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累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垫压术后黄斑区形态改变。方法 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43例,经间接检眼镜下巩膜扣带术和(或)联合环扎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分别于术后1周、1月、3月、6月复查视力、眼底检查和频域OCT检查并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1周时,最佳矫正视力0.05~0.3,较术前提高(P=0.015);OCT显示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者占11.6%,好转者占44.2%,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术后3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0.3~0.6,提高2行以上者占76.7%。术后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3—1.0,提高2行以上者占93.0%,与术后3个月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与术后6个月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者占90.7%,与术后6个月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结论 频域OCT检查能够发现临床眼底检查不能发现的黄斑区神经上皮脱离的存在,黄斑区视网膜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结构连续性中断,进而为预测累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力恢复进程及病情解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33眼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采用巩膜扣带术(2眼)和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20%C_3F_8(3眼)或硅油(28眼)充填,20眼切除晶状体,27眼使用过氟化碳、协助剥膜,使用冷凝(9眼)和(或)眼内氩激光(24眼)封闭裂孔。结果:术后随访6~42个月[平均(16.97±9.88)个月],26眼视网膜完全复位(78.8%),4眼黄斑复位,3眼未复位。复位的30眼中,术后视力低于0.02者4眼,0.02~0.04者3眼,0.05~0.08者2眼,0.1~0.3者14眼,0.4~0.7者7眼。结论:根据裂孔的情况正确选择手术方法和眼内充填物,大部分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眼可脱盲。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获得较好视力预后的关键,术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眼科学报2003;19:71-74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累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RRD)患眼手术前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与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表现的变化。 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在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确诊为累及黄斑的RRD并行巩膜扣带术的患者52例(52眼),以对侧正常眼作对照。RRD患眼均行巩膜扣带手术治疗。手术前及手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进行OCT及mfERG检查,观察RRD患眼黄斑区微结构,以及黄斑区反应振幅密度及潜伏期的变化。采用t检验对术前患眼与正常眼进行比较,采用重复测景方差分析对患眼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与中央1环的N1、P1波反应密度和潜伏期比较分析;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法分析术后各时问点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黄斑中心凹厚度、中央1环的N1、P1波反应密度和潜伏期的相关性。 结果:所有患眼术后均成功复位。术前患眼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正常眼明显增厚,为(534+44)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27,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眼相比较,术前患者中央1环Nl波和P1波振幅密度降低(tN1=17.372、tp1=23.943,P< 0.05),潜伏期延长(tNl=5.291、tPl=7.306,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中央1环N1波及P1波振幅密度较术前均提高(P<0.01),潜伏期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BCVA在术后1、3、6个月与黄斑中心凹厚度呈负相关(r=-0.801、-0.695、-0.643,P<0.05),l与中央1环N1波及P1波振幅密度呈正相关(rN1=0.702、0.695、0.632,rp1=0.811、0.713、0.648;P< 0.05),与潜伏期无相关性。 结论:OCT与mfERG可以客观综合观察RRD患者术后黄斑区的形态和功能,评估视网膜脱离后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累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术手术成功眼后极部进行OCT扫描,并分析其与术后视力的关系.方法 28例28只眼视网膜脱离已累及黄斑区者,经间接检查眼镜下巩膜外加压术联合或不联合环扎术,视网膜均成功复位,分别于术后1周、1、3、6、12个月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最佳矫正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于术后1周、3月、6月、12月分别为53.57%、60.71%、78.57%、85.71%、88.46%,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后1周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01),术后1月与术后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4);术后3月与术后1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术后6月与术后3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6);术后12个月与术后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3),但与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OCT扫描测量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厚度+视网膜下液高度于术后1周、1月、3月、6月、12月分别为(507.89±144.37)μm、(389.89±104.47)μm、(298.15±97.35)μm、(264.00±82.26)μm、(230.57±58.71)μm;术后1月与1周(P=0.000)、术后3月与1月(P=0.000)、术后6月与3月(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6月和12月则无明显变化(P=0.088).视网膜神经上皮下积液,随着时间的延长,积液不断吸收,至术后12月时达92.31%视网膜神经上皮下积液完全吸收.结论 OCT能清晰地显示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区微观形态结构的变化,黄斑区解剖复位需要较长时间,可以较好地解释术后视力的恢复过程.  相似文献   

5.
张旭  沈丽君 《眼科研究》2012,30(1):67-71
背景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行硅油取出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率高,如何降低术后复发率是研究的热点.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可确认适宜的取油时机,是否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目的 OCT观察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行硅油取出术前黄斑区视网膜的解剖形态,分析影响硅油成功取出的因素. 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49例55眼的临床资料,其中联合硅油填充术者40例45眼,术后3~6个月,OCT检查黄斑区形态,行硅油取出术,随访时间均为硅油取出术后1年以上.比较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前、硅油取出术前和硅油取出术后1年患眼黄斑区的OCT表现以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OCT检查黄斑裂孔愈合标准分为一类愈合及二类愈合.结果 硅油取出前OCT示40眼视网膜成功复位,占88.89%,其中2眼裂孔愈合,裂孔边缘消失,属于一类愈合;38眼裂孔边缘平贴于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层,但中心凹处神经纤维层存在缺损及RPE层暴露,属于二类愈合.硅油取出术后,二类愈合眼中l眼于术后2年发现视网膜脱离复发;联合硅油填充术者40例45眼术前BCVA为1.93±0.06,硅油取出后1年BCVA为1.16±0.07,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 结论 OCT检查可以作为硅油取出的术前评估.OCT证实黄斑裂孔闭合或黄斑裂孔的贴附眼可行硅油取出术;OCT检查示黄斑裂孔未闭合的贴附眼行硅油取出后预后较差,是视网膜再脱离的危险因素之一,需长期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54例单纯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采用单纯膜扣带术,伴放液或不放液均不施行电凝、冷冻或激光。  相似文献   

7.
儿童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儿童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0例11眼,年龄10~15(平均13.0)岁。男8例,女2例。除2例2眼1a前有拳击外伤史,余均无明显外伤史。术前视力光感~0.044眼,0.05~0.36眼,≥0.31眼,高度近视5例,正视眼和低度近视5例。裂孔形态:7眼为圆孔,1眼马蹄孔合并圆孔,1眼为视网膜巨大裂孔,2眼锯齿缘截离孔。除2例2眼有部分玻璃体后脱离外,其余都没有玻璃体后脱离。PVR分级A级4眼,B级4眼,C1级2眼,C2级1眼。其中10眼行巩膜外环扎外加压术,巨大裂孔眼行玻璃体手术硅油填充。结果:9眼1次获得视网膜复位,1眼因出现新裂孔导致视网膜复位小良,再次外加压注气封闭裂孔治愈。随诊3mo,全部病例视刚膜复位良好。视力提高,最好的1眼视力达0.5。硅油眼6mo后取出硅油,视网膜复位良好。结论:环扎加压术在儿童玻璃体后脱离极少的情况下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8.
无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裂孔性”视网膜的定义、分类及临床治疗。方法:对72例(72眼)术前未查见裂孔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根据病因分别进行巩膜外环扎加压并联合或不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结果:随访半年至一年,45例术前未查见裂孔的原发性网脱者复位良好。结论:对“无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前不应一味寻找孔裂孔而延误手术时机。应根据不同病因尽早采取相应措施。手术以简单为原则,必要时采用联合手术,使视网膜最大限度的解剖复位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OCT)在巩膜扣带术后黄斑形态检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Zeiss-Humphery OCT检查仪对30例(31只眼)经巩膜扣带术复位成功的患者黄斑区进行经中心凹水平和垂直扫描,观察黄斑形态,并测量中心凹处神经上皮厚度。结果共31只眼接受检查,黄斑区结构正常11只眼,神经上皮平均厚度为(149.54±12.58)μm,黄斑结构异常20只眼,检测异常率为64.5%,其中黄斑区视网膜水肿3只眼,中心凹神经上皮变薄5只眼,黄斑区色素上皮脱离6只眼,视网膜前膜和皱折4只眼,黄斑全层裂孔和视网膜出血各1只眼。OCT能观察术后黄斑结构的变化,并与术后视力存在一定关系。结论OCT能精确探查视网膜复位术后黄斑结构的变化,并且在病变的定量随访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彬  代艳  乔岗  李娜  王科  白煜 《眼科》2012,21(6):401-404
【摘要】 目的 通过相干光断层扫描(OCT)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术后黄斑区的结构 ,分析其与视力变化的关系。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绵阳市中心医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已累及黄斑区,经行巩膜扣带术视网膜成功复位的41例(41眼)患者。方法 分别于术后1周,1、3 、6、12个月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检查,OCT检查。对术后6个月OCT检查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者, 第9个月增加一次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检查,OCT检查。主要指标 最佳矫正视力,OCT表现。结果 (1)术后1周,1、3、6、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3者分别为3眼(7.32%)、8眼(19.51%)、22 眼(53.66%)、28眼(68.29%)、31眼(75.61%);各时间点OCT检查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 者分别为2眼(4.88%)、11眼(26.83%)、21眼(51.22%)、37眼(90.24%)、40眼(97.56%)。 (2)OCT显示首次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者,较之前一次检查时间最佳矫正视力提高2行以上 者35眼(8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术后6个月内OCT示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完全吸 收的37眼,其后1~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再提高2行以上者22眼(59.46%),而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完全 吸收3个月之后复查时,最佳矫正视力较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3个月内提高均未超过1行,两 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 OCT检查可更好地判断黄斑区视网膜的解剖复位;视 网膜脱离术后解剖复位(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后功能恢复多在3个月内。(眼科, 2012, 21: 401-404)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 (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 ,OCT)研究巩膜扣带术后非屈光性视物变形患者的黄斑复位情况 ,探讨视物变形的原因和预后。方法 选择 82例 ( 82眼 )原发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 ,均经巩膜扣带术获得视网膜解剖复位但主诉视物变形 ,验光后无法矫正 ,利用OCT对黄斑区进行经中心凹水平和垂直线形扫描。结果 OCT检查患眼黄斑区有神经上皮下积液、神经上皮水肿、神经上皮变薄、黄斑前膜、黄斑下膜和黄斑区视网膜下出血 6种异常表现。其中 ,神经上皮下积液共 67眼 ( 82 % ) ,脱离高度平均为 ( 12 1± 10 1 3 6) μm ,脱离范围从 2 46μm到整个扫描区神经上皮下积液 ;神经上皮水肿共 11眼 ,中心凹处神经上皮厚度平均为 ( 3 64± 5 8) μm ;神经上皮变薄共 9眼 ,中心凹处神经上皮厚度平均 ( 92± 13 84) μm。 结论 OCT不仅能够精确的检测巩膜扣带术后黄斑复位情况 ,解释非屈光性视物变形的原因 ,而且能够对术后黄斑进行定量测定和随访 ,对病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术和玻璃体切割术后黄斑区OCT的变化。方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34例34眼根据病情分为2组,A组22例22眼行巩膜扣带术。B组12例(12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激光、惰性气体充填。术后1m、3m、6m、12m行眼部全面检查和OCT检查,平均随访12m。比较两组术后OCT形态变化,中心凹厚度及最佳矫正视力,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术后1月间接眼底镜检查所有患眼视网膜成功复位。(2)OCT观察到A组术后有神经上皮下积液、色素上皮局限脱离两种形态。其中神经上皮下积液包括中心凹处和旁中心凹处,术后1m12例占55%,3m9例占41%,6m6例占28%,12m2例占9%。2例色素上皮脱离发生在术后1m,分别于术后6m,15m消失。B组仅有1例术后1m时发现中心凹处神经上皮下积液,术后2m复查时消失。(3)OCT测量术后1m时的中心凹厚度值平均为A组(282.27±87.65)μm,B组(171.33±17.00)μ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A组随时间延长,中心凹厚度逐渐减小,至12m时恢复正常。B组随时间延长,厚度值无明显变化。(4)术后1mA组矫正视力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A组随时间延长矫正视力逐渐缓慢提高。B组术后3m就达最佳矫正视力,6m后有下降趋势。(5)A组术后并发硅胶海绵脱出并感染2例,结膜下血肿2例。B组并发白内障5例。结论OCT显示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黄斑区形态即恢复正常,而巩膜扣带术后部分患者黄斑下亚临床积液可以持续存在数月之久。残余黄斑下积液可能是巩膜扣带术后视力延迟恢复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对糖尿病患者黄斑结构的影响。 方法对比分析3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糖尿病患者手术 眼与对侧未手术眼以及30例无糖尿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者手术前及术后1 d、1个月时 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测量资料。 结果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眼手术前黄斑中心凹的平 均厚度为(148.5±27.7)μm,术后平均厚度为(219.4±68.23) μm,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未手术眼初次检查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为(147.4±27.5) μm,1个月后复查为(148.2±27.3) μm,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无糖尿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眼术前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为(142.37±12.7) μm,术后为(151.9±23.7) μm,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组术后新增黄斑水肿11只眼,原有黄斑水肿的6只眼中3只眼水肿较术前加重。结论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视网膜厚度明显增加,黄斑水肿的发生率较高,黄斑水肿的程度较重。(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175-177)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两种视网膜复位手术对累及黄斑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黄斑形态与功能的差异。方法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81例(81只眼)伴黄斑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7例(37只眼)行巩膜扣带术;B组44例(44只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C3F8气体填充术。手术前和术后1、3、6个月给予最佳矫正视力、Amsler表、眼底以及B超和OCT等检查;OCT主要观察术后的黄斑形态和记录中心凹厚度。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两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测量值以及最佳矫正视力采用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参加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3.4)个月。术后1个月时,所有患眼视网膜均复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A组1个月时为0.12±0.07,6个月时0.34±0.16;B组分别是0.39±0.14和0.36±0.12(t=10.543,P<0.05)。Amsler表检查:A组患者1个月时26例异常(70.3%),3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是23例(62.2%),21例(56.8%)。B组仅有1例在1个月时呈现异常。OCT主要表现为神经上皮下积液和色素上皮局限脱离,除B组有1例显示异常外,其余28例均是A组患者。两组术后的中心凹厚度,分别是(290±78)μm和(172±23)μm(t=8.81,P<0.05)。结论在伴有黄斑脱离的单纯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除手术对于术后黄斑的解剖复位和视力恢复在早期明显优于巩膜扣带手术,但半年以后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无差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视网膜复位及视力恢复情况;黄斑区OCT图形特征。方法:77例77眼裂孔型视网膜脱离在巩膜扣带术前后,行除常规检查外,拍摄眼底像,行黄斑区OCT检查[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十"字扫描,5.62mm标准扫描线,测量中心凹神经纤维(NF)厚度,及视网膜下残液量,并打印出图像];术后1wk;1,2,3,6mo随访矫正视力、眼底及OCT。结果:本组视网膜脱离患者手术后临床复位率100%,而OCT扫描显示,术后1wk解剖复位率52%,术后1mo62%,术后2mo71%,术后3mo75%,术后6mo87%;术后视力在3~6mo内逐渐提高并稳定;黄斑区OCT图形异常提示视功能改善差。结论:OCT是视网膜脱离手术前后了解和观察病情、预测预后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前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OCT)的形态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8例 2 8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PVRB级以下的患者手术前后黄斑区中心凹进行OCT检查 ,对其图像及与手术前后视力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 2 8例患者术前临床观察及OCT扫描图像可分为两组四型 ;术后OCT检查显示有 11例 (3 9 2 9% )患者视网膜下仍有微量积液 ;两组四型黄斑中心凹平均RNF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OCT作为一种高分辨率的在眼内获得活体组织横断面的检查仪器 ,能直观、清晰地显示视网膜脱离手术前后黄斑区视网膜横断面的形态特征 ,发现一些临床不易观察的眼底细微改变 ,如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下微量的积液、视网膜的水肿、囊腔样改变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OCT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急性视网膜坏死的眼底照相和OCT图像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炎症急性期OCT显示黄白色视网膜病变的区域视网膜弥漫性水肿渗出呈高反射信号,其下结构反射信号屏蔽;神经上皮层下液体积存,视网膜各层组织结构紊乱.黄斑区OCT图像表现为弥漫性水肿,神经上皮层厚度增加,可见高反射渗出物.炎症消退期坏死区域视网膜与正常视网膜相比厚度明显减少,色素上皮破坏.结论 OCT能提供急性视网膜坏死患者视网膜精细的形态学特征,结合眼底彩照、眼部荧光造影检查对该病能进行较全面而精细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