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病毒载量(VL)检测和随访检测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诊断的价值。方法 共收集68例HIV抗体不确定者,包括49例HIV抗体不确定,19例HIV抗体阴性。对HIV抗体不确定者开展病毒载量检测、随访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其感染情况。结果 68例HIV抗体不确定者中,VL为低于检测限(TND)19例占27.94%,VL为20~5 000 CPs/mL 5例占7.35%,VL>5 000 CPs/mL 44例占67.71%。44例受检者(VL>5 000 CPs/mL)被诊断为HIV感染。经随访检测,5例受检者(VL:20~5 000 CPs/mL)被诊断为HIV感染;19例受检者(VL:TND)中有18例被排除HIV感染,1例被诊断为HIV感染。结论 对HIV抗体不确定者开展病毒载量检测和随访检测,可提高HIV感染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7,(57)
目的总结分析艾滋病检测中HIV抗体不确定结果的特征。总结HIV抗体不确定的处理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市出现20例HIV抗体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B)检测结果不确定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随访检测,分析相关检测结果。结果 20例不确定样本中p24带型9例(45.00%)、gp160 p24带型5例(25.00%)、gp160带型6例(30.00%)。20例不确定样本经复检后,7例(35.00%)诊断为阳性,其中enu条带中4例诊断为阳性,gag条带中0例诊断为阳性,pol条带中3例诊断为阳性。此7例阳转样本中5例(71.43%)为同性传播、2例(28.57%)为注射吸毒,5例同性传播感染样本均存在gp 160 p 24带型,4例注射吸毒感染样本的带型复杂。结论艾滋病检测中WB结果不确定与检测对象临床状态相关,根据检测结果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进行核酸检测、流行病学分析,对艾滋病准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南京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不确定标本蛋白印迹(WB)带型特征,以及失访和随访后带型转阳的影响因素,为艾滋病防控和检测结果解释提供支持。方法 收集南京地区2019年3月-2020年12月107例HIV抗体不确定标本的带型信息和人群信息,以及随访后再确证标本带型信息,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7例抗体不确定病例随访数45例,随访率42.06%。45例随访病例中18例阳转,随访阳转率40.00%。不同年龄人群随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479,P=0.003),60岁以上老年人群随访率较低。酶联免疫吸附结果阳性与阴性相比随访阳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00,P=0.000)。南京地区HIV抗体不确定条带主要带型是gp160和p24,阳转率最高的不确定条带是gp160(52.00%),p24条带阳转率较低(25.00%)。结论 出现gp160条带提示感染风险较大,出现p24条带为非特异性反应可能性较大,酶联免疫吸附结果对艾滋病的最终确诊更具意义,需特别重视酶联免疫吸附结果阳性的不确定病... 相似文献
5.
6.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7,(18)
目的对484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样本确证检测进行分析,为艾滋病防止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3年到2016年新疆塔城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实验室检出的484例初筛查阳性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第四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硒试验进行复检,若其中一种检测结果为阳性,则采用免疫印迹试验(WB)予以确证检测。结果通过对484例初筛样本进行复检,得知待确证样本数为456例,占94.21%,其中HIV-1抗体为阳性者356例,阳性率为78.07%;不同来源的标本在阳性确证率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即疾控机构高于医疗机构(90.74%81.34%),医疗机构高于采供血机构(81.34%12.50%)。在阳性确证样本中尤以条带gp120以及gp160的出现率最高,以p55与p39最低。不确定样本中则以p24的出现率最高。研究中随访成功58例,随访率为93.55%,未见转阳。结论在进行艾滋病毒的筛查检验时,假阳性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为此则必须以WB实验对艾滋病毒抗体进行试验以便临床确诊,同时对于不确定样本应当做好随访工作。 相似文献
7.
胶体金法在HIV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ELISA双抗原夹心法和胶体金法检测HIV抗体的比较,评价胶体金法检测HIV抗体的效果。方法:用胶体金法和ELISA法检测HIV抗体。结果:用ELISA法对11497份待测标本进行初筛,有19份标本为阳性;用ELISA双孔实验和胶体金法对这19份阳性标本复查,其中两者复查结果均为阳性5份标本;未出现ELISA双孔实验复查阳性,胶体金法复查阴性的情况。结论:抗-HIV初筛试验阳性S/CO值≥4.0的标本,胶体金法代替ELISA双孔复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和挪威的研究人员发现,阻抑剪切因子(Rsf-1)基因在卵巢癌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11.
目的探索HIV抗体不确定样品的确证策略。方法对93例HIV抗体不确定样品的抗体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和HIV抗体随访检测。结果复检时两种试剂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有51例,病毒载量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两种复检试剂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的42例样品中,有27例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中ELISA S/CO6的9例样品病毒载量检测结果均为阳性,ELISA S/CO≤6的33例样品中有18例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为阳性。对17例不确定样品进行了HIV抗体随访检测,11例病毒载量为阳性的样品均确证为HIV抗体阳性,6例病毒载量为阴性的样品均排除HIV感染。结论对于HIV抗体不确定样品应当慎重对待,HIV抗体复检结果和病毒载量检测结果有助于鉴别HIV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联合用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应用大剂量VitC、参麦注射液1.6-二磷酸果糖,口服辅酶Q10、VitE及中药。结果 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治疗前后均有显改善。结论 给予早期、足量、联合用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02例患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和2007年,我院住院患者实验室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初筛发现两例H IV抗体阳性,送检省疾病控制中心,经采用蛋白印迹法(WB)确认为H IV-1型抗体阳性。现将检验结果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病例1,男,35岁,自由职业者。患者于5 d前自觉肛周红肿伴疼痛,肛门处能触及一椭圆形肿物,便时加剧,无出血,排便时有不尽和下坠感无黏液流出,预行手术治疗来我院住院诊治。查体无巩膜黄染,全身无湿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未触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有口腔黏膜溃疡。肛周压之疼痛,胸膝位12点处可见一2.0 cm×3.0 cm椭圆形肿物,红肿、质软、波动++,未见黏液流出。患者无便血、便秘及腹泻,无恶心、呕吐。体温36.7℃,脉搏78次/m in,呼吸16次/m in,血压120/90 mmHg(1 mmHg=0.133 kPa),发育正常,无输血史。X线提示双肺无异常。化验室检查两便正常,肝功正常,血清K+、NA+、CL-正常,白细胞总数9.3×109/L,中性粒细胞72%,淋巴细胞18%,血红蛋白113 g/L,血小板191×109/L,H IV抗体阳性。随后经了解患者有同性接触史,否认吸毒史,有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197例结核病患者中结核病/艾滋病(TB/HIV)双重感染情况,提高对TB/HIV双重感染检测工作的重视。方法对确诊登记的结核病人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在197例结核病患者中未发现HIV抗体检测阳性者。结论同仁地区是HIV感染的底流行地区,但TB/HIV双重感染控制工作非常严峻,开展这项工作意义重大,积累检测经验,发现TB/HIV双重感染者,降低TB/HIV双重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周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0,21(2):126-127
目的:探讨及早发现和正确地处理羊水过少的方法。方法:对102例羊水过少病例,从孕龄,分娩方式与彩超和电子胎心监护的关系及围产儿质量,进行多方面分析。结果:初产妇羊水过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经产妇,晚期妊娠随着孕周的增加,羊水渤少的发生率增高,羊水过少者,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低Apgar评分发生的危险性增加。结论:晚期妊娠应动态监测羊水量,正确选择分娩时机和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寻找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科学检测CVB的方法 ,同时筛选最佳检测标本。方法选择实验组 95例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 ) ,对照组 30例 (健康体检者 )分别采集两次四种不同的标本 ,利用核酸扩增技术检测CVB -RNA。结果四种不同标本 ,白细胞的检出率最高 (5 4 .7% ) ,咽拭子次之 (42 .1% ) ,血清为 (16 .7% ) ,尿液为 (4.2 % )。结论采集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白细胞、咽拭子 ,应用核酸扩增技术RT -PCR进行CVB -RNA的检测 ,是诊断由CVB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的一种早期、准确、灵敏、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106例,其他疾病对照组223例(其中非RA的风湿性疾病132例,非风湿性疾病91例),正常对照组50例。对上述379份人群血清进行抗CCP抗体及IgM-RF检测,分析抗CCP抗体、IgM-RF及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告值和阴性预告值。结果抗CCP抗体及IgM-RF对诊断R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告值和阴性预告值分别为:抗CCP抗体(66.04%,98.90%,95.89%,88.24%),IgM-RF(74.53%,79.49%,58.52%,88.93%)。抗CCP抗体与IgM-RF联合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8.49%、99.27%,阳性预告值和阴性预告值分别为96.88%、86.03%。提示抗CCP抗体特异性、阳性预告值明显高于IgM-RF,IgM-RF较抗CCP抗体敏感性、阴性预告值高,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阳性预告值,但不能提高敏感性和阴性预告值。结论抗CCP抗体对RA诊断特异性高,IgM-RF特异性相对较低,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及阳性预告值,但不能提高敏感性和阴性预告值。 相似文献
18.
19.
游光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0,29(3)
为研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 ,共收集了 1998年 1月~ 1999年 3月宜城县人民医院 10 2例临床诊断为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心律失常主要类型有快速心房颤动、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根据不同的类型给予抗心律失常治疗。快速房颤 6 4例 ,9例立即转为窦性心律 ,余 5 5例以减慢心室率为主。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均转为窦性心律。 2 5例 PSVT均中止发作。 1例室颤因抢救无效死亡 ,余 8例室速、室颤均中止。快速心律失常临床常见 ,部分具有高度致命性 ,急诊时必须正确识别 ,及时给予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肾移植存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 981年至 2 0 0 3年 6月共施行的 1 0 2例肾移植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1、3、5年人 /肾存活率分别为 81 .3% / 73.5 %、70 .1 % / 5 2 .9%、2 7.5 % / 2 0 .2 %。淋巴毒试验 >5 %和 <5 %。术后排斥发生率有明显差异 ,分别为 87.5 %和 2 3.8%。肺部和泌尿系感染占并发症的 6 2 .5 %。8例出现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DGF) ;死亡原因中移植肾失功占 2 3.1 %。结论 :良好的组织配型和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减少了各种排斥反应的发生 ,肺部和泌尿系感染是术后主要的并发症 ,DGF不容忽视 ,移植肾失功仍是影响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