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右室相位分析和右室射血分数 (RVEF)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门电路血池显像测定 11名正常人 ,11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 ,39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右室相位角标准差 (RVSDP)和 RVEF。结果 :肺心病患者的 RVSDP大于正常人 (P<0 .0 5 ) ,RVEF明显低于正常人 (P<0 .0 1) ,其中 RVSDP异常者占 5 9% ,RVEF异常者占 82 %。结论 :RVSDP异常提示可能有肺心病 ,而 RVEF明显降低者应考虑早期肺心病。  相似文献   

2.
二维超生心动图佑测右室容积及射血分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射血分数降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4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48例慢性心力衰竭伴射血分数降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每搏输出量(SV)、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6分钟步行距离(6MWD)、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HbA1C、FPG、2 hP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SV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LVEDD、LVESD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6MWD水平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两组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3%、4.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格列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射血分数降低患者,可降低血糖水平,对心功能恢复及心肌损伤减轻有着促进作用,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两种类型心衰的差异及鉴别诊断指标.方法 回顾总结复兴医院急诊科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心衰患者443例.根据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将443例患者分为两组,HFPEF组(n =350)及HFREF组(n=93),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入院后24h实验室检测指标,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并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心衰类型的因素,建立多变量观察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多变量联合鉴别两种不同类型心衰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HFPEF组患者年龄、女性所占比例、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比例、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显著高于HFREF组(P<0.01),HFREF组患者男性所占比例、合并冠心病比例、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肌钙蛋白T(troponin T,TnT)、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尿酸(nric acid,UA)、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高于HFPEF组(P<0.01或P<0.05);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心衰类型的因素,联合性别、hs-CRP、BNP、BUN、UA、HbA1c作出预测HFREF概率的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8,灵敏度为84.9%,特异度为77.7%.结论 联合性别及入院24 h hs-CRP、BNP、BUN、UA、HbA1c可能对心衰类型的鉴别诊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右心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与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胸科医院胸外科2011年7月—2012年3月肺叶或全肺切除术患者216例,应用实时三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连续对患者行术前RVEF测定。患者术前均行肺功能测定。分析RVEF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肺叶切除组RVEF45%的患者和RVEF≥45%的患者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全肺切除组RVEF45%的患者和RVEF≥45%的患者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RVEF45%是全肺切除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王霞  丁劲  葸英博  陈若岚  薛慧琴 《全科护理》2023,(31):4384-4387
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康复的发展现状、不同左室射血分数慢性心力衰竭的特征、运动康复在不同左室射血分数心力衰竭病人中的应用、远程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从而为不同左室射血分数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运动训练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左室射血分数(LVEF)≥0.50的住院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和分布类型,及房颤对此类心衰预后的影响.方法 调查患者417例次,按LVEF<0.50与≥0.50分为两组,根据患者入院前是否有房颤病史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及入院后新发房颤.随后观察并记录严重恶性事件发生情况及因慢性心衰而再人院次数及每两次住院的间隔时间.结果 LVEF<0.50的慢性心衰更多见于男性,一年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较LVEF≥0.50者高[15.6%(34/218)比8.0%(16/199),P<0.01],且房颤使得患者脑卒中发生率较不伴房颤者明显增高(24.3%(27/111)比8.4%(9/107),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血管死亡事件例数及死亡数也高于不伴房颤者;在LVEF≥0.50的慢性心衰患者中新发房颤数量较LVEF<0.50者明显增多(51比30,P<0.05),房颤可见伴发在近2/3的患者中,且再入院次数较不伴房颤者增加[(2.78±1.79)次比(2.00±1.35)次,P<0.01],前两次入院间隔时间亦较不伴房颤者缩短[(117±107)d比(154±130)d,P<0.05].结论 房颤更易发生在LVEF≥0.50的慢性心衰患者,导致更短的再入院间隔,强调治疗和管理这类房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其与相应时间段内心电图QRS波时限的比值(TEF)、心率的比值(Hr EF)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评估,探讨相应指标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以左心心力衰竭为主窦性心律住院患者784例。治疗前完成心功能评估及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LVEF、TEF及Hr EF低值切入点分别定义为0.5、0.625 ms-1和0.667(次/min)-1。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按患者LVEF、TEF、Hr EF、心电图QRS波时限、心率及年龄进行分类统计,比较不同心功能时的相应指标及两者变化的相关性。结果心功能Ⅰ~Ⅳ级患者LVEF分别为:(58.29±5.12)%、(54.23±7.09)%、(45.85±5.97)%、(34.24±7.92)%,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EF依次为:(0.696±0.097)ms-1、(0.614±0.109)ms-1、(0.477±0.079)ms-1、(0.329±0.118)ms-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r EF依次为:(0.851±0.125)(次/min)-1、(0.730±0.146)(次/min)-1、(0.554±0.114)(次/min)-1、(0.377±0.129)(次/min)-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RS波时限依次为:(84.29±7.70)ms、(89.28±8.40)ms、(97.10±10.09)ms、(109.7±20.73)ms,组间均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依次为:(69.39±7.81)次/min、(75.81±9.98)次/min、(84.29±9.42)次/min、(94.04±12.78)次/min,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VEF、TEF及Hr EF均与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r值分别为0.710、0.720和0.711(P<0.01)。LVEF<50%者占比48.72%(382/784),TEF<0.625者占比70.28%(551/784),Hr EF<0.667者占比55.48%(435/784)。两两率间多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对于LVEF,TEF和Hr EF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评估更为合理,TEF优于Hr EF。  相似文献   

9.
QRS分数与QRS记分系统估测AMI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QRS分数及QRS记分系统估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价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急性前壁心梗患者,QRS分数与QRS记分均与左血分数上关,二者与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系数无显著差异,但在下/后壁心梗患者,二者与左因分数均无显著相关,结果表明,在前壁AMI,以QRS分数估测左室射血分数较QRS记分系统更为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10.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因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成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左室射血分数(LVEF)大小与心力衰竭的预后相关,并将心力衰竭分为三类,即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射血分数轻度降低型心力衰竭(HFmEF)和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近期研究指出,射血分数≥65%的心力衰竭可能因药物疗效不佳和预后不良独立于上述三种分类,被认为是一种新的心力衰竭分型,即射血分数超常型心力衰竭(HFsnEF)。本文就概念及临床特征、病理生理机制及诊断与治疗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体表2-D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射血分数及其正常值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把新建立的体表超声测量右定牟方法诮地临床。方法;初步探讨了右室长轴、发面的选择和测量要领,开再次对右室EF正常值范围作了和略测算。结果与结论:测得均数为60.74%,标准差为3.4%,因而它的98%的单侧正常值范围为55%,99%的单侧正常值范围为53%,与右室增大者测得的右室EF值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用电阻抗法测定左室射血分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时相、幅度相结合的左室射血分数的阻抗公式。它与核素的相关系数r为0.92(39例),而仿Garrard回归方程、Judy算式的r分别为0.81、0.23。结果表明,本文公式是电阻抗法测定左室射血分数更为可靠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器质性心脏病发展至晚期的病理生理综合征,可分为射血分数正常和射血分数降低两类。这两类心力衰竭在心脏结构、功能、临床表现和生物标记物上均有显著差异,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相比,目前我们对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研究甚少。本文对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物标记物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14.
15.
摘要:目的 调查不同射血分数类型慢性心衰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情况,并分析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0年8—12月收治于衡阳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的慢性心衰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进行调查及评估。结果 共调查患者329例,其中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者155例,占47.11%。其中,射血分数降低组患者中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者占57.71%,高于射血分数中间值组(37.50%)和射血分数保留组(32.9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射血分数<40%是慢性心衰营养不良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淋巴细胞数值是其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不良风险,其中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衰患者营养不良风险更高。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对年龄≥70岁、射血分数<40%及NT-proBNP升高的慢性心衰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营养评估,以及时发现患者的营养问题并进行干预,进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多普勒组织成像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右室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脉冲波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PW-DTI)定量评价慢性肺心病患者右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进行经胸超声检查,采用心尖四腔心切面,应用PW-DTI对右室侧壁、室间隔、三尖瓣前叶及隔叶瓣环等部位的运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早期慢性肺心病患者PW-DTI各参数无明显改变;晚期慢性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各部位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VS)、舒张早期运动速度(VE)明显减低;晚期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除VS、VE进一步减低外,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与舒张晚期运动速度之比(VE/VA)亦显著降低.结论DTI能准确、实时地反映右心功能,为定量评价慢性肺心病患者右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二维超声心动图对高原婴幼儿右室射血分数的估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将二维超声测量右室射血分数(RVEF)的方法应用于临床。方法:用心尖四腔观单平面面积-长度法测量43例高原正常婴幼儿RVEF,并与40例患右室扩张肥厚型心肌病(RVDCHM)婴幼儿进行了比较。结果:健康组RVEF均值为58.20%,标准差为7.24%;患儿组均值为36.10%,标准差为7.01%,两组测量的RVEF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结论:心尖四腔观单平面面积-长度法测量RVEF可作为估测右室收缩功能的简单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射血分数正常性心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  黄德嘉 《华西医学》2005,20(2):415-416
长期以来,对充血性心衰的研究和评价主要强调心脏收缩功能异常。而近年临床观察发现,在具有典型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患者中,约30%~50%。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在正常范围内,这类充血性心力衰竭即射血分数正常性心力衰竭,通常也称为舒张性心衰。现将其近期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生物电阻抗指标相位角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HFrEF患者98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随访1年。随访终点为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死亡和因心力衰竭加重导致的再入院。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选取相位角判断预后的最佳截断值,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相位角对HFrEF终点事件的预测能力并绘制患者预后的生存曲线。结果相位角判断HFrEF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值为4.2°(灵敏度为0.78,特异度为0.81,曲线下面积为0.76,P0.05)。与相位角≥4.2°的患者相比,相位角4.2°的HFrEF患者随访1年的死亡和再入院风险增加2.41倍(风险比:2.41,95%CI:1.85~3.18,P0.05)。结论较低水平的相位角与HFrEF患者的再入院率和心血管相关的病死率显著相关,常规监测该类患者的相位角水平有助于判断其预后。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252-1253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过去通常称为舒张性心力衰竭,近年来对它的关注及研究不断增加,但其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措施仍存在很多争议。现根据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结果,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