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145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87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4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制定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儿科护士心态调整方案,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框架制定儿科护士心态调整方案,选取本院儿科护士142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本院常规心态调整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依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制定儿科护士心态调整方案,使用该方案进行心理干预,两组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工作倦怠量表(MBI-GS,2002,李超平标准)、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Pavot&Diener,1993)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经组内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干预实施前后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组间比较,观察组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制定的儿科护士心态调整方案能提高儿科护士自我效能感、减轻工作倦怠和提高生活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背景:通过将两种及两种以上材料共混制备复合支架材料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利用各种材料的互补特性来满足组织工程对支架的要求。目的: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丝素蛋白复合三维支架材料,并研究其细胞相容性。方法:将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与丝素蛋白分别按质量比为1∶1∶5、1∶2∶5、1∶3∶5的比例混合,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丝素蛋白复合材料,测试其孔隙率、孔径大小、吸水膨胀率及压缩力学性能。将表征结果良好的质量比为1∶2∶5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丝素蛋白复合材料与MC3T3-E1细胞体外复合培养,MTT法检测复合培养2,4,6,8,12 d后的细胞活性。结果与结论: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丝素蛋白按质量1∶2∶5的比例混合更符合要求:孔径98-260μm,孔隙率为(96.72±2.78)%,吸水膨胀率为(549.37±35.29)%,生物力学试验机测定其力学性能稳定、压缩应变及弹性模量等指标适宜骨组织工程研究应用。MC3T3-E1细胞在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丝素蛋白复合三维支架上生长增殖良好,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丝素复合三维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在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人胰岛新生相关蛋白(rhINGAP),用于INGAP的生理功能研究和动物试验.方法 通过PCR扩增INGAP基因,插入到重组质粒α/pUC18的α因子信号序列的Xho Ⅰ和EcoR Ⅰ酶切位点处,再将融合基因αINGAP重组到表达质粒pPIC9K的BamH Ⅰ和EcoR Ⅰ之间,Sal Ⅰ酶切线性化重组质粒INGAP/pPIC9K,电穿孔转化毕赤酵母,营养缺陷型培养基MD和G418筛选含高拷贝表达盒的酵母转化子,PCR鉴定是否含有目的 基因INGAP,甲醇诱导rhINGAP的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目的 蛋白,用ELISA定量测定生物学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INGAP/pPIC9K,筛选得到3个阳性转化子,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结论 实现了rhINGAP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分泌性表达.  相似文献   
34.
痱子是小儿夏季常见皮肤病,如不及时治疗有的会发展为脓痱、疮等.笔者在《安徽省医院制剂规范>[2]收载的小儿痱子洗剂(原方主要成分为樟脑、薄荷脑、冰片等)的配制处方基础上根据中医理论对其加减制成加味小儿痱子洗剂,经临床应用,治疗小儿痱子显效快、疗程短、刺激性小、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ICU护士执行身体约束缩减行动的障碍因素,为制定身体约束标准化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理论域框架(TDF)制定访谈提纲,采用目的抽样法对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2名ICU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按照TDF的相关领域对转录后的资料进行归类,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ICU护士对身体约束缩减行动理解存在偏差、对约束替代措施内容的不熟悉是其执行身体约束缩减行动的障碍因素之一;身体约束缩减方案评估工具、决策流程的不规范对缩减约束行动的开展造成了一定阻碍;环境因素的限制及对缩减约束结果的担忧,使ICU护士没有足够的信心去执行;科室缺乏支持缩减约束的组织氛围,难以引起护士对执行约束缩减行动的重视,进而削减执行的动力。结合理论域框架将上述因素分别归属为知识、自我效能、环境背景和资源、社会影响、行为规范5个领域。结论:知识、自我效能、环境背景和资源、社会影响及行为规范为ICU护士执行身体约束缩减行动的障碍因素。科室要在明确障碍因素的基础上,加强领导层对执行缩减约束的重视和支持。制定缩减约束评估决策规范化流程以及培训方案,倡导团队协作,创造支持身体约束缩减行动的组织氛围,坚定IC...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皮瓣在老年患者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的12例老年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近、远期临床效果。结果 1例牙龈癌患者术后第2天由于静脉栓塞出现皮瓣危象坏死,予以摘除未再修复,口底创口直接拉拢缝合。余11例术后创口均Ⅰ期愈合,组织瓣血运良好,色泽红润,不显臃肿,无感染征象。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1个月;均未见口腔癌复发及淋巴结转移,外观与功能满意。讨论颏下岛状皮瓣具有血管蒂恒定、制备简单、距离近、厚度适中、易于成活及供区并发症少的特点,且能够耐受放疗,是老年人口腔癌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较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37.
38.
2008年3月13日下午4时,我疾控所接到电话通知,得知重庆铁路职培基地发生麻疹疫情,我们立即赶赴该基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处理,3月14日,我所与沙区疾控中心联合开展调查发现6例确诊病例,其中1例血清确诊,5例临床确诊。以行政村、居委会、集体单位等为单位,21天来发生3例及以上麻诊病人,为暴发疫情^[1],因此该起疫情为暴发疫情。调查处理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39.
血管内皮损伤在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SAP大鼠血循环中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标志物ET-1、vWF,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胰腺血流量的变化,探讨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在SA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n=36)和SAP模型组(B组,n=36),SAP模型组采用5%的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方法建立。LS-Ⅲ型组织血流仪检测胰腺的血流量,放免法检测血浆ET-1含量,ELISA法测定血浆vWF含量,全自动血小板聚集仪检测二磷酸腺苷、肾上腺素、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并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胰腺病理变化及超微结构。结果诱发SAP后B组大鼠各时间点胰组织血流量较A组显著下降(P〈0.01),6、12和18hB组胰组织血流量呈逐渐下降趋势。B组术后各时间点血浆ET-1、vWF含量较A组明显升高(P〈0.01)。B组术后各时间点由二磷酸腺苷、肾上腺素、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较A组显著升高(P〈0.01)。B组胰腺出血坏死严重,微血管见大量微血栓,内皮细胞内有大量空泡形成。结论大鼠SAP早期存在血管内皮的损伤,血小板激活及胰腺缺血,血管内皮的损伤、血小板激活及微血栓形成导致的胰腺缺血可能在SAP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0.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都很高。脑卒中分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所有脑卒中的60%~70%。目前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主要以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及对症治疗为主。近年来有关针灸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有效的实验及临床报道很多,内容涉及到形态学、血流动力学、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现就此问题做一综述,探讨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