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颏部软组织厚度和垂直骨面型的关系,以期为正畸、正颌病人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20例青岛地区汉族成人骨型I类错耠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下颌平面角分为低角组、均低角组、均高角组和高角组,每组30例(男、女各15例)。测量并比较各组颏前点(Pog)、颏顶点(Gn)、颏下点(Me)的软组织厚度。结果成人骨型I类错袷不同垂直骨面型间Gn-Gn’、Me—Me’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8.647、4.044,P〈0.05),Pog—Pog,测量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除高角组外,其他组Gn—Gn’、Me—Me’、Pog—Pog’测量值男性均大于女性(t=2.133~3.727,P〈o.05)。结论成人骨型I类错猞病人的颏部软组织厚度与垂直骨面型存在相关关系,除高角组外,男性病人的颏部软组织厚度大于女性。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低浓度(0.25%)5-氟尿嘧啶(5-FU)与糖皮质激素混合注射治疗胸骨前瘢痕疙瘩的效果.方法 将本组的98例患者(共有167个胸骨前瘢痕疙瘩,病史1~42年)分成A、B、C三组,均行瘢痕疙瘩全层注射.对A组的22例患者行单纯5-FU(2.5% 5-FU 0.6 ml 2%利多卡因5.4 ml)注射,对B组的22例患者行单纯5-FU和糖皮质激素(1%曲安奈德5 ml 2%利多卡因1 ml)交替注射,对C组的54例患者行5-FU与糖皮质激素的混合液注射(2.5% 5-FU 0.6 ml 1%曲安奈德5 ml 2%利多卡因0.4 ml).在瘢痕疙瘩完全萎缩后,逐渐降低药物浓度,并延长注射间隔期.治疗次数为6~22次,治疗3~36个月,随访6~26个月.结果 局部注射低浓度5-FU,能够减轻瘢痕的充血程度和痛痒症状(有效率均为95.5%),但只有在与糖皮质激素交替或联合使用后,才能促使瘢痕明显萎缩(P<0.05),而联合使用比交替使用更为有效(P<0.05).结论 低浓度5-FU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胸骨前瘢痕疙瘩,具有较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3.
病孩,女。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体重3500克。Apgar评分正常。于生后10小时出现面部躯干黄染,并呈进行性加重,生后28小时转入儿科。入院查体:反应好,Moro征阳性,呼吸平,巩膜黄染,面部及躯干皮肤黄染,心肺正常,腹软,肝助下lcm,脾未触及,四肢正常。化验:Hb 82g/L,RBC 2.92×10~12/L;血型“O”,Rh(D)阳性,Diego~a阳性;血直接抗人球旦白试验阳性,乙醚释放试验及游离试验均检  相似文献   
84.
目的 通过研究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出现前臂张力性血肿时,比较手工压迫法、单独绷带压迫法和绷带压迫联合脱水治疗法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出现前臂血肿后进行科学处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我科4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出现215例前臂张力性血肿患者,采用手工压迫、单独绷带压迫和绷带压迫联合速尿、甘露醇、地塞米松等脱水治疗,并用硫酸镁溶液湿敷等方法处理后,对血肿处理后的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差异。结果 215例前臂血肿患者中手工压迫组69例与单独绷带压迫组70例比较,肿胀消退时间、手指末端血供和功能改善为良好的出现时间、周围皮肤温度增加出现的时间、前臂臂围均无明显改善(P>0.05);绷带压迫联合脱水治疗组76例与手工压迫组69例比较,前臂肿胀消退时间、手指末端血供和功能改善为良好的出现时间、周围皮肤温度增加出现的时间、前臂臂围均有明显缩小(P<0.05);绷带压迫联合脱水治疗组76例与单独绷带压迫组70例比较,前臂肿胀消退时间明显缩短(P<0.05),周围皮肤温度增加出现的时间稍有缩短(P>0.05),手指末端血供和功能改善为良好的出现时间明显缩短(P<0.05);在出现肿胀压迫后3 h观察前臂臂围,相对于未穿刺臂臂围稍有缩小(P>0.05)。结论 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导致前臂张力性血肿,人工压迫与弹力绷带效果相当,但在弹力绷带压迫基础上,同时积极进行脱水等综合处理,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85.
目的:系统评价国产氯吡格雷(泰嘉)与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在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中的安全性差异。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三大中文文献数据库,追踪检索已获得文献或相关研究提供的参考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系统评价专用软件Review manager 4.2进行Meta分析。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有20个临床研究纳入Meta分析,包括4392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其中泰嘉组2066例,进口波立维组2326例。Meta分析主要结果显示,有11个研究报道了术后12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经异质性检验,I2=0%,表明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分析,泰嘉组和波立维组之间的MAC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OR=1.00;95% CI:0.75~1.34;P=0.99);有11个研究报道了术后12个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异质性检验,I2=0%,表明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分析,泰嘉组和波立维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OR=1.14;95%CI:0.82~1.59;P=0.44)。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使用泰嘉和波立维的MACE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为泰嘉替代波立维抗血小板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止嗽散加减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西北寒燥证大鼠模型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20只)、COPD模型组(模型组,35只)和COPD西北寒燥证组(寒燥组,35只)。利用气管滴注弹性蛋白酶结合熏烟90天的方法建立COPD模型,气管滴注弹性蛋白酶、熏烟结合寒燥环境应激90天的方法建立COPD西北寒燥证模型;后将寒燥组随机分为止嗽散加减方干预组(中药组,11只)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10只)各组连续干预15天。在第90天和第105天时分别用小动物肺功能仪检测各组大鼠的肺功能,并观察其肺部病理。结果模型组和寒燥组气道内均可闻及少量痰鸣音,病理切片示肺泡扩张,间隔变窄,断裂并融合成较大囊腔,有炎症细胞浸润,寒燥组出现畏寒、饮水量增多和便质湿烂不成形表现,止嗽散加减方干预后症状改善。肺功能检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e升高(P<0.01),EF50降低(P<0.05);寒燥组PEF及EF50降低(P<0.01),Ti及Te升高(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干预后PEF及EF50升高(P<0.01),Ti及Te降低(P<0.01)。结论止嗽散加减方可以改善COPD西北寒燥证大鼠模型的症状表现,延缓其肺功能下降的速度。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初步探讨手工压迫法、绷带压迫法、前臂压迫止血器法和前臂压迫止血器联合脱水治疗法在治疗冠状动脉介入诊疗(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RI)术后患者出现前臂张力性血肿时的效果,为临床出现前臂血肿后进行科学处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近6年来TRI术后出现的334例前臂张力性血肿患者,按照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手工压迫组、绷带压迫组、前臂压迫止血器组和前臂压迫止血器联合脱水治疗组,对四组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差异。结果 334例前臂血肿患者中,手工压迫组与绷带压迫组相比较,肿胀消退时间、周围皮肤温度增加出现的时间、手指末端血供和功能改善为良好的出现时间、以及肿胀压迫后3h前臂臂围等四个主要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压迫止血器组与手工压迫组和绷带压迫组之间分别比较,上述四个主要观察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压迫止血器联合脱水处理组与手工压迫组和绷带压迫组之间分别比较,四个主要观察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RI术后前臂张力性血肿的处理,人工压迫与绷带压迫效果相当,前臂压迫器能起到和手工压迫和绷带压迫一样的效果,在前臂压迫器压迫的基础上,同时积极进行脱水等综合处理,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8.
目的 热疗可靶向杀伤乳腺肿瘤细胞,但对肝肿瘤细胞的靶向热疗鲜见报道.本研究探讨金纳米笼-量子点-Anti-AFP复合探针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靶向光热效应.方法 用银立方纳米晶与次氯金酸通过置换反应法制备金纳米笼进行光热治疗,用水热合成法制备CnInS2-ZnS量子点进行细胞荧光显色,将金纳米笼、量子点和Anti-AFP三者耦合成金纳米笼-量子点-Anti-AFP复合探针.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验证肿瘤细胞株是否表达AFP;用免疫荧光法验证复合探针与特定细胞株的靶向结合性;用功率密度为1.5 W/cm2、波长为808 nm激光照射进行光热治疗;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光热治疗后的细胞凋亡率;用荧光染色法检测光热治疗后的细胞死亡率.结果 免疫组化实验发现,人肝癌细胞株HepG-2表达AFP,而乳腺癌细胞株Mcf-7不表达AFP.免疫荧光实验表明,复合探针中的Anti-AFP可与HepG-2结合并发出荧光,而不与Mcf-7细胞结合、细胞表面无荧光.光热实验表明,激光照射后,HepG-2细胞的升温明显高于Mcf-7,F=9.369,P<0.001;HepG-2的升温与探针浓度、激光照射时间成正相关、具有一定的时效量效关系.流式细胞术实验表明,光热治疗后,HepG-2的晚期凋亡率明显高于Mcf-7,t=12.551,P<0.001.荧光染色法显示,光热治疗后,95%的HepG-2细胞死亡,而Mcf-7细胞几乎均存活.结论 金纳米笼-量子点-Anti-AFP复合探针可特异性与HepG-2细胞结合,并通过光热效应靶向杀伤HepG-2细胞.  相似文献   
89.
目的:概述近年来神经导管材料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和Elsevier SDOS 2000-01/2007-04相关神经导管材料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方面的文献,检索词“nerve conduit,peripheral nerve injury”,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2000-01/2007-04相关文献,检索词“神经导管,周围神经损伤”,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神经导管材料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章找全文.纳入标准:与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有关的非生物降解材料、生物降解材料和生物衍生材料的文献.排除标准:相关度不大的文章,重复性的文章. 资料提炼:共检索到107篇关于神经导管材料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文献,最终纳入39篇符合标准的文献. 资料综合:神经导管是由天然或人工合成材料制成的、用于桥接神经断端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有引导和促进神经再生作用.制备神经导管的材料主要包括非生物降解材料、生物降解材料和生物衍生材料.非生物降解材料由于其不可吸收性和对再生神经的远期不良影响几乎没有临床应用价值,只适合应用于神经再生的实验中.生物降解材料在神经再生完成后可在体内降解吸收,无需二次手术取出,但目前未能利用生物降解材料完全仿制出具有天然外周神经结构的支架.生物衍生材料具有去细胞成分,防止排异反应;可提供细胞外基质、胶原,起支架作用.由于单纯使用神经导管,不能提供有效的接触引导作用,人们开始人为地改变再生微环境,加快神经生长速度,促进神经功能的良好恢复.最后分析了神经导管材料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在组织工程中应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应用前景. 结论:随着生物学技术和其它相关技术的发展,神经导管材料在周围神经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必将得到不断的展现.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控制性升压对阻断侧大脑中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年7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患者,成功行术中脑血流监测82例并统计术前、术中控制血压及脑血流数值。结果 前交通动脉及同侧后交通动脉均开放者23例;仅前交通动脉开放者19例;仅同侧后交通动脉开放者17例;前交通动脉和同侧后交通动脉均不开放者23例。手术过程中阻断后有再次升压过程的患者有33例,再次升压后有14例患者达到脑灌注要求。阻断血流后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平均值下降大于40%,且伴有再次升压过程的病例中,有交通动脉开放平均动脉血压再次升高百分比(16.94±5.02)%,平均血流流速再次升高范围百分比(14.75±5.89)%;无交通动脉开放平均动脉血压再次升高百分比(13.65±3.69)%,平均血流流速再次升高百分比(1.35±1.45)%。在再次升压过程中,有交通动脉开放与无交通动脉开放的病例随升压幅度的变化,流速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阻断血流过程中升高血压对无交通动脉开放患者的同侧大脑中动脉流速提升无明显作用,而对仅存在后交通动脉开放患者的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