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国雄 《黑龙江医学》2013,37(8):700-701
目的 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剂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将242例来我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连续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对照组)和施慧达(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试验组)2个月,对患者服药情况、降压效果和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连续服药两个月后血压都有明显的降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试验组高血压患者选择服用施慧达的安全性稳定并且药物疗效好,适宜于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文安 《当代医学》2010,16(33):24-25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4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施慧达组121例,给予口服施慧达2.5mg,qd,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最大剂量可增加至5.0mg/d。对照组为硝苯地平缓释片组121例,治疗上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bid。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观察服药后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血压,用药1个月后两组疗效及血压水平、心率变化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用药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1%,比较差异显著(P〈0.05),施慧达组用药后收缩压、舒张压降低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心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施慧达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服用方便的药物,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高血压患者100例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对患者的服药情况、降压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血压有明显的降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中的不良反应要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安全性稳定,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薛韶文 《现代实用医学》2014,(3):285-286,291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中重度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96例中、重度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8例。治疗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氢片;对照组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两组患者均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8%)高于对照组(76.5%,P〈0.05)。经治疗后,两组血压较治疗前低(均P〈0.01);头痛、眩晕、失眠及四肢无力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各项生理指标均正常。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仅对照组有6例患者出现轻微的脚踝部水肿。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中重度老年高血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水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7):512-513
目的观察比较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60例与依那普利组60例,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均可有效降低血压,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依那普利组的82.76%,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依那普利组。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持续、平稳、有效地降低血压,且安全性良好,与依那普利相比降压作用强,不良反应轻微,是理想的降压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开放试验方法。103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1~2周安慰剂导入期后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5 mg/d),共8周,不服其他降压药,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8周后:患者收缩压(SBP)由(154.59±12.16)mmHg降至(131.10±10.21)mmHg,舒张压(DBP)由(100.55±3.99)mmHg降至(82.79±7.01)mmHg,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动态血压监测(ABPM)显示SBP、DBP谷/峰比分别为0.72±0.36、0.83±0.54。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复查血常规、血糖、血脂、血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变化。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8.
高血压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已经发展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呈现出持续升高的趋势,而如何持续平稳控制血压,有效防止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产生,已经成为治疗高血压的关键所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有效的降压药物,2012年5月-2013年8月我院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100例,临床效果十分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针对高血压治疗的临床效果,为医务工作者治疗高血压用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的门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天,每天早上起床后口服,治疗半个月后疗效不显著患者可以加大剂量至5mg/天,每天1次用药。对照组患者给予其硝苯地平口服治疗,10mg/天,每日分两次服药。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用药时间为2个月,1个月以及2个月后,对患者的血压水平,心率变化,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测评,用以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血压均有显著的下降。在用药1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率变化、血压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用药两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2个月后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的降低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患者用药2个月后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的降低水平,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用药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治疗高血压病例中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刘颖 《中国医药导刊》2013,(8):1405+1407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明确诊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血压控制情况较优,药物所需剂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比较,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控制效果更好,应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钙离子拮抗剂在老年人慢性心功能不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钙离子拮抗剂在老年人慢性心功能不全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给予普通型和长效型钙离子拮抗剂,观察对慢性心功能不全病人的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应用长效型钙离子拮抗剂后心功能不全病人的症状、体征和EF、E/A明显好转。结论:长期给予长效型钙离子拮抗剂,对老年人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可延长病人的再入院时间和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四种钙拮抗剂对3T6成纤维细胞的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不同剂量的四种钙拮抗剂(Ca-A)汉防己甲素(Tet)硝苯啶(Nif)维拉帕咪(Ver)及脑益嗪(Cin)对3T6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不仅可阻断GI→S期地进程,而且抑制S期DNA的含量,但却增加G1和G2期蛋白质的含量,使细胞呈现不平衡生长,最终死亡,其中Tet的作用最为显著,呈一定的量效关系,此作用与阻断钙离子内流无关。提示钙拮剂剂对3T6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和脂蛋白(a)[LP(a)]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用比色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高血压患者组血清R以及TG、HDL.C、LDL.C水平。用免疫比浊法检测ApoAI、ApoB和LP(a);由专人检测收缩压与舒张压。结果①社区高血压组与对照组SBP、DBP、LDL-C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G、ApoB、Lp(a)间P〈0.05。Tc、APoAI、HDL—C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上述两组中仅高血压组SBP与LDL—C相关r=0.354,P=0.027。结论降低社区高血压患者体内的LDL-C水平可以改善患者的收缩压水平,而控制患者的收缩压也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的LDL-C水平。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iabetic retinopathy(DR) and mean ocular perfusion pressure(MOPP)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 DM).Methods Patients from the Fushun Diabetic Retinopathy Cohort Study(FS-DIRECT), a communitybase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conducted in northeast China,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 presence and severity of DR were determined by grading fundus photographs according to the Early Treatment Diabetic Retinopathy Study(ETDRS) retinopathy scale.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SBP and DBP) were recorded using an electronic sphygmomanometer. Intraocular pressure(IOP) was measured using an iCare rebound tonometer. MOPP was calculated using the formula MOPP = 2/3 [DBP + 1/3(SBP-DBP)]-IOP.Results In total, 1,857 patients who had gradable fundus photography and MOPP data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Male patients had a higher MOPP than female patients(52.25 ± 8.75 vs. 50.96 ± 8.74 mmHg, P = 0.002). Overall, both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with any type of DR, non-proliferative DR(NPDR), or non-sight-threatening DR(non-STDR)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MOPP relative to patients without DR. Increased MOPP(per 1 mmHg) was in turn associated with the presence of any type of DR[odds ratio(OR) = 1.03, 95% confidence interval(CI) : 1.02–1.04], NPDR(OR = 1.03 95% CI: 1.02–1.04),and non-STDR(OR = 1.03, 95% CI: 1.01–1.04) after adjusting for confounders. Increased MOPP(per 1 mmHg)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likelihood of macular edema(OR = 1.02, 95% CI:1.01–1.04).Conclusion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creased MOPP was associated with DR and macular edema in northeastern Chinese patients with T2 DM.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0):161-163,168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44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早产、继发子痫、SAS评分、SDS评分、舒张压、收缩压,新生儿的阿氏评分7分以下的例数,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早产、继发子痫、阿氏评分7分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0.05),而观察组患者改善的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降低早产、继发子痫等发生率,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音乐松弛疗法对高血压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音乐松弛疗法对高血压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作用。方法选108例高血压病者,分A、B两组。A组为药物治疗组,B组为药物+音乐松弛疗法组。三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和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结果均能提高心率变异性,改善症状。但B组的疗效比A组显著(P<0.05)。结论音乐松弛疗法能提高高血压病者心率变异性和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7.
背景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及血管事件的主要高危因素,既往研究发现针刺具有降压作用,但目前缺乏真实世界研究的针刺降压证据。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活血散风针刺法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住院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病房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10 781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使用活血散风针刺法分为基础治疗组(n=10 424)和活血散风组(n=357),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新样本,通过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比较新样本活血散风组与基础治疗组患者住院的日均血压和清晨血压,以评价活血散风针刺法控制血压的效果。结果PSM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是否有冠心病、是否有糖尿病、是否有心房颤动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肌酐(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HDL)、尿素(Ur)水平高于活血散风组(P<0.05)。PSM后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有冠心病、是否有糖尿病、是否有心房颤动及HCY、TC、TG、HDL、LDL、Cr、U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结果显示,活血散风组平均收缩压低于基础治疗组(P=0.002);活血散风组舒张压平均水平与基础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治疗方式与入院时间之间无交互作用(P=0.532,P=0.775)。混合效应模型结果显示,活血散风组清晨收缩压低于基础治疗组(P=0.012);活血散风组清晨舒张压与基础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9);治疗方式与入院时间之间无交互作用(P=0.974,P=0.985)。结论活血散风针刺法可进一步控制脑梗死合并高血压住院患者的日均收缩压及清晨收缩压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讨高血压病与心率变异性 (HRV)的相关性。方法用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测定 10 2例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法并与 10 0例健康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SDNN、SDANN、SDNIndexrMSSD较健康人明显降低 ,说明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较健康人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 ,提示有植物神经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深讨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与心力衰竭发生的关系。方法:原子吸收分光技术测定红细胞内外Ca2+含量。我们对住院的56例心力衰竭患儿进行了红细胞内及血浆钙离子浓度的测定,并与30例正常小儿对照。结果:心衰患儿红细胞内Ca2+浓度明显升高,血浆Ca2+浓度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其升高程度与心衰呈正相关(r=0.63,P<0.01),即心衰越重,心功能越差,红细胞内Ca2+浓度升高亦越明显。而当心衰纠正,心功能恢复后,红细胞内Ca2+浓度则明显下降,血浆Ca2+浓度也恢复正常。而不同病因所致的心衰,其间红细胞内Ca2+浓度升高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提示钙离子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侧脑室内注射葛根素降低大鼠动脉血压 (BP)和心率 (HR)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连续观察室内注射葛根素的大鼠 6 0minBP和HR变化曲线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给药后大鼠BP和HR明显降低 ,在 5min - 1 5min达最低值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结论 :侧脑室内注射葛根素有明显降低大鼠BP和HR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