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8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6篇 |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21篇 |
内科学 | 5篇 |
皮肤病学 | 28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6篇 |
外科学 | 21篇 |
综合类 | 58篇 |
预防医学 | 24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19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13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192.
193.
目的 研究景天科植物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干燥根的化学成分,考察红景天中化学成分抗缺氧损伤作用。方法 综合运用硅胶、ODS及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利用UV、IR、NMR、MS等光谱、波谱学手段对分得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采用CCK-8法评价化合物对CoCl2诱导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从红景天根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37个化合物,包括苯丙素类19个,分别为对羟基桂皮酸(1)、咖啡酸(2)、6,7-二甲氧基香豆素(3)、2-甲氧基-4-(2-丙烯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4)、1,2-di-O-β-D-glucopyranosyl-4-allylbenzene(5)、3,4,5-trihydroxy allylbenzene-3-O-β-D-glucopyranosyl-4-O-β-D-glucopyranoside(6)、刺五加苷B(7)、松柏苷(8)、肉桂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9)、1-feruloyloxy-2-methoxy cinnamic acid(10)、异落叶松脂素(11)、(7R,8S)-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 9-β-glucopyranoside(12)、(7S,8R)-脱氢双松柏醇-9''-β-D-葡萄糖苷(13)、(7R,8S)-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 9′-O-β-D-glucopyranoside(14)、(7R,8R)-7,8-dihydro-9′-hydroxyl-3′-methoxyl-8-hydroxymethyl-7-(4-hydroxy-3-methoxyphenyl)-1′-benzofuranpropanol 9′-O-β-D-gluco- pyranoside(15)、(7S,8R)-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 4-O-β-D-glucopyranoside(16)、hyuganoside IIIa(17)、3-hydroxy-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3-hydroxy-1-(E)-propenyl)-2,6-dimethoxyphenoxy]propyl-β-D-glucopyranoside(18)、金石蚕苷(19);苯乙烷类6个,分别为酪醇(20)、苯乙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21)、icariside D2(22)、p-hydroxyphenethyl-O-β-D-glucopyranoside(23)、对羟基-苯乙基-6''-O-没食子酰-β-葡萄糖苷(24)、苯乙醇-β-巢菜糖苷(25);黄酮类4个,分别为根皮素(26)、异槲皮苷(27)、山柰酚-7-O-葡萄糖苷(28)、表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29);其他类8个,分别为3-methyl-but-2-en-1-yl-β-D-glucopyranoside(30)、大花红天素(31)、taxilluside A(32)、trans-linalool-3,6-oxide-β-D-glucopyranoside(33)、xylogranatinin(34)、马钱苷(35)、(6Z)-4-(3-hydroxybutylidene)-3,5,5-trimethyl-2-cyclohexene-1-one-O-β-D-glucopyranoside(36)、blumenyl C-β-D-glucopyranoside(37)。在20 μmol/L时,苯丙素类、苯乙烷类及黄酮类化合物均表现出明显的的抗缺氧损伤作用。结论 化合物7、10、17~19、35为首次从景天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6、26、28、32~34、36、37为首次从景天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抗缺氧损伤活性实验表明,在20μmol/L时苯乙烷类化合物20、23对CoCl2损伤PC 12细胞保护作用最好,细胞存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4.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并院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风险因素,据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1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2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模型组,根据患者是否合并院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将模型组分为并发组与未并发组,且并发组患者均进行痰培养、细菌鉴定试验。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模型组慢性肾衰竭并院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使用R3.4.3软件包绘制列线图模型;另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78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作为验证组,绘制校准曲线采用Bootstrap法检验预测列线图的校准度。结果 本研究模型组72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共43例并发院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发生率为5.96%,共分离出病原菌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3株(56.90%)、革兰阳性菌22株(37.93%)、真菌3株(5.17%);模型组年龄≥60岁、抽烟史、住院时间≥15 d、不合理使用抗生素、Hb<60 g/L、Alb<35 g/L是慢性肾衰竭并院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危险因... 相似文献
195.
目的 分析不同初加工方法对五味子药材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 将五味子药材分别以8种不同初加工方法进行处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GC-MS法检测挥发性成分,数据应用Xcalibur软件、NIST谱库检索、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不同初加工方法的五味子样品中共鉴定了17种挥发性成分,以萜类化合物为主,还含有醇及苯的衍生物等。不同初加工方法对挥发性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产生了影响,组间具有一定差异性。结论 由已鉴定挥发性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和不同初加工方法的影响结合实际生产情况,40℃热风干燥为优化产地初加工方法,研究结果为五味子产地初加工方法优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6.
197.
目的 比较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及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预测早产儿败血症相关性脑病(SAE)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且病情最严重期间进行了aEEG监测的败血症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SAE诊断标准,将47例败血症早产儿分为SAE组24例和非SAE组23例。两组败血症早产儿aEEG检查同时进行NCIS,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母孕期并发症、最差血气分析及aEEG监测时一般情况、疾病危重状况的差异,以及aEEG各参数的连续性、周期性、下边界振幅、带宽及总分和校正总分的差异。绘制SAE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AUC)。根据约登指数,比较NCIS和aEEG预测SAE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败血症早产儿的一般资料、母孕期并发症、最差血气分析,及aEEG检查时的一般情况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NCIS、aEEG的连续性、周期性、下边界振幅、带宽、总分,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NCIS、aEEG的连续性、周期性、下边界振幅... 相似文献
198.
目的 探究左旋甲状腺素在妊娠期糖尿病伴亚临床甲减孕妇妊娠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伴亚临床甲减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与左旋组,各6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左旋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取左旋甲状腺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孕妇的血糖指标、甲状腺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不良妊娠结局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左旋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促甲状腺激素以及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均低于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不良妊娠总发生率(5.00%),低于常规组(20.00%、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5、4.227,P<0.05)。结论 通过采取左旋甲状腺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孕妇的血糖水平以及甲状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不良妊娠结局进行改善,进而提高孕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9.
200.
目的评价延迟脐带结扎(DCC)对胎龄32周早产儿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12月自然分娩的90例胎龄32周早产儿随机分为DCC组(46例)和早期结扎(ICC)组(44例),对比两组的血常规、红细胞输注总量、血气、平均动脉压、胆红素峰值、光疗总时间,以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晚发性败血症、颅内出血和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几率。结果 DCC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动脉压、标准碱剩余(s BE)高于ICC组,而接受扩容及多巴胺升压治疗的早产儿比例以及红细胞输注量低于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体温、p H值、HCO3-浓度、血清胆红素峰值、总光疗时间以及晚发型败血症、视网膜病、Ⅱ级以上颅内出血及Ⅱ级以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是一项安全的、可以改善胎龄32周早产儿预后的临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