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体经穴经线高发光等生物物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体表经穴与经线的观测,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近年来对显性感传与隐性感传的大量调查,为经络现象在人体普遍存在的事实提供了重要依据,但尚以受试者主诉感觉为指标。为了深入观察经络现象和探讨经络实质,探寻各种有效的客观测量指标,以冀对人体经穴和经络线进行客观的直接观测,已引起中外有关科学工作者的兴趣。如何检验已有的方法,创立新的有效的客观测量手段,用以验证、研究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并探索经络实质,是当前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2.
十几年来,我们采用自行研制的人体超微弱冷光测量技术,编制了各种相应的计算机分析方法,并在经络学说、针灸作用、针刺机理、经络辩证、中药归经中进行了较广泛的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获得结果。本工作又另着重对各种中医“证”动物模型的体表冷光规律,刺激耳穴、体穴发生的得气现象,循经感觉传导与经穴冷光相关规律,多种腧穴冷光特性开展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 人体在生命活动中都产生着能量来维持其机能,有些能量的变化,如电能、热能的变化,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并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就象心电、脑电、肌电的测试,热象技术的应用,以及皮肤电参量在经络研究上的应用等等.但是,人体体表经穴可见光的发生和变化,并未被人们所认识. 为了探索新的经络物理参量,寻找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变化特性的客观指标,我们对人体体表经穴的超微弱发光进行了研究,这种光已被实验观测到~((1)).这种极其微弱的发光信息,反映了人体正常生理状态及某些病理状态的变化,现已找到了与一些疾病相关的经穴发  相似文献   

4.
研究背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经络、穴位的客观检测与针灸的作用机理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经穴的低阻抗特性,针刺时的肌电、局部血流图、红外热象轨迹、同位素示踪等循经变化特点,经穴部位神经与血管分布特征等研究,使人们对经络、穴位的认识不断深入.近40年来,从温度计测温、液晶显像、红外热像技术,随着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先后用于经络、穴位温度的测量观察.已有的研究表明,人体正常状态下与生理、病理状态变化时,均可能出现经络和穴位的皮肤温度与非经络处不同或更为明显的改变,针刺穴位可引起相应经络循行部位与经穴的温度变化,为经穴的相对特异性、效应性及其用于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了依据.然而,对于经穴温度变化的机理、调节途径等认识很少.  相似文献   

5.
经线区皮内微血管网络自律运动有序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索经线区皮内微血管网络的生理特性.方法:在用针灸经络定位仪严格确定定位的基础上,利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仪测定、记录同一经线不同部位、同一断面不同经线、经线与非经线区皮内微血管的活动.结果:①经线区皮内的微血管网络具有同步舒缩的特性,而非经区皮内微血管间的舒缩活动无同步性;②同一经线不同部位皮内微血管网络的舒缩活动具有基本一致的频率;③不同经线间皮内微血管网络的舒缩活动具有不同的频率;④左右侧同名经的皮内微血管网络的舒缩活动频率基本一致.结论:体表经络的实质是皮内呈有序态的微血管网络.  相似文献   

6.
人体经穴病理发光信息的研究——300名受试者观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量人体体表发光的实验测试及各种排除实验,发现人体体表不断向外界发放着一种超微弱的可见光,这是一种冷光。也曾对某些疾病组患者经穴的发光规律进行了探讨,观察到这些疾病组患者分别存在着一至几个特殊的左右发光不对称的经穴,这些与疾病相关的发光不对称的经穴,称为病理发光信息点。在上述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探讨人体体表经穴冷光信息变化规律及其在研究祖国医学脏腑、经络、气血等学说中的作用,探寻无损伤的中医现代化诊病方法,又做了如下两部分实验研究工作:一、对已观察过的病  相似文献   

7.
佘延芬  朱江 《中国针灸》2012,32(7):661-664
经穴具有反应功能和效应功能,反应功能是经穴与病变部位相关的直接体现,是效应功能产生的基础,穴位体表电阻为经穴反应研究的常用客观指标。基于体表电阻的经穴反应特异性研究中,仪器的选择是技术关键。目前用于经络穴位电阻探测的仪器主要有两电极和四电极两种类型,笔者通过对不同类型经络穴位电阻探测仪的特点及其测量干扰因素进行分析讨论,认为两电极的经络穴位电阻探测仪需进一步控制测量干扰因素,适宜于定性分析;四电极的经络穴位电阻探测仪,因其测量时干扰因素较易控制,故适宜于定量研究,但需要更多的研究单位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完善仪器设计,以适应研究需求。  相似文献   

8.
<正> 三阴交是临床治疗中的常用穴之一,《甲乙经》云:“三阴交在内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我们为了客观验证祖国医学有关三阴交与足三阴经交会的理论,为针灸临床提供可靠依据,并探索观察针刺得气的客观指标。现对14例受试者,针刺三阴交得气前后脾、肝、肾及非经部位的冷光信息作了69人次观察比较,结果如下: 方法一、仪器:详见前文,要点如下: 选用高灵敏度的光电倍增管做探测器,接收经穴不断发放的超微弱冷光信息,再经一系列的放大甄别,由记录仪自动描其发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针刺结合压迫阻滞对经脉的循经性、可阻滞性、效应性进行观察,以阐明经络现象的机理和经络的实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对301例患者在分别针刺昆仑穴和委中穴的同时按实验要求依次压迫跗阳-飞扬等15个经线穴点及其对照组非经线穴点,采用TCD观察压迫前后及解除压迫后对椎动脉血流变化情况的影响。结果针刺同时压迫经线穴点可明显阻断针效,而压迫非经线穴点则不能阻断针效,P均<0.01。结论压迫膀胱经不同段的经线穴点均可阻断针刺的效应,且这种阻断效应只有施加在经线上才能表现出来。提示针刺过程中外周确实可能存在某种“循经行进的实质性过程”。  相似文献   

10.
十二经脉在肢体表面的走行位置如何,自古以来,历代医家都对它们作了具体的描述,虽有某些不同,但差异不大,其中以《内经》的描述比较早而全面,以后的不少经络文献基本上都是对《内经》的经络学说进行注释和发挥。在四肢,古人所述的经络路线与现代人体的感传线路大体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古书的考证和感传经过的部位,对四肢表面经脉的走行位置作出较为准确的描述。近年来,在经络的研究领域,因为对经络叙述方位认识的不一致,而导致对经脉在肢体的走行位置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在上肢。李方正[1]在阐释经穴与神经的重合关系时,显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90年代至今的周围性面瘫中医药治疗的方法选择、辨证论治、遣方用药、经络腧穴运用、治疗时程的特点,总结其总体趋势和不足。方法:回顾1991年6月-2012年12月之间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文献,计算各种治疗方法、中医辨证、经方运用、经络腧穴、治疗时程选择的文献频数,统计分析其总体趋势。结果:中药内服、针灸(包括电针)及与西药同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占的比重较大;急性期面瘫仍以风邪为主要病因,并分为风寒和风热,其中风寒略多于风热;针灸治疗使用频率较高的穴位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迎香、禾髎、合谷;足少阳胆经阳白;足太阳膀胱经攒竹;手少阳三焦经丝竹空、翳风;手太阳小肠经颧髎;足阳明胃经下关、颊车、地仓;足厥阴肝经太冲;经外奇穴鱼腰、太阳、牵正。99.46%文献报道中针灸治疗频率为每日1次或隔日1次,78.49%的文献报道该病在30~45天痊愈。结论:周围性面瘫的中医药治疗呈现以中西药物内服、针灸火罐并举的特点,该病的辨证在急性期以风寒和风热外袭为主,慢性期以气血不足为主;方药的选用以经方为主,其中牵正散是最主要的方剂;针灸所用经络以面部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的穴位为主。针灸治疗频率以每日1次或隔日1次为宜,该病大多数在30-45天可以痊愈。  相似文献   

12.
周岩 《河南中医》2016,(5):751-753
目的:探讨影响肺癌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56例肺癌患者(肺癌组)与294例正常人群(对照组)的出生日期运气学信息,分别进行中运、司天、在泉、主气、客气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统计学差异。结果:可能引起肺癌患病率增加的运气分别是:中运木运、木运太过、金运太过、水运不及;司天少阴君火;在泉阳明燥金;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太阳寒水。可能引起肺癌患病率减少的运气分别是:中运火运、土运、水运太过;司天少阳相火、太阳寒水;在泉厥阴风木、太阴湿土;主气阳明燥金;客气太阴湿土、少阳相火。而对肺癌患病率无明显影响的运气是:中运金运、水运、木运不及、火运太过、火运不及、土运太过、土运不及、金运不及;司天厥阴风木、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在泉少阳相火、太阳寒水、少阴君火;主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客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阳明燥金。结论:肺癌患病率与出生日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发病与出生日期五运六气信息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3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出生日期运气学信息与317名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可能引起2型糖尿病患病率增加的运气分别是:司天厥阴风木、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客气少阳相火;中运木运不及、火运太过、金运太过;主气少阳相火、太阳寒水;在泉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P0.05)。可能引起2型糖尿病患病率减少的运气分别是:司天太阴湿土、少阳相火;客气少阴君火、太阴湿土;中运火运不及、土运太过;主气少阴君火、阳明燥金、厥阴风木;在泉厥阴风木、太阳寒水(P0.05)。而对2型糖尿病患病无明显影响的运气是:司天少阴君火;客气厥阴风木、阳明燥金、太阳寒水;中运木运太过、土运不及、金运不及、水运太过、水运不及;主气太阴湿土;在泉阳明燥金。结论:从运气学信息分析,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群禀赋阳气不足。糖尿病发病与出生日期运气学信息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从三阴三阳开阖枢论治失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红 《光明中医》2016,(19):2777-2781
阳不交阴,则夜不成寐。《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太阳主开,少阳主枢,阳明主阖""三阴之离合,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也。"其中阳明不能阖是失眠的重要原因,影响阳明不能阖的原因有太阳、太阴开机的不佳,少阳、少阴枢机的不利,厥阴、阳明的不能阖。现根据顾植山老师"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在临床治疗失眠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全国名中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武连仲教授用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概括出针刺的理、法、方、穴、术,其创立的"通经止痛"针刺疗法在临床中疗效佳,武老在治疗坐骨神经痛时,取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具有走窜针感的经穴为主穴,其配伍精确,组方严密,手法独特,可供临床参考。本文将武老运用"痛经止痛"针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经验从"理、法、方、穴、术"方面做浅述。  相似文献   

16.
从太阳病发热与恶寒并见、阳明病不恶寒反恶热、少阳病往来寒热、太阴病手足自温、少阴病身反不恶寒、阙阴病阙热胜复等论述《伤寒论》六经病证发热。认为单纯发热易辨认,但发热有真假之分,有时不易区别,必须经过现象探讨本质。  相似文献   

17.
唐瑛 《河南中医》2008,28(5):4-6
四肢骨节疼痛在《伤寒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诸篇都可以见到,但以太阳和少阴篇多见,共涉及原文十三条次,汤方六个。一般来说,时间短,疼痛范围广,疼痛程度较轻,并兼有外感症状为太阳伤寒证;疼痛局限于骨节,疼痛较剧烈,兼有少阳证,为太阳少阳合病;四肢疼痛明显,兼有太阴寒湿证,为太阴中风证;疼痛时间较长,病情缠绵,疼痛剧烈,可为肌肉,可为骨节,结合当地气候是否湿邪为患,首先考虑风湿;本为少阴体质,疼痛反复发作,四肢沉重疼痛,兼有水肿,多为肾阳虚衰,水饮内停证;而疼痛剧烈,伴有冷痛,多为肾阳虚,阴寒内盛证。  相似文献   

18.
六经下利证治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下利是临床中常见的病症,在《伤寒论》中论述极为详细,载有其条文有八十余条,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皆有下利证治。作者就《伤寒论》中有关下利的证治按六经进行分类浅析,通过分辨明析六经下利证候,对合理使用经方,提高临床施治下利病证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所创立的三阴三阳辨证,后世也广泛称之为六经辨证,一直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笔者通过对经方、六经理论的阐释,以及对《伤寒论》中"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位序的理解,认识到古人总结经方的过程即:先认识到表、里,后认识到半表半里,三阳证先认识到表阳证太阳和里阳证阳明,后认识到半表半里阳证少阳,故三阳的排序是太阳→阳明→少阳;三阴证先认识到里阴证太阴和表阴证少阴,后认识到半表半里阴证厥阴,感到疑问最多的是厥阴,故三阴的排序是太阴→少阴→厥阴。《伤寒论》中三阳三阴排序不是简单的编写问题,更与经络相传无关,而正是标明了经方发展史。  相似文献   

20.
付琳  向光维  李小会 《吉林中医药》2020,40(1):48-51,55
肾性水肿临床可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仲景继承《内经》理论,著《伤寒杂病论》并开创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对现代肾性水肿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体系囊括了经络脏腑、气血津液、体质禀赋等理论基础。根据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理论为基础,结合各经辨证要点,将《伤寒论》六经辨证引入肾性水肿的临床诊疗。拓展六经辨证理论在肾性水肿临床治疗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