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抑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许多研究表明,抑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个危险因素,而且增加这些患者的死亡率,而对这些患者进行干预,能改善预后,现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抑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两大杀手,两者关系密切,两者相互影响,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并增加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和病死率,然而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了,可能与行为方式、基因、免疫调节紊乱、凝血机制紊乱、内皮功能受损、多不饱和脂肪酸缺乏、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萌芽状态早在胎儿发育期已经开始。胚胎期是人类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并对成人冠心病的预防和发生起着关键作用。在众多导致冠心病发病的因素中,胎儿宫内生长情况及遗传因素受到了广泛关注。胎儿生长受限可造成重要器官营养缺乏,同时扩血管因子功能失调将损伤心血管系统,进而造成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可能进一步打破后天机体的代谢平衡,最终导致中老年期冠心病的发生。然而,遗传因素作为独立的风险因子,贯穿了人类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包括冠心病易感基因位点以及与之伴随的家族史,对冠心病的程序性发生起着主导作用。现从胚胎期冠状动脉各种形式的异常发育、子宫内因素对胚胎发育及后天生长的影响,以及冠心病多种易感位点的遗传因素等方面共同阐述胚胎发育与成人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既往大量研究表明炎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抗炎治疗一直是冠心病研究领域的热点.近年几项大型临床研究发现秋水仙碱可预防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但同时秋水仙碱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诸多争议.现就秋水仙碱在冠心病防治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争议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葛根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来分析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合观察组,每组28例,治疗前后首先测定两组患者的一氧化氮与血清内皮素等指标的含量,并使用动态心电图检测两组患者的心肌耗氧指数和心肌缺血总负荷,通过以上指标的比较来确定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内皮细胞以及心急功能的影响。结果应用葛根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一氧化氮含量大幅上升,血清内皮素含量明显下降,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一氧化氮与血清内皮素含量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使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到的观察组患者的心肌耗氧指数心肌缺血总负荷均大幅下降,并且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能够有效抑制胆固醇的形成,降低患者体内LDL的含量,调节人体血脂含量,抑制炎性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的功瞻性,减少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葛根素有着稳定粥样斑块、抑制斑块内血脂的形成、防止血栓等效用。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可以起到扩张患者冠状动脉的作用,患者缺血区的血流情况会得到明显改善,心肌耗氧量就会降低,β受体的形成就会受到阻滞,进而抑制肾上腺素的激活作用,减小患者左心室的压力。葛根素与辛伐他汀联合起来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临床效果较好,患者血管的内皮细胞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保护患者的心肌不受损伤,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众多,对于已明确的可控因素,应积极干预,对新的危险因素的探讨,有利于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早期干预治疗。该文对血清尿酸水平与血压、血糖、胰岛素抵抗、肥胖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的关系及其是否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0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3例、急性心肌梗死组31例,选择冠脉造影检查正常者21例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各组血尿酸、肌酐、尿素氮及血脂水平,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血尿酸、肌酐、尿素氮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410.59±81.83)μmol/L比(289.95±42.30)μmol/L,(94.62±32.91)mmol/L比(74.76±6.32)mmol/L,(5.75±1.57)μmol/L比(4.82±0.9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亚组间,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血尿酸、肌酐、尿素氮水平依次升高[(311.68±78.85)μmol/L、(420.09±85.70)μmol/L和(476.65±68.65)μmol/L,(80.66±13.67)mmol/L、(92.35±16.90)mmol/L和(109.71±45.32)mmol/L,(4.95±1.35)μmol/L、(5.89±1.26)μmol/L和(7.27±1.80)μmol/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与尿素氮、肌酐、甘油三酯呈正相关(rs=0.239、0.367、0.213,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rs=-0.347,P<0.05),而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无明显相关性(rs=-0.33,0.139,P>0.05).结论 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且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其水平升高是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可对冠心病患者病情及预后起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脂联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新近发现的脂联素是脂肪组织中表达最丰富的产物.研究表明脂联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对其进一步的研究,将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相关,已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Lp-PLA2可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预后。虽然Lp-PLA2抑制剂达普拉缔(Darapladib)Ⅲ期临床试验效果不佳,但目前研究发现运动及他汀类药物能降低Lp-PLA2水平。该文介绍Lp-PLA2的性质和对冠心病相关的预测价值及目前降低Lp-PLA2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慢性肾功能不全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中并不少见,Anavekar等〔1〕发现在14 5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33.6%的患者合并有慢性肾功能不全。而另一方面,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GO等〔2〕在一项包括112万人的研究中发现,患有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Cr CL)60 ml/min〕的患者中,14.9%的患者合并冠心病。由此可见冠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研究发现,女性冠心病与男性相比,发病机制、危险因素、疾病特点、治疗和预后均存在特殊性,现就近年来女性冠心病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女性冠心病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是当今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是导致女性死亡的重要原因。女性冠心病的病理生理特点、临床表现、疾病诊断、药物代谢和防治策略有特殊性。近年,女性的冠心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呈增加的趋势,而女性冠心病的研究和预防工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关注女性健康已成为欧美国家公众教育的重点话题。中国女性占全世界35亿女性总数的1/5,加强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健康管理,是我国医务工作者肩负的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13.
心血管疾病已经超过了脑卒中和肿瘤,已成为威胁我国女性生命及健康的首要疾病。随着国内外多项循证医学结果的公布,人们逐渐认识到女性冠心病有许多不同于男性人群的流行病学特点,在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各方面与男性人群亦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作为冠心病的基础治疗,抗血小板治疗亦存在性别差异。现就近年来有关女性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方面的相关进展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4.
通过综述炎症反应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及炎症的血清学标志物、抗炎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探讨炎症在AS斑块的发生、演变及破裂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胆红素是体内一种天然抗氧化剂 ,其抗氧化活性具有防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的氧化修饰继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呈负相关关系。在冠心病防治方面 ,临床上尚无提高胆红素水平以防治冠心病的报道 ,在这些方面进行研究 ,有望对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一个新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6.
高敏性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已明确,慢性炎症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这种炎症的敏感性指标——高敏性C反应蛋白,它与冠心病的关系已被广泛展开研究,且越来越显示出:高敏性C反应蛋白是心血管的一个危险标志物,其水平的高低对冠心病的发生或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降低它可能对该病有潜在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自瘦素发现以来,人们对体内脂肪组织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血清瘦素与冠心病的关系也受到广泛关注。大多数人的研究都支持高血清瘦素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瘦素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现就瘦素与冠心病的发病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其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亦即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近年来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炎症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核心发病机制,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以及恶化的所有过程。人类软骨糖蛋白-39又名YKL-40,是一种新的炎症标记物,通过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诱导新生血管生成、促进细胞趋化、黏附、迁移和调控细胞外基质重建等来发挥作用。血浆高水平的YKL-40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相关,而且血浆YKL-40水平的增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独立相关,甚至在心肌梗死患者中有更高的YKL-40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已受到重视。其通过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炎性因子的释放、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及钙化、影响脂质代谢、促进动脉血栓形成等途径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大量的研究还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不仅可用于判断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还可用于判断急性冠脉综合征和介入治疗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包括所有致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总和,近年研究发现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冠心病的评估作用不可忽视,甚至优于传统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现就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