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为了初步鉴定从土壤中分离的一株拮抗性能强且抗性稳定的菌株,并探索其抗菌物质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对拮抗菌一般特征采用苯酚品红染色法,芽孢采用孔雀石绿染色法,鞭毛采用西萨-基尔(Ceseres-Gill)染色法,生理生化测试采用常规的细菌生理生化测试方法进行鉴定。发酵条件分别开展培养基、发酵pH值、温度、时间的筛选。结果:经初步鉴定拮抗细菌B-05属枯草芽孢杆菌。抗菌物质最佳发酵条件为:在pH7.0的PDA培养基中,25℃恒温培养96h后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最佳。结论:发酵条件及抗菌性研究为抑菌物质的工厂化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对人参黑斑菌、人参锈腐菌等人参致病菌有较好抑菌活性的微生物菌株,为人参病害生防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从人参栽培土壤和菌剂产品中分离菌株;以人参致病菌为靶标,采用对峙培养法筛选拮抗菌;分别采用16S r DNA和28S r DNA序列分析方法鉴定细菌和真菌菌株的分类学地位。结果:共计从人参栽培土壤中分离到66株菌,其中菌株X对人参致病菌表现较好抑菌活性;从商品化菌剂中分离出17株菌,其中菌株QM、BM2、HZ3、GG、HC和DD对人参致病菌表现较好抑菌活性。经鉴定,菌株X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QM、BM2和HZ3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methylotrophicus),GG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HC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DD为平展木霉(T.effusum)。结论:筛选出的7株拮抗菌对多种人参致病菌有较好抑菌活性,菌株X可用于生防菌剂开发,与菌株QM、BM2、HZ3、GG、HC和DD对应的商品化菌剂可用于人参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研究康氏木霉(Trichodema koningii)、绿色木霉(T. virid)、哈茨木霉(T.harzianum)分别对荒漠肉苁蓉茎腐病菌(Fusarium sambucinum Fuckel)的拮抗作用.方法:进行了平皿对峙培养和载玻片对峙培养;并研究了3种木霉菌产生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代谢物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3种木霉菌均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3者抑制能力大小依次为康氏木霉、绿色木霉、哈茨木霉;3种木霉菌产生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代谢物对病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结论:为田间生物防治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5.
五味子中内生拮抗活性细菌的分离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从不同地区采集五味子植株,分离内生细菌,并进行菌群密度、拮抗菌筛选和抑菌活性研究。方法 采用平板分离法分离内生细菌并纯化典型菌株;平板对峙法测定体外拮抗活性;生长速率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 不同种植地、五味子不同器官中内生细菌的菌群密度差异较大,野生的较栽培的大;五味子各器官中,根中的内生细菌最多,其次为茎,叶片中最少。从分得的大量内生细菌中共纯化出302株内生细菌,拮抗菌比率平均为24.19%。从中选出了12株对五味子茎基腐病菌、人参根腐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番茄灰霉病菌、人参黑斑病菌具有较好拮抗作用的菌株。12株菌株的发酵产物对供试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JYg-2对人参根腐病的抑制率最高,达80.02%。结论 五味子植株体内存在大量内生细菌,并且含有一定比率的拮抗菌,拮抗活性稳定。因此五味子内生细菌可以成为开发拮抗菌资源的重要途径,并具有较大潜能。 相似文献
6.
7.
我们用康泰生物细菌鉴定2.0和药敏3.8对103株细菌作检测,手工法作对照,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仪器及鉴定板:温州康泰生物制品所研制的细菌鉴定2.0药敏分析3.8。微量发酵管: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明确拮抗真菌zjts7分类地位和对肿节风黑斑病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的抑菌率以及对病原菌的菌丝形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平板稀释法和平板对峙法,从健康肿节风的根系土壤里分离筛选到一株对肿节风黑斑病菌具有抑菌作用的真菌zjts7。结果:结果表明,真菌zjts7对肿节风黑斑病菌的抑菌率达到81. 82%~100%。经显微镜观察,真菌zjts7可造成肿节风黑斑病菌的菌丝断裂、膨大和畸形。结论:结合形态特征和ITS r DNA序列分析,将该拮抗真菌zjts7鉴定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对西瓜霜中的发酵菌种进行分离、鉴定,探讨西瓜霜发酵炮制的内涵,为西瓜霜的规范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 模拟传统工艺生产西瓜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以西瓜为培养基,发酵制备西瓜霜,分别用PDA、CZA及Sabourand等培养基,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西瓜霜发酵液中的微生物。采用形态学鉴定及DNA的ITS序列对比法鉴定分离出的菌种。结果 西瓜霜炮制发酵中共分离鉴定出6种真菌,分别为镰孢霉属Fusarium的WF-1,青霉属Penicillium的WF-2,毛霉属Mucor的WF-3,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的WF-4、WF-5、WF-6。结论 西瓜霜的制备是以西瓜为培养基,在特定的环境条件,尤其是高盐条件下,通过耐高盐自然真菌发酵炮制而成,而不是传统上认为的渗析制成的芒硝的细小结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胆南星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与鉴定,筛选优势菌种并对胆南星复合菌种发酵进行探索,以解决胆南星杂菌发酵工艺产品质量及稳定性不易控制的问题。方法 取胆南星发酵过程中的深层培养物进行菌种分离与纯化,运用细菌、真菌多相鉴定检测方法及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比对DNA序列,鉴定微生物,将分离鉴定出的菌种分别进行纯种发酵并筛选优势菌种,将筛选出的优势菌种进行复合菌种发酵探索,比较复合菌种发酵胆南星与传统发酵胆南星的指标成分含量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UPLC-QqQ-MS/MS)对传统发酵胆南星和复合菌种发酵胆南星中的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流动相0.1%甲酸乙腈溶液(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2 min,35%~45%A;2~10 min,45%~48%A;10~12 min,48%~100%A;12~12.01 min,100%~35%A;12.01~15 min,35%~65%A),流速0.35 mL·min-1,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负离子采集模式,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模式,采集范围m/z 50~1 000。结果 从胆南星深层培养物中共分离鉴定了8种微生物,筛选出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sp.(厌氧)和铅黄肠球菌E. casseliflavus是胆南星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种,以二者作为复合菌种发酵制得的胆南星与传统发酵法样品比较,游离型胆酸中的鹅去氧胆酸、猪去氧胆酸和猪胆酸质量分数分别增加1.76、0.06、0.19 mg·g-1,结合型胆酸中的甘氨鹅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甘氨猪去氧胆酸、牛磺猪去氧胆酸、甘氨猪胆酸、牛磺猪胆酸含量较传统发酵胆南星分别降低0.63、0.23、0.26、0.16、0.03、0.04 mg·g-1。结论 复合菌种(肠球菌属和铅黄肠球菌)发酵能够使胆南星发酵更加完全,缩短发酵周期,并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及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心包俞募配穴协同拮抗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心包俞募配穴是否确实具有比单用俞穴或募穴更好的协同作用,抑或是具有拮抗作用.方法观察3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自身对照针刺内关、膻中、厥阴俞、膻中配伍厥阴俞4个穴组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俞募配穴对心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单用膻中或单用厥阴俞,内关单穴应用的疗效与俞募配穴具有同样优异的改善心功能的效果.结论表明心包俞募配穴具有协同作用,内关穴确实是治疗冠心病的佳穴.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猪胆汁及天南星、制天南星为原料分别制备发酵制胆南星及混合蒸制胆南星,以胆汁酸类成分为指标,建立以猪胆汁为炮制辅料的胆南星2种炮制品的薄层鉴别及HPLC-ELSD特征图谱。方法: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石油醚:丙酮:冰醋酸(11∶8∶0. 8)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建立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 C_(18)(4. 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与0. 1%冰醋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 m L/min,柱温为30℃,ELSD:漂移管温度为105℃,氮气流量为2. 5 m L/min,建立胆南星HPLC-ELSD特征图谱鉴别方法。结果:TLC和HPLC-ELSD图谱均显示发酵制胆南星可检测到游离型胆汁酸类成分猪胆酸(HCA)、猪去氧胆酸(HDCA)和鹅去氧胆酸(CDCA)3个特征成分,而混合蒸制胆南星中未检测出;混合蒸制胆南星可检测到结合型胆汁酸类成分甘氨猪去氧胆酸(GHDCA)和甘氨鹅去氧胆酸(GCDCA) 2个特征成分,而发酵制胆南星中未检测出。结论:所建胆汁酸类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均可有效鉴别胆南星的发酵制品和混合蒸制品,为胆南星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灵芝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无机盐、氮源、碳源、维生素等方面研究了灵芝发酵培养基的配方,然后根据发酵时所得到的不同菌粉得率,最终得出一个比较合适的灵芝发酵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15.
16.
民族药千里光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玲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8,17(9):37-38
目的:建立千里光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不同的展开系统对千里光进行了薄层鉴别的研究。结果:以醋酸乙酯-甲醇-甲酸(15:9:1)为展开剂时,分离效果较好。结论:此法具有简便、专属的特点,可用于千里光药材的鉴别。 相似文献
17.
18.
广藿香的形态组织学鉴别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深入研究比较广藿香的形态组织学特征,寻找可用于区别“石牌截香”与“海南藿香”的性状与显微特征。方法:形态学与组织学方法。结果:广藿香茎皮层与叶肉组织和中脉基本组织中有单细胞头、囊状的间隙腺毛,茎、叶表面的腺鳞具有大形的单细胞腺头,囊状角皮顶端下陷成类方形、类三角形、双凸透镜形或类圆形等形状,单细胞柄极短小;茎初生韧皮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纤维极细长,壁极厚,髓周细胞含细小针晶及少数正八面体形方晶。以上特征有别于其它唇形科植物,是广藿香的重要鉴别特征。上述两类广藿香的下述形态和组织学特征可资鉴别:石牌藿香类老茎基部类圆柱形,分枝角多数小于60°,中上部茎枝和嫩叶带紫色的少见,栅表比小于10(5.05,9.26),海南藿香类老茎类方柱形,分枝角多数大于60°,中上部茎枝和嫩叶多带紫色,栅表比大于10(14.35,13.18,13.84,14.33)。结论:上述形态和显微特征可用于广藿香的品种鉴定及区别石牌藿香的海南藿香。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