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茱萸多糖和吴茱萸内酯抗胃溃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吴茱萸多糖和吴茱萸内酯对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方法:采用冷水应激和幽门结扎法制造大鼠胃溃疡模型。实验动物分为12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吴茱萸水煎液组,吴茱萸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吴茱萸内酯高、中、低剂量组,(多糖+内酯)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14天,第14天造模后处死大鼠并观察胃溃疡指数。结果:冷水应激实验中,水煎液组,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内酯高、中剂量组,(多糖+内酯)高、中、低剂量组的溃疡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幽门结扎实验中,水煎液组,多糖高剂量组,内酯高、中、低剂量组,(多糖+内酯)高、中、低剂量组的溃疡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吴茱萸多糖和吴茱萸内酯能显著降低溃疡指数。结论:吴茱萸多糖和吴茱萸内酯对胃溃疡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雷尼替丁抗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作用.方法:采用束缚水浸法制备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完全随机分为模型组及雷尼替丁30mg/kg、60mg/kg、90mg/kg剂量组;比较各组胃溃疡指数的变化,计算溃疡抑制率;采用One-way ANOVA进行组间多重比较.结果:雷尼替丁30mg/kg组的溃疡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溃疡抑制率为34.36%;60mg/kg及90mg/kg组对大鼠应激性溃疡均有十分显著的预防作用(P<0.01),溃疡抑制分别为84.60%、97.49%;雷尼替丁各剂量组间溃疡指数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雷尼替丁在30~90mg/kg剂量范围内有显蓍的抗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阐明吴茱萸性味组分的药性归属。 方法:采用冷水应激方法造成大鼠寒症模型,以模型大鼠血清中多巴胺(DA)、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酯酶(AChE)及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等神经递质及激素含量为指标,考察吴茱萸及吴茱萸性味组分药性归属。 结果:吴茱萸及各性味组分可在不同程度上纠正或缓解水应激寒症大鼠血清中与能量代谢、物质代谢相关的中枢神经递质及激素的含量。 结论:判断吴茱萸及各性味组分的药性应归属为温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吴茱萸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分析吴茱萸多糖对胃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使用紫外吸收分光光度计,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吴茱萸多糖含量,构建大鼠胃溃疡模型,依据溃疡指数、胃组织病理变化研究吴茱萸多糖的抗胃溃疡作用。结果:吴茱萸多糖能够明显降低胃溃疡指数,改善胃组织的病理学指标。结论:吴茱萸多糖含量的差异与来源存在着较大的关系,且吴茱萸多糖有预防、治疗胃溃疡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灸预防大鼠应激性胃溃疡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庆兴  菊地一博 《中国针灸》1997,17(10):608-610
针灸预防大鼠应激性胃溃疡作用的实验研究魏庆兴,菊地一博,郑义弘,武藤胜美,原泽茂,三轮刚(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北京100700;日本东海大学医学部内科)主题词胃溃疡/针灸疗法,胃溃疡/预防和控制,应激/针灸疗法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充满刺激,由此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及术颗粒对大鼠抗应激性胃溃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及术颗粒抗应激性胃溃疡的作用机理。方法:将50只大鼠造模为应激性胃溃疡,随机分为模型组,及术颗粒高、中、低剂量组,雷尼替丁组。及术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1.56g/kg、0.78g/kg、0.39g/kg给药,雷尼替丁组以1.95g/kg给药,模型组不给药。4天后处死,观察其溃疡指数、溃疡发生率和溃疡抑制率。结果:及术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胃溃疡模型的溃疡指数,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及术颗粒高、中、低剂量组与雷尼替丁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及术颗粒低剂量组溃疡抑制率略低于雷尼替丁组,而中、高剂量组作用稍强。结论:及术颗粒对大鼠胃溃疡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吴茱萸汤抗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吴茱萸汤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胃液及胃组织中相关指标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幽门结扎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收集胃液,测其胃液量、胃液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一氧化氮(NO)含量;制备胃组织匀浆,测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吴茱萸汤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胃液量、总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显著增加其胃液中NO含量;能使胃组织中SOD活性明显升高。结论:吴茱萸汤抗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作用是通过抑制攻击因子与促进防御因子,即抑制胃液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增加粘膜血流量,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传昌  孟薇 《中成药》1994,16(7):34-35
本实验通过灌胃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大鼠应激性胃溃疡,使胃粘膜出血、糜烂及溃疡病变在短期内迅速愈合,其疗效明显优于临床常用抗溃疡药物──甲氰咪胍。  相似文献   

9.
川芎嗪对大鼠浸水应激性胃溃疡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万军利  王昌留  崔胜忠 《中草药》2000,31(2):115-117
以大鼠不应激性胃溃疡为模型,从胃酸分泌、胃运动、胃粘膜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和一氧化氮(NO)几方面观察ip川芎嗪(TMP)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影响,探讨TMP的作用机制。结果:TMP10~40mg/kg可明显抑制大鼠浸水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TMP20mg/kg可促进胃液分泌量的增高,但对胃酸分泌无影响;并可明显抑制胃的运动;浸水应激后大鼠国有粘膜NOS活力和NO含量昀明显降低,TMP可抑制应激  相似文献   

10.
大柴胡汤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防治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束缚水浸应激法复制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模型,观察模型大鼠胃黏膜病损情况和溃疡指数的变化,检测模型大鼠血清胃泌素(GAS)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大柴胡汤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霄黏膜病损程度及溃疡指数,降低模型大鼠血清GAS、TSH含量。大柴胡汤对大鼠应激性胃渍疡有明显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吴茱萸提取液对动物实验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利用冰醋酸法建立动物实验性口腔溃疡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吴茱萸提取液组、锡类散组和空白对照组.吴茱萸提取液组和锡类散组每日用药两次,对照组动物不做处理.结果 吴茱萸提取液组口腔溃疡的愈合时间及愈合效果均优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吴茱萸提取液对动物实验性口腔溃疡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连吴茱萸药对水提物对乙醇致大鼠胃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黄连吴茱萸药对水提物对乙醇致大鼠急性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大鼠经腹腔注射6∶1,6∶6,1∶6 3种不同配比的黄连吴茱萸药对水提物后,通过形态测量法测定胃损伤程度;用ex-vivo chamber法测定50%乙醇造成胃损伤前后的胃电压(PD)变化及灌流液pH值和H+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黄连吴茱萸1∶6药对水提物显著降低胃损伤指数,加快PD的恢复,降低胃灌流液pH值和增加H+含量;黄连吴茱萸6∶6降低胃损伤指数。结论:黄连吴茱萸1∶6水提物对50%乙醇造成的大鼠急性胃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显著优于黄连吴茱萸6∶1和6∶6;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酸反渗,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有关,提示吴茱萸在介导胃黏膜保护作用中担当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型醋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炮制延胡索镇痛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醋炮制延胡索镇痛作用;对不同类型醋进行安全性比较,为筛选炮制辅料用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实验筛选出的6种醋炮制延胡索,比较其镇痛作用;采用不同类型的醋比较对小鼠单次ig的毒性。结果:各醋炮制品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小鼠ig食用米醋未见毒副反应,工业醋酸及用食用醋酸配制的白醋,各组小鼠ig醋72 h内均出现不同程度异常反应及死亡。结论:筛选的6个品牌醋可作为延胡索炮制辅料用醋,6种醋炮制延胡索镇痛作用无显著差异;工业醋酸及用食用醋酸配制的白醋较发酵米醋安全性差。  相似文献   

14.
吴茱萸水提物对乙醇造成的大鼠胃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肖  吴大正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1):1801-1803
目的:研究吴茱萸水提物对乙醇造成的大鼠急性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大鼠经腹腔注射424.8,141.6,47.6 mg·kg-1 3种不同剂量的吴茱萸水提物后,用ex-vivo chamber法测定50%乙醇造成胃损伤前后的胃电压(PD)变化;另外,经在体胃内插管收集灌流液后,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灌流液中一氧化氮的代谢产物(NOx)的含量,并通过形态测量法测定胃损伤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的吴茱萸水提物对促进PD的恢复和降低损伤指数均有显著作用(P<0.05),并呈现出剂量依赖性。吴茱萸水提物能剂量依赖性地升高胃损伤前后灌流液中NOx的水平;尤其当剂量为424.8 mg·kg-1时,与对照组比较,灌流液NOx的含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吴茱萸水提物对50%乙醇造成的大鼠急性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胃黏膜内源性NO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吴茱萸及其炮制品中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首次用薄层扫描法对吴茱萸生物碱进行了炮制前后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吴茱萸经不同方法炮制后,其生物碱含量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吴茱萸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吴茱萸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吴茱萸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大连依利特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ypersil ODS2(4.6mm×250mm,5μm)色谱柱,乙腈-0.04%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7nm,建立了吴茱萸药材(水溶性部分)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间的吴茱萸药材进行检测,并且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不同样品之间的相似度进行计算。结果:各批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与其产地和采收时间有关。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吴茱萸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吴茱萸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研究,为规范吴茱萸的炮制工艺提供技术参数。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及柠檬苦素的含量为指标,考察甘草用量、闷润时间、炒制温度、炒制时间4因素对制吴茱萸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炒制温度对吴茱萸次碱含量有显著影响,药材与甘草比例为100∶6,闷润5 h,180℃炒制10 min为最佳炮制条件。结论:本研究为规范甘草制吴茱萸炮制工艺提供了部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昝丽霞  徐皓  赵桦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6):1334-1335
目的分析5个不同产地的吴茱萸、蜜楝中粗纤维、粗脂肪和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重量法、分光光度法对不同产地吴茱萸、蜜楝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蜜楝中粗纤维、粗脂肪和多糖含量均高于吴茱萸,分别为15.59%、12.90%和1.34%;不同产地吴茱萸、蜜楝中矿质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5种矿质元素中,Ca的含量最高,Cu的含量最低。结论吴茱萸和蜜楝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吴茱萸的收缩血管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方法:吴茱萸提取物经透析袋(100D)处理后,对吴茱萸透析液(ED,>100D)进行了体内和体外实验研究。结果:ED能够明显增加小鼠脑血流,并能够诱导大鼠胸主动脉环的收缩,且均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在苯肾上腺素收缩血管的基础上ED能够引起进一步的收缩反应。250mg·L-1 ED的血管收缩活性,其诱导血管收缩的程度是50mmol·L-1 KCl最大收缩的113%,是10μmol·L-1苯肾上腺素的78%,为20mmol·L-1咖啡因的183%。细胞表面α受体的拮抗剂酚妥拉明,能够明显抑制吴茱萸收缩血管活性,而β,M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阿托品和氯沙坦均未对ED的收缩血管活性带来影响。去除细胞外的钙离子或者使用L-型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尼卡地平可以显著地抑制ED的缩血管作用,而钙离子通道开放剂BAY-K8644和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吡那地尔对ED收缩血管作用也有一定影响。利用选择性受体抑制剂对ED可能的信号通路研究显示,使用肌球蛋白激酶(MLCK)抑制剂、RhoA抑制剂和三磷酸肌醇(IP3)受体抑制剂均可以抑制ED的活性,而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和胞外信号调...  相似文献   

20.
黔产吴茱萸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黔产吴茱萸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黔产吴茱萸中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是吴茱萸次碱(1),去氢吴茱萸碱(2),柠檬苦素(3),吴茱萸果酰胺Ⅰ(4),吴茱萸卡品碱(5),胡萝卜苷(6),蒲公英萜酮(7),乌苏-14-烯-3-醇-1-酮(8),反式咖啡酸甲酯(9),对香豆酸甲酯(10),咖啡因(11).结论:化合物7,8,10,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