发现扩张皮瓣血运障碍,及时进行干预,可减少扩张皮瓣缺血坏死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扩张皮瓣移转术中血运障碍的处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病例资料本组 37例 ,男性 2 3例 ,女性 14例。年龄 11~ 49岁。病因及部位 :胸腹部瘢痕 3例 ,面部瘢痕或大面积黑痣 6例 ,瘢痕性秃发 9例 ,颏、颈、口周瘢痕 13例 ,四肢瘢痕挛缩 6例。注射壶均采用埋置法。扩张时间 :4~ 9周 ,注水量为 80~75 0ml。 37例在行二期扩张皮瓣修复时发生血运障碍 2例 ,部分坏死 1例 ,现就其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讨论如下。2 扩张皮瓣移转术中血运障碍处理本组 3例 ,均为以颈部扩张皮瓣修复口周、下颏、面颊部瘢痕 ,其中 1例因扩张皮瓣中央区过薄致扩张囊外露 ,制成皮瓣长宽比例 1 5∶1,移转过程中皮瓣远端… 相似文献
7.
8.
9.
10.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1994,(3)
随意型皮瓣何时失去活力[CampbellSP,MossML,HugoNE.PlastReconstrSurg,1992,89:718(英文)]选用大鼠70只,分为7组。氯胺酮腹腔内注射麻醉后,于背部制做10cm×3cm随意型皮瓣。7组中有一组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病例男,18岁。因车祸致颅脑损伤,左胫腓骨下1/3及踝关节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左下肢以石膏托固定,10天后.左内踝破溃,骨外露.面积3.0cm×4.5cm。伤后35天,于清创后用足背岛状皮瓣修复。缺损面积7cm×7cm,皮瓣自远端开始游离,由于操作失误,在远侧1/4区未能携带足背动脉,移转至受区后,观察皮瓣色泽尚可,但12小时后,见皮瓣远侧1/2显现紫绀,明显肿胀,触蒂部足背动脉搏动良好,为静脉 相似文献
12.
韩建群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1998,14(1):22
岛状皮瓣血运障碍修薄后成活一例韩建群病例男,18岁。因车祸致颅脑损伤,左胫腓骨下1/3及踝关节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左下肢以石膏托固定,10天后,左内踝破溃,骨外露,面积3.0cm×4.5cm。伤后35天,于清创后用足背岛状皮瓣修复。缺损面积7cm×7c... 相似文献
13.
选用大鼠70只,分为7组。氯胺酮腹腔内注射麻醉后,于背部制做10cm×3cm 随意型皮瓣。7组中有一组为对照组,皮瓣掀起后将远端3cm×3cm 的皮下肉膜去除成全厚皮片.原位缝合。Ⅰ组只将相当于皮瓣远端3cm×3cm 的部分取下作为全厚皮片移植。Ⅱ至Ⅳ组皮瓣掀起原位缝合.分别于0、4、8、12和16小时将远 相似文献
15.
随意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供重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透明标本,组织学观察及皮瓣成活率测定等方法对猪随意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与常规皮瓣术后血运重建作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血管网皮瓣术后3-7天内血流量向于常规皮瓣。 相似文献
16.
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透明标本、组织学观察及皮瓣成活率测定等方法对猪随意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与常规皮瓣术后血运重建作了对比研究。结束显示:血管网皮瓣术后3~/大内血流量高于常规皮瓣。透明标本示血管网皮瓣术后3天有微血管重建,术后5天基本建立,7天重建良好,常规皮瓣则较之慢2~3天。同时间内血管网皮瓣组织变性坏死程度相对较轻。血管网皮瓣成活率大于常规皮瓣(P<0.01)。本文对真皮下血管网皮辨的成活机理作了多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周福成;周世义;何智阔;李鸿斌;江烨 《中华手外科杂志》2024,40(01):29-31
目的 探讨足趾侧方Flow-through皮瓣修复伴指端血运障碍的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方法 自2016年6月至2022年1月,我们共收治27例伴指端血运障碍的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急诊应用足趾侧方Flow-through皮瓣移植桥接修复创面。 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全部存活,皮瓣质地、颜色和弹性接近掌侧皮肤,指端颜色红润,手指外观良好,皮瓣两点分辨觉达5~11 mm。 结论 伴指端血运障碍的手指软组织缺损应用足趾侧方Flow-through皮瓣修复,可以重建手指血运,同时覆盖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相对简单,足趾供区隐蔽、创伤小、供受区皮肤相近,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8.
口唇形态对于面部容貌的影响越来越被重视。上唇的形态标志明显,对唇形美感影响较大。正常上唇从正面观,呈弓形状态,有一个红色的边缘,称珠缘。珠缘与皮肤的交界处有一白色的细嵴,称皮肤白线或珠缘嵴。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