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Prolymphocytic Leukemia,PLL)是一种罕见的亚急性淋巴增生性疾患。其特征为脾肿大,淋巴结不肿大,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具有特征性的幼淋巴细胞,其形态介于原淋巴细胞和小淋巴细胞之间,故称为幼淋巴细胞(Prolymphocytic cell)。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PLL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54岁,已婚,农民,住院号199273。因头昏乏力二月,于1984年5月26日入院。二月前患者 相似文献
2.
周某,男,42岁。1982年2月因发热就医,发现左上腹肿块、白细胞明显增高,而于3月18日收治入院。体检:贫血貌。颈部、腋下及腹股沟处可及绿豆至蚕豆大淋巴结,质软、活动,无压痛。口咽部无特殊。心界稍向左扩大,心尖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两肺清晰,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未及。脾肋下7cm,质中,缘钝,光滑无触 相似文献
3.
4.
患者60岁,女性,住院号279357,困乏力,纳差1月,高热,牙龈出血3d于1994年2月18日入院。入院前广月曾因乏力,纳差及腹泻在当地县医院以肠炎给氛霉素治疗川,腹泻停止但仍感乏力。入院前3d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体温39C),牙龈出血,皮肤出现块状紫斑,无呕血,黑便、血尿。体检:BP12/8切a,P102次/ndn,急性重病容,重度贫血貌,牙龈及口角见血痴附着,腹部及右大腿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及瘀斑,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骨压痛明显,心率102次/Wu,律齐,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闻湿性罗音,肝于肋下Icm可触及,有触痛,牌不大,移动性… 相似文献
5.
急性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较少见,现发现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17岁、哈族.学生。因低热、乏力1月.于1998年11月4日来院就诊。查体:中度贫血貌.无出血点、淤班,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压病(+),肝平脐.牌肤上一指.A线gcm.B线12cm.C线一Icm.有压痛、实验室检查:血象示:Hb62g/LWBC227X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分叶0.001,原始淋巴细胞0.035,幼稚淋巴细胞0.565.成熟淋巴细胞}39,PLT87\IOVL。,骨髓象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位红两系均受抑。淋巴细胞系统增生极度活跃,原始淋巴细胞0.065.幼… 相似文献
6.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一例李东繁包头铁路医院014040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20岁,于1990年9月1日入院。主诉:一月来左下肢疼痛,从臂部起呈线样放射至左足跟。入院前一周排尿困难,既往体健。查体:T36℃,皮肤粘膜无出血。左颈部及双侧腹股沟区扪及花... 相似文献
7.
8.
9.
M_4EO为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一种亚型。根据1985年FAB协作组对ANLL分型修订标准,我们共诊断7例M_4EO,现报告如下。一、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Hb57~88g/L;RBC2.8~3.3×10~(?)/L;P(?)6~51×10~9/L;WBC4.7~260×10~9/L;原始细胞7~78%;2例可见嗜碱细胞。 (二)骨髓象:原始+早幼粒细胞(NEC)21.2~41.6%,原始+幼稚单核细胞(NEG)23.4~49.6%,嗜酸细胞(NEC)6~21.4%,嗜酸细胞以中晚幼阶 相似文献
10.
<正> 急性白血病在病程中细胞类型发生转化较罕见,国内外报告总计不超过20例,我们见到一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转化成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造血组织恶性疾病。此病多见于2()岁至30岁的年青人.而老年人则少见。本文一例老年人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现报告如下:男性,68岁.住院号7685。患者以发烧、乏力、食欲不振,伴牙龈出血10天,加重4天就诊。人院前曾在个体诊所静脉点滴青霉素,治疗无效而于1996年6月29日住院检查治疗。查体:T37.9C、P100次/分、R30次/分、BPI.47/93kPa.表情淡漠.睑结膜苍白.胸背部可见针尖样出血点.两侧大腿内两处可见约3\ZC。1’大小紫斑,腋下及腹股沟可触及豌豆大淋巴结、质中等.无触痛、胸骨压… 相似文献
12.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74岁,干部。因腹脓,腹痛伴呕吐1月,于1986年5月5日入院。1月前患者出现腹脓、腹痛、食后加重,痛剧时上腹可及拳头大肿块,时有呕吐,吐出宿食及腐臭味伴褐色胃内容,偶有黑便。1984年因乏力,鼻衄,血常规检查发现幼稚细胞,骨穿原始单核细胞加幼单核细胞占52.5%,诊断为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住我院5个月,经小剂量阿糖胞苷(30mg/天,总量1350mg)治疗,临床及骨穿完全缓解出院。出院后门诊随访,间歇性小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体检:面苍,巩膜无黄染,左颈根部可及蚕豆大淋巴结4颗,活动,无压痛,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肝肋下刚及,脾来及,下腹可及拳头大肿块,边欠清,表面高低不 相似文献
13.
患者周XX,男,31岁,工人,因齿龈出血,头晕,乏力于1984年2月10日入院.患者两年前开始出现下肢关节疼痛,曾服用中药治疗稍有好转,因病情不重未再治疗.入院前一个月,关节疼痛加重,而服用炎痛喜康片,开始每日20mg连用5天,疼痛未 相似文献
14.
近十余年来,由于抗白血病药物的不断问世,细胞增殖动力学研究结果的启发,治疗方法的改进与支持疗法的加强,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已明显提高。目前急淋儿童的完全缓解(CR)率已达90%,生存期超过五年以上者已达40~50%,超过十年者已达5~25%,并有少数病人得到了痊愈。但成人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的治疗,虽也有不少进展,但不论CR率抑或生存期都远不如急淋高,其CR率一般仅约50%左右,且即使获得CR,中数生存期亦仅约一至二年,生存期超过五年 相似文献
15.
16.
17.
本着毛主席的指示,医学上也要东风压倒西风,要挖掘祖国医学的宝藏,建立新中国的新医学,赶上和超过国际水平,更好地为广大劳动人民的健康服务,促进生产大跃进,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及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院中西医师,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以敢想、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向世界上一切 相似文献
18.
1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7岁,于1989年6月29日因牙齿龈出血,低热,乏力,在当地医院查血象发现血红蛋白75g/L,白细胞106×10~9/L,血片分类原始淋巴细胞0.82,血小板82×10~9/L。骨髓分类原始淋巴细胞0.72,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用VP方案治疗1个月,白细胞降至50×10~9/L。复查骨髓象,原始细胞仍占0.62。随后,继续应用VCAP,VAP方案治疗,无效。于1989年12月28日入我院。体检:体温37℃,脉搏92次/min,血压17/8kPa。神清,柯兴氏面容,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