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乌桕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乌桕Sapium sebiferum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各种光谱技术进行化合物鉴定。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莽草酸(1),山柰酚(2),槲皮素(3),异槲皮苷(4),金丝桃苷(5),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6),山柰酚-3-O-β-D-半乳糖苷(7),没食子酸(8),芦丁(9)。结论:化合物1,5,6,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到。  相似文献   

2.
山乌桕茎枝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贾靓  闵知大 《中成药》2005,27(11):1319-1320
目的:对广西产山乌桕茎枝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柱层析进行了单体化合物的分离,并运用波谱学方法对分得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九个化合物,分别为3β-acetoxy-D-friedoolean-14-en-28-oicacid(Ⅰ),β-谷甾醇(Ⅱ),豆甾醇(Ⅲ),胡萝卜苷(Ⅳ),异东莨菪素(Ⅴ),没食子酸(Ⅵ),6,7,8-三甲氧基香豆素(Ⅶ),没食子酸乙酯(Ⅷ),3,3'-二甲基鞣花酸(Ⅸ),其中,化合物Ⅴ为首次从乌桕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Ⅲ,Ⅳ,Ⅵ-Ⅸ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乌桕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光雄  彭旦明  马珠  宋友昕 《中草药》1996,27(11):652-652
鸟柏叶为大戟科落叶乔木乌相Sapiurnsebifenum(L.)Roxb.的树叶,具有治疗痛肿、疗癌、疮疥、脚癣、湿疹及蛇咬伤等功用[1],民间时有应用。新近有研究表明乌柏林在长江滩坝血防区有明显生态抑螺作用,进一步研究揭示乌枯叶水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有较强的杀螺作用[2]。文  相似文献   

4.
乌桕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利用正相硅胶色谱、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葡聚糖凝胶LH-20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多种分离方法,运用现代波谱技术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乌桕Sapium sebiferum叶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R,7′R,7"S,7(')S,8S,8′S,8"S,8(')S)-4",4(')-dihydroxy-3,3′,3",3('),5,5′-hexamethoxy-7,9';7',9-diepoxy-4,8";4′,8(')-bisoxy-8,8′-dineo-lignan-7",7('),9",9(')-tetraol(1),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3-hydroxy propyl)-2",6"-dimethoxyphenoxy]propane-1,3-dio1(2),苏式-2,3-二-(4-羟基-3-甲氧基苯)-3-甲氧基丙醇(3),threo-5-hydroxy-3,7-dimethoxyphenylpropane-8,9-diol(4),boropinol B(5),threo-8S-7-methoxysyringylglycerol(6),5-羟甲基糠醛(7),5-甲氧甲基-1H-吡咯-2-甲醛(8),槲皮素(9),山柰酚(10),没食子酸乙酯(11),松柏醛(12),香草醛(13),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14),正二十七烷醇(15),除化合物9~ 11,14外,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乌桕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乌桕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乌桕属植物对某些疾病的辅助治疗作用,以期为乌桕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桂林紫薇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桂林紫薇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桂林紫薇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9个化合物,包括6个三萜,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lupeol,I),木栓烷酮(friedelin,Ⅱ),白桦脂醇(betulin,Ⅲ),阿江三萜醇酸(arjunolic acid,Ⅳ),胶三萜-5-烯-3β-醇(glut-5-en-3β-ol,V),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Ⅵ),β-谷甾醇(Ⅶ),胡萝卜苷(Ⅷ),三十五烷(pentatriacontane,Ⅸ)。结论:以上化合物I~Ⅵ,Ⅶ,Ⅸ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7.
长梗薤白鳞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长梗薤白(Allium nerinifolium Baker.)鳞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长梗薤白鳞茎的乙醇提物中分得了5个化合物,即提果皂苷元(ti-gogenin,I)、吉托皂苷元(gitogenin, Ⅱ)、desgalactotigonin(Ⅲ)、25(R)-26-0-β-D-吡喃葡萄糖基-22-甲氧基-5α-呋甾-3β、26-二醇-3-0-β-D-呋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苷(25(R)-26-0-β-D-glucopyranosyl-22-methoxy-5α-furostan-3β、26-diol-3-O-β-D-glu-copyranosyl(1→2)-[β-D-xylopyranosyl(1→3)]-β-D-glucopyr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Ⅳ)和蔗糖(sucrose,V)。结论:各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8.
白树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晏仁义  陈若芸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6):1653-1655
目的:研究白树Suregada glomerulat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大孔树脂D101,ODS等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9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Jolkinolide B(1),8α,14-dihydro-7-oxo-jolkinolide E(2),泽漆内酯乙(3),ent-kauran-16β,17-diol(4),7-羰基-β-谷甾醇(5),东莨菪内酯(6),腺苷(7),1′-sinapoylglucose(8),蔗糖(9)。结论:化合物2~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9.
铁苋菜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铁苋菜(大戟科)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铁苋菜地上部分室温下经乙醇提取后,用色谱和波谱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素(1),β-谷甾醇(2),毛地黄内酯(3),2,6-二氧甲基-1,4-苯醌(4),烟酸(5),原儿茶酸(6),胡萝卜苷(7),没食子酸(8),芦丁(9),琥珀酸(10)和短叶苏木酚(11)。结论:化合物1,3~5,10,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毛叶巴豆(Croton caudatus Geisel.var.tomentosus Hook.)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凝胶柱色谱等常规分离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现代波谱学技术(MS,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毛叶巴豆茎的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三十六烷酸乙酯(ethyl hexatriacontanoate,1),棕榈酸(palmic acid,2),硬脂酸(stearic acid,3),浙贝素(zheberiesinol,4),香草醛(vanillin,5),香草酸(vanillic acid,6),丁香酸(syringic acid,7),二十八烷酸(octacosanoic acid,8),琥珀酸(succinic acid,9),肌苷(inosine,10),异橙黄酮(isosinensetin,1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7,9,10,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1.
土蜜树果实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土蜜树Bridelia tomentosa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柽柳素(tamarixetin,1),槲皮素(quer-cetin,2),没食子酸乙酯(ethylgallate,3),没食子酸(gallic acid,4),3,3′,4-O-三甲基鞣花酸(3,3′,4-tri-O-methylellag-ic acid,5),短叶苏木酚酸乙酯(ethyl brevifolincarboxylate,6),β-香树脂醇(β-amyrin,7),无羁萜(friedelin,8),β-谷甾醇(9),豆甾醇(10)。结论:化合物1,3~7是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夏枯草花穗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花穗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分离夏枯草的化学成分,用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夏枯草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寡肽autantiamide acetate(1),大黄酸(2),丹参酮I(3),丹参素(4),豆甾-7,22-二烯-3-酮(5),丹参素甲酯(6),丁基迷迭香酸(7)。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藏药湿生扁蕾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湿生扁蕾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用柱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 个化合物,分别为三十烷醇(Ⅰ),齐墩果酸(Ⅱ),熊果酸(Ⅲ),1-羟基齐墩果酸(Ⅳ),kaneric acid(V),木犀草素(Ⅵ),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Ⅶ),7,8-二羟基-3-甲氧基(?)酮-1-O-β-D-葡萄糖苷(Ⅷ)。结论化合物Ⅰ,Ⅱ,Ⅳ,Ⅴ,Ⅶ,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Ⅷ为首次从扁蕾属植物中分离得到,Ⅴ为首次从龙胆科植物中分离得到,Ⅳ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红车轴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红车轴草(Trifolium pratense L.)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对化合物进行分离,通过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红车轴草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十八烷醇(Ⅰ)、5-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酮(Ⅱ)、鹰嘴豆芽素A(Ⅲ)、樱黄素(Ⅳ)、芒柄花素(Ⅴ)、染料木素(Ⅵ)、芒柄花苷(Ⅶ)和大豆苷元(Ⅷ)。结论化合物Ⅰ和Ⅱ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5.
白花败酱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研究白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方法:硅胶柱和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1H-NMR,13C-NMR,MS)确定结构。结果:从白花败酱草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共分得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羟基-7,3′,4′-三甲氧基黄酮(Ⅰ),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Ⅱ),木犀草素(Ⅲ),槲皮素(Ⅳ),异荭草苷(Ⅴ),异牡荆苷(Ⅵ),8-C-葡萄糖基-7-甲氧基-4′,5-二羟基黄酮(Ⅶ)。结论:Ⅰ,Ⅱ,Ⅲ,Ⅴ,Ⅵ,Ⅷ均是首次从败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Ⅳ是首次从白花败酱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肖菝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肖菝葜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IR,MS,1 H NMR ,13 C-NMR技术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乙醇提取物中脂溶性部位分离到 9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棕榈酸 (Ⅰ)、α,α′ [bis-5-formyl-2-furanyl]dimethylether(Ⅱ )、对羟基苯甲酸 (Ⅲ )、大黄酸 (Ⅳ )、β-谷甾醇吡喃葡萄糖苷 (Ⅴ)、β-谷甾醇 (Ⅵ)、单棕榈酸甘油酯 (Ⅶ)、山酸(Ⅷ)、二十八烷 (Ⅸ)。结论 化合物Ⅱ ,Ⅲ ,Ⅳ ,Ⅴ ,Ⅶ ,Ⅷ ,Ⅸ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7.
吉祥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吉祥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溶剂提取,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MCI树脂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吉祥草中共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β-胡萝卜苷(1),β-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2),肌-肌醇(3),潘托洛皂苷元(4),凯提皂苷元(5),凯提5-O-β-D-吡喃葡萄糖苷(6),新蜘蛛抱蛋苷(7),(1β,3β,16β,22S)-cholest-5-ene-1,3,16,22-tetrol 1,16-di-(β-D-glucopyranoside)(8),万年青1-O-α-L-吡喃鼠李糖-(1-2)-β-D-木吡喃糖苷(9),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0)。结论:化合物2,3,7,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野八角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野八角Illicium simonsii乙醇粗提物中显示抗艾滋病毒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MS和NMR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野八角90%乙醇提取物的抗艾滋病毒活性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儿茶精(1),(-)-表儿茶精(2),(+)-儿茶精3-O-α-L-鼠李糖苷(3),山柰素3-O-α-L-鼠李糖苷(4),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5),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7-O-β-D-吡喃葡萄糖苷(6)和胡萝卜苷(7)。结论:以上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6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但均未显示抗艾滋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