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简称SP)患病率较高,预后差,且遗传在病因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收集了SP高发家系和非高发家系各40例,并对两组先证者的患病年龄、病程、症状及预后等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对象系我院住院患者中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发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方式。方法 采用分离分析和多基因阈值理论分析方法对56例高发家系进行探讨。结果 高发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方式既不符合常染色体单基因显性和隐性遗传,也不符合连锁遗传,而符合一个显性主基因的多基因遗传。结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高发家系遗传方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分析高发精神分裂症家系的遗传方式。方法 采用分离分析方法和多基因阈值理论对71例高发精神分裂症家系进行遗传方式分析。结果 高发精神分裂症家系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分离率P=0.2845(JP>0.05),同时也符合多基因遗传,一级亲属加权平均遗传率为(168.38±3.29%)。结论 本组精神分裂症高发家系是具有一个显性主基因的多基因遗传病,但也存在不同的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和躁狂抑郁症都是家族性、遗传性的疾病。家族性疾病往往是遗传性的,但也不一定都是。有的可能是由食物因素引起的,例如糙皮病,虽然表现为家庭性,但却是食物问题造成的。家族所共有的不一定只是基因,也可能是食物、环境、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等等。如要阐明某种精神病究竟是遗传因素还是环境因素所引起,必须进行一系列研究。  相似文献   

5.
高发精神分裂症遗传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遗传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遗传的性别差异。方法:对101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性别家族史阳性率,不同性别父系、母系、同胞、子女患病情况,不同性别先证者一、二、三级亲属患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男性有遗传史者11.9%,女性24.3%,男性低于女性,差异显著。女性同胞患病构成比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显著性。男女一级亲属患病高于二级亲属,二级亲属患病高于三级亲属。结论:精神分裂症与遗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阴性,阳性症状患者遗传效应及其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83例和阴性症状患者51例的遗传效应及遗传方式的对比研究,病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和Andreasen的阴,阳性症状标准。结果提示:阴性症状的遗传效应罗阳性为高,有显著性差异,其遗传方式均为多基因遗传,但阴性症状较阳性高,有显著性差异,表明阴性症状有更多的遗传负因。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裂症遗传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遗传的差异。方法:在同期出院的87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整群连续抽取精神分裂症阳性家族史患者107例:按性别分为男性组45例,女性组62例。对家族史阳性率,先证者父系、母系、同胞、子女患病情况,一、二、三级亲属患病情况,胎次,患病个数及疗效作统计分析。结果:男性阳性家族史比率较女性低,且疗效差异有显著性;女性患者4胎及以上者显著较多。结论: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临床上最主要的重性精神病。一个世纪以来,各国学才为寻找病因而作了不懈的努力,证明遗传因素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对该病易患基因的连锁分析也作了大量研究,但迄今尚无明确结论本围绕精神分裂症分子生物学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60例精神分裂症高发家系病例进行对照研究。发现高发组患病率19.8%,高于群体患病率约35倍。根据一级亲属患病率计算,高发家系遗传度为86%,可能采取显性遗传方式。应把精神分裂症高发家系子女看成患病高危子女进行长期追踪观察研究,并作分子遗传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不同年龄组精神分裂症的家族遗传对照研究张明廉,董国建,马秋晖,丁子文遗传因素在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病例中的作用结论不尽一致,为了弄清楚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不同年龄组中的作用,我们比较45岁以前发病的精神分裂症和45岁以后发病者的一级亲属中同病患病机率。所...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裂症遗传流行病学30年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发生过程中遗传与环境两危险因素及相互作用关系 ,我们对本病在不同社会历史环境下进行了遗传流行病学一些资料的比较与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为本院既往 30年全部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例 ,均符合CCMD - 2 -R中相应的诊断标准 ,并将其一般资料入微机化管理 ,研究时所需数据从中获取。1.2 将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例分为三个研究年度段 :即1970~ 1972年 ,1983~ 1985年 ,1996~ 1998年。每一年度段为 3年 ,两两相隔 10年。1.3 家族史阳性者判定 :先证者一、二级亲属 (先证者下一代资料未做统计 )患类似精…  相似文献   

13.
对4省6单位所作精冲分裂症遗传流行学病因学调查结果作了分析。调查框架为64330人。查出精神分裂症先证病例195例,其中完整家系(即从先证者开始追查到二级亲属的家系)175个。按单基因模式分析:常染显性遗传为4%,不规则显性遗传为15.4%。不规则显性和隐性遗传两可者为9.7%,隐性遗传为6.7%,不同病种的混合为9.1%。对遗传外因素也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35例高发情感性障碍患者的遗传效应及遗传方式作了探讨。分析了先证者的家族遗传史,家属成员精神疾患分类及各级亲属的患病率。认为高发情感性障碍的遗传方式为多基因遗传,其加权平均遗传率为151.05%,认为本病在多基因遗传的基础上存在一个显性的主基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共收集了59例高发精神分裂症家系,对亲代患病前后所生子女的易患效应作了统计比较,结果均表明子代患病机率是相等的,揭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患病风险率与其在父母发病前后出生无关,为精神科遗传咨询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Schizophrenia is a complex disease caused by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ith a global heritability of more than 80%. By the end of the 1970s, Chinese scientists reported a heritability of schizophrenia of 82.9% in the Chinese Han population. Continuous improvements in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the recruitment of larger samples have made it possible for Chinese scientists to identify a number of candidate susceptibility genes for schizophrenia.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ults in genetic research of schizophrenia by Chinese scientists over the last five decad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社会历史环境下精神分裂症遗传流行病学的资料变异以探讨本病的发性同遗传与环境两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将微机管理的30年病例资料按各相隔10年分为70~72年,83~85年,96~98年三个研究年段,遗传流行病学资料从微机中调取,并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年段家族史系别结构稳定,各年段均见先证者母系数多于父系数(P〈0.01)。96~98年段精神分裂症病人家族史阳性率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9.
药物反应遗传和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抗精神病药可有效缓解精神症状,但同时也会导致包括锥体外系反应(EPS)、肥胖等多种副反应。药物反应(包括效应与副反应)的产生存在个体差异,而遗传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药物反应遗传学(Pharmacogenetics)主要研究遗传因素与药物反应之间的关系。现就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反应遗传研究已取得的成绩,新的研究模式及方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遗传流行学的调查工具及方法,逐户调查了苏坡乡15岁以上人口7843人,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48例,终身患病率为6.1%;其发病年龄以20~39岁之间为最高,全部缓解与都份缓解的病例占29.2%;精神分裂症亲属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群体患病率及对照组亲属的患病率。最后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