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医脾脏病理生理状态下唾液的生化指标变化。方法采用病证结合的方法,选择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以及亚健康状态等脾气虚证、湿热蕴脾证患者为实验组(即“脾病”组),以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即“脾未病”组)。采用标准化方法收集全唾液,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唾液中的生化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气虚证组唾液中钙(Ca)、镁(Mg)、磷(P)和尿素氮(BUN)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唾液中钠(Na)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它生化指标未见明显异常(P〉0.05)。湿热蕴脾组唾液中镁(Mg)、磷(P)、谷草转氨酶(AST)和甘油三脂(TG)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TG的含量也明显高于脾气虚证组(P〈0.05),其它生化指标未见明显异常(P〉0.05)。结论脾脏虚实状态下(脾气虚证、湿热蕴脾证)唾液中有部分生化指标发生了变化,其可以作为脾气虚证、湿热蕴脾证的辨证参考指标,这揭示了中医“脾在液为涎”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脾气虚证代谢综合征大鼠血清样本脂质代谢物进行非靶标脂质组学分析,寻找脾气虚证代谢综合征早期诊断相关的特征性脂质生物标志物,探索其微观物质基础。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每组15只。模型组通过劳倦加饮食不节法造模。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UPLC/Q-TOF-MS)检测模型组和正常组生物样本血清的代谢轨迹,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PLS-DA)寻找各组代谢物差异,筛选潜在内源性标志物。结果:潜在生物标志物主要有溶血磷脂酰胆碱、2-羟基丁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等。结论:脾气虚证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存在明显脂质代谢紊乱,游离脂肪酸是脂质代谢中最活跃的成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亚健康脾虚证的尿液代谢组学特征,阐述脾虚证的生物学本质。方法:对12例健康人和12例亚健康脾虚证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氢核磁共振(1H-NMR)检测。将所得NMR数据通过正交信号校正处理后再采用PLS分析方法,研究健康组与亚健康脾虚证组之间尿液代谢产物谱的差异。结果:两组尿样核磁共振氢谱的OSC-PLS(ctr)分析结果显示,健康人与亚健康脾虚证患者能够被区分,两组尿液样本之间的代谢物含量有明显差异。脾虚证组尿液中3-羟基丁酸(δ1.18,1.22)、乳酸(δ1.34,4.14)、甘氨酸(δ3.58)、肌酐(δ3.06、4.06)、马尿酸(δ3.98、7.54、7.58、7.62、7.66、7.82、7.86)的含量低于正常组,而氧化三甲胺(δ3.26)、柠檬酸(δ2.54、2.66)的含量则高于正常组,其谱峰相对积分面积明显增高。结论:运用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可以成功区分亚健康脾虚证和正常人的尿液,初步得到其证型的代谢表型与差异性代谢物,尿液代谢组学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亚健康脾虚证的发生机制,从而阐述亚健康脾虚证的生物学本质。  相似文献   

4.
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经典医学的辨证从整体来认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这与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有惊人的相似。采用代谢组学技术,通过对某一病证相关特定组分的共性加以分析、判断,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病变过程及机体内物质的代谢途径和代谢状况;它能够通过检测不同时间患者的尿液或血液、唾液,对这些由疾病引起的代谢产物的响应进行分析。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多个研究机构正构建动物模型对中医证候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与肾阳虚型自然流产发生相关的卵泡液(follicular fluid,FF)代谢物组,以期为科学预测和诊断自然流产肾阳虚证、探讨其证候本质做初步尝试。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PLC-MS)技术对因输卵管因素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肾阳虚型自然流产患者即肾阳虚流产组(n=32)及分娩者即对照组(n=40)的卵泡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肾阳虚流产组及对照组卵泡液共计32种差异代谢物,主要有氨基酸类、胆固醇类、维生素类、脂肪酸类、胆酸类、溶血卵磷脂类以及其它等七大类,其中上调的有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LysoPC(16:0),Palmitoylglycerophosphocholine等8种,下调的有L-valine,6-Oxohexanoate,L-Phenylalanine,2-Oxoglutarate,Linoleate等24种。结论:本研究鉴定的32种特征性化合物与中医肾阳虚证存在相关性,为肾阳虚型自然流产提供可能的诊断依据和治疗靶点,从FF代谢组学层面丰富发展了中医证候学。  相似文献   

6.
证本质研究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证型规范化的前提与基础,是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深层次沟通的必由途径.以定性定量的方式探索对中医"证"的诊断或评价指标,在中医证型规范化及建立中医疗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具有实际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分属不同的学科体系,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医证候本质的研究方法需要遵循中医学的自身特点,方能阐明中医学的特色与精华所在.而代谢组学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与中医学在原理上具有统一性,故可以把代谢组的理论、技术与方法作为研究中医证候本质的出发点和切人点.  相似文献   

8.
代谢组学是关于生物体内源性代谢物质的整体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1],是应用现代分析方法对某一生物或细胞在一特定生理时期内所有相对低分子质量(通常分子量小于1 000)代谢产物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代谢组学的中心任务包括检测、量化和编录生物内源性代谢物质的整体及其变化规律,联系该变化规律与所发生的生物学事件或过程的本质。从定义本身不难看出,代谢组学是将生物体作为一个动态  相似文献   

9.
代谢组学与中医“证”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谢组学作为新兴科学,通过对体液的检测反映人体处于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从而对其实时的功能状态作出评估;中医"证"通过四诊获取的信息,概括人体在病程中某一时间段的病理状态.两者在本质上有诸多相通之处,可以预见两者的结合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现将代谢组学与中医"证"的相关性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脾气虚证大鼠尿液的代谢表型变化,筛选出与脾气虚证相关的代谢标志物,并探讨补中益气汤的治疗作用。方法 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建立大鼠尿液的代谢指纹谱。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研究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模型组与补中益气汤组之间的代谢物谱差异,并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在尿液中选取生物标志物。结果 模型组及补中益气汤组的代谢表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筛选出与脾气虚证相关的9种代谢产物,补中益气汤对部分生物标志物有逆转作用。结论 脾气虚证大鼠的脂质及氨基酸代谢都出现了紊乱,能量代谢降低;经补中益气汤治疗后大鼠蛋白质代谢明显增强,保证了大鼠机体能量的供给。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血浆小分子代谢组成分,发现脾气虚证代谢综合征组不同于其它组的血浆代谢图谱,并发现脾气虚证代谢综合征的生物标志物,从而揭示中医脾气虚证本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脾气虚证提供客观依据和指导。方法:通过收集体检者的基本资料、结合代谢综合征及脾气虚证诊断标准,将受试人员分为正常对照组、代谢综合征组和脾气虚证代谢综合征组;由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分离血浆代谢产物。结果:3 组血浆代谢产物得到良好区分;代谢综合征组中lysoPC C16颐0、GPCho(32颐2)、GPCho(32颐1)比正常组浓度明显升高(P<0.05);脾气虚证代谢综合征组中carnitine C8颐0、GPCho(38颐6)和分子量341.282 的未知化合物比代谢综合征组的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脾气虚证代谢综合征组呈现出不同于正常对照组和代谢综合征组的代谢图谱;发现3 种化合物可能为代谢综合征的潜在标志物,3 种化合物可能为脾气虚证代谢综合征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脾虚湿盛证肝癌患者血浆代谢变化情况,探讨脾虚湿盛证肝癌患者体内代谢变化机理。方法:对30例脾虚湿盛证肝癌患者、30例非脾虚湿盛证肝癌患者和30名脾虚湿盛证健康人血浆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检测,谱图积分结果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进行分析。结果:与脾虚湿盛证健康人比较,脾虚湿盛证肝癌患者血浆中多种氨基酸,包括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酰胺、谷氨酸、酪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含量明显下降(P<0.05),血浆中乳酸、肌酸、β-葡萄糖、α-葡萄糖、胆碱含量也明显下降(P<0.05),但是,脾虚湿盛证肝癌患者血浆中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β-羟丁酸、丙酮、乙酰乙酸以及不饱和脂类等代谢物含量却升高(P<0.05)。与非脾虚湿盛证肝癌患者相比较,脾虚湿盛证肝癌患者血浆中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酰胺、谷氨酸、酪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含量明显偏低(P<0.05),血浆中肌酸、肌酸酐等代谢物含量也明显偏低(P<0.05),而脾虚湿盛证肝癌患者血浆中乳酸、丙酮、β-葡萄糖、α-葡萄糖、不饱和脂类等代谢物含量升高(P<0.05)。结论:脾虚湿盛证肝癌患者脂肪代谢增强,糖代谢紊乱,蛋白质合成代谢异常,体内多种正常生命代谢的紊乱程度较非脾虚湿盛证肝癌患者严重,其预后可能比后者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实验采用血清代谢组学的方法对玄参在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的利水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并通过寻找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内源性潜在生物标志物,以此探寻其相关代谢通路。方法:研究采用高脂饲料饮食诱导的方式对大鼠进行造模并对血清蛋白、胃泌素、胃排空率及水负荷等利水相关药效学指标进行检测,应用UPLC-Q-TOF-MS技术对空白组、模型组与玄参组大鼠血清进行分析,探求其潜在的关键性生物标志物及对应的相关性代谢通路。结果:玄参可改善脾虚水湿不化大鼠相关的药效学指标,同时寻找出与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及给予玄参干预后具有共同差异的生物标志物29个,涉及13条相关的代谢通路,应用相关代谢通路分析发现,影响最为广泛的4条代谢通路可能是原发性胆汁酸生物合成、鞘脂类代谢、叶酸合成及甘油磷脂代谢。结论:故推测玄参对脾虚水湿不化状态下血清代谢产物具有调节作用,从而为进一步对玄参利水功效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代谢组学是关于生物体内源性代谢物质的整体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有融整体、动态、综合、分析于一体的特质,应用该技术可促进中医证候的客观化和用于证本质的的研究。银屑病是当前皮肤科领域重点研究疾病之一,近年来应用代谢组学技术已成为该病的热点研究方向,为证候本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思路与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特点相似。因此,将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中药复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代谢组学技术的简述,以及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复方的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安全性评价研究、配伍研究等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初步分析并总结了近几年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中药复方研究的概况;指出了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技术操作不规范、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衔接薄弱等;同时认为代谢组学技术必将得到发展与完善,从而更好地为中药复方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6.
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该学科的应用跨越了生物技术和医药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作者简要介绍了代谢组学的概况,概述了代谢组学在中医学、中药品种资源、药理毒理及临床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对当前代谢组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7.
明代祁门徐春甫先生编纂的《古今医统大全》被称为融古通今的巨著,先生借鉴诸书,总结百方治疗脾胃系统疾病。通过对其文章中"脾"文献的整理和学习,对中医之脾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突出脾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重要性。根据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临床上脾病均需结合脾的生理特性、生理功能等不同角度进行辨证。脾胃同居中焦,以"平"为安,而脾主升、胃主降,故在脾病的防治过程中需要配合和降胃气等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寻艾滋病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携带(HIV/AIDS)患者尿液的代谢组变化,探讨代谢组学方法在预防和延缓HIV病毒感染者病程进展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方法:运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检测55例HIV/AIDS患者和20例健康人的尿液代谢成分,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t检验分析技术,分析HIV/AIDS患者尿液的特异性代谢物质(或群谱).结果:HIV/AIDS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经代谢组学的方法在尿液代谢轮廓上得到了良好区分,发现了10个可能存在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结论: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将HIV/AIDS患者与健康人进行良好的区分,综合代谢标记物变化趋势构成了HIV/AIDS的代谢特征,代谢组学的方法在预防和延缓HIV病毒感染者病程进展的研究中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叶彬华  郑凯林  王冲  林莉 《河南中医》2019,39(6):906-909
目的:调查糖尿病湿热困脾证患者膳食结构及食物摄入频率情况,寻找导致湿热困脾证的影响因素,为针对性个体化糖尿病饮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方法,对本院门诊成人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了解饮食结构、食物摄入频率、中医证候积分等,共计调查139份问卷。结果:①糖尿病湿热困脾证患者粮谷类每日平均摄入量(290.83±223.34)g,低于推荐量。蔬菜、水果、奶制品、大豆及坚果的摄入量明显低于推荐量,分别为66.7%、72.9%、93.7%、77.1%。油脂摄入量明显高于推荐量。②糖尿病湿热困脾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摄入粮谷类、畜禽肉类的量均有关联(P<0.05),但关联度均不高,γp分别为0.351、0.292。中医证候积分与摄入油脂的量呈正相关,呈中等相关联(γp=0.634)。③糖尿病湿热困脾证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油脂、饮酒摄入频率均有关联(P<0.05),但关联度均不高,γp分别为0.333、0.346。中医证候积分与油炸食物摄入频率有关联(P<0.05),呈中等相关联(γp=0.551)。结论:高热量、高脂肪的饮食结构、饮酒、嗜甜食等因素均可导致糖尿病患者湿热内蕴症状加重,因此个体化饮食指导可考虑结合中医特色进行更有针对性饮食结构调整,在达到血糖控制的基础上改善患者证候。  相似文献   

20.
代谢组学在中医中药领域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中良  胡庆禧  李剑  周怡 《河南中医》2015,35(1):204-206
代谢组学采用的系统研究方法在本质上与中医系统理论相一致,其从代谢网络的终端代谢产物来反映生物机体的功能,以了解各种干预因素对生物机体产生的代谢变化,可以识别"证"相关的特征性代谢物,以揭示"证"的本质和相关中药的作用机制,这与中医的整体理论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