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性激越和敌对是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常见症状。本综述中,我们讨论在双相障碍或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上述症状的发生率、临床评估策略、治疗方案以及目前国内外针对这些症状的治疗指南。在现有的方法中,有使用肌肉注射的抗精神病药物和最近获得批准的口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障碍或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急性激越和敌对,我们详细讨论了支持这些方法的最新证据,并强调各个抗精神病药物之间的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2.
徐健 《四川精神卫生》1998,11(4):263-264
抗精神病药物的合理及规范应用不仅能及时控制患者的病情,达到最佳的疗效,且可使副反应减少,对首次住院的患者更为重要。现将本院1995年至1997年首次住院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碳酸锂合并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1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4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碳酸锂合并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典型组,43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组,51例)治疗,随访1年。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副反应量表(TESS)以及药物依从性量表分别于入组前和入组第1、2、4、8、12个月末进行评定,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BRMS评分较入组时均显著减低(P<0.01);典型组和非典型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3%和9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典型组在12个月末依从性优于典型组(P<0.05)。结论碳酸锂合并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相当,但后者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合并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4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43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51例),进行为期8周的疗效比较。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副反应量表(TESS)以及药物依从性量表分别于入组前和入组第1、2、4、6和8周末时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BRMS评分较入组时均显著减低(P〈0.01);临床总有效率: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83.7%,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82.3%;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非典型药物组的不良反应较典型组少,药物依从性较典型组高。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依从性好,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双相抑郁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双相抑郁治疗中应用的最近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抗精神病药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讨论了近年来献中有关抗精神病药在双情感障碍中的应用,尤其介绍了氯氮平和利培酮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7.
双相障碍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以美国2000年版双相障碍药物治疗准则为基础,重点介绍锂盐与抗癫痫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以及新的心境稳定剂等在双相障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所致急性肌张力障碍的预测因素,我们进行了以下研究。1对象:46例。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19~60岁,平均(36±11)岁。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未用抗精神病药或虽用过但至少停药2周以上,长效制剂至少停用3个月;试验期间禁用致幻剂、兴奋剂、抗抑郁剂或影响催乳素(PRL)浓度的药品。2组均食用相同普通饮食,女患者避开月经期。(3)试验前未服铁制剂。(4)排除重大躯体疾病者。2方法:于服药前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APS)治疗时的血小板(PLT)水平。方法随机工作日选取精神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PLT增高标本32例,分别在NIHON KOHDEN MEK-6318和SysmexXT-1800i血球分析仪上进行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测定治疗组患者PLT水平存在显著区别(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PLT水平假性增高。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男女住院病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对357例男性和324例女性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临床用药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无论男女病人,氯氮平的使用率均占首位;女病人的使用率显著低于男性,女病人中,氯氮平单一用药的剂量,氯氮平的大一治疗率以及抗胆碱药的使用率均显著高于男性,但合并用药率则低于后者,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RIA测定了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及23名正常人血浆PGE1和PGE2。结果提示,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血浆PGE1,PGE2无影响。治疗剂量药物对患者血浆PGE1,PGE2具有正负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作者随机抽取双相情感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各20名,前瞻性对照研究两组使用抗精神病药所致的急性肌张力障碍,发现两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同时对两组发生急性肌张力障碍的药量、严重程度及时间进行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2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利培酮、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2、4、8周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利培酮组、阿立哌唑组和齐拉西酮组的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27.8%、26.7%和22.2%。其中利培酮组与阿立派唑组女性异常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心电图改变主要为T波改变、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期前收缩、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结论:3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均有影响,但轻而可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治疗(APP)的情况,为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连续入组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使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病情严重程度量表(CGI-SI)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在患者出院日记录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比较接受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患者(单药组)与接受APP患者(APP组)的临床特点,描述APP中具体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共入组801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364例(45.4%)使用APP。与单药组相比,APP组发病年龄更小、本次住院时间和总病程更长、住院次数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PP组中78.0%的患者为同时使用两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SGA),常见的联用方式为利培酮(47.3%)、氯氮平(44.5%)和奥氮平(40.1%)联合另一种抗精神病药物。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接受APP方案的患者发病较早且病程迁延;两种SGA联用是APP中最常见的疗法,APP方案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依次为利培酮、氯氮平和奥氮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苏州市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现况。方法:采用患者药物使用调查表,对苏州市3家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的544例住院和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结果:使用居前6位的抗精神病药物分别是氯氮平(25.6%)、利培酮(16.5%)、奥氮平(13.9%)、奎硫平(11.4%)、阿立哌唑(9.1%)、氯丙嗪(6.8%)。门诊和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频率存在差异(χ2=37.361,P=0.003)。门诊患者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阿立哌唑、氯丙嗪、奋乃静、帕利哌酮的使用剂量低于住院患者;舒必利、齐拉西酮、氟哌啶醇使用剂量高于住院患者(P均0.01)。单一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比率(54.4%,293例)高于联合药物治疗(45.6%,246例);单一药物治疗者中84.2%(247例)使用第2代抗精神病药(SGAs);联合用药者中97.8%(241例)主要抗精神病药物及65.0%(160例次)次要药物为SGAs;最常合并使用的药物是镇静催眠药(20.2%)、心境稳定剂(12.2%)、抗胆碱能药(12.1%)、抗抑郁药(7.8%)和β-受体阻断剂(4.3%)。结论:单一用药和选择SGAs是苏州市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使用情况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APD)10年前后使用变迁状况,对不同年代的用药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作者随机抽取双相情感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各20名,前瞻性对照研究两组使用抗精神病药所致的急性肌张力障碍,发现两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同时对两组发生急性肌张力障碍的药量,严重程度及时间进行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