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江凤烟 《吉林医学》2012,33(4):766-767
目的:比较不同比重的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效果。方法:择ASAⅠ~Ⅱ级脐以下部位手术的患者80例,进行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注入罗哌卡因,随机均分为等比重(A组)和重比重(B组),观察患者的HR、MAP,麻醉平面固定高度及麻醉维持时间长短情况。结果:A组平面高于B组,HR、MAP下降比B组严重,而维持时间短于B组。结论:不同部位的手术蛛网膜下腔阻滞,可以采用不同比重的罗哌卡因,能达到有效的阻滞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高珲  杨慧 《河北医学》2014,(1):164-166
目的:探讨小剂量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高龄患者单侧下肢手术的麻醉疗效。方法:76例行单侧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0.33%轻比重罗哌卡因溶液3mL进行单侧腰麻,对照组采用0.5%等比重罗哌卡因3ml。单侧腰麻。比较两组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记录麻醉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5%(P〈0.05);观察组两侧感觉、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侧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侧的阻滞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压和恶心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高龄患者单侧下肢手术阻滞效果好,对健侧影响小,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罗哌卡因轻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在临床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在轻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单侧肾、输尿管结石、肾囊肿、肾肿瘤手术120例,年龄16~60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用1%罗哌卡因2 ml(0.3 mg/kg)加8 ml注射用水,加0.1%肾上腺素0.2 ml总剂量10ml.0.75%布比卡因2 ml(0.25 mg/kg)加8 ml注射用水,加0.1%肾上腺素0.2 ml,总剂量10 ml.患者平卧位时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心电.随后患侧向上侧卧位,用普通穿刺针行腰3~4椎间穿刺,脑脊液流出,证明在蛛网膜下腔,穿刺针斜面向上缓慢推注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推药时间为30 s.1 min开始测试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并记录阻滞持续时间及消退时间.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BP、HR、RR、SaO2、ECG,以便做相应处理.术后随访一次,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对观察相关资料做统计学处理.结果罗哌卡因起效时间与布比卡因无统计学差异(P>0.05),阻滞持续时间短于布比卡因(P<0.01).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术中血压不降,术后头痛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罗哌卡因轻比重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用于单侧泌尿科手术操作简单,明显缩短麻醉及摆体位时间.麻醉效果确切,与布比卡因一样只要及时处理麻醉中出现的并发症,不失为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琦妮 《河北医学》2013,(6):844-847
目的:探讨不同比重的罗哌卡因经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剖宫产手术孕足月单胎产妇80例,ASA分级I-Ⅱ级,每组40例,随机分成两组,即等比重罗哌卡因组(I组)及重比重罗哌卡因组(1I组),观察注药后患者血压、心率变化、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达最高感觉平面的时间、最大运动阻滞评分、达最大运动阻滞时间、麻醉效果评价、术中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低血压、寒战)。结果:①两组患者BP在麻醉后5、10min时间点较麻醉前有所降低,其中组内比较I(5、10min)、Ⅱ(5min)与麻醉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5、10minI、Ⅱ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麻醉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达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时间、达最大运动阻滞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组高于Ⅱ组(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两组麻醉效果评价:I组优于Ⅱ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术中不良反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循环稳定性与麻醉效果,等比重罗哌卡因组优于重比重罗哌卡因组,完全可以满足剖宫产手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0.75%罗哌卡因和0.75%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42例下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二组,每组21例,分别用0.75%罗哌卡因2ml和0.75%布比卡因2ml行蛛网膜下腔阻滞。比较二组在感觉、运动阻滞及恢复上的异同,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二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罗哌卡因明显慢于布比卡因(P<0.05),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明显长于布比卡因(P<0.05),运动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布比卡因(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结论0.75%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能达到完善的麻醉效果,感觉阻滞与0.75%布比卡因相似,运动阻滞起效慢,但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6.
叶艳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6):115-116
目的探讨等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64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64例产妇根据使用罗哌卡因比重情况随机分为I组(等比重罗哌卡因)、Ⅱ组(重比重罗哌卡因),各32例;比较两组MAP、HR、SPO2麻醉前后的变化;下肢运动阻滞评分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方法评定感觉阻滞胸椎平面、最大运动阻滞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两组不良反应(低血压、恶心、呕吐、寒战、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8分)发生率。结果Ⅱ组心率(HR)麻醉后5min明显降低,术后10min恢复至麻醉前水平;Ⅱ组SPO2(%)麻醉后5min明显降低,术后10min较麻醉前无显著变化(P〉0.05)。应用改良Bromage评分方法观察,l组最大运动阻滞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两组感觉阻滞胸椎平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麻醉后低血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Ⅱ组(P〈0.05)。且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8分的例数为0,明显低于Ⅱ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8分的发生率(P〈0.05)。结论等比重罗哌卡因应用于剖宫产能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对血压、心率影响小,麻醉术后低血压、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起效迅速、阻滞效果显著、阻滞后消退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剂量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镇痛在混合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吻合器痔状黏膜环切术+外痔切除术,对照组予0.5%布比卡因麻醉镇痛,观察组予0.5%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压、心率、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变化,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压、心率及心率收缩压乘积(RP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镇痛在混合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布比卡因麻醉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小剂量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高龄患者单侧下肢手术的应用,提高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采取小剂量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单侧下肢手术的82例高龄患者的研究资料,按照比重程度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轻比重组41例患者,等比重组41例患者。分别使用不同剂量的罗哌卡因进行治疗。结果: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上,轻比重组要明显长于重比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高龄患者单侧下肢手术技术是安全可行的,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布比卡因是传统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其心脏毒性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主要来源于右旋R( )型镜像体,而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是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都只有单一对映结构左旋S(-)型镜像体,其心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远低于布比卡因,二者多用于局部浸润、周围神经阻滞及硬膜外麻醉[1,2].目前临床上少有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报道.本研究参照国外的研究观察两者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不同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方法:选择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0.4%罗哌卡因轻比重组(L组)和重比重组(W组),每组30例。测定并记录麻醉前和麻醉后1、3、5、10、20 min MAP、HR,最高阻滞平面、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Bromage评分、患肢完全阻滞和麻黄碱使用例数。结果:与麻醉前相比,W组麻醉后5~20 min MAP明显降低,HR明显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同时间点MAP明显低于、HR明显快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L组比较,W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romage评分及麻黄碱使用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0.4%罗哌卡因5 ml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与重比重液相比,使用轻比重液血液动力学更加平稳,是该类手术麻醉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行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例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15例采用小剂量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硬膜外用药量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硬膜外用药量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发现两组患者在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具有麻醉起效快、阻滞完善、不良反应少等优点,适合高龄患者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轻比重单侧腰麻在下肢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并选择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中医院拟行下肢手术且ASAⅡ~Ⅲ级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于L2-3或L3-4间隙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射0.167%轻比重布比卡因溶液3m1(A组)、0.25%轻比重布比卡因溶液2ml(B组)、0.375%轻比重布比卡因溶液2ml(C组),观察并记录患者给药前5min,给药后5、10min的收缩压(S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感觉阻滞起效及持续时间、感觉阻滞范围、下肢运动阻滞起效及持续时间、Bromage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术中与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三种不同浓度轻比重布比卡因均可产生单侧阻滞的麻醉效果,效果评定A组优25例,良5例;B组优24例,良6例;C组优26例,良4例,三组优良率均为100%;A、B组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20.0%、13.3%,与C组(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感觉恢复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A组:(132.5±25.4)、(110.6±23.6),in;B组:(135.5±26.9)、(115.7±25.3)min]明显短于C组[(178.3±28.3)、(153.4±31.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麻醉有效镇痛时问C组明显高于A、B组。结论:轻比重单侧腰麻应用于下肢手术具有麻醉起效迅速、阻滞效果理想、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旨在分析和研究轻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单侧腰麻在超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于本院治疗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且ASAⅡ~Ⅲ级的超高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治疗组)和布比卡因组(对照组)各45例,采用腰硬联合阻滞(CSEA)方法于L2-3或L3-4间隙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射0.4%轻比重左旋布比卡因溶液3 mL和0.4%轻比重布比卡因溶液3 mL,观察并记录患者麻醉后血压及心率参数变化、感觉和运动阻滞参数、Bromage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麻醉效果对照组优36例,良9例,治疗组优40例,良5例,两组优良率均为100%;治疗组感觉恢复时间和运动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低血压8例(17.78%),治疗组3例(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应用于超高龄患者下肢手术麻醉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轻比重单侧腰麻对高龄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4月~2011年10月于本院进行下肢骨科手术的78例高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进行麻醉,观察组则采用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进行麻醉,将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黄碱应用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用药前、用药后10、30、60 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黄碱应用次数小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用药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波动幅度也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轻比重单侧腰麻对高龄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应激状态的波动影响较小,对于此类患者手术中机体状态的平衡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小剂量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髋关节手术,并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相比较,观察麻醉效果、生命指征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择行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连续硬膜外麻醉。记录2组患者患侧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健侧Bromage评分、辅助用药、生命指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侧肢体的运动阻滞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0.05),对照组辅助用药病例较观察组明显增多(P<0.05)。2组患者麻醉前基础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各时间点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与麻醉前基础血压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收缩压在麻醉后10、15、20 min时与基础压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髋关节手术血压更平稳,麻醉效果更满意。  相似文献   

16.
苏翔  倪海真  潘乐门  黄景勇  虞冠锋 《浙江医学》2015,37(3):232-233,257
目的 比较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和传统剥脱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VVLE)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VVLE患者120例,随机分为EVLT 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EVLT组采用EVLT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剥脱手术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术后1、2、3 年复发率以及术后生活质量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术后3 个月EVLT 组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CIVI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 个月两组患者CIVIQ 评分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EVLT 组患者术后皮下瘀血、感觉麻木、硬结、皮下脂肪液化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皮肤灼伤的发生率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2、3年复发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应用EVLT治疗VVLE 手术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较快,远期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月 《当代医学》2021,27(2):14-16
目的 探讨低剂量索他洛尔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不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于本院治疗的60例心律不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普罗帕酮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低剂量索他洛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后QT离散度数据,记录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  相似文献   

18.
余德华  严敏 《浙江医学》2016,38(23):1919-1923
目的通过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对老年患者臂丛神经阻滞,观察患者神经阻滞效果和术后睡眠的情况,探讨老年患者上肢手术麻醉的合理方案。方法对择期行上肢前臂桡侧手术的15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30例。对照组(R0组)患者单次注射0.375%罗哌卡因25ml;研究组(RD1~4组)单次注射0.375%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右美托咪啶混合液25ml,右美托咪啶的剂量分别为0.2滋g/kg(RD1组)、0.5滋g/kg(RD2组)、0.7滋g/kg(RD3组)、1滋g/kg(RD4组)。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阻滞后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5min(T1)、30min(T2)、60min(T3)、90min(T4)和120min(T5)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Ramsay镇静评分。观察手术侧臂丛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同时评估各组给药后24h内手术侧上肢疼痛程度。分别评估术前晚、术后当晚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记录每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R0组比较,RD2组T3~5及RD3~4组给药后T2~5的HR显著下降(P<0.05);RD2组T2~4及RD3~4组T2~5的MAP均明显降低(均P<0.05);RD1~2组T2~5及R3~4组T1~5Ramsay评分均明显高于R0组(均P<0.05);与R0组比较,RD2~4组感觉起效时间和RD3~4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加快(均P<0.05),而RD2~4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则明显延长(P<0.05);术后6hRD4组及术后8、12、24hRD2~4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R0组(均P<0.05);术后当晚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RD2~4小于R0组(P<0.05);RD1~4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3.7%、7.1%、22.2%(P>0.05)。结论老年手术患者臂丛神经阻滞中辅用右美托咪啶可缩短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阻滞持续时间,减少术后止痛药的使用,改善术后睡眠质量;0.5~0.7滋g/kg是合适复合剂量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万仑  李有武  李成龙 《海南医学》2020,31(7):861-864
目的比较轻比重罗哌卡因腰麻与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在老年髋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医院接受髋部手术的100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腰麻组术中使用轻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神经阻滞组术中使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血流动力学、麻醉优良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腰麻组和神经阻滞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4.68±0.69) min vs (11.11±1.72) min]、运动阻滞起效时间[(8.43±1.40) min vs (19.24±2.57) min]、感觉阻滞持续时间[(140.23±20.57) min vs (169.61±23.04) min]、运动阻滞持续时间[(132.21±18.76) min vs (161.17±20.45) min]比较,腰麻组明显短于神经阻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0 min、30 min、1 h时,腰麻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为(90.41±7.35) mm Hg、(87.23±6.96) mm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联合右旋糖酐与单用低分子肝素应在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浙江省舟山医院收治的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右旋糖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患肢肿胀的改善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及凝血酶时间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⑧观察组治疗5~7d后患肢的肿胀消退率(74.0%)明显高于对照组(32.0%),2~3周患肢的恢复正常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右旋糖酐治疗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