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肤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不是很常见,国内仅有个别报道,由于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组织学改变不完全相同,因此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我们遇此病l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脊柱疾病的报道逐渐增多,临床误诊误治的情况多有报道,治疗效果较差。笔者综述了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脊柱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易感因素,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展进行回顾,并分析误诊及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旨在加深临床医生对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脊柱疾病的理解,促进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脊柱疾病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菌组(MAC)肺病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临床表现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胸科医院2010-2011年新发并有完整资料的MAC肺病18例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9例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对NTM肺病的诊断水平.结果 MAC肺病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基础疾病、症状和痰抗酸染色阳性等方面无显著差别.MAC肺病以上叶空洞型较常见(13/18),脓肿分枝杆菌肺病以结节支气管扩张型较常见(8/9);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双肺微结节(8/9)、树芽征(7/9)和多发支气管扩张(8/9)较MAC肺病(7/18、6/18和5/18)常见,MAC肺病患者上叶空洞(13/18)较脓肿分枝杆菌肺病(2/9)常见.结论 MAC肺病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的许多特点相类似,但双肺微结节、树芽征和多发支气管扩张多见于脓肿分枝杆菌肺病,上叶空洞多见于MAC肺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鸟-胞内分枝杆菌(MAC)肺病伴空洞的CT特征,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菌种鉴定为MAC肺病且胸部CT扫描显示伴有空洞的21例患者入组(观察组);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同时期符合纳入标准的21例空洞型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匹配原则为同性别、年龄±2岁。分析两组空洞类型、壁厚、直径,以及支气管扩张征、实变影、长径>1cm的结节或肿块、小叶中心性结节(包括树芽征)、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钙化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共检出空洞74个,空洞直径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27.9(17.3,39.8)mm,空洞壁厚的M(Q1,Q3)为2.7(1.7,4.1)mm;对照组共检出空洞55个,空洞直径的M(Q1,Q3)为20.6(13.4,32.0)mm,空洞壁厚的M(Q1,Q3)为3.6(2.5,4.7)m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241、-2.431,P值均<0.05);观察组薄壁空洞检出构成比以及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伴小叶中心性结节检出率分别为60.8%(45/74)、85.7%(18/21)、57.1%(12/2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占36.4%(20/55)、38.1%(8/21)、23.8%(5/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7.543、10.096、4.842,P值均<0.05);观察组厚壁空洞、周围卫星灶、引流支气管征检出构成比以及长径>1cm肺结节检出率分别为39.2%(29/74)、58.1%(43/74)、28.4%(21/74)、23.8%(5/2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占63.6%(35/55)、94.5%(52/55)、63.6%(35/55)、76.2%(16/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7.543、21.582、15.966、11.524,P值均<0.05)。 结论 MAC肺病患者胸部CT扫描更易看到薄壁空洞伴支气管扩张、肺小结节;肺结核患者CT扫描更易看到厚壁空洞伴引流支气管征、周围卫星灶、长径>1cm肺结节,两者CT表现有各自的特点,可为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C)肺病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并经临床及实验室证实的16例MAC肺病患者和15例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CT及高分辨率CT(HRCT)的表现.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的CT表现、常见病变的分布特点进行四格表x2检验.由于患者总例数<40例,用确切概率法计算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中肺实变影(28/31)、支气管扩张(28/31)、小叶中心性结节影及树芽征(28/31)的影像学表现多见.MAC肺病患者上叶发病优势(10/16)高于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2/15)(确切概率法,P<0.01).MAC肺病患者以空洞型为主(11/16),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以结节支气管扩张型为主(11/15)(确切概率法,P<0.05).MAC肺病患者肺实变、空洞病变、小叶中心性结节影及树芽征累及肺区范围(分别为55/96,33/96,68/96)多于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分别为26/90,18/90,48/90)(确切概率法,P值分别为<0.01、<0.01、<0.05).MAC肺病患者于右肺中叶(11/16)及左肺舌叶(12/16)出现肺实变者多于脓肿分枝杆菌肺病(右肺中叶及左肺舌叶均为4/15)(确切概率法,P<0.05).结论 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C)和脓肿分枝杆菌肺病的CT表现有一定相似性,但亦有各自一定的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可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代表已被从土壤和水中分离出的一群广泛的生物体,暴露于这些细菌被认为是人类感染的源泉。过去的10年里,由于新的、更敏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应用于NTM菌种鉴定,不仅新的NTM物种显著的增加,而且NTM的分离频率也有所增加。目前有超过140种NTM,其中至少40种与肺内感染相关(表1)1。随着NTM分离率的增加和新物种的丰富,当1个病人呼吸道样本的中有NTM菌种生长时,临床医生越来越多的面临着确定怎样的临床治疗方案。这篇文章将会试图讨论我们几乎每天都会被我们的同事(往往是我们的病人)问及的3个重要问题:1)NTM感染在增长吗,如果是,原因是什么?2)如果我的病人真的有NTM肺病,我如何知道?3)我需要治疗我的病人吗?如果需要,怎么治疗?通过阐述上述每一个问题,我们希望用一些有用的信息武装临床医生,让他们更好理解并与治疗感染的困难斗争。  相似文献   

7.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特点与药物选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结核分枝杆菌亦称非典型分枝杆菌,指结核杆菌以外(不包括麻风杆菌)的分枝杆菌,由该菌感染所致疾病叫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近年来,随着引起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不断增多及艾滋病的流行,结核病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有所上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对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州肺科医院于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确诊的NTM肺病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均经菌型鉴定证实为NTM.误诊为肺结核20例(54.1%),支气管扩张或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扩张18例(48.6%),慢性支气管炎8例(21.6%),尘肺合并肺结核3例(8.1%),支气管哮喘、肺炎各2例.主要症状依次为咳嗽37例(100.0%)、咯痰34例(91.9%)、咯血30例(81.1%).X线胸片示两侧受累者31例(83.8%),单侧者6例(16.2%),有空洞12例(32.4%).治疗结果:目前治疗已满疗程的患者29例,痰菌转为阴性者24例(82.8%).结论 NTM肺病患者病程长,症状不特异,常易被误诊为肺结核和支气管扩张,抗结核治疗疗效差.  相似文献   

9.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因其临床症状及 X线胸片表现与肺结核病极其相似 ,极易导致临床医生的误诊误治。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 3例 ,女 3例 ;年龄 19~ 5 7岁 ,平均 37岁。无症状 1例 ,有症状者 5例 ;其中咳嗽 ,痰带血丝者 3例 ,咳嗽伴低热者 1例 ,咳嗽伴胸痛者 1例。病程 2个月~ 10年 ,平均 3年。2 . X线胸片及 CT表现病灶位于肺两侧者 2例 ,左上索条状阴影边缘清晰者 2例 ,左上斑片状影边缘尚清晰者 1例 ,右上斑片状影边缘尚清晰者 1例 ,无云絮状模糊影像。胸部 CT检查发现右上有空洞 ,壁较薄 1例。其余改变与 X线胸片表现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矽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矽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 L型的感染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矽肺结核组与矽肺组患者进行痰结核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 L 型培养 ,并采用 IK染色法对培养物作进一步鉴定。结果 矽肺结核组 12 6例患者中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 18例 ,检出率为 14 % ;结核分枝杆菌 L型培养阳性 6 4例 ,阳性率为5 1% ,两者相比差异极其显著 (P <0 .0 0 1)。且矽肺期别越高 ,痰结核分枝杆菌 L型的阳性检出率也越高 ( 期为38%、 期为 6 7%、 期为 91% ) ,各期患者间差异极其显著 (P <0 .0 0 1)。矽肺组 10 2例患者中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均为阴性 ,而结核分枝杆菌 L型培养阳性 8例 ,阳性率为 8%。结论 矽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 L型的感染率较高 ,开展结核分枝杆菌 L 型检测 ,对减少矽肺结核复发的漏诊或误诊、提高矽肺结核的早期诊断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多重感染的存在.方法 从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参比实验室保存的菌株中,选择1999年至2004年在同一抗结核疗程中前后2次分离菌株的耐药表型改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挑选并活化入选病例的首次分离株,分离培养单菌落.利用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分型(VNTR)方法,对每个分离株的30个单菌落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 在22例入选病例中,2例患者的首次分离株中存在2种不同基因型的菌株.2种不同基因型菌株在单菌落中占的比例分别是24:6和29:1.其余20例患者分离株各自的30个单菌落的基因型相同.结论 上海地区结核病患者中存在结核分枝杆菌的多重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深圳献血员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情况和相关特点。方法使用ELISPOT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来了解1503例合格献血员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情况。结果 1503例合格献血员中有148例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阳性,阳性率为9.85%,男性与女性阳性率没有差异,年龄在25岁以下人群阳性率低于年龄在25岁以上人群。结论献血员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山东省13个哨点县2004—2007年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率和菌种分布情况。方法对山东省13个哨点县2004—2007年送到汉光中心的2625株分枝杆菌菌株,进行分枝杆菌菌群鉴定试验,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菌株应用16SrDNA测序方法进行菌种鉴定。结果2625株菌株分枝杆菌菌群鉴定39株为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群,39株菌株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有36株是非结核分枝杆菌,其中29株为胞内分枝杆菌株(80.6%), 其余分别为堪萨斯分枝杆菌、偶然分枝杆菌各2株、戈登分枝杆菌、龟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物、瘰疬分枝杆菌各1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2株;鼻疽诺卡氏菌1株。山东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率占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菌株的1.4%。结论山东地区流行的非结核分枝杆菌以慢生长分枝杆菌的胞内分枝杆菌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并分析艾滋病病毒(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HIV/MTB)、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HIV/NTM)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集、整理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的病例及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例的资料,运用SPSS软件分别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结果共纳入HIV/MTB感染者91例,HIV/NTM感染者23例。HIV/MTB感染者、HIV/NTB感染者的浅表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分别为19.8%、69.6%,中度以上贫血的发生率42.9%、69.6%,胸腔积液的发生率35.2%、60.9%,病死率6.6%、21.7%。HIV/NTM感染者HIV核糖核酸(RNA)定量水平(P=0.003)和严重低蛋白血症(P=0.019)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HIV/MTB感染者。同时,HIV/MTB感染者肺部病变范围≥2个肺叶的比例,明显高于HIV/NTM合并感染者(P=0.039)。结论 HIV/NTM感染与HIV/MTB感染在浅表淋巴结肿大、贫血及胸腔积液发生率、病死率有差异,可为鉴别诊断提供参考;HIV/MTB感染者更易发生低蛋白血症,肺部病变更广泛。  相似文献   

15.
重视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实验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礼宽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1):1429-1429
由于艾滋病(AIDS)患者增加,肺部非结核分枝杆菌病(NTM)和非结核分枝杆菌(MOTF)感染已日益严重。我国MOTT感染常为速生长分枝杆菌(脓肿、龟分枝杆菌和偶然分枝杆菌)、鸟胞内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和蟾分枝杆菌等所致。  相似文献   

16.
结核病是当今全世界三大传染性疾病之一,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感染过结核病,每年增加八百万新感染患者,有大约三百万人死于结核病。巨噬细胞是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的细胞群,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它通常能够吞噬外来致病原,并利用其核内体或溶酶体对病原体进行消化处理,形成食物泡,最终将之降解。结核杆菌主要通过巨噬细胞表面受体C3以及CR1、CR3、CR4等发挥调理作用侵入巨噬细胞^[1]。但是结核杆菌进入巨噬细胞后,能够抑制食物泡的成熟,从而逃过巨噬细胞的降解,进而导致人体发病^[2,3]。  相似文献   

17.
[摘要] 非结核分枝杆菌相关颅内感染相对罕见。本文报道了1例艾滋病合并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中枢系统感染病例。病例系1名45岁女性患者,因“头晕3月,加重伴头痛、失语1周”住院,入院后进行脑脊液检查,并利用二代宏基因组测序发现感染病原菌为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最终获得治愈。本文通过复习有关资料,深入探讨了艾滋病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相关性颅内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提示临床医生警惕非结核分枝杆菌相关性颅内感染及其严重性,及时确定病因并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是指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及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一类分枝杆菌的总称,可引起人体肺、骨关节、淋巴结、软组织等器官和组织的感染,也可引起全身播散性疾病[1]。近年来,NTM病的患病率及发病率均有增加,脊柱NTM病的报道也逐渐增多[2-5],但是脊柱NTM病的磁共振表现及随访影像变化的报道却很少。  相似文献   

19.
据Medscape.com6月28日报道(原载Chest2006:129:1653—1672),在发达国家,结核的感染人数在逐年递减,但由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引起的肺部疾病所占比例却在增加。  相似文献   

20.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除了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与麻风分枝杆菌外的一类抗酸染色阳性的分枝杆菌的统称。根据其生长速度,可划分为快速生长分枝杆菌(rapidly growing mycobacteria,RGM)和缓慢生长分枝杆菌(slowly growing mycobacteria,SGM)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