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护士临床应用指南实施肠内营养过程中的障碍因素。方法 于2023年3-6月,运用理论域框架制订访谈提纲,便利选取荆州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一病区病房在岗的15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找出了与理论域框架4个领域有关的障碍因素,分别为“知识、社会/职业角色及认同、环境因素及资源、行为规范”。结论 分析障碍因素得出3个结论:提高护士临床应用指南规范实施肠内营养需要强化知识与技能储备、积极拓展有利资源,激发工作效能,营造循证氛围、将证据与临床整合,制定集束化策略指导临床工作。影响护士临床应用指南实施肠内营养障碍是多方面的,应强化证据实施者的知识与技能,构建多学科团队,激发人员、物质的最大效能推动临床变革,依据指南制定本土化的变革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策略在SICU身体约束缩减行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并实施针对SICU身体约束缩减行动的综合干预措施,以干预前后"ICU护士身体约束知识、态度和实践问卷"的成绩以及SICU身体约束率和非计划性拔管率作为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干预后SICU护士身体约束知识、态度和实践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SICU身体约束率明显下降(P0.05),非计划性拔管率未见增加。结论:综合干预策略有助于提高SICU护士对身体约束知识、态度和实践的正确认知,缩减身体约束率,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实现"ICU最小化身体约束"的临床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患者实施身体约束的心理体验,进而为护理管理者制定护理管理对策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11~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乌鲁木齐市6家三甲医院13名ICU护士,以半结构式访谈法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ICU护士对患者实施身体约束心理体验:身体约束的动机、身体约束的情感体验、对身体约束的态度。结论:ICU护士对身体约束的负性体验多于正性体验,应尽快制定ICU患者身体约束流程,开拓培训和教育模式,进而降低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  相似文献   

4.
身体约束为国内外1CU中常见的临床实践。当前国外学者密切关注身体约束实践中日益凸显的风险,国际上“身体约束缩减行动”的趋势已经明朗化。ICU护士是实施身体约束实践的决策者,护士对于身体约束的知识和态度强烈地关联到实践。通过教育等干预措施建立正确的身体约束的知识、态度和实践是实现身体约束缩减目标的有效策略。本文对近年来国际上身体约束实践及其缩减行动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缩减约束方案对预防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我院266例ICU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段分为实验组130例,实施缩减约束方案;对照组136例,采用常规身体约束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的身体约束率、约束时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皮肤损伤情况及患者或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身体约束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降低,约束时间缩短,约束部位皮肤完整,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实施缩减约束方案可降低身体约束率,减少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身体约束实施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身体约束政策及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ICU身体约束实施量表对武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253例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身体约束实施目的维度得分最高,为4.59分,主要是预防病人拔管、保障病人安全;身体约束的监测、解除依据、实施对象、替代措施和对学科发展及相关政策的关注维度得分次之,其中涉及意识状态的条目得分较高;身体约束的记录维度得分最低,仅为3.30分;且不同科室、参加与未参加身体约束培训的护士对身体约束的实施得分存在差异(P0.05)。[结论]病人的管道危险程度和意识状态是实施及解除身体约束的重要评估因素;医院应重视ICU护士身体约束培训指导,加强记录书写,并在制定身体约束政策规范时考虑科室差异,从而规范及减少身体约束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共享决策模式在ICU患者身体约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渥太华决策支持框架,构建ICU患者身体约束共享决策模式。选取2021年1-6月入院的469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身体约束流程,7-12月入院的544例患者为干预组,实施身体约束共享决策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身体约束率、非计划拔管率及护士对身体约束决策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身体约束共享决策模式后,ICU患者身体约束率由41.8%下降至22.6%;非计划拔管率为1.00‰,比实施前(0.81‰)未明显提高;ICU护士对身体约束决策的满意度由(27.14±2.65)分提高至(44.12±2.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ICU患者身体约束共享决策模式规范了患者身体约束流程,降低了患者身体约束率,提高了护士对身体约束决策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理论域框架探讨危重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实施结构化交接的促进和障碍因素。方法 方便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的26名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基于理论域框架制订访谈提纲及内容分析。结果 本研究总结了与理论域框架中7个领域有关的促进和障碍因素。促进因素涵盖:交接流程及交接单等工具的使用、固定转运员和护理组长的加入。障碍因素包括:新护士交接能力、跨学科护理知识及沟通技巧、患者参与程度、信息系统智能化5个方面有待完善。结论 影响ICU患者转入普通病房结构化交接的因素多样,应加强证据实施者的知识与技能,鼓励患者参与,加强信息系统智能化建设,从而促进结构化交接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ICU医护人员对ICU专科护士工作认可度及ICU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方法选择本院ICU专科护士所在科室的30名医生和60名普通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ICU医护人员对专科护士工作认可度调查表,调查其对ICU专科护士认可度;采用自我效能量表对49名ICU专科护士和60名ICU普通护士进行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结果93.3%以上的医生和86.7%以上的普通护士认为ICU专科护士在独立完成工作能力、解决专科疑难问题能力、质量管理能力、应急能力、人力资源调配能力、教学能力、沟通能力都较强。ICU专科护士自我效能感总分为(3.10±0.36)分,普通ICU护士为(2.22±0.40)分,两者比较,经统计学分析,t=11.1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CU专科护士自我效能感较普通ICU护士高。结论实践训练与理论一体化的ICU临床专科护士培训模式,对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实践能力、解决临床问题能力和同行认可度高的ICU专科护士具有积极的作用,从而提高了ICU专科护士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0.
ICU患者多伴谵妄躁动、神志不清,常置身体约束作为保护措施,然而其危害性也非常明显。因此,身体约束缩减行动的提出与实践,具有十分正向的意义。本文分析总结身体约束缩减行动的影响因素,从阻碍和促进的角度,指出其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为身体约束的研究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儿科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对儿童身体约束的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儿科护士相关培训提供实践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选取5家三甲医院316名儿科ICU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儿童身体约束知信行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儿科ICU护士儿童身体约束知信行得分分别为(8.00±1.42)、(32.64±5.52)及(37.72±3.28)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儿科ICU护士实施身体约束态度的影响因素为科室、是否接受培训、是否有规章制度(R2=0.156,△R2=0.139,F=9.511,P<0.001);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是否有规章制度(R2=0.044,ΔR2=0.025,F=2.364,P=0.303)。结论 儿科ICU护士知识相对欠缺,态度中立,行为欠佳,不规范学习对身体约束实施有消极影响,提示临床管理者需分层次、分重点,结合临床实际情景多方法培训教学,以提高约束使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ICU护士实施身体约束替代的现状,为今后优化ICU身体约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ICU护士身体约束替代现状调查表,通过现场调研方式对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228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142名护士(62.3%)对身体约束替代知识有所了解,110名ICU护士(48.2%)在临床实践中实施身体约束替代,主要的身体约束替代类别为治疗设施管理(91.7%)、管道管理(90.4%),其次是环境控制(82.0%)。约束替代主要用于烦躁或攻击性,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单纯烦躁的患者(>50%),以实施身体约束后较为多见(74.1%)。结论 ICU护士实施身体约束替代整体水平偏低,以生理因素身体约束替代为主而心理因素为主的患者注意力转移身体约束替代实施较少,身体约束替代在实施约束前使用率不高。应加强身体约束替代相关培训,促进身体约束替代的实施,优化ICU患者的身体约束管理,减少不必要的身体约束。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To identify the elements informing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nonpharmacologic physical restraint minimization interventions in adult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 To map those elements to innovation, context, recipients and facilitation domains of the integrated–Promoting Action on Research Implementation in Health Services (i-PARIHS) framework and to describe the outcomes of those interventions.MethodologyA scoping review of studies published in English reporting on restraint minimization interventions in adult intensive care units. We searched seven databases (MEDLINE, CIHAHL, Embase, Web of Science, Cochrane Library, PROSPERO and Joanna Briggs) from inception to 2021. Two authors independently screened articles for inclusion, extracted study characteristics and mapped intervention data to the i-PARIHS domains.ResultsSeven studies met inclusion criteria. Innovations comprised multicomponent interventions including education, decision aids/protocols and restraint alternatives. No studies utilised an implementation science framework to diagnose the baseline practice context. A commonly reported barrier to restraint minimization was a risk averse culture. Change was mostly driven by the external context (i.e. national regulations). Overall, nurses were the primary facilitators and recipients of practice change. Outcomes were changes in restraint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abstracted from the medical record. However, no study validated the accuracy of restraint documentation. All studies documented an initial decrease in physical restraint use, but no long-term results were reported.ConclusionRestraint minimization intervention studies report nurse-facilitated multicomponent interventions and short-term practice change. Future restraint minimization research incorporating implementation science frameworks, interprofessional teams and patient/family perspectives is warranted.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最佳证据在临床应用的障碍因素,为临床拟订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7月—8月,基于理论域框架(theoretical domains framework,TDF)制订访谈提纲,便利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二病房的16名护士进行焦点小组访谈.按照TDF的相关领域对转录后的文...  相似文献   

15.
宋秀婵  邓婉娣 《全科护理》2013,11(6):537-539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身体约束现状,探讨管理对策。[方法]对2011年1月—2011年6月我院ICU使用新型约束工具(安全背心、约束手的球拍手套、双保险约束带)的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身体约束的人群主要是老年人,病种是神经外科疾病占30.50%,约束的方式是以双上肢双保险约束带约束加穿球拍手套为主,护理人员对约束相关知识掌握不全,告知落实欠到位,主要引发的并发症为非计划性拔管,占27.84%。[结论]ICU身体约束使用规范不明确,约束知识及告知缺乏,应加强约束知识教育,规范操作流程,正确处理约束引起的并发症,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The role that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nurses could play in hospital discharge planning remains relatively unexplored. Using a case study, all ICU nurses in one hospital were surveyed about their perceptions of their role in the discharge process. Over 70% of the 58 nurses who responded thought that discharge planning was both appropriate in the ICU and not premature. However, several obstacles including patient acuity, time constraints and limited experience with this process were evident. While ICU nurses are aptly placed to manage discharge planning, they cannot be expected to undertake this important role without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its implementat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ICU患者身体约束管理系统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组建研究小组,以ICU患者身体约束评估量表为基础,构建ICU患者身体约束管理系统,系统实时采集相关数据,实现患者身体约束决策动态提醒和质量控制。选取2022年1月—6月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收治的216例患者为应用对象,比较系统应用后(2022年4月—6月)与应用前(2022年1月—3月)患者身体约束率、约束时长、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并收集护士对该管理系统的满意度。结果 ICU患者身体约束管理系统应用后,身体约束率(35.19%)低于应用前(49.07%),约束时长为45.71(16.41,121.31) h,显著低于对照组126.00(28.05,317.00) h,两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士对约束管理系统的满意度得分为(4.56±0.48)分。结论 使用ICU患者身体约束管理系统有助于降低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率,减少约束时长,护士对该系统的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湖北省某三甲医院ICU护士对患者身体约束知信行的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症医学科的115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身体约束知信行问卷调查护士对患者实施身体约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ICU护士身体约束知识得分为(66.74±8.54)分,态度得分为(21.02±4....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儿科ICU护士肠内营养相关决策行为的现状,为推进儿科ICU肠内营养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月抽取南京市儿童医院NICU、PICU、CCU、SICU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科ICU护士肠内营养相关决策行为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177份问卷,有效回收142份。仅有57.0%的护士熟知本科室的肠内营养护理流程;胃管留置长度和位置核实方法方面,高达54.2%~94.4%的护士依旧采用传统方法;喂养不耐受监测方面,91.5%的护士每次喂养前都评估胃残留量,当问及如何处理胃残留时,高达60.6%的护士将胃残留全部丢弃;本调查还发现仅有7.0%的护士总是主动采取非药物方式预防或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与发展。结论 儿科ICU护士肠内营养的实施与护理措施大多沿用传统方法,欠缺对新方法的学习与探索。建议加强儿科ICU肠内营养相关指南和新理念的培训,制定科学严谨的肠内营养实施与操作流程,规范护理行为,加强营养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以提高儿科ICU护士工作主动性,从而优化危重患儿肠内营养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ICU人工气道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及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7月-9月在我院ICU治疗的气管插管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分为拔管组21例和未拔管组79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ICU人工气道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自2020年10月我科实施HFMEA,选择2020年10月~12月ICU气管插管患者100例,比较实施HFMEA前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责任护士ICU工作年限、APACHEⅡ评分、置管天数、正确使用约束、镇静与躁动评分是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责任护士ICU工作年限短、镇静与躁动评分高是非计划性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正确使用约束是保护因素(P<0.05)。实施HFMEA后,非计划性拔管率显著低于实施HFMEA前(P<0.05)。结论 ICU人工气道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较高,责任护士经验缺乏、患者躁动、未正确使用约束等是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实施HFMEA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