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从中医的角度阐述IGT的病机,认为IGT的病机为禀赋不足、饮食失宜、情志失调、过度劳累所致阴虚、气阴两虚、痰瘀内阻,并以此分别建立益气养阴、补气健脾、祛瘀化痰、滋阴补肾等治则,同时配合针灸推拿进行干预,同时文献报道此中医药于预糖耐量减低方式,显示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中医的角度阐述IGT的病机,认为IGT的病机为禀赋不足、饮食失宜、情志失调、过度劳累所致阴虚、气阴两虚、痰瘀内阻,并以此分别建立益气养阴、补气健脾、祛瘀化痰、滋阴补肾等治则,同时配合针灸推拿进行干预,同时文献报道此中医药于预糖耐量减低方式,显示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糖耐量减低(IGT)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有效干预IGT可延缓或阻止其发生为糖尿病。IGT的病症机制较为复杂,中医药治疗IGT有较大的治疗优势。本研究系统总结了中医药对IGT的病机认识及通过辨证施治、单药应用、针灸推拿疗法、生活调护等治疗IGT的研究成果,以期深化对IGT的中医认识,为提高中医药治疗IGT的疗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葡萄糖耐量减低干预治疗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是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中间阶段,也是发展为2型糖尿病(DM)的一个危险阶段,属于糖尿病前期范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是IGT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1-3].2006年WHO制定的IGT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7.0mmol/L;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即口服75g葡萄糖2h后血糖7.8~11.1mmol/L.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研究报告显示每年有超过700万人发展为糖尿病,每10 s就有2人发展为糖尿病,所以迫切需要积极地干预IGT.  相似文献   

5.
糖耐量减低(IGT)是一组己有代谢异常并有可能向糖尿病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IGT者不仅存在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的缺陷,具有发生2型糖尿病的倾向,而且常与高胰岛素血症、脂代谢紊乱、肥胖等代谢异常综合征并存,具有高度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使IGT者较NGT者有更高的病死率.因此,及早发现IGT人群并进行干预治疗,促使IGT的转逆,是预防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阶段.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目前中医药干预治疗IGT越来越广泛,而且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通过查阅有关文献,综述了中医对IGT的认识以及临床上应用多种干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黄连温胆汤对肥胖型糖耐量减低的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子云 《四川中医》2009,27(4):69-70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干预肥胖型糖耐量减低(IGT)人群的疗效,探讨其对糖尿病(DM)发病率的影响以及逆转为正常糖耐量(NGT)的作用。方法:按照1999年WHO诊断标准,将80例患者随机、双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黄连温胆汤和饮食、运动干预,对照组单纯饮食、运动干预,疗程为12个月,观察两组干预后DM发病率和IGT逆转率。结果:观察组IGT发展为DM者为5.26%,对照组为21.62%;观察组IGT转NGT为52.36%,对照组则为18.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观察组对血糖、血脂和体重质数的改善作用明显(P〈0.05),对照组对以上指标无显著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对肥胖型糖耐量减低的干预有助于逆转为正常糖耐量,降低糖尿病的发病危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卡波对糖耐量减低者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09年8月内分泌科门诊经糖耐量试验(0GTT)确诊为糖耐量低减(IGT)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65例,对照组通过患者控制饮食及加强运动为主要干预方式,观察组在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的同时口服阿卡波糖,观察治疗12个月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萄糖耐量试验(0GTT)后2h血糖(2HPG)、甘油三酯(TG)、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餐后血糖峰值下降程度,两组血糖曲线下降面积。结果:经过12个月的随访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有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的同时口服阿卡波糖可有效改善糖耐量曲线,降低糖耐量异常,比单纯饮食及运动控制疗效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干预措施对糖耐量减低(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的临床转归.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深圳市南山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体检查出的158例IGT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中药组、西药组,分别采用健康教育,口服中西药物的方法观察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指标变化.结果 健康教育组、中药组、西药组受试结束后有效率分别为48.0%、70.3%、75.0%;与健康教育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有效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96、5.46,P<0.05);中西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1,P> 0.05).结论 中药与西药同样对IGT患者的干预切实有效,且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9.
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糖尿病的一种前期阶段,此阶段糖代谢出现轻度异常,已存在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的轻度缺陷,如不及时有效干预,其中大约1/3将不可避免地转变为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胰肾康丸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将76例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胰肾康丸组(治疗组)38例,二甲双胍组(对照组)38例。治疗组服用胰肾康丸,对照组服用二甲双胍,疗程12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0GTT 2hP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糖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TC、TG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HDL-C有所升高(P〈0.05),而对照组各项脂代谢指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主症)与治疗前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胰肾康丸对于糖耐量减低患者疗效显著,尤其适合于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中药药性与中药药性物组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刘培勋  龙伟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4):1769-1771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精髓,对中药药性理论加以现代诠释,让全人类共享中华文明的成果,是当务之急。作者首次提出中药药性物组学的新概念,认为中药药性物组学是研究中药药性物质组组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并对中药药性物组学的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相互关系等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中药药性的科学研究,最终阐明中药药性理论的本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肥胖是由于摄入能量大于消耗能量导致脂肪异常堆积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与遗传、免疫、情绪、环境、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关。肥胖增加了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骨关节炎和慢性肾病的风险,已经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公共卫生面临的主要挑战。目前市场上的减肥药有两大类,胰脂肪酶抑制剂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食欲抑制剂,治疗措施虽有效,但是存在许多不良反应,不能确定其安全性。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肥胖的疗效在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中得到广泛验证,以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肥胖为线索,阐述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肥胖的理论基础,从脂肪组织形成和代谢的关键因子角度,总结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肥胖的作用靶点,提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瘦素(Leptin)、解偶联蛋白1(UCP1)为其共性作用靶点,旨在为今后中药及中药复方治疗肥胖的实验设计和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吴丹  孟永海  杨炳友  孙延平  王秋红  匡海学 《中草药》2020,51(21):5405-5413
脂质组学是对生物体中脂质的种类、功能和代谢途径进行系统性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通过比较不同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脂质代谢网络的变化,发现疾病或药物的生物标志物和分子机制。脂质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医药的整体观及系统理论相契合,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有力工具。主要对脂质组学技术进行简述,总结近年来脂质组学技术在中药药效、作用机制和毒性研究中的应用概况,并结合其他学科在中药药性理论和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中的应用成果,为拓展脂质组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思路,推动中医药传统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阐述转化医学与中医药学的关系、及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发展概况。方法 将转化医学在中西医领域里的研究性、报道性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介绍该学科的发展及应用等。结果 转化医学已经被成功地引入到中医药学科的研究领域之中。结论 转化医学的兴起将会给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创新机遇。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是一门有着丰富人文科学内涵的医学科学,文化是其根本来源和学科灵魂,只谈技术不讲文化的中医学将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医院校应加强中医文化教育,首先,加强中医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中医兴趣,还有利于学生储备专业知识、提升中医思维;其次,加强中医文化教育也是加强学生医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再次,加强中医文化教育对于促进中医创新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医院校应当考虑并高度重视在中医学教育中纳入中医文化教育。而关于中医文化教育的结构体系,则可以围绕培养兴趣、积累知识、提升思维、增强医德等方面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伯礼  张俊华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7):3331-3334
中医药现代化战略实施20年来,有力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科研平台、科研成果、产业规模、临床研究、国际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医药现代化成果的取得,大大提高了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拓宽了服务范围,成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基础,在服务医改、惠及民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文概述了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同时展望了今后20年中医药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任务,以期进一步推进中药现代化研究不断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细胞因子水平与中药干预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病例对照设治疗组(A组),对照组(B组)及健康组(C组)。A组用前列宁汤,每日1剂,分2次口服。B组用前列康3片/次,每日3次口服,2组疗程均8周。结果:治疗前AB组TNF-α,IL-17/IL-10,IL-4与C组比明显失调(P0.01)。治疗后A组TNF-α,IL-17明显降低,IL-10,IL-4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B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仍然达不到C组水平。结论:前列宁汤能有效调节前炎症细胞因子与抗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为临床诊断与治疗BPH提供科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根据分子印迹技术与实验研究现状探讨中药分子印迹现象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影响.方法:结合分子印迹理论基本原理,分析中药分子产生印迹现象的物质基础,结合中医药学科基础理论与中药现代化的要求,寻找更直接的中药作用物质基础.结果:与单成分结构相比,中药及复方成分可以相互络合、复合、螯合、包合、中和、自组装、化学反应形成超分子化合物,中药的物质基础是包括了单成分群在内的超分子体的混合物,超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印迹现象,因此在进行中药药性、质量控制、炮制、药物制剂制备、药理学研究时,应特别重视中药超分子之间的印迹作用,中药复方配伍能显著性地改变这一作用形式.结论:中药的物质基础是基于单分子群的超分子混合物,超分子与分子群之间按印迹规律形成作用,这是中药复方区别于单分子药物又一显著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