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检测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生长阻滞和DNA损伤基因(Gadd45a)mRNA的表达水平及Gadd45a蛋白在皮损中的表达部位,探讨其在寻常型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皮损及20例健康对照皮肤组织,RT-PCR法检测Gadd45a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add45a蛋白的表达部位,并进行比较。结果:RT-PCR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皮肤比较,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Gadd45a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4.51±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add45a蛋白主要表达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胞浆中,在寻常型银屑病病皮损的角质形成细胞中为棕黄色颗粒,在健康对照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为阴性或者偶见。结论:Gadd45a的高表达可能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角质形成细胞的良性异常增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Runt相关转录因子(RUNX)家族在寻常型银屑病(PV)皮损中的表达和分布,并分析其水平与皮损中增殖、凋亡、免疫信号通路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基因芯片分析14例健康人皮肤(HC)和17例PV患者皮损中RUNX1、2、3的转录水平,免疫组化分析11例HC、11例慢性湿疹(CE)和12例PV患者皮损中RUNX1、2、3的蛋白水平和分布,利用R语言分析基因芯片中RUNX与其他基因的相关性,并进行GO富集分析。结果 转录水平上,相比HC,PV皮损中RUNX1下调(HC:0.61±0.06,PV:0.54±0.02,P<0.01)、RUNX3上调(HC:0.77±0.04,PV:0.84±0.05,P<0.01),而RUNX2的表达无差异(HC:0.78±0.05,PV:0.82±0.04,P=0.18)。免疫组化提示皮肤中RUNX1在表皮和真皮浸润炎症细胞中均有表达,而RUNX2、RUNX3则在炎症细胞上更为富集。相比HC,CE和PV表皮中RUNX1蛋白水平下调(HC:0.24±0.06,PV:0.11±0.02,CE:0.11±0.02,HC vs PV:P<0.01,HC vs CE:P<0.01),PV表皮的RUNX2较HC、CE升高(HC:0.02±0.01,PV:0.04±0.02,CE:0.02±0.02,HC vs PV:P=0.018,PV vs CE:P=0.019),RUNX3在三组间无差异(HC:0.005±0.004,PV:0.011±0.016,CE:0.015±0.20,P=0.861)。相关性和功能分析提示PV中RUNX1与增殖凋亡分子(BCL2A1、WNT2、WNT7B、WNT8A、WNT9B)相关,与Th17相关细胞因子(IL-17A、IL-17F、IL-17E)相关。与RUNX3呈正相关的基因主要富集在T细胞、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分化等通路,负相关的基因参与负调节WNT通路。RUNX3与Th1(STAT4、CXCR3、TNF)、Th17(CCR6、IL-22)、Treg(TGFB、IL-10)相关分子正性相关。结论 银屑病皮损中RUNX家族表达显著改变,其中RUNX1、3与皮损中的增殖凋亡、T细胞免疫尤其是Th17通路密切相关,可能参与银屑病发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中dectin-1 mRNA的表达,探讨dectin-1在银屑病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FQ-PCR)检测1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及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dectin-1 mRNA的表达。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dectin-1 mRNA的表达为(0.01020±0.00686),较正常皮肤组织(0.00232±0.0007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ctin-1 mRNA表达水平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明显升高,其可能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肤局部免疫反应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银屑病是一种以表皮过度增生和表皮异常分化为特征的免疫性疾病,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又称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protein of rapamycin,...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miR-146a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寻常型银屑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比较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正常对照组相同部位皮肤中miR-146a的相对表达量。并探讨其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病情活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miR-146a的拷贝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发现miR-146a表达量与寻常型银屑病的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miR-146a异常高表达,并与寻常型银屑病的严重程度相关,提示miR-146a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IL-18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和17例正常对照者皮肤中IL-18mRNA的定量表达,采用直线相关回归分析方法分析IL-18mRNA的表达与寻常型银屑病病情严重指数(PASI)的关系。结果: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内IL-18mRN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皮肤中的表达水平(U=-4.7698,P〈0.001)。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内IL-18mRNA的表达与患者PASI呈显著的正相关(r=0.96258,P〈0.001)。结论:IL-18的表达上调可能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IL-15 mRNA在寻常型银屑病(PV)皮损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3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20例正常人表皮IL-15 mRNA的表达。结果:在正常皮肤组织中IL-15 mRNA表皮基底层阳性着色3例,阳性率15.0%,阴性着色17例;在PV皮损组织中,IL-15 mRNA主要在表皮基底层形成细胞胞浆阳性着色,阳性率100%,强阳性为57.1%(20?35),中强阳性为31.4%(4?35),阳性为11.4%(4?3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在PV皮损组织中IL-15 mRNA表达线性密度为9.512±6.503,高于在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1.339±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15 mRNA在PV的发病过程中有显著的作用,为阐明PV的发病机制及病变的演变过程提出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kt三种亚型Akt1,Akt2和Akt3的表达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寻常性银屑病皮损及15例正常皮肤中Akt1,Akt2和Akt3的表达,并利用计算机图像采集与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平均光密度测定。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人表皮相比,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Akt1(0.2170±0.0144)和Akt2(0.2157±0.0150)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kt3(0.2990±0.0165)的表达却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寻常性银屑病皮损内Akt活性的升高可能与Akt3的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9.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TGF-β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TGF-β受体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ABC过氧化物酶技术检测21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TGF-β受体Ⅰ、Ⅱ、Ⅲ的表达.结果:银屑病患者TGF-β受体RⅠ,RⅡ和RⅢ表达于基底和基底上层角质形成细胞(KC),与正常表皮相比明显减弱;TGF-βRⅠ和RⅢ的表达明显弱于RⅡ.进展期皮损(17例)TGF-β受体的表达弱于静止期皮损(4例).结论: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受体在皮损处的表达降低,对银屑病表皮KC失去部分抑制作用,致使KC过度增殖,形成银屑病的临床病理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Ki-67抗原在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以及皮损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i-67抗原的表达,并与银屑病严重程度积分(PAS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Ki-67抗原在寻常性银屑病皮损表达强度明显增高(与外观正常皮比较,P〈0.05),主要表达在细胞生发层和分裂旺盛的组织;它的表达与PASI呈正相关(r=0.770,P〈0.01)。结论 Ki-67抗原在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和银屑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GF10)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水平,探讨其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FGF10在22例寻常型银屑病皮损、非皮损中的分布。以20例正常皮肤为正常对照。结果寻常型银屑病皮损、非皮损中FGF10的阳性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屑病皮损中FGF10阳性的检测结果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切片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对22例银屑病皮损和19例正常皮肤的bFGF进行检测。结果寻常型进行期银屑病皮损表皮bF-GF蛋白和mRNA阳性主要表达于表皮基底层和棘层,定位于细胞核、细胞浆和细胞膜;正常皮肤则表达于表皮的基底层,定位于细胞核、细胞浆和细胞膜。统计学分析发现银屑病皮损区表皮与正常皮肤表皮bFGF蛋白和mRNA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bFGF可能参与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真皮微血管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麦冬皂苷B对人黑色素瘤(Melanoma)A375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相关机制。方法麦冬皂苷B处理A375细胞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A375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水平;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免疫印迹法检测麦冬皂苷B对A375细胞PI3K,p-PI3K,AKT,p-AKT蛋白以及通路下游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leaved-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麦冬皂苷B能抑制A375细胞增殖活力及PI3K/Akt/mTOR通路的活化;麦冬皂苷B促进了A375细胞内Bax和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抑制Bcl-2表达,诱导人黑色素瘤细胞发生凋亡;麦冬皂苷B阻滞了A375细胞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I3K/Akt/mTOR通路活化剂IGF-1处理A375细胞后抑制了麦冬皂苷B的上述作用。结论麦冬皂苷B能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发生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SPRRs基因的外显子编码区序列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从正常人和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 ,用自动测序的方法测定SPRRs基因的外显子编码区序列。结果 正常人和银屑病患者的SPRR2A ,SPRR2B及SPRR2D基因外显子编码区序列均相同 ;SPRR2EcDNA在 +15 6bp处存在A或G二态性 ,可表现为AA纯合、GG纯合和AG杂合三种基因型 ,但不改变蛋白质编码 ,其分布在银屑病患者和正常人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SPRRs基因的外显子编码区序列与寻常性银屑病的发病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酯GD1b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寻常性银屑病组和对照组血清GD1b浓度。结果银屑病组血清GD1b为45.737±16.2556EU/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酯GD1b可能通过调节角质形成细胞的增生参与银屑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表皮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1)和甲基CpG结合蛋白(MeCP2)的mRNA表达作用。方法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4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和非皮损表皮中DNMT1和MeCP2 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28例正常人的表皮进行对照。结果银屑病患者皮损和正常人皮肤表皮中的DNMT1 mRNA的表达分别是(0.0006±0.00056)和(0.0054±0.00287),皮损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MeCP2 mRNA的表达分别是(0.0033±0.0018)和(0.0008±0.00088),皮损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表皮中DNMTI和MeCP2 mRNA异常表达,这可能在该病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