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正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也是临床比较多见的一种自觉症状。早在《内经》已有记载,并明确指出胁痛的发生主要由于肝胆病变所致。如《灵枢·五邪》曰:"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曰:"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素问·繆刺论篇》曰:"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笔者近年来自拟肝康2号方治疗肝胆湿热型胁痛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肝居胁下,其经脉分布于两胁,胆附于肝,其脉亦  相似文献   

2.
四逆散治疗肝胆病自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1]而起,以柴胡、枳实、芍药、甘草等为主药,借其辛、辣以顺肝胆之气、降泄益血、养肝敛肝,治疗以阳郁气厥为主的肝胆疾病效果尤为明显.四逆散沿用至今,在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中取得理想效果,具有实证支持和科学认可[2].本文根据近年来医学文献的相关研究以及本院治疗经验,对四逆散治疗肝胆病的临床治疗依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笔者采用足少阳胆经合穴阳陵泉配手少阳三焦经支沟穴,治疗胁痛患者40例,效果满意,现将治疗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树山 《世界中医药》2009,4(6):339-339
平肝舒怒饮出自陈士铎的《辨证玉函》,以治疗肝气虚、肝血伤所致两胁作痛(虚症胁痛)。兹就2007年以来用平肝舒怒饮治疗胁痛11例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志红 《河北中医》2005,27(5):357-357
不寐临床颇为常见。西医治疗离不开镇静安神药,但往往初用时效果好,日久易产生依赖,且易有一定副作用。中医治疗不寐有明显优势,无任何副作用,易被人们接受。兹介绍安神饮辨证施治不寐体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联合金铃子散治疗郁热胁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医辨证分型为郁热所致的胁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丹栀逍遥散合金铃子散,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症候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郁热胁痛患者采用丹栀逍遥散合金铃子散治疗可有效提升胁痛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郁热证候及相关临床特征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由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肺气肿、肺心病,属中医学“咳喘”、“心悸”、“水肿”等范畴,大多经过长期反复发作而形成,且咳喘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由于病程一般较长,所以多正气日衰,邪气日盛,出现肺、脾、心、肾一系列脏腑功能失调,产生咳嗽、咳痰、心悸、胸闷、气喘,进而动则张口抬肩,全身浮肿等症状,从病机上看往往寒热错杂,虚实相间,表里同病,治疗颇难入手,即使奏效,疗效也往往难以巩固。 笔者近年来在治疗肺心病的临床实践中,应用小青龙汤进行化裁组成咳喘饮,临床疗效颇佳。 1 基本方药 生麻黄、桂技、白芍、干姜、附子、细辛、五…  相似文献   

8.
采用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之法,应用自拟丹橘清肝饮治疗本病113例,结果痊愈48例,总有效率为85.84%,强调治肝应与健脾益肾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与探讨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胁痛施治效果和体会。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3月-2017年3月份所接收治疗的26例胁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而观察组则对其采用柴胡疏肝汤加减的治疗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分析,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1.54%,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为23.08%,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为7.69%,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结论给予胁痛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汤加减的治疗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病情的复发率,该种治疗方式值得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以叶天士络病理论为指导,通过研究《临证指南医案》中胁痛案,探讨胁痛络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总结归纳叶天士辨治胁痛的选方用药规律。叶天士认为胁痛络病的辨证可分虚实,络实证分为肝络气滞、痰湿阻络、寒凝阻络和血络瘀痹证;络虚证分为营络虚寒和肝肾亏虚证。治疗上,叶天士提出“络以辛为泄”的观点,首创辛味通络法。胁痛络实证宜攻之,以通络为法;胁痛络虚证,以“大凡络虚,通补最宜”为法,治以补虚通络,常用益气补血和甘缓柔润之品来荣养脉络。叶天士认为胁痛初起病在气分,肝失疏泄,气机失于调达,肝气郁滞则发胁痛;胁痛日久入血络,肝经气血郁滞,气滞血瘀,瘀血阻滞经脉,同时精血亏虚,络脉失于温润荣养而痛;且久病可入肝络,血瘀气滞,肝络气机运行不畅,肝失疏泄,亦致胁痛。叶天士善以柔肝来通络,盖肝为刚脏,多用甘缓养血柔润之品以益肝体,既能养血柔肝,又能辛润通络,使其用条达和畅。  相似文献   

11.
异病同治是中医治病的一个基本治则,是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五味消毒饮是临床上常用方剂,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带状疱疹、口腔溃疡、痛风临床表现不一,但其基本病机则都为热毒壅盛。故治疗皆以清热解毒为大法予以五味消毒饮治之。上述三种疾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故在治疗每种病时须对五味消毒饮进行加减,并加入针对性的药物以便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过治疗带状疱疹、口腔溃疡、痛风的三则病案,介绍五味消毒饮加减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阐释了异病同治的特色及优势。  相似文献   

12.
方药组成:赤芍90克、生甘草60克、鲜橘叶适量。将前二味加水煎熬二次混匀,分三次温服;鲜橘叶洗去灰尘研绒加甜酒(糯米酒)少许,炒热敷患处,用纱布包扎固定,四小时换药一次。曾××,女,25岁,医生。于78年10月分娩,右乳房发现如核桃大小硬结,继则左乳房也起包块,逐渐增大,胀痛。予诊之双乳房肿硬,局部皮肤发热而红,触之灼手,头晕痛,舌微红苔白,口渴欲饮水,脉浮数。服上方一剂,诸症减轻;续进二剂而告痊愈。  相似文献   

13.
针刺丘墟透照海治疗胁痛的体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张书芬哈尔滨监狱医院李海虹针刺丘墟透照海是针刺治疗中一针透二穴的治疗方法,符合取穴少,疗效高的治疗原则。本文通过对适应症、针刺透穴的操作方法,以及选穴原则的叙述,打破了《甲乙经》丘墟、—照海只能直刺3~5分...  相似文献   

14.
水蛭三七饮治疗脑出血临床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80例均为我院近年急性脑出血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男性71例,女性49例;对照组60例,男性41例,女性19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72年以来用山小橘叶外敷治疗关节扭伤374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374例中男272例,女102例,年龄6~67岁,平均21.6岁。扭伤部位:腕关节41例,膝关节68例,踝关节265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饮片辩证治疗胁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胁痛的患者,按照其胁痛的类型使用不同的中药饮片进行治疗,并且观察不同类型的胁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中药饮片治疗后,各个类型的胁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可达100%。结论:使用中药饮片对胁痛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徐林  熊洪艳 《光明中医》2016,(15):2184-2185
目的痤疮好发于青春期,是一种以颜面、胸及背部见黑头或白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疤痕为主要表现的损容性皮肤病。研究旨在观察仙方活命饮加减内服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患者49例,以仙方活命饮为基础方,随症加减,煎液内服治疗痤疮。结果治愈20例,好转22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85.7%。结论仙方活命饮加减内服治疗痤疮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四逆散治疗肝胆病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景之方,因其疗效卓著,被后人称为经方,其特点为药物遴选精当,配伍法度严谨,又被誉为“众方之宗,万法之祖”。且不限于国内,远及东瀛欧美等亦非常重视应用,尤其日本研究仲景方颇为盛行。四逆散载于《伤寒论》318条,其中云:“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  相似文献   

19.
<正>妊娠恶阻是妊娠早期常见病、多发病。笔者采用家传参橘饮治疗本病1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其中20~25岁者57例,25~30岁者22例,30~40岁者16例,40岁以上者5例。病程在1~3月者69例,3~6月者27例,6个月以上者4例。临床表现一般出现恶心,呕吐,懈怠嗜睡,择食嗜酸等。严重者食入即呕吐,甚则呕吐酸苦,或挟血丝。2治疗方法2.1方药组成党参、橘红、苏叶、佩兰、炙杷叶、寸冬各10g,玫瑰  相似文献   

20.
“胁痛”是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证候,多与肝、胆、脾、胃有关。内经云:“邪在肝、则两胁中痛”,《证治汇补》:“足厥阴肝经之络令人胁痛,然亦有少阳胆经病者,亦有肝乘脾经者,有肝侮肺经者,有肝肾同治,当推原之”。内治之法,历代医家论述极详,而外治一法略也。余十年来,诊求于古训,得吴师机先哲“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经文内外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法”,“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启示。将内治之方药改型外用,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将“胁痛”外治法临床运用简述如下。1 外感胁痛《诸病源候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