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8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158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52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285篇
口腔科学   255篇
临床医学   568篇
内科学   489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243篇
特种医学   3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47篇
综合类   1712篇
预防医学   999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666篇
  9篇
中国医学   491篇
肿瘤学   209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333篇
  2013年   351篇
  2012年   414篇
  2011年   463篇
  2010年   457篇
  2009年   458篇
  2008年   409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362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土鳖虫药理作用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汉扬 《医学信息》2005,18(8):1029-1030
本文介绍现代国内中药土鳖虫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从土鳖虫对心血管系统、抗缺氧、血瘀症、抗凝血、抗血栓、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活血化瘀等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2.
肠道手后合并梭状芽胞杆菌性肌坏死,病死率较高,但并不多见。我院自1985~2000年期间,发现此症4例。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4例男性,年龄35~72岁,2例腹部碾压伤回肠破裂,1例腹部刀伤回肠破裂,均行修补术,1例结肠绞窄梗阻肠破裂,行双腔造瘘术。术后出现梭状芽胞杆菌性肌坏死,发生  相似文献   
93.
高速线扫描OCT的可行性与光学成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0cT)是一种迅速发展的非侵入式、高分辨率医学层析成像技术。由于传统时域点扫描方式的OCT系统的成像速度慢,难以用于活体的实时成像。介绍了基于线扫描方式的时域OCT系统,这种扫描方式可以无需横向扫描直接得到二维层析图像。为验证基于线扫描方式的时域OCT系统的可行性及得到其设计基本参数,借助Zemax光学设计软件模拟该系统的干涉效果,分析线扫描时域OCT的成像特性。研究表明,这种线扫描OCT在3mm的横向扫描宽度时,可以比传统点扫描方式快二百余倍。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列线图模型对胆管癌介入治疗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和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259例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男148例, 女111例, 年龄26~91(65±12)岁。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组(181例)和验证组(78例)。在训练组中进行Cox回归分析, 筛选出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构建患者6个月、1年及2年生存率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模型性能, 并在验证组中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训练组和验证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回归分析显示:T分期(T2:HR=0.147, 95%CI:0.077~0.281;T3:HR=0.207, 95%CI:0.122~0.351;T4:HR=0.864, 95%CI:0.537~1.393)、肿瘤直径(17~33 mm:HR=0.201, 95%CI:0.119~0.341;≥33 mm:HR=0.795, 95%CI:0.521~1.211)及分化程度(中分化:HR=3.318, 95%CI:2.0...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观察锥颅抽吸引流术(锥颅术)用于超早期和大量脑出血(>50ml)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124例大量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锥颅术和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术)。结果 锥颅术没有显示较高的再出血发生率,却体现出较高的存活率和较优的总生活能力。结论 超早期锥颅术用于治疗大量脑出血患者安全可行、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心室晚电位 (VLP)、QT离散度 (QTd)、校正QT离散度 (QTcd)对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测定 6 4例AMI患者和 30例健康人的VLP、QTd、QTcd ,并对AMI患者随访 1年。结果 :AMI组VLP阳性率 (4 2 2 % )较对照组 (6 7% )明显增高 (P <0 0 1) ,QTd、QTcd分别为 74 2± 18 4ms和 81 3± 2 2 6ms较对照组 (2 8 4± 10 6ms和 34 8± 15 3ms)明显延长 (P <0 0 1)。 6 4例AMI患者随访 1年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 18例 ,其中VLP阳性率、QTd、QTcd分别为 88 9%、86 5± 2 7 4ms、93 6± 34 8ms和非事件组(2 3 9%、6 2 7± 2 4 3ms、6 9 4± 2 5 2ms)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在预测AM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的敏感性 ,特异性和有效性QTd分别为 6 6 5 %、85 4%、78% ,QTcd分别为 72 4%、71 3 %、71% ,VLP分别为42 6 %、92 8%、6 8%。结论 :VLP(+ )和QTd、QTcd明显延长与AMI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密切相关 ,并可作为AMI患者预后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可靠的 ,非侵入性预测指标。其中以QTcd敏感性最高 ,VLP(+ )最具特异性。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5(IL-5)、磷脂酶A2(PLA2)及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在哮喘气道炎症细胞浸润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卵蛋白等致敏大鼠哮喘模型,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5、PLA2含量的变化,以及二者与ICAM-1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哮喘组BALF中IL-5含量和PLA2活性显著增高,尤其是IL-5增高更显著;支气管上皮细胞I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
采用经尿道电切电灼术后,化疗药物灌注膀胱治疗腺性膀胱炎7例.结果显示所有病例均无复发,效果满意.认为经尿道电切电灼术后化疗药物灌注膀胱,对腺性膀胱炎能起到积极、有效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