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病毒载量(VL)检测和随访检测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诊断的价值。方法 共收集68例HIV抗体不确定者,包括49例HIV抗体不确定,19例HIV抗体阴性。对HIV抗体不确定者开展病毒载量检测、随访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其感染情况。结果 68例HIV抗体不确定者中,VL为低于检测限(TND)19例占27.94%,VL为20~5 000 CPs/mL 5例占7.35%,VL>5 000 CPs/mL 44例占67.71%。44例受检者(VL>5 000 CPs/mL)被诊断为HIV感染。经随访检测,5例受检者(VL:20~5 000 CPs/mL)被诊断为HIV感染;19例受检者(VL:TND)中有18例被排除HIV感染,1例被诊断为HIV感染。结论 对HIV抗体不确定者开展病毒载量检测和随访检测,可提高HIV感染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目前针对病毒载量检测在I型艾滋病病毒(HIV-1)抗体不确定及阴性个体中诊断意义的报道较少.文中旨在通过分析HIV-1抗体不确定和HIV抗体阴性病例的蛋白印迹试验(WB)带型及随访情况,探索病毒载量检测在鉴别HIV-1抗体不确定不同带型和HIV抗体阴性个案中的作用,评价核酸检测对于WB中HIV-1抗体不确定或HI...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咸阳市HIV抗体不确定结果的特征、产生的原因和对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影响。方法对2010-2016年咸阳市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免疫印迹试验方法检测发现的112例HIV抗体不确定病例及随访的54例进行描述,并采用卡方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2例不确定病例中,无偿献血占59.82%(67/112)、医院病人占31.25%(35/112)、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占8.92%(10/112)。不同人群的不确定病例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70,P0.05)。不确定条带有7种带型,其中构成比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p24、gp160和gp160,p24占不确定样本总数的88.39%。54例完成随访检测,占48.21%(54/112)。其中35例转阴条带类型中以p24带型为主;12例转阳带型中Env类条带不确定的占84.21%(16/19)。结论加强不确定病例的随访,提高受检者HIV抗体诊断效率,做到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HIV抗体不确定样品的确证策略。方法对93例HIV抗体不确定样品的抗体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和HIV抗体随访检测。结果复检时两种试剂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有51例,病毒载量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两种复检试剂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的42例样品中,有27例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中ELISA S/CO6的9例样品病毒载量检测结果均为阳性,ELISA S/CO≤6的33例样品中有18例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为阳性。对17例不确定样品进行了HIV抗体随访检测,11例病毒载量为阳性的样品均确证为HIV抗体阳性,6例病毒载量为阴性的样品均排除HIV感染。结论对于HIV抗体不确定样品应当慎重对待,HIV抗体复检结果和病毒载量检测结果有助于鉴别HIV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病毒载量检测在HIV抗体不确定样本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102例HIV抗体不确定病例,1周内进行COBAS TaqMan HIV-1 Test v2.0病毒载量检测和CD4细胞计数,2~4周后随访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ting,WB)检测,综合比对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  结果  102例HIV抗体不确定病例,病毒载量检测结果大于20 IU/mL的84例样本随访均转阳,2例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低于检测下限20 IU/mL,随访结果最终为阳性,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为TND的16例病例,随访结果为阴性。  结论  高精度病毒载量检测对HIV抗体不确定结果能快速准确鉴别,缩短随访复查的时间,提早对病情准确判断,核酸检测作为补充实验可用于艾滋抗体确证试验不确定样本的判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HIV抗体不确定结果及其带型进展情况,探讨预示HIV感染的意义和随访工作的重要性。方法收集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2012-2013年的78份HIV抗体不确定标本进行分析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条带的类型,并对24例个案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WB条带的进展。结果 78份HIV抗体不确定标本中env类共70份,gag类共7份,pol类1份。env类中gp160p24共39份,比例最大。24例随访的个案中,23例为env类型,20例转为HIV抗体阳性,3例条带无进展;还有1例随访个案为p17,1个月后也转为HIV抗体阳性。结论 env类型蛋白的不确定反应最为常见,预示着HIV感染性很大,特别是gp160p24。HIV抗体不确定若为HIV早期感染标志,应该尽早做好随访工作,及时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南京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不确定标本蛋白印迹(WB)带型特征,以及失访和随访后带型转阳的影响因素,为艾滋病防控和检测结果解释提供支持。方法 收集南京地区2019年3月-2020年12月107例HIV抗体不确定标本的带型信息和人群信息,以及随访后再确证标本带型信息,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7例抗体不确定病例随访数45例,随访率42.06%。45例随访病例中18例阳转,随访阳转率40.00%。不同年龄人群随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479,P=0.003),60岁以上老年人群随访率较低。酶联免疫吸附结果阳性与阴性相比随访阳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00,P=0.000)。南京地区HIV抗体不确定条带主要带型是gp160和p24,阳转率最高的不确定条带是gp160(52.00%),p24条带阳转率较低(25.00%)。结论 出现gp160条带提示感染风险较大,出现p24条带为非特异性反应可能性较大,酶联免疫吸附结果对艾滋病的最终确诊更具意义,需特别重视酶联免疫吸附结果阳性的不确定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HIV抗体检测产生不确定结果的特点及随访情况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30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结果为不确定的标本,对人群分布、WB条带特点、受检者随访复检及抗体转归情况进行探讨。结果:有1.2%为HIV抗体不确定,人员构成以术前筛查及自愿咨询检测为主,占93.3%。S/CO值从大到小均有分布,但S/CO值≥6的样本复检阳性率较高,为60%。WB结果呈现7种不确定的条带模式,以p24,gp160带型较多,其次为p24,其余5种呈散在分布。随访复检中,2例随访为阴性,2例条带无进展诊断为阴性,其余随访转为阳性。结论:引起HIV抗体不确定的因素较多,应对实验步骤进行质量控制及对不确定结果受检者随访,同时还应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及流行病学调查辅助,进行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宁夏2017-2019 年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确证结果,为指导扩大检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HIV 抗体初筛阳性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胶体硒法进行复检,任何一种复检试剂检测有反应的样本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证.结果 2017-2019 年,共收到初筛阳性样本1 231 例.经酶联免疫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惠州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为后续的献血者招募及HIV防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收集惠州市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5年期间无偿献血者的HIV检测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惠州市2013—2017年共检测无偿献血者标本326 388份,HIV抗体筛查阳性待确证标本187例,其中HIV抗体确证结果阳性138例,确证阳性率为4.22/万,核酸检测阳性结果与确证结果符合率为99.28%;HIV抗体确证结果阴性33例,核酸阴性结果与确证结果符合率为100.00%;HIV抗体确证结果不确定者16例,占8.56%,其中核酸检测结果有反应者2例,4周后随访,HIV抗体确证结果转为阳性;男性平均确证阳性率为5.13/万,女性为1.48/万。26~35岁年龄段的确证阳性率最高,最低确证阳性率的年龄段为46~60岁。结论 对HIV抗体不确定结果人群应结合核酸和抗体确证的结果进行综合判定;加强献血前健康征询工作,将HIV感染者隔离于献血前,从而从源头上保障血液安全;5年间惠州市无偿献血普通人群HIV感染率一直处于稳定的低流行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HIV抗体试验初筛(ELISA)阳性与免疫印迹试验(WB)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求HIV抗体筛查阳性与确证实验结果的关系。方法对98份ELISA方法检测为阳性的样本与其WB法确证结果进行比较,分析ELI-SA检测S/CO值变化与WB结果的关系。结果 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经免疫印迹确证试验,阳性的有91例,均为HIV-1抗体阳性,阴性3例,结果不确定的4例。ELISA与WB的阳性符合率为92.86%。确认为阳性标本的S/CO平均值为14.01;不确定标本S/CO值的平均为6.65;阴性标本S/CO值的平均为5.17。在阳性标本中,gp160、gp120出现率最高为100%,p24为98.90%,而p55,p17出现率较低,分别为58.24%及69.23%,其余条带出现率均达到90%以上;不确定标本中,gp160、gp120、p24条带出现的几率最高,均为100%,p17出现率为25%。结论 HIV初筛试验存在假阳性结果,HIV抗体结果的报告必须以确认结果为准。高S/CO值预示HIV抗体阳性的可能性较大。WB确认方法检测不确定标本有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分析HIV-1型抗体阳性者蛋白印迹带型,了解男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带型分布特征。方法检测2000。2007年艾滋病感染者HIV-1抗体蛋白印迹带型特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艾滋病感染者HIV-1抗体蛋白印迹带型gp160、gp120、p24阳性率分别为97.0%-100%,gp41、p66、p51、p31为92.3%-94.5%,p55、p17分别为63.2%和77.1%。男性感染者在21-岁组和41—83岁组带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感染者P31、P55、P17带阳性率注射吸毒组高于性途径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5,P〈0.005),其余带型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途径感染者男性和女性带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HIV感染者HIV-1抗体P31、P55、P17带阳性率,注射吸毒感染者高于性途径感染者,与别的学者报道有差别,有待对人群中病毒亚型分布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的HIV抗体检测数据,了解各艾滋病筛查实验室与确证实验室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检测质量。方法用2种不同的试剂对2010年各艾滋病筛查实验室送检的2 312例标本进行HIV抗体筛查和WB确证试验。结果筛查实验室与确证实验室之间的HIV抗体初筛结果符合率为99.61%,确证实验室初筛为阳性的2 303例样本中有2 184例确证阳性、70例阴性、58例不确定。结论艾滋病筛查实验室与确证实验室检测结果一致性高,筛查实验与确证试验的符合率为94.79%,筛查实验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初筛呈阳性反应的标本必须进行确证试验,对确证试验不确定的标本需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避免因输血传播疾病引起医疗纠纷和防止职业感染。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010-01~2011-0311606例就医患者进行输血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梅毒螺旋体(rI’P)抗体三项指标筛查。结果共检出阳性例数856例。结论患者输血前进行三项感染性指标检测,对诊断和预防医患交叉感染、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15年江苏省的免疫缺陷病毒(HIV)耐药株传播水平和亚型分布?方法:采用WHO的截断序贯抽样法,在江苏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疫情主要发生地南京采集47例当年新报告25岁以下HIV感染者血样,提取病毒RNA,采用RT-PCR和巢式PCR扩增HIV-1 pol区片段,并进行传播型耐药基因型分析?结果:2015年调查对象的序列成功获得率为100%(47/47),亚型以CRF01_AE亚型为主(59.6%),其次依次为CRF07_BC(25.5%)?C亚型(6.4%例)和B亚型(2.1%),并在亚型分析中发现3例URFs?江苏省HIV耐药传播水平为低流行,47份样本中发现1份样本存在传播型耐药位点突变,为蛋白酶区耐药位点突变(M46I)?该例耐药个体感染途径为同性传播,亚型为CRF01_AE?此次抽样调查发现学生所占比例最大,为46.8%(22/47),已超过商业服务人员29.8%(14/47)的比例?传播途径除1例异性传播外,其余均为同性传播?结论:江苏省首次发现传播型耐药1例,说明耐药株已开始传播?虽仍为低流行,但应密切关注耐药株传播水平的趋势变化?学生逐渐成为25岁以下感染者的主要群体,扩大对该人群的检测咨询干预工作应成为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对男男性行为做好预防措施,是控制耐药株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住院患者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及防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并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 对2003~2008年106 001例住院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并分析其阳性结果.结果 初筛阳性160例,确认阳性140例,符合率为87.50%,阳性率为0.132%.140例感染者中男102例,女38例,年龄19~93岁,其中31~40岁最多(40%).科室分布:内科55.71%,外科43.57%,其他科室0.71%.结论 常规对住院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对预防医源性感染、减少医疗纠纷、防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广东省潮州地区HIV-1艾滋病感染者标本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带型的分布特征。方法对2009-2013年潮州地区HIV-1抗体确证阳性者标本的WB带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14例HIV-1阳性者标本WB带型中,gp160阳性率为100.00%;gp120、gp41、p24、p66、p31阳性率高于90.00%;p51、p17、p55阳性率较低,分别为85.96%,78.07%和53.51%。WB带型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潮州地区HIV-1抗体阳性者的免疫印迹带型阳性率与其他地区的报道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桂林、河池两市2014—2015年新发现HIV/AIDS病例,特别是HIV/AIDS合并感染HBV和HCV流行病学特征,为广西HIV/AIDS患者合并HBV、HCV感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西桂林、河池市2014—2015年新发现HIV/AIDS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广西桂林、河池两市2014—2015年新发现HIV/AIDS病例共2 980例,合并HBV、HCV和HIV+HBV+HCV感染率分别为13.02%、2.17%和0.26%,合并HBV或HCV双重感染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初中文化程度者双重感染率较高。HIV+HBV双重感染率40~49岁年龄组、公共场所服务员合并感染率较高;合并HCV感染率则以20~29岁组较高。HIV传播途径是静脉吸毒者合并HCV感染率较高。HIV合并HBV或HCV双重感染、HIV+HBV+HCV三重感染者ALT 水平均显著高于HIV单纯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桂林、河池新发现HIV/AIDS病例合并HBV、HCV感染较常见,提示应加强对新发现HIV/AIDS病例的HBV、HCV筛查检测工作,及时给予干预、治疗,防止合并感染,延缓HIV感染后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核酸扩增技术对母婴传播婴幼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进行早期诊断,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HIV阳性孕产妇活产的34例3~14个月龄婴幼儿收集足底干血斑样本进行HIV-1 DNA检测。随访18个月后进行血清HIV抗体检测比较。结果 34例婴幼儿中,检出HIV-1 DNA 9例,检出率26.5%。9例HIV-1 DNA阳性患儿均未使用过抗病毒治疗。18个月后随访,34例婴幼儿除1例失访,2例检出HIV-1 DNA婴儿已死亡(根据临床有机会性感染体征诊断为AIDS),7例检出HIV-1 DNA婴儿血清抗体阳性外,其他24例未检出HIV-1 DNA的婴儿其血清抗体为阴性。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符合率为100.0%。结论核酸检测是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早期诊断有利于后续开展母婴阻断工作。  相似文献   

20.
新疆某三甲医院2006—2010年HIV抗体阳性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疆某三甲医院2006—2010年174 784例门诊及住院患者HIV感染情况。方法分析5年HIV阳性率情况、构成情况及感染途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IV抗体,HIV抗体阳性者再次复检,同时为阳性者送确认试验。结果 174 784例患者,HIV阳性患者1 510例(0.86%),2006年与2007—2010年每年的HIV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播途径以静脉吸毒和性传播为主。结论近年来HIV感染者在我区逐渐增多,应加强就医患者的HIV抗体检测,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提供咨询服务及关怀,同时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