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基于LC-MS代谢组学技术,揭示六味地黄丸对增龄小鼠体内代谢标志物及代谢通路的影响,探究六味地黄丸干预16月龄雌性小鼠肾组织增龄性变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PF级ICR雌性小鼠30只,其中青年小鼠(3月龄)10只为空白对照组,16月龄小鼠20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与给药组,每组10只。通过代谢组学技术与多元统计分析,确定16月龄雌性小鼠肾组织增龄性变化的代谢标志物和代谢通路,结合数据总结出六味地黄丸对这些代谢标志物和通路的影响。结果鉴定出肌酸、黄素单核苷酸、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等25个代谢标志物,其主要影响的代谢途径有4条。结论六味地黄丸可以通过影响戊糖与葡萄糖醛酸转换、核黄素代谢、淀粉与蔗糖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等多条代谢途径来影响16月龄雌性小鼠肾组织增龄性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血清代谢组学,从整体代谢角度观测给药后大鼠可能存在的代谢差异,从而评价和探讨醋炙柴胡与生柴胡对于机体代谢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首次以整体观指导下的代谢组学技术,探讨中药炮制前后对机体产生效应的差异。通过对Wistar大鼠灌胃1、4、7 d后血清的代谢组学研究,从整体代谢角度分析柴胡醋炙前后生物学效应的差异。结果:通过大鼠体内代谢物质以及代谢通路的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在血清代谢层面,醋炙后的柴胡与生柴胡有显著的生物学效应差别。结论:生柴胡经过醋炙以后,会引起诸如脂肪代谢、肠道菌群代谢等多条代谢通路的不同,从而产生与生柴胡不同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清热降压胶囊干预SHR海马区组织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取30只SHR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清热降压胶囊组,wistar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14 d后取海马组织,采用核磁共振(1H-NMR)代谢组学方法探讨高血压大鼠的海马组织损伤以及清热降压胶囊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卡托普利组海马区代谢轮廓明显异于其余3组,另3组大鼠样本分类的趋势非常明显,提示清热降压胶囊能显著改善大鼠海马组织的代谢,鉴定4种代谢产物为二甲基甘氨酸、甘油磷酸胆碱、醛固酮和去甲肾上腺素。高血压大鼠机体代谢异常主要表现在酪氨酸代谢、血管平滑肌收缩以及醛固酮控制的钠盐再吸收失常,清热降压胶囊在有效降压的同时通过影响这些代谢产物来改善高血压的海马区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不同品种柴胡(南柴胡和北柴胡)组成的逍遥散的抗抑郁功效,探寻其对大鼠内源性代谢产物变化规律的影响.方法 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程序对大鼠进行为期4周的抑郁造模,在造模2周后分别ig给予由南柴胡或北柴胡组成的逍遥散(生药)46 g/kg水提取液、文拉法辛0.05 g/kg干预,每天1次,连续给药2周,观测动物行为学症状.应用核磁共振(1H-NMR)方法分析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结果 2种逍遥散和文拉法辛对抑郁大鼠行为学指标均有显著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显示,2种逍遥散和文拉法辛干预后,大鼠血清中异亮氨酸、氧化三甲胺、胆碱水平升高,而乳酸、N-乙酰糖蛋白、肌酸、苏氨酸及β-葡萄糖等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2个逍遥散组对抑郁大鼠行为学指标的影响组间比较未显示统计学差异.结论 不同品种柴胡组成的逍遥散均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但功效有所差别,即南柴胡组成逍遥散的抗抑郁效果及起效时间略优于北柴胡.应用行为学与代谢组学相结合的方法评价逍遥散抗抑郁功效具有准确性好、灵敏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2019,(8)
目的研究土三七致大鼠肝毒性的代谢组学。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给药组,每组10只,空白组灌胃给予蒸馏水,给药组灌胃给予土三七药液(7.5 g/kg),给药14 d后处死,取血和肝脏,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水平,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然后,通过LC-MS法分析大鼠血清、肝组织代谢谱变化,并鉴定差异性代谢物。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给药组ALT、AST水平显著升高(P0.01),HE染色可见有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载荷图筛选,可找到变量权重(VIP)1、P0.05的差异性代谢物。血清样品中共有68个差异变量,其中13种代谢物差异较大;肝组织样品中共有26个差异变量,其中14种内源性代谢物差异较大。结论土三七致大鼠肝毒性机制可能与甘油磷脂、胆汁酸代谢紊乱有关,本研究可为有毒中药的毒性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GC-MS代谢组学技术的狭叶柴胡解热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GC-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狭叶柴胡的解热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狭叶柴胡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生药40、20、10 g/kg)组、阿司匹林(100 mg/kg)阳性对照组,干酵母诱导SD大鼠发热后分2次给药.造模后5~10 h每隔1h观察大鼠的体温变化;采集造模后10 h大鼠血浆,进行GC-MS代谢组学分析,并寻找发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结果 阿司匹林具有很好的解热效果,在给药2h后体温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剂量的狭叶柴胡提取物使发热大鼠的体温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解热作用与剂量相关;高剂量组起效较快,在第1次给药后1h即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1);中剂量组在第2次给药后1h效果最好,体温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组大鼠体温在各个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体温曲线波动较大,表明药物在该剂量虽可干预体温的升高,但未产生明显效果.通过代谢组学技术指认了与发热相关的17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且不同剂量狭叶柴胡提取物均能调节这些标志物的改变.结论 狭叶柴胡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且与剂量相关,其可能从酶抑制、神经递质、糖脂代谢、氨基酸及能量代谢等多层面协同发挥作用,具有多靶点性.  相似文献   

7.
陈一笑  王威宇  冯建有  秦雪梅  高晓霞 《中草药》2023,54(17):5590-5600
目的 探究柴胡注射液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与人正常肝细胞(LO-2),给予不同质量浓度的柴胡注射液干预,MTT法与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与周期阻滞、凋亡及迁移相关的基因与蛋白表达;代谢组学技术检测柴胡注射液干预前后肝癌细胞内源性差异物的变化,采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柴胡注射液调节的代谢通路。结果 柴胡注射液(100~450 mg/mL)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P<0.01、0.001),使细胞阻滞于S期与G2期(P<0.05),促进肝癌细胞凋亡(P<0.001),抑制肝癌细胞迁移(P<0.05、0.001),表明柴胡注射液具有显著的抗肝癌作用。柴胡注射液显著降低肝癌细胞中神经元PAS结构域蛋白2(neuronal pas domain protein 2,NPAS2)、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A(cell division cycle 25A,CDC25A)、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cyclin-dependent kinase 2,CDK2)、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 A)、CDC25BCDK1cyclin B1 mRNA表达(P<0.01、0.001),下调NPAS2、CDC25A、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表达(P<0.001),上调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细胞色素C(cytochrome-C,Cyt-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asparate protease-3,Caspase-3)、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蛋白表达(P<0.01、0.001)。代谢组学结果显示,柴胡注射液干预核苷酸代谢、脂质代谢途径、糖酵解途径、氨基酸代谢途径、脂肪酸代谢途径等。结论 柴胡注射液对SMMC-7721细胞有阻滞及促凋亡的作用,其可能的机制为下调NPAS2-CDC25A使细胞阻滞于S期,下调CDC25B、CDK1、cyclin B1使细胞处于G2期阻滞,下调MMP-9/TIMP-1值抑制肝癌细胞迁移,调节核苷酸、脂质与氨基酸代谢等通路,从而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探讨白金胶囊治疗抑郁症的机制。方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制备抑郁大鼠模型。在进行脑代谢组学研究之前,采用体质量、糖水消耗量、旷场试验测定结果为指标评价建模效果和白金胶囊抗抑郁疗效。脑代谢组学研究采用液质联用技术结合SPSS、SIMACA-P软件分析测定结果,通过数据库(MASSBANK、METLIN、HMDB和KEGG)检索和文献分析,寻找出和抑郁相关的脑组织样本中的生物信息。结果:测得脑组织样本中共1 194种化合物。PCA和OPLS-DA分析结果显示,得分矩阵中的空白组、模型组和药物组分别集中分布在3个不同区域,说明存在组间差异;结合载荷矩阵和VIP值进行搜库查询及文献分析,得到牛磺酸、苏糖酸、N-乙酰天冬氨酸和肌苷4个主要化合物。结论:白金胶囊的抗抑郁药效与其改变脑内氨基酸水平、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及参与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心血瘀阻证大鼠心肌组织代谢产物谱,以及养心通脉方干预后表型的变化,分析大鼠心血瘀阻证心肌组织的代谢途径。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血瘀阻证模型,同时采用养心通脉方干预模型,运用GC-MS检测模型组、养心通脉方组、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4组大鼠心肌组织代谢产物,每组8只,通过对不同组之间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进行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四组样本主成分得分分析,模型组、养心通脉方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分聚于椭圆形散点图的3个区域。因子载荷图显示模型组甘氨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谷氨酸、葡萄糖、磷酸、吡喃半乳糖、赖氨酸发生了改变。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LS回归模型显示,模型组与养心通脉方组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证明模型建立是合理的。药物干预与甘氨酸、苹果酸、谷氨酸、葡萄糖高度正相关,与尿素、琥珀酸高度相关,与赖氨酸负相关。按照VIP值依次排列各变量与药物干预的密切度依次是苹果酸、谷氨酸、甘氨酸、葡萄糖、延胡索酸、尿素、半乳糖、酪氨酸、乳酸、丙氨酸。差异性分析:明显变化的代谢产物差异性分析表明,甘氨酸等10种代谢产物在模型组中显著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干预后甘氨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谷氨酸、半乳糖、葡萄糖、酪氨酸、尿素、乳酸、丙氨酸等含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苹果酸、谷氨酸、酪氨酸、尿素上升幅度较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赖氨酸经药物干预后均数显示有轻度下降,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鼠AMI心血瘀阻证与心肌组织代谢产物苹果酸、谷氨酸、甘氨酸、葡萄糖、延胡索酸、尿素、吡喃半乳糖、乳酸、丙氨酸、酪氨酸等含量的改变密切相关。结论心肌组织代谢产物谱显示AMI心血瘀阻证代谢途径与缺氧后的糖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养心通脉方可以有效干预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百合地黄汤对抑郁症大鼠血清及粪便代谢组学的影响,筛选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方法:60只大鼠适应性饲养7 d后,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应激组(50只),采用孤养和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刺激制备大鼠抑郁症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百合地黄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给予百合地黄汤后,采用糖水偏好试验和旷场试验进行药效学评价;收集大鼠粪便和血清,应用LC-MS方法对大鼠血清和粪便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后,采用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OPLS-DA)和主成分分析(PCA),并联合t-test和变量投影重要性(VIP)筛选差异代谢物,应用KEGG数据库以及Metaboanalyst 5.0软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度和自主活动明显减少,给予百合地黄汤后,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明显减少,抑郁大鼠的糖水偏爱度和在旷场中的自主活动明显增加。在代谢组学分析中,血清中共筛选出苯丙氨酰苯丙氨酸、5,6-二氢尿苷、L-谷氨酰胺等13个差异代谢物和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以及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等10条代谢通路,粪便中共筛选...  相似文献   

11.
基于cAMP-CREB-BDNF通路探讨柴胡-白芍药对抗抑郁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雒明池  梁如  高树明  高杉  李琳  于春泉 《中草药》2018,49(17):4093-4098
目的基于cAMP-CREB-BDNF通路探讨柴胡-白芍药对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大鼠抑郁模型,ELISA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环磷酸腺苷(cAMP)、磷酸化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4)以及血浆中cAMP水平的变化,采用RT-PCR法测定海马、下丘脑和皮质中的BDNF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柴胡-白芍药对给药组可以不同程度地逆转大鼠海马组织及血浆中cAMP水平和大鼠海马组织中p-CREB、BDNF水平的降低。同时阳性药组、柴胡-白芍药对给药组能够增加大鼠海马、皮质和下丘脑中BDNF m RNA的表达。结论柴胡-白芍药对对CUMS大鼠模型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并可以通过调节cAMP-CREB-BDNF通路而达到抗抑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鹏  高晓霞  高耀  许文倩  冯彦  李震宇  秦雪梅 《中草药》2021,52(7):2024-2038
目的 研究柴胡Bupleuri Radix的抗癫痫活性及其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和潜在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活性追踪的方法,考察柴胡低、中、高极性部位分别对戊四唑诱导的小鼠致癫痫模型的影响.并采用LC-MS技术对柴胡抗惊厥活性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全面表征.通过整合药理学方法对柴胡抗癫痫活性部位潜在作用机制进行初步预测,并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鉴定河北中药材市场柴胡的真伪。方法对从河北中药材市场采购的28份柴胡药材的ITS2序列进行PCR扩增,同时从Gen Bank下载7个样本序列。采用Codon Code Aligner软件进行序列拼接,采用软件MEGA 6.0分析比对,计算其种间、种内的K2P距离以及各序列的变异位点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8份样品中有21份为柴胡,3份为黑柴胡,4份为伪品。结论 ITS2序列能够作为柴胡药材鉴别的有效方法之一,对药材市场的规范和临床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仇慧鑫  张淑敏  舒乐新  李遇伯 《中草药》2023,54(18):6150-6158
柴胡Bupleuri Radix辛、苦,微寒,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柴胡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但是在产生药效的同时,其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并且逐渐引起重视,其中所引起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肝毒性。通过查阅柴胡有关毒性的文献,对柴胡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毒性成分、影响毒副作用的因素、毒性原因辨析、减毒策略等方面进行整理总结,为柴胡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路腾飞  于泽胜  姚璐  高树明  周好波  李琳  高杉  于春泉 《中草药》2016,47(12):2137-2141
目的 观察柴胡白芍药对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应激(CUMS)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验证柴胡白芍药对的抗抑郁作用。方法基于CUMS抑郁大鼠模型观察给予柴胡白芍药对后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包括大鼠的体质量、糖水消耗情况以及旷场实验活动行为情况。结果给大鼠柴胡白芍药对14 d后,柴胡白芍药对低、中、高各剂量组大鼠的体质量、糖水消耗量以及旷场实验中穿越横格数及直立次数均显著增加。说明柴胡白芍药对可以改善大鼠的抑郁行为。单用柴胡和单用白芍也可以不同程度改善部分指标。结论柴胡白芍药对对大鼠有明显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鉴别市售柴胡药材及其混伪品,以确保柴胡药材质量及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共收集85份柴胡药材,对其ITS2序列进行PCR扩增并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CodonCode Aligner校对拼接后,利用MEGA 6.0对序列进行分析比对,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利用邻接法(NJ)构建系统聚类树,并应用ITS2数据库网站预测其ITS2二级结构。结果柴胡种内遗传距离明显小于柴胡与其近缘物种种间遗传距离,基于ITS2建立的NJ树和网站预测的ITS2二级结构,均能将柴胡药材及其混伪品区分开。85份样品中,55份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的柴胡正品来源,正品率为64.7%。结论基于ITS2序列可以准确可靠地鉴别柴胡药材及其混伪品,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
我国柴胡的种质资源现状与育种研究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入宇  陈兴福  张宝林  李志飞  杨兴旺 《中草药》2013,44(10):1349-1353
柴胡为常用大宗药材之一,为顺应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趋势,家种柴胡已成为主要的药材供应源,对良种的需求日益急切.总结了我国柴胡种质资源的形态多样性、细胞核型多样性和分子遗传多样性特征,并对目前柴胡育种成果进行综述,建议今后柴胡育种工作以优良种质资源为基础,结合传统选种法和现代分子育种法选育良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应激(CUMS)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揭示柴胡白芍药对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UMS制备大鼠抑郁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盐酸氟西汀15 mg/kg),柴胡白芍药对低、中、高剂量(生药8、16、32 g/kg,柴胡白芍配比1∶1)组,柴胡低、中、高剂量(生药8、16、32 g/kg)组,白芍低、中、高剂量(生药8、16、32 g/kg)组,各给药组连续ig给予治疗药物14 d。给药结束后取各组大鼠脑组织,采用HPLC法测定海马组织、皮质组织和下丘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五羟色胺(5-HT)、五羟吲哚乙酸(5-HIAA)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柴胡白芍药对高、中剂量组海马组织、皮质组织、下丘脑组织中NE和5-HT水平明显升高,5-HIA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0.01);柴胡白芍药对低剂量组、单用柴胡和单用白芍各剂量组可以不同程度地逆转NE和5-HT的减少和降低5-HIAA的水平(P0.05)。结论柴胡白芍药对和单用柴胡或者单用白芍都可以通过调节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柴胡白芍药对的抗抑郁作用优于单用柴胡或单用白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柴胡Bupleuri Radix不同极性部位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不同极性部位的柴胡作用于SMMC-7221细胞后,采用MTT法考察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划痕实验考察细胞迁移能力;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柴胡低极性部位(LPB)组和中极性部位(MPB)组干预后肝癌细胞与周期阻滞、凋亡及迁移相关的基因与蛋白表达;采用代谢组学技术检测LPB和MPB干预前后肝癌细胞内源性差异物的变化,采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LPB和MPB调节的代谢通路。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PB、MPB能够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P<0.05、0.01、0.001),LPB能够显著抑制细胞迁移(P<0.05、0.01)。LPB阻滞细胞于G1期和G2期,MPB阻滞细胞于G2期。LPB显著下调肝癌细胞中神经元PAS结构域蛋白2(neuronal pas domain protein 2,NPAS2)、细...  相似文献   

20.
王晖  张改霞  杨成民  隋春  魏建和 《中草药》2018,49(20):4928-4934
柴胡为常用中药材,约从汉朝本草中就出现有关柴胡的记载。由于柴胡属物种较多、种间形态相似,而且历代本草对其形态描述不详,导致今人在判断古代中医临床中所使用的柴胡物种时造成很大的困难。总结分析历代重要本草中有关柴胡的形态和功效描述,综述现代学者对本草中柴胡种的鉴定研究结果,以厘清古代中医学家使用哪些柴胡种入药。在唐朝之前,中医使用的柴胡应为功效相似的一类柴胡属植物,后来逐步过渡到混用伞形科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银州柴胡B.yinchowense、石竹科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var.lanceolata等多种植物,到明清时期才将石竹科银柴胡从柴胡中区分出来,进一步明晰了其功效与柴胡有很大不同。明朝时出现了"北柴胡"的称谓,"南柴胡"的称谓则出现于民国时期。随着柴胡分类研究的深入,"北柴胡"和"南柴胡"逐渐与柴胡属植物柴胡B.chinense、狭叶柴胡一一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