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中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13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于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服从管理率、药物治疗率、血糖控制率、疾病认知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管理率为42.3%,药物治疗率为79.1%,血糖控制率为58.0%均较教育前有显著提高(均P<0.05);疾病认知率、心理状态良好率及生活质量评分亦均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2期糖尿病患者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管理情况及自身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张立华 《中国保健》2010,(9):118-119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问卷了解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针对不同需求进行健康教育,并与未进行健康教育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患者血糖值保持在接近正常水平,生活质量较对照纽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也不断升高,健康教育可以转变受教育者的健康观念和健康行为,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观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7-03-01-2017-09-30在龙岗区人民医院中央悦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就诊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配比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参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指导,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指导。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指标、自我管理能力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为(7.63±1.24)mmol/L,低于参照组的(8.45±1.57)mmol/L,t=2.898,P=0.005;餐后2h血糖为(9.52±2.14)mmol/L,低于参照组的(10.85±2.63)mmol/L,t=2.773,P=0.006;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7.04±1.17)%,低于对照组的(7.79±1.32)%,t=3.001,P=0.003。干预后,观察组饮食评分为(24.56±3.22)分,高于参照组的(20.44±2.87)分,t=6.754,P0.001;运动评分为(11.25±2.23)分,高于参照组的(9.52±2.07)分,t=4.020,P0.001;血糖监测评分为(11.51±2.44)分,高于参照组的(10.25±2.32)分,t=2.646,P=0.007;足部护理评分为(11.48±2.32)分,高于参照组的(9.41±2.15)分,t=4.628,P0.001;用药行为评分为(5.21±1.54)分,高于参照组的(4.47±1.42)分,t=2.497,P=0.018。干预后,观察组社会功能评分为(79.52±23.96)分,高于参照组的(63.57±21.53)分,t=3.501,P0.001;心理健康评分为(73.52±19.11)分,高于参照组的(60.37±15.67)分,t=3.762,P0.001;总体健康评分为(78.62±15.93)分,高于对照组的(45.38±14.52)分,t=10.904,P0.001。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更有效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并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32例患者实行1年的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患者遵医依从性和SF-36健康调查表的得分情况,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干预后患者在血糖监测、规律锻炼、预防及处理高低血糖、饮食控制、遵医嘱用药方面均有显著改善,在生理职能、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得分明显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理功能、躯体疼痛及社会功能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患者参与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增强其对疾病的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目前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2001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已发展到1.77亿人,预计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可达3亿人。随着医学模式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由过去的疾病防治发展到增进健康、合理营养以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等。世界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门诊慢性病40例糖尿病病人为实验对象,对其对比研究,分为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后.随访一年,对患者的自我监测血糖情况,药物使用情况,并发症发病率,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健康教育后比健康教育前患者的血糖控制稳定,并发症减少,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对门诊糖尿病患者实施一定时间的健康教育,不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而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血糖影响。方法对来浙江省荣军医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在两组均给予相同药物安立泽治疗基础上,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疗程结束后效果。结果实验组疗程结束后空腹血糖为(7.11±0.72)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7.32±0.69%)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90%药物依从性好,92.5%遵医依从性较好,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DL评分为(16.2±3.7)分,躯体功能评分为(59.6±7.5)分,心理功能评分为(65.8±9.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57.2±6.5)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在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王奚 《职业与健康》2012,28(23):2935-293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8周后生活质量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r指数)变化。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中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的评分(分别为1.94±0.29、1.89±0.27、1.94±0.32、1.82±0.27、6.32±0.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评分(1.72±0.23、1.65±0.26、1.69±0.30、1.58±0.26、5.21±0.83);观察组Barther指数评分为(59.44±10.7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04±9.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门诊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非干预组50例,对干预组进行6个月的门诊健康教育,使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在两组干预前后进行评分,并检测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餐后2 h血糖和空腹血糖等血糖状况。结果非干预组各项评分与半年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在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身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等维度评分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干预组比较,行门诊健康教育干预的干预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降低较为明显,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取脑卒中患者25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4例,实验组对138例。对照组脑卒中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和指导,实验组脑卒中患者除常规护理和指导外,给予健康教育。结果脑卒中患者在工作经济状况、家务活动、家庭关系、户外休闲活动、心理表现5大功能方面评分有显著差异性(P﹤0.01),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是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各期的心理状态与需求,酌情给予耐心解释与指导,帮助其提高对及早功能训练和生活自理的认识,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并及早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训练。  相似文献   

12.
刘朝啟 《现代保健》2011,(4):167-16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96例,对照组90例,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系统干预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门诊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非干预组50例,对干预组进行6个月的门诊健康教育.使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在两组干预前后进行评分,并检测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餐后2h血糖和空腹血糖等血糖状况。结果非干预组各项评分与半年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在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身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等维度评分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干预组比较,行门诊健康教育干预的干预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降低较为明显,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互动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53名门诊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在教育前后分别对教育对象进行生活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后病人生活满意度增加;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降低;但教育后患者的心情及自我不良感觉改变不明显,焦虑和抑郁状况未有改善.结论:互动式健康教育增强了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促进了病人生活满意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心理咨询门诊,经常会遇到家长带孩子来测查智商,有的是想了解孩子的智力发育水平,有些是想知道孩子的聪明程度,有的是因为孩子的学习跟不上来寻找原因。那么,智商高低意味着什么?哪些情况下需要测查智商呢?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的现代化及社会老龄化,世界各地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尤其是那些由贫变富的发展中国家增加更为明显。糖尿病是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第三位慢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动态观察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检测其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后的Cr、BUN、Hb三个身体机能指标,并且对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主要包括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四个维度。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缺乏健康教育知识,50例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患者Cr、BUN、Hb变化明显(P<0.01),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等各项相关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王爱华 《药物与人》2014,(12):70-70
目的:探讨实施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采取家属同步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使用常规教育方法,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出院指导及随访等,干预时间为半年,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遵医行为变化.结果:教育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各项遵医行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自觉性,对血糖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将275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37例,对照组138例,两组患者同时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即由有经验的责任护士遵循护理程序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通过建立档案、家庭访视、举办学习班、召开座谈会等措施继续实施健康教育。测评结果表明,实验组在生活质量的四个方面即症状与体征、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说明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提高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除了应用降压药物控制高血压病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生活方式、心理和社会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