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31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297篇
预防医学   1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8篇
  1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41.
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可以出院: 1.体温正常,流感样症状消失≥3 d,无并发症,临床情况稳定;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探讨FOLFIRI方案联合或不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转移性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癌(gastroentem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GEP-NE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转移性GEP-NEC患者临床资料,采用FOLFIRI方案(伊立替康+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联合或不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收集疗效和不良反应相关数据.结果 12例患者中,6例(50.0%)为既往EP方案(依托泊苷+顺铂)治疗失败,2例(16.7%)为其他方案(1例吉西他滨+白蛋白紫杉醇,1例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失败,另4例为一线治疗.12例疾病控制率为83.3% (10/12),其中7例(58.3%)为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3例(25.0%)为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2例(16.7%)为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7例(58.3%)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其中4例(57.1%)PR,2例(28.6%)SD,1例(14.3%)PD.5例不联合贝伐珠单抗患者,其中3例(60.0%) PR,1例(20.0%)SD,1例(20.0%)PD.所有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1月(3.8-6.4月).Ⅲ~Ⅳ度毒性反应发生率为25.0% (3/12),且均为Ⅲ度粒细胞减少,其他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贫血、转氨酶升高、高血压和蛋白尿等,均为Ⅰ~Ⅱ度.结论 FOLFIRI方案联合或不联合贝伐珠单抗在转移性GEP-NEC患者中的缓解率良好且耐受性佳.  相似文献   
143.
目的 评价临床评分、D-二聚体、下肢超声、心脏超声单项试验及其联合试验对可疑肺血栓栓塞症(PrE)的诊断与排除诊断价值.方法 以139例确诊PTE患者为诊断组,入院时疑似但经检查排除PTE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每位患者进行临床评分及D-二聚体、下肢深静脉超声、心脏超声检查.分别计算单项试验及其并、串联后诊断试验中常用的评价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Geneva评分高度可能阳性似然比>10,对PTE有确诊意义.半定量Latex法或定量Latex法检测D-二聚体阴性似然比均>0.1,不能排除急性PTE;多项并联试验阴性似然比均<0.1,结果 阴性即可排除PrE.Geneva评分高度可能并联下肢超声、心脏超声串联下肢超声Youden指数均>0.6,对PTE诊断有较大的提示作用.多项并联或串联试验均能提高诊断的灵敏度或特异度.结论 Geneva评分客观性较强,高度可能对PET有确诊价值.多项诊断试验并联结果 阴性时排除PTE较为可靠.根据诊断目的 灵活运用Geneva评分、D-二聚体、下肢超声、心脏超声及其并、串联试验,可降低PTE的漏、误诊率.  相似文献   
144.
气道闭合压(P0.1)是指开始吸气01s时产生的闭合气道压,它可以反映机体呼吸中枢驱动力及神经肌肉功能的状况,已被证明为一个实用的撤机指标[1,2]。压力支持通气(PSV)是一种常用的撤机方式。虽然国外已有研究表明,不同的PSV水平可产生不同的P0.1[3,4],但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PSV撤机过程中P0.1的动态变化,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观察以PSV方式表1 9例COPD患者PSV撤机过程中P01、呼吸形式和血气的变化(x±s)PSV水平(cmH2O) P01(cmH2O) F(次/min) TV (ml…  相似文献   
145.
持续气管内吹气方法的建立及压力释放阀在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持续气管内吹气( C T G I) 的方法,并探讨压力释放阀( P R V) 在控制 C T G I所致气道压力过高中的作用。方法 自行设计、制作 C T G I装置; P R V 放置在呼吸机吸气管路中,其压力释放水平与设置的压力控制水平相同。选择健康犬9 只,在相同压力控制水平及不同的吸呼比(2∶1 或1∶2) 行 P C V( 压力控制通气) , P C V+ C T G I( T G I组) 及 P C V+ C T G I+ P R V( P R V 组) 通气。对气体交换、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指标进行监测。结果 在同一吸呼比, T G I 组气道吸气峰压( P I P) 显著超过 P R V 组和 P C V 组( P< 001) , P R V 组与 P C V 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在不同吸呼比, T G I(2∶1) 组 P I P显著高于 T G I(1∶2) 组( P< 001) ; T G I组及 P R V 组 Pa C O2 较 P C V 组明显下降, T G I组较 P R V 组下降更明显; Pa O2 、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指标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本研究设计和制作的 C T G I能有效改善肺泡通气,对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无显著影响, P R V 为安全使用 C T  相似文献   
146.
目的 探讨我国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门诊戒烟治疗时的依从性,为今后完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戒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到2020年8月从中日友好医院戒烟门诊招募的受试者120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酒石酸伐尼克兰组和盐酸安非他酮组,并给予戒烟治疗.主要结局指标为戒烟治疗的依从性和12周的戒...  相似文献   
147.
综合性医院中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道传染病疫惰已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综合性医院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患者就诊过程中及日寸采取医院感染防控的各项措施,对控制疾病播散、保障患者就诊安全和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性医院呼吸道传染病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应包括:完善的规章制度、各部门联防联控、加强感染性疾病科的软硬件建设、重点人群的监测与管理、正确的消毒隔离措施、重视人员防护和手卫生、医疗废物的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48.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临床一次或多次血栓栓塞事件发生或反复发生使肺血管床阻塞,血流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增高,最终导致右心力衰竭。肺动脉血栓内膜切除术(pulmonary thromboendarterectomy)是CTEPH的治疗手段之一,为CTEPH的患者提供了治愈的可能。CTEPH远端肺动脉病变可考虑内科药物治疗。但是何时选择外科手术干预,如何正确选择内科药物治疗,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9.
付艳丽  高云涛  李竞春  贝玉祥  王辰  王明华 《中成药》2010,32(12):2059-2063
目的:确定傣药竹叶兰中总黄酮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芦丁为指标应用超声耦合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竹叶兰中总黄酮物质,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考察丙醇浓度、硫酸铵用量、超声时间3个因素对竹叶兰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竹叶兰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丙醇浓度为55%,超声时间为50 min,硫酸铵用量20%,总黄酮得率为3.53%。结论:双水相体系对竹叶兰总黄酮有较好的提取作用,工艺简单、省时、易操作、易于放大。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通过了解某三甲医院医生对职称晋升制度的满意度情况,分析影响其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提出完善我国医院职称制度的合理建议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18年8~9月对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在职医生进行调查,通过因子分析将问卷中各条目按照相关性进行降维,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剖析其中医生对影响职称晋升制度满意度的显著因素。共计回收有效问卷103份,回收率99.03%。结果 科研指标、临床指标、评审程序、职级划分和教育指标5个公因子与职称晋升制度满意度有关(P<0.05);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对职级划分满意度得分最低,其满意度得分为(2.50±1.14)分;没有教学系列职称的医生对科研指标、教育指标满意度得分最低,其满意度得分分别为(0.72±0.24)分、(0.53±0.10)分。结论 科研指标成为影响医生对职称晋升制度满意度的首要因素,政府及相关人事部门应合理调整晋升标准中指标权重,设置具有专属晋升标准的独立职业路径,以临床能力为临床系列医生晋升的主要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