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阶段健康教育对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在2015年3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治疗护理外,进行分阶段健康教育,在化疗进行6个月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经过系统性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于肺癌化疗后患者,给予患者采用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健康,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邓志萍 《现代医院》2008,8(4):93-9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由轮值主班的护士负责宣教,观察组由资深护士负责宣教。观察其化疗期间对化疗知识了解,配合化疗与护理,以及自我形象接受、各种并发症的预防。结果通过观察发现,实施资深护士化疗期健康教育后,较好地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患者积极配合化疗与护理,适应能力加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资深护士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认知能力,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提高了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对肿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联合温情护理的效果,并分析对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83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83例患者全部予以健康教育和温情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来评估患者不良情绪程度,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估,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的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83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SAS评分为(51.56±5.36)分,SDS评分为(47.09±3.86)分,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相较,护理干预后的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与护理干预前相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温情护理可有效缓解或消除患者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传统卫生宣教。结论经过系统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取脑卒中患者25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4例,实验组对138例。对照组脑卒中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和指导,实验组脑卒中患者除常规护理和指导外,给予健康教育。结果脑卒中患者在工作经济状况、家务活动、家庭关系、户外休闲活动、心理表现5大功能方面评分有显著差异性(P﹤0.01),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是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各期的心理状态与需求,酌情给予耐心解释与指导,帮助其提高对及早功能训练和生活自理的认识,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并及早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训练。  相似文献   

6.
韩晶晶 《智慧健康》2021,(14):158-160
目的 分析在肿瘤化疗患者中采取反馈式健康教育对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医治的肿瘤化疗患者,共310例,选取时间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155例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对照组),另155例采取反馈式健康教育(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调查治疗依从...  相似文献   

7.
周莉 《时尚育儿》2016,(2):101-10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妇科肿瘤化疗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基础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后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预后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对于妇科肿瘤化疗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获得较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将275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37例,对照组138例,两组患者同时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即由有经验的责任护士遵循护理程序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通过建立档案、家庭访视、举办学习班、召开座谈会等措施继续实施健康教育。测评结果表明,实验组在生活质量的四个方面即症状与体征、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说明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提高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刘朝啟 《现代保健》2011,(4):167-16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96例,对照组90例,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系统干预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提高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对试验组115例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进行化疗全程的舒适护理,对照组115例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舒适护理在提高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及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选取在我院住院化疗的100例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仅给予常规抗癌药物治疗及常规基础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化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于入组当时及研究结束时分别采用Zung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评分(SDS)、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治疗前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入组时的年龄、性别、病程、SAS、SDS评分、QLQ-C30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均P>0.05).干预后对照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分别为(58.8±7.6)分、(49.5±10.1)分,干预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分别为(46.5±7.8)分、(37.4±9.2)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7、6.215,P<0.05).干预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一般情况、体力评分、情感情分、认知评分、社会角色评分、功能评分分别为(47.3±23.0)分、(54.9±26.6)分、(60.4±19.1)分、(66.2±25.8)分、(54.1±26.2)分、(49.4±21.5)分,干预组分别为(57.2±18.3)分、(63.0±25.9)分、(67.3±23.3)分、(75.4±28.2)分、(67.7±24.8)分、(58.5±22.3)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25、6.144、5.021、5.702、7.137、6.357,均P<0.05).结论 对肺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狼疮性肾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干预组(n=30),对照组给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与对照组同样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为期8周的综合性心理干预。于入组时和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为测评工具,测评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测评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结果人组时两组的患者HAMA、HRSD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后干预组较对照组患者的HAMA、HRSD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HAMA:t=4.29,P〈0.05;HRSD:t=5.4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干预后生存质量总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等得分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改善狼疮性肾炎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择期在局麻下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眼科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健康[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变化。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和QOL各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为(39.52±5.11)和(40.36±4.4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16±5.30)和(43.44±4.66)分(P〈0.05);QOL量表中的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社交、心理状态和QOL总分分别为(83.48±4.88)、(61.88±7.18)、(45.96±7.46)、(80.48±5.94)和(266.20±26.5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2±8.04)、(56.56±7.38)、(39.56±6.79)、(75.52±7.34)和(247.92±29.59)分(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显著能改善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成年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成年癫痫患者分为健康教育组(68例)和非健康教育组(62例),均给予规范化治疗,健康教育组对患者及家属普及癫痫相关知识及个别心理咨询,随访时间为6个月,采用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中文版进行评定。结果健康教育组患者及家属癫痫相关知识知晓率(94.12%)明显高于非健康教育组(29.03%)(χ^2=58.99,P〈0.05);研究期间不规范用约(10.29%)及调整用药人次(27.94%)明显低于非健康教育组(27.42%,45.16%)(均P〈0.05);3个月及6个月时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上者(79.41%,85.29%)及完全控制者(36.77%,42.65%)明显高于非健康教育组(51.61%,61.29%,20.97%,25.81%)(均P〈0.05)。研究结束时,两组患者QOL总分及各分项得分均较研究前有提高(均P〈0.05),其中健康教育组提高程度史为显著(均P〈0.05)。结论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和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2型糖尿病患者的医院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将115人随机分成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采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和相关的因素调查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两组之间的T检验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健康教育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健康知识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相关行为和生理指标没有明显变化.健康教育、文化程度、并发症、体质指数、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影响生存质量.结论 应该加强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医院健康教育,同时要更加重视那些文化水平低的女性患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家政服务人员入职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生存质量,为下一步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某家政公司976名岗前家政服务人员为研究对象,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其心理健康状况,以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版评定其生存质量。结果 SCL-90筛查阳性者占9.2%。年龄与SCL-90的人际关系、偏执、精神病性等多个因子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85~-0.161(P〈0.01)。SCL-90筛查阳性者中,40岁及以下者的生存质量环境领域得分高于40岁以上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CL-90各因子与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全部存在负相关,P值均〈0.01。结论家政从业人员岗前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好,40岁及以下者较40岁以上者生存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褥期妇女生命质量状况。方法:应用MOSSF-36健康调查量表和自制母婴保健知识调查问卷对555例产后42天回医院检查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产褥期妇女生命质量整体状况较好,社会功能、生理机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4个维度水平较高,生理职能、情感职能2个维度水平较低。接受健康教育不同,产褥期妇女生命质量有所不同,系统健康教育组与非系统健康教育组比较在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2个维度得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非系统健康教育组产妇阴道炎、子宫颈糜烂的发生率较高。结论:产前接受健康教育程度、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和护理能力会影响产褥期妇女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青少年变应性鼻炎患者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健康教育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2—12月确诊且符合入选条件的150例青少年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仅告知常规治疗后进行复查,干预6个月后进行疾病认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如变应性鼻炎的病因(86.7%)、临床表现(88.0%)、治疗方法 (85.3%)、日常预防知识(82.7%)、合理用药知识(84.0%)、变应原检测的意义(82.7%)、健康心理的重要性(84.0%)等知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如生理功能(82.13±7.52)、生理职能(75.81±9.08)等维度得分均高于自身干预前得分及对照组干预后得分(P〈0.01)。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85.33%)、饮食治疗依从性(82.67%)、日常生活依从性(81.33%)、复查依从性(86.6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青少年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心理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中的效果。方法 2011年1—12月在聊城市区古楼办事处抽取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的空巢老人240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0人。干预组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指导、饮食指导、慢性病管理、起居指导、子女教育、社会支持等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一般性干预指导。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身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48±0.55)、(2.02±0.91)、(2.35±0.33)、(1.77±0.74)、(5.66±0.92)分,对照组分别为(1.66±0.21)、(1.32±0.44)、(1.21±0.88)、(1.06±0.34)、(4.01±1.3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后,空巢老人掌握了一定的预防及护理知识,建立了健康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determine the quality of life (QOL) and general mental health of leprosy patients compared with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evaluate contributing factors such as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perceived stigma. A total of 189 patients (160 outpatients, 29 inpatients) and 200 controls without leprosy or other chronic diseases were selected from Dhaka district, Bangladesh, using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A Bangladeshi version of a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including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the Bangla vers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BREF (WHOQOL-BREF)-was used to assess QOL; a Self-Reporting Questionnaire (SRQ) was used to evaluate general mental health; the Barthel Index to contro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and the authors' Perceived Stigma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assess perceived stigma of patients with leprosy. Medical records were examined to evaluate disability grades and impairment. QOL and general mental health scores of leprosy patients were worse than those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factors potentially contributing to the deteriorated QOL of leprosy patients were the presence of perceived stigma, fewer years of education, the presence of deformities, and a lower annual income. Perceived stigma showed the greatest association with adverse QOL. We conclude that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interventions sensitive to the effects of perceived stigma, gender, and medical conditions to improve the QOL and mental health of Bangladeshi leprosy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