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单肺通气作为麻醉领域内一个比较特殊的通气方式,在为胸外科手术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肺损伤.为减轻或避免围术期肺损伤,通常采用下列措施,如选择合适麻醉方式、麻醉药物、呼吸参数、通气模式及非通气侧肺持续低压给氧、应用药物改善氧合、通气侧肺的保护、浅低温以及其他相关肺保护措施.本文就近年来单肺通气期间肺损伤的机制及保护策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余海  李崎  刘斌 《华西医学》2003,18(4):577-577
患儿 ,男 ,1 3岁 ,体重 39公斤 ,因左侧脓胸后肺不张 ,拟行胸腔镜下左侧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全麻诱导后 ,喉镜直视下插入内径为 6mm的Univent管。支气管堵塞导管在纤支镜引导下放入左侧主支气管 ,患儿转为右侧卧位后用纤支镜确认支气管堵塞导管的位置。手术开始后 ,将支气管堵塞导管的气囊充气行单肺通气。停止单肺通气前通过支气管堵塞导管的管腔未吸出分泌物。遂将支气管堵塞导管的气囊放气 ,发现气道压由2 7cmH2 O升至 45cmH2 O ,脉搏氧饱和度(SpO2 )进行性下降至 60 %。将吸痰管放入Univent管吸出大量的脓痰液 ,接着放入纤支镜在直视…  相似文献   

3.
从 1999~ 2 0 0 1年 ,对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我们共作单肺通气全麻 2 3例 ,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高达 30 4%。为此我们在单肺通气手术病人气管导管拔出前后及返回病房时进行SpO2 监测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情况  2 3例病人中 ,一侧肺包虫病 18例 ,男 8例 ,女 10例 ,年龄 6~ 42岁 ,均作包虫内囊摘除术 ;一侧肺部肿瘤5例 ,均作一侧肺切除术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2 8~ 5 6岁。术前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无明显异常。1 2 方法 麻醉诱导依次静注氟哌利多5mg(小儿减量 ) ,芬太尼 2 5mg/kg ,维库溴铵 0 1…  相似文献   

4.
单侧肺通气与低氧血症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何权瀛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医源性或非医源性)可以出现单侧肺通气。尽管发生机会不多,但是其后果十分严重,可以造成严重缺氧,预后不良。最近我们先后遇...  相似文献   

5.
金涛  黎旭  袁芳 《华西医学》2011,(8):1192-1194
目的通过观察单肺通气患者术中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呼吸指数(respiratory index,RI)及动态肺顺应性(dynamic lung compliance,Cdyn)的变化,探讨高渗氯化钠溶液对术中单肺通气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2月完成的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为Ⅰ~Ⅲ级,心肺功能筛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无明显异常,拟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下行开胸手术,术中需行单肺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A组在开始单肺通气后30min快速输注7.5%高渗氯化钠溶液2mL/kg,15min内输注完毕,B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记录输注前(T1)、输注完毕时(T2)、输注后30min(T3)、输注后1h(T4)的OI、RI及Cdyn变化,并比较两组各时间点生命体征变化。结果两组患者OI、RI及Cdyn在T1、T2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呼气末CO2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T3、T4时的OI和Cdyn较B组明显升高,RI明显降低(P〈0.05);且A组患者在T3、T4时的OI和Cdyn较T1时明显增高,RI明显降低(P〈0.05)。结论高渗氯化钠溶液能改善术中单肺通气患者的OI、RI及Cdyn,对肺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使用后胸外科单肺手术低氧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胸外科单肺手术患者665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肺部病史、合并症、身高/甲颏距离、吸烟和饮酒情况、肺功能、术前氧分压、屏气试验时间、术前是否打鼾、手术时间、单肺通气时间、双腔管(左、右)、尿量,双腔管插管后和体位改变后均用纤支镜定位双腔管位置。根据患者术中是否发生低氧血症,分为低氧血症组和非低氧血症组。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胸外科单肺手术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665例患者均完成了本研究,其中58例患者术中发生低氧血症,发生率为8.72%。低氧血症与非低氧血症组的年龄、吸烟、饮酒、鼾症、术前合并心脑肺部疾病、肺功能双腔管(左/右)、术前氧分压、屏气实验、体质量指数及身高/甲颏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肺功能异常、术前氧分压低、屏气实验短,身高/甲颏距离大是胸外科单肺手术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纤支镜使用后胸外科单肺手术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吸烟、肺功能异常、术前氧分压低、屏气实验短,身高/甲颏距离≥21.43。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时体位对肺力学的影响.方法:12例胸科手术病人,分别于仰卧位双肺通气后、仰卧位单肺通气后、侧卧位双肺通气后及侧卧位单肺通气后,记录病人的肺力学参数及动脉血气.结果:从仰卧位转为侧卧位后,最大吸气压(PIP)明显上升,动态肺顺应性(Cdyn)明显下降,加上单肺通气后,上述参数变化更为明显.仰卧双通时,PEEPi未测出,而仰卧位单通时,PEEPi约为1 cm H2O,侧卧单通时,上升为3 cm H2O.体位对动脉血气无明显影响.结论:侧卧位后,PIP及Cdyn明显改变,侧卧单通时出现PEEPi,对于原本就可能存在有PEEPi的病人,加上PIP升高,有引起肺泡破裂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单肺通气(OLV)在心胸外科已广泛应用,优势显而易见,但由此导致的肺损伤也不容忽视.OLV对呼吸生理的改变,加之术中体位、重力作用、操作等的影响,可使患者发生通气/血流比例失衡、炎症应激反应、低氧血症、肺不张等并发症.肺保护性通气能显著减轻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但影响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临床应用效果的因素众多.本综述对O...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气管导管开口斜面向左或向右引导支气管堵塞器盲探置入在单肺通气患儿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接受诊断治疗的70例右侧开胸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气管导管斜面向右)和对照组(气管导管斜面向左),每组35例。比较2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及相关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儿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 0. 05)。观察组封堵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一次到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气道水肿及低氧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调整气管导管开口斜面向右可有效缩短封堵总耗时间,提高一次到位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单肺机械通气的危害和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单肺机械通气的危害和防治吴恒义白涛程多今苏磊邢锐卢勇程亚明杨自力杨春华彭鹏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患者常用方法之一,在治疗中出现单肺通气是一种后果严重的并发症。我们曾诊治11例单肺通气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11例患者中男7例,女4例;年龄:...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A pulmonary artery catheter place- ment is necessary for intrapulmonary shunt fraction evalu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for detecting the changes of regional pulmonary blood flow in non-ventilated lung by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 during one-lung ventilation (OLV).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肺保护通气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98例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两组患者术中均行单腔气管导管辅以二氧化碳CO2人工气胸,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通气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气管插管后10 min(T_1);单肺通气1 h(T_2);手术结束时(T_3);术后24 h(T_4)]的肺功能指标、炎症反应、血气分析。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复发肺部并发症分为复发组(n=24)和非复发组(n=74),分析肺部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T_1时刻的吸气平台压(Pplat)、气道峰压(Ppeak)、气道阻力(Raw)、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分压(PaO_2)和氧合指数(PaO_2/Fi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3之间对照组患者Pplat、Ppeak和Raw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4之间对照组患者IL-6、IL-8和Sicam-1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4之间对照组患者PaO_2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均有部分患者存在多个肺部并发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8.36%和30.61%患者合并各类肺部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吸烟、手术时间、根治程度、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管浸润、微血管浸润和术后辅助化疗与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有密切相关性(P0.05)。结论肺保护通气能够缓解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手术中气道阻力、压力和炎症反应,增大氧饱和度,应加强对高危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监控,进行针对性预防,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Prevention of iatrogenic injury due to ventilation of a heterogeneous lung requires knowledge of dynamic regional events occurring within the tidal cycle. Quantitative bedside imaging techniques that are sensitive to regional mechanics and tidal events hold potential for information delivery that cannot be realized by pressure-volume monitoring alone.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单肺通气(OLV)时降低吸入氧浓度(FiO2)对兔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均分为三组:60%FiO2组(L组)、100%FiO2组(H组)和对照组即双肺通气(TLV)组(C组,60%FiO2)。L组和H组TLV30min后行右OLV3h,C组TLV30min后继续TLV3h。三组于TLV30min(T0)和OLV10min(T1)、30min(T2)、60min(T3)、120min(T4)、180min(T5)时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OI)。股动脉置管监测血压(ABP)、心率(HR),记录气道峰压(Ppeak)。各组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取双侧肺组织行肺病理组织学损伤评分,并测量双侧肺组织匀浆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H组比较,L组动脉氧分压(PaO2)在T4、T5时明显降低,动脉氧饱和度(SaO2)在T5时明显降低,T5时SOD含量明显增高,MDA含量明显降低,肺损伤评分降低(P<0.05);H组镜下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红细胞渗出,L组镜下可见较少的炎性细胞浸润、肺泡渗出液、肺泡间质破坏。结论OLV时降低FiO2到60%虽然增加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但能显著减轻兔肺损伤,这可能与减轻了肺组织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背景:如何在热缺血期给予无心跳供体肺提供保护进而降低移植后原发性移植物失功能是所有研究者和临床医生面前的首要问题.目的:从病理学角度评价部分液体通气在无心跳供体肺移植中对供体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应用自制16G深静脉留置针作气管插管,行气管切开并连接至呼吸机行机械通气.经颈静脉注入KACL溶液猝死大鼠,用多导生理检测仪连续记录血压,在血压变为0 mm Hg时,认为造模成功,模型建立后氧气组大鼠继续给予机械通气2 h;盐水组和氟化碳组先给予盐水和氟化碳5 min的纯氧通气,后从气管插管中注入相当于功能残气量的高氧盐水和高氧氟化碳(10 mL/kg),并给予机械通气2 h.结果与结论:大体观察盐水组肺脏肿胀,肺组织表面片状出血,肺呈暗红色,气道内有血性水肿液;氧气组见肺脏肿胀较轻,肺表面有少量出血点;氟化碳组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组织水肿明显减轻.光镜下盐水组和氧气组呈弥漫性肺泡和间质充血、水肿,支气管壁及毛细血管周围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和肺泡过度膨胀,肺泡壁断裂;氟化碳组肺组织细胞结构较为完整,无明显破坏.结果可见部分液体通气可以对无心跳供肺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Univent管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介绍Un ivent管在胸外科手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经验。方法31例开胸手术中使用Un ivent管,分别采用盲插法(14例)或纤支镜(FOB)引导法(17例)将支气管阻塞套囊(BB)放置于左或右主支气管中,向BB注入5~6m l空气堵塞主支气管,阻断一侧肺通气。结果31例中除盲插法1例失败外,余30例阻塞套囊均放置成功,所有患者单肺通气后能维持良好的通气和氧合。6例患者术中发生阻塞套囊位置变动,经调整处理后未引起不良后果。结论Un ivent管能满足胸外科手术要求,具有插入方便、损伤小等独特优点,但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及时处理因手术所致BB移位。  相似文献   

17.
不同时间单肺通气后兔两侧肺损伤程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长度时间单肺通气后,两侧肺的氧合指数、肺损伤评分及湿/干质量比的变化。方法2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各6只。对照组(C组)双肺通气2h;O1组、O2组及O3组为单肺通气组,采用自制双腔气管导管建立单肺通气模型后,分别单肺通气1、2、3h,随后恢复双肺通气1h。在实验结束前开胸,分别由两侧肺静脉同时抽取肺静脉血、由股动脉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测定氧合指数。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测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并做肺组织病理切片行肺损伤评分。结果肺损伤评分C组左右侧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三组组内左右侧比较左侧明显增高(P<0.01);各组间右侧比较表现为逐步升高,其中O3组最明显;各组间左侧相比较亦表现为逐步升高。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及氧合指数的变化与之相对应。结论长时间单肺通气可以导致急性肺损伤,这种损伤是不均一性的,损伤的程度与单肺通气时间相关,且非通气侧肺要比通气侧肺损伤严重。  相似文献   

18.
观察在肺癌根治术中单肺通气(OLV)时不同潮气量(VT)对呼吸力学和血气值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行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术中OLV期间在保持分钟通气量不变的情况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A组(VT=10 mL/kg,f=12次/min)、B组(VT=8 mL/kg,f=15次/min)、C组(VT=6mL/kg,f=20次/min).术中连续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peak)、气道阻力(Raw);并在OLV前(T1)、OLV后30 min(T2)、OLV结束前(T3)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OLV期间T2、T3时点的Ppeak及Raw与T1相比均明显增高(P<0.05);3组间比较,OLV期间随着VT减低,Ppeak及Raw逐渐减少;C组Ppeak及Raw最小,A组的Ppeak及Raw显著高于B、C组(P<0.05).PETCO2在T3时点较T1、T2明显增高(P<0.05),OLV期间C组的PETCO2较A、B组明显增高(P<0.05).相对于T1,OLV后各组患者的PaO2均明显下降(P<0.01),而OLV后各时点的PaCO2则呈上升趋势(P<0.05);其中C组的PaO2较A、B组明显减低(P<0.01),而PaCO2较A组及B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在肺癌根治术中,OLV时采用VT=8 mL/kg,f=15次/min是较为合适的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成人单肺通气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氧合功能以及麻醉苏醒的影响,探讨其最优应用剂量.方法 将80例择期行单肺通气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DEX组0.2μg/(kg·h)(D1组)、0.4 μg/(kg·h)(D2组)、0.6 μg/(kg·h)(D3组)4组,每组20例,DEX各组于麻醉诱导前以0.2、0.4、0.6μg/kg傀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0 min,继以0.2、0.4、0.6μg/(kg·h)维持至术毕.记录基础值T0、插管即刻T1、单肺通气30 min T2,60 min T3、拔管即刻T4的HR、SBP、DBP,于T0、T2、T3点作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最后记录麻醉苏醒时间、七氟醚量及拔管后Ramsay评分,统计各组术中平均干预心率、血压的次数.结果 各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2组和D3组HR、SBP、DBP在T1和T4时间点均显著减低(P<0.05),七氟醚用量均比C组减少(P<0.05),且Ramsay评分均低于C组及D1组(P<0.01).1D2组T2和T3时的氧合指数高于各组(P<0.05).1D3组麻醉苏醒时间比其他组增加(P<0.05),干预心率血压次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结论 右美托咪定以0.4μg/(kg·h)在单肺通气手术中泵注,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可以改善氧合且不影响麻醉苏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