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摘要】目的 观察TGF-β/Smad和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基因在肺纤维化大鼠模型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条通路对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方法 取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肺纤维化模型组,每组18只。采用气管内注入BLM建立Wistar大鼠肺纤维化模型,每组分别于第14天、21天和28天处死大鼠各6只;取肺组织称重,测定肺组织中HYP、IL-1β水平,观察肺组织Col-Ⅰ、IL-1β、TGF-β1、Smad3、α-SMA、Wnt1、β-catenin、LEF-1mRNA的表达,并进行HE染色和Masson胶原染色。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造模后14~28天大鼠肺指数均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HE染色呈现明显的肺纤维化病理改变,Masson染色结果可见造模后14~28天肺间质蓝色胶原呈渐进性增加。(2)造模后第14天,肺组织IL-1β含量、IL-1β mRNA相对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随后逐渐降低,至造模后第28天IL-1β表达量接近正常水平(P>0.05)。(3)造模后14~28天大鼠肺组织HYP含量、Col-Ⅰ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1)。(4)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TGFβ1、Smad3、α-SMA、Wnt1、β-Catenin、LEF-1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且TGFβ1、Smad3 mRNA分别与Wnt1、LEF-1、β-catenin 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TGF-β/Smad和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基因在博来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中表达上调,两条通路对肺纤维化均有促进作用且它们间可能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虫草复方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复方虫草高、低剂量(150、75 mg/kg)组和醋酸泼尼松(3.33 mg/kg)组,每组18只。除对照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气管内一次性滴注盐酸博莱霉素造模,对照组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滴注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后第2天开始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ig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7、14、28 d随机处死6只,分别观察大鼠肺指数、肺组织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血清中MDA的量和SOD的活性。同时取固定部位肺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I型胶原、III型胶原在肺组织中的表达;观察各组大鼠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 虫草复方能明显降低肺纤维化大鼠肺指数和肺组织Hyp的量,并可提高血清和肺组织中SOD活性,降低血清和肺组织中MDA和肺组织TGF-β1、I型胶原、III型胶原的表达;虫草复方可使肺纤维化大鼠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降低和血氧分压[p(O2)]提高;虫草复方明显改善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程度。结论 虫草复方对大鼠肺纤维化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抑制TGF-β1表达、减少肺泡间质胶原沉积及改善肺呼吸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黄芩苷对大鼠肺纤维化的病理学改变及其机制研究.方法 通过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方法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腹腔注射不同剂量黄芩苷,28 d后取材,病理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肺泡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组高低2个剂量组肺泡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均明显减轻,高剂量组效果更好(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组肺组织内TGF-β1含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 黄芩苷抑制肺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其可能机制是通过降低肺内TGF-β1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白及提取物中抗大鼠肺纤维化(PE)的活性部位,并对活性部位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方法采用95%乙醇提取白及得到白及醇提物,药渣水提醇沉法提取得到白及多糖。雄性SD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注射博莱霉素(5 mg/kg)诱导PF模型,灌胃给予白及醇提物(300 mg/kg)或白及多糖(300 mg/kg),14 d和28 d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及胶原沉积变化,计算肺系数,并检测羟脯氨酸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白及多糖部分糖含量,高效凝胶色谱法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其单糖组成。结果与PE模型组比较,白及多糖治疗组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改善,且肺系数及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而白及醇提物组无显著性改善作用。白及多糖糖含量81.41%,数均分子质量(Mn)约为2.23×105,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结论白及多糖能显著降低肺组织羟脯氨酸的产生及胶原的沉积,并延缓PE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TGF-β/Smad和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基因在肺纤维化大鼠模型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条通路对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方法取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肺纤维化模型组,每组18只。采用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BLM)建立Wistar大鼠肺纤维化模型,每组分别于第14、21和28天处死大鼠各6只;取肺组织称重,测定肺组织中HYP、IL-1β水平,观察肺组织Col-I、IL-1β、TGF-β1、Smad3、α-SMA、Wnt1、β-catenin、LEF-1 mRNA的表达,并进行HE染色和Masson胶原染色。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造模后14~28 d大鼠肺指数均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HE染色呈现明显的肺纤维化病理改变,Masson染色结果可见造模后14~28 d肺间质蓝色胶原呈渐进性增加。(2)造模后第14天,肺组织IL-1β含量、IL-1βmRNA相对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随后逐渐降低,至造模后第28天IL-1β表达量接近正常水平(P0.05)。(3)造模后14~28d大鼠肺组织HYP含量、Col-I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1)。(4)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TGFβ1、Smad3、α-SMA、Wnt1、β-Catenin、LEF-1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且TGFβ1、Smad3 mRNA分别与Wnt1、LEF-1、β-catenin 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TGF-β/Smad和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基因在博来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中表达上调,两条通路对肺纤维化可能有促进作用且它们间可能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6.
槲皮素对博莱霉素致鼠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SD大白鼠腹腔内注射槲皮素对实验性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通过博莱霉素致鼠肺纤维化的动物模型。动态观察各实验组与肺纤维化形成相关的第3、7、14、28天肺组织匀浆羟脯氨酸、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动态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形态学定量测量肺组织中炎症细胞数/每高倍视野、肺泡间隔宽度、单位过氧化物(LPO)含量,动态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形态学定量测量肺组织中炎症细胞数/每高倍视野、肺泡间隔宽度、单位面积肺纤维化灶所占的分面积。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槲皮素组能显著地降低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程度。结论:槲皮素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博莱霉素(BLM)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病理生理改变的影响,探讨HO-1参与BLM致大鼠肺纤维化发病机制.方法 通过BLM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同时设立生理盐水(NS)组和HO-1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组.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转化生长因子-禾β(TGF-β)和总胆红素含量;检测肺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肤(GSH)和羟脯氨酸 (HYP)含量.结果 HO-1水平被抑制后,不能改善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但可以有效抑制TGF-β、总胆红素和HYP水平,减少GSH耗竭.结论 HO-1通过其氧化损伤和促纤维化机制促进BLM致大鼠肺纤维,但不参予早期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使用博莱霉素的患者产生肺炎样症状和肺纤维化样症状的机理,给动物从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A5,观察其对肺脏的作用,发现该药到达肺组织后,可引起明显的肺损伤。早期先引起肺泡炎,后期可导致肺纤维化。实验从病理学上揭示了博莱霉素引起肺炎样和肺纤维化样症状的原因。提示在给患者使用博莱霉素时,一旦其出现了肺炎样症状,就应及时停药并进行胸部X线检查,及时给予适当处理,以防止肺纤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甘草酸二铵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甘草酸二铵治疗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清洁级大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组(模型组)、甘草酸二铵组和地塞米松(DXM)组.DXM组和甘草酸二铵组滴注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第28天开始,连续14 d腹腔内分别注射DXM注射液3 mg·kg-1·d-1和甘草酸二铵150 mg·kg-1·d-1;第15天取左肺下叶用于免疫组化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γ干扰素(IFN-γ)表达,右肺下叶经HE染色病理观察.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GF-β1、白细胞介素4(IL-4)、IFN-γ含量.结果 (1)甘草酸二铵组与DXM组大鼠肺纤维化程度均较轻微;(2)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GF-β1染色呈强阳性反应,IFN-γ染色较淡,而甘草酸二铵组与DXM组TGF-β1、IFN-γ染色及定量表达则相反(P<0.01);且甘草酸二铵组与DXM组相比,TGF-β1定量表达有差异(P<0.05).(3)模型组大鼠血清TGF-β1、IL-4含量较高,IFN-γ含量较低;而甘草酸二铵组和DXM组则相反(P<0.01).结论 甘草酸二铵可以下调大鼠肺组织TGF-β1、IL-4的表达,降低其血清含量;上调肺组织IFN-γ的表达,增加其血清含量,从而减轻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使用博莱霉素的患者产生肺炎样症状和肺纤维化样症状的机理,给动物从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A_5,观察其对肺脏的作用。发现该药到达肺组织后,可引起明显的肺损伤。早期先引起肺泡炎,后期可导致肺纤维化。实验从病理学上揭示了博莱霉素引起肺炎样和肺纤维化样症状的原因。提示在给患者使用博莱霉素时,一旦其出现了肺炎样症状,就应及时停药并进行胸部X线检查,及时给予适当处理,以防止肺纤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考察诱导子对黄芩毛状根生长和黄芩苷生物合成的影响。方法 用非生物诱导子(Ca2+、Mg2+和Co2+)和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米曲霉A. oryzae、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中提取的真菌诱导子,与黄芩毛状根共培养;HPLC法测黄芩苷的量。结果 各诱导子对黄芩毛状根生长和黄芩苷合成有不同影响:黑曲霉诱导子和米曲霉诱导子质量浓度为40和20 mg/L时,Co2+浓度为1.53×10-4 mmol/L时,黄芩苷的量从7.64%分别增至9.18%、8.81%和8.62%。结论 诱导子对黄芩毛状根次生代谢产物具有特异性,可选择性地促进某一类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试验证实黑曲霉诱导子、米曲霉诱导子和Co2+是适合黄芩毛状根代谢黄芩苷调控的诱导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布渣叶总黄酮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ISO)诱导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布渣叶总黄酮(8、4、2 mg/kg)每天ig给予大鼠1次,连续给药5 d,末次给药后1 h,ISO(2 mg/kg)多点sc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观察布渣叶总黄酮对大鼠不同时间点心电图及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生化法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和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布渣叶总黄酮高、中剂量(8、4 mg/kg)组能明显对抗心肌缺血时心电图J点的下移(P<0.05),尤以注射ISO后10 min时的效果较明显;明显改善ISO引起的心肌病理损伤;降低血清中LDH、CK水平(P<0.05)和心肌组织 MDA的量(P<0.01),提高心肌组织SOD(P<0.01)和GSH-Px活性(P<0.05、0.01)。结论 布渣叶总黄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心肌的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罗布麻叶总黄酮的降压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罗布麻叶总黄酮高、低剂量(32、8 mg/kg)组和罗布麻降压片(0.4 g/kg)阳性对照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在喂饲高脂高盐饲料诱导大鼠高血压模型的同时,每天ig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并运用无创血压测量仪监测大鼠血压的变化。造模6周后,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结果 高脂高盐饲料能显著升高大鼠血压,改变血管组织中CRP、TGF-β1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罗布麻叶总黄酮在高剂量时能降低血压,抑制血管组织中CRP、TGF-β1的表达,提高血清中HDL-C的水平,降低LDL-C、TC、TG的水平。结论 罗布麻叶总黄酮具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其机制与调节血脂代谢、抑制CRP和TGF-β1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干预组(A组)、博来霉素组(B组)及正常对照组(C组)大鼠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5 mg/kg建立肺纤维化模型,A组在博莱霉素后给予阿托伐他汀灌胃10 mg/(kg·d),分别于第7、28天处死一半,病理学观察肺泡灸及肺纤维化程度,生化法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中IFN-y、IL-4的浓度,比较组间变化.结果 与C组相比,B组大鼠出现明显的肺泡炎及纤维化,而阿托伐他汀可显著减轻肺纤维化程度.BALF中,B组IL-4升高而IFN-y降低,阿托伐他汀干预可部分逆转这种变化.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调节Th1/Th2平衡而减轻博菜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半枝莲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方法,依据波谱数据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半枝莲中共分离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圣草酚、野黄芩素、三裂鼠尾草素、黄芩苷、芹菜素、汉黄芩素、4'-羟基汉黄芩素、木犀草素、4',5-二羟基-3',5',6,7-四甲氧基黄酮、柚皮素、7-羟基-5,8,2'-三甲氧基黄烷酮、大波斯菊苷。结论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类型均为黄酮苷元和苷类化合物,可为半枝莲的黄酮成分分析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问  焦燕  李航  李敬轩  蔡云  李红  杨世杰 《医学教育探索》2011,42(10):2047-2050
目的 研究裂蹄木层孔菌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制备S180、H22、MFC实体瘤小鼠模型和S180腹水瘤小鼠模型。将3种实体瘤模型小鼠均分为模型组,裂蹄木层孔菌低、中、高剂量(0.5、1.0、2.0 g/kg)组和环磷酰胺(CTX)阳性对照组,S180腹水瘤小鼠模型加设对照组。观察裂蹄木层孔菌对腹水瘤小鼠生存时间以及实体瘤小鼠瘤质量、胸腺和脾脏指数、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裂蹄木层孔菌低、中、高剂量均能延长S180腹水瘤小鼠的生存时间(P<0.05),抑制肿瘤生长(P<0.05),提高胸腺和脾脏指数(P<0.05)及血清IL-2(P<0.05)和TNF-α水平(P<0.01)。结论 裂蹄木层孔菌对小鼠肉瘤S180、肝癌H22细胞、前胃癌MFC肿瘤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显示一定的抗肿瘤效应,其可能通过提高免疫器官指数及血清中IL-2、TNF-α的水平达到抗肿瘤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蒲公英水提取物降低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大鼠餐后血糖水平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考察蒲公英水提取物 400、200、100 mg/kg对STZ致糖尿病模型大鼠餐后血糖水平的影响,并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正糖钳实验考察蒲公英水提取物对正常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检测葡萄糖输注率(GIR);以pNPG为底物,测定蒲公英水提取物400 mg/kg体外对α-糖苷酶活性的影响;采用Caco-2细胞单层模拟的小肠上皮模型,评价蒲公英水提取物200、100 mg/L对小肠麦芽糖水解和葡萄糖吸收能力的影响。结果 蒲公英水提取物400、200、100 mg/kg给药7 d,可显著降低正常大鼠及STZ致糖尿病大鼠餐后血糖水平,但对血清胰岛素水平、GIR均无影响。蒲公英水提取物对α-糖苷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但半数抑制浓度(IC50)高于阳性药阿卡波糖;蒲公英水提取物 200 mg/L可同时抑制Caco-2细胞单层对麦芽糖的水解和对葡萄糖的转运。结论 蒲公英水提取物具有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小肠对麦芽糖的水解和对葡萄糖的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丹参滴丸对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CCl4复合因素法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丹参滴丸各组同时ig给予丹参滴丸700、350、175 mg/kg,阳性对照组给予扶正化瘀胶囊1 500 mg/kg,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周,正常大鼠给予蒸馏水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活性及总蛋白(TP)、白蛋白(ALB)、IV型胶原的水平;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羟脯氨酸(Hyp)的量;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 丹参滴丸能明显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ALT、AST、NAG活性的升高,降低IV型胶原的量,增加TP和ALB的量;降低肝组织中Hyp和MDA的量,提高SOD的活性,抑制胶原纤维的增加,亦能降低α-SMA的表达。结论 丹参滴丸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抗脂质过氧化、抑制胶原纤维的增加及降低α-SMA的表达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过山蕨总黄酮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肝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扑热息痛致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地塞米松联合酒精致脂肪性肝损伤小鼠模型、ConA致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考察过山蕨总黄酮的肝保护作用;并考察过山蕨总黄酮体外对H2O2损伤的人肝细胞L02的影响。结果 过山蕨总黄酮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扑热息痛致急性肝损伤小鼠、ConA致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及地塞米松联合酒精致脂肪性肝损伤小鼠均有降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作用,还可增加肝组织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降低肝组织丙二醛(MD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及层黏连蛋白(LN)的量。过山蕨总黄酮对L02细胞H2O2损伤有抑制作用,可刺激肝细胞血红素氧化酶(HO-1)活性,抑制H2O2所致的细胞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耗竭及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相当于维生素E的68.55%。结论 过山蕨总黄酮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和增强细胞抗氧化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