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龙胆属植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中龙胆与秦艽最为重要,这两种同属多基源药材,所含化学成分相似,但存在一定区别,化学成分的差异必将导致药理作用的不同。种质是影响药材质量的最主要因素,通过对龙胆与秦艽药材的资源分布、药用历史、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差异分析,发现从化学成分来说,獐芽菜苦苷和獐芽菜苷的含量无显著差异,主要差异成分为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龙胆类药材龙胆苦苷含量较高,秦艽药材马钱苷酸含量较高。龙胆中条叶龙胆的龙胆苦苷含量最高,比秦艽高25%~70%,三花龙胆和滇龙胆含量较低;大叶秦艽和粗茎秦艽马钱苷酸的含量较高,小秦艽含量最低。从药理作用来说,龙胆主要药理作用为保肝;秦艽抗炎作用显著好于龙胆,但镇痛作用较龙胆差。龙胆和秦艽药理作用基本相同,药效作用存在差异。龙胆四种基原中条叶龙胆质量较佳,秦艽四种基原中大叶秦艽和粗茎秦艽品质较佳,而三花龙胆、滇龙胆及麻花秦艽、小秦艽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历代典籍对滇龙胆的文献记载,对滇龙胆进行本草考证,以期为滇龙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典籍,结合现代研究文献,对滇龙胆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采收加工以及品质评价进行系统的梳理、考证。结果:经考证,滇龙胆始载于《滇南本草》,别名坚龙胆、龙胆草、苦草等,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基原植物为滇龙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龙胆药材的基原植物之一;主产于云南,临沧是其道地产区;滇龙胆一般于秋冬两季采收;加工多以产地初加工为主,即将滇龙胆清洗后阴干或晒干;历代本草典籍中对其质量评价的记载非常少,以“形如枯骨”“根肥长”“脂润”“味苦”“粘牙”作为质量好坏的评价标准,现代主要以龙胆苦苷含量作为龙胆药材质量评价的主要手段之一,辅助以外观性状等的观测。结论:考证结果将为今后滇龙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生态环境因子和土壤条件与滇龙胆品质的相关性,揭示环境因素和土壤条件对滇龙胆品质影响形成的作用效应。方法运用SPSS软件相关分析药材品质组分别与气候组、土壤条件组的相关关系。结果对滇龙胆品质起主要影响效应的生态环境因子有和土壤条件:年均温度、5~7月平均温度、5~10月降雨量、年均降雨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速效钾等因子对滇龙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结论初步筛选出影响滇龙胆药材品质的生态环境因子和土壤条件,为揭示滇龙胆品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滇龙胆药材不同极性部位的紫外指纹图谱,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药材光谱特征的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样品的紫外吸收光谱数据,经过4点平滑和一阶求导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紫外指纹图谱。运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对不同栽培模式下滇龙胆药材的指纹特征及相似性进行评价,通过判别分析评价紫外指纹图谱区分药材栽培模式的能力。结果:不同栽培模式滇龙胆紫外指纹图谱在221~247 nm图谱重叠率低,呈现明显指纹特征;相同栽培模式下,滇龙胆醇提液与水提液紫外指纹图谱有差异,呈现药材不同极性部位的指纹特征。荒坡栽培和龙胆与木瓜间作2种模式下,药材化学成分的光谱特征较接近;荒坡栽培和龙胆与旱冬瓜间作模式下,药材化学成分变化较大,二者光谱特征具明显差别。来自不同栽培模式的滇龙胆样品90%能被正确识别。结论:滇龙胆药材不同极性部位紫外指纹图谱可协助区分药材栽培模式,为不同栽培模式下药材质量的等同性研究提供相关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一居群滇龙胆根及根茎、茎、叶、花中裂环烯醚萜类主要活性成分的积累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同一居群滇龙胆根及根茎、茎、叶、花中龙胆苦苷、獐芽菜苦苷、獐芽菜苷等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并建立其HPLC图谱,对滇龙胆不同部位中主要活性成分积累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同一居群滇龙胆根及根茎中龙胆苦苷含量极显著高于叶、花和茎(P0.01),滇龙胆叶中獐芽菜苦苷含量极显著高于根及根茎、花、茎(P0.01),滇龙胆花中獐芽菜苷含量显著高于根及根茎(P0.05);同一居群滇龙胆根及根茎、茎、叶、花HPLC图谱相似度在0.986以上,确定HPLC图谱中26个共有峰。结论同一居群滇龙胆根及根茎、茎、叶、花中龙胆苦苷、獐芽菜苦苷、獐芽菜苷含量存在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差异;滇龙胆根及根茎、叶、花HPLC图谱相似度较高,主要活性成分种类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6.
云贵高原滇龙胆不同居群形态特征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对云贵高原滇龙胆不同居群进行形态特征变异研究,为滇龙胆遗传多样性保护和良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对27个滇龙胆居群根、茎、叶的15个形态性状指标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 滇龙胆不同居群、不同产地和同一居群内不同个体间,在不同植物学性状上均有一定变异,其中,叶片数、植株生物量、株高、分枝数等形态指标变异较大.相关分析表明,滇龙胆植株根条数、根粗和根干质量同植株地上分枝数、叶片数及茎叶干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表明,27个滇龙胆居群可分为4组,其中第Ⅲ组主要分布在黔西和川中南,比较适合作为高产优良品种选育的材料.主成分分析显示,茎叶干质量、根干质量、根条数、分枝数、株高、叶长这6个形态指标是造成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结论 滇龙胆具有丰富的表型遗传多样性,并以根部表型性状变异幅度最大.在筛选高产滇龙胆种质资源时可考虑分枝数、叶片数和茎叶干质量这几个外观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红花龙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红花龙胆地上和地下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从红花龙胆地上部分鉴定出86个挥发性成分,包括醇类28个,醛类22个,酮类12个,烯烃类8个,酯类6个和烷烃类4个等。其主要成分为赤藓糖醇(10.95%),反-氧化芳樟醇(5.48%),芳樟醇(5.45%)和邻羟基苯甲酸甲酯(5.15%)等;从红花龙胆地下部分鉴定出58个挥发性成分,包括醇类19个,醛类13个,酮类10个,酯类5个,烯烃类4个和烷烃类2个等。主要成分为邻羟基苯甲酸甲酯(15.95),(S)-2,3-二羟基丙醛(14.91%),百秋李醇(6.82%)和安息香醛(5.22%)等。结论:红花龙胆地上及地下部分挥发性成分在化合物的数量、类型和主要成分上均存在一定差异,且与地下部分相比,地上部分含有更多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云南各地区包括8个居群116个样品的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 ex Hemsl.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滇龙胆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评价其遗传变异。方法采用试剂盒按照个体提取滇龙胆的DNA,扩增其叶绿体基因psbA-trnH、trnL-trnF并测序,两个片段拼接后综合分析。结果序列中存在22个变异位点并构成11种单倍体类型,滇龙胆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d)为0.737,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7632、基因流(Nm)为0.41,地理区域间Gst为0.19680,Nm为1.02。结论滇龙胆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其遗传变异主要出现在居群间,而2个叶绿体DNA片段在滇龙胆的产地鉴别中意义有限,品质差异的形成可能跟环境因子有较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查阅近20年相关文献,对酒龙胆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进行整理、归纳。酒龙胆主要化学成分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具有疏肝利胆、抗菌抗炎、改善脾胃消化功能、保护神经中枢系统等作用。总结酒龙胆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化学溶液引发回干处理对滇龙胆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滇龙胆种子自然萌发条件,计算引发回干处理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数值,测定种子的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并对种子的发芽率与各生理指标做相关分析。结果1.0%KNO3引发回干处理的滇龙胆种子萌发效果最明显;引发回干处理的滇龙胆种子细胞内清除丙二醛(MDA)的程度和高活性的抗氧化物酶是总体提升发芽率的主导因素,而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的积累程度则是辅助因素。结论筛选出滇龙胆种子引发回干处理最适宜的引发溶液,为滇龙胆的种苗培育、人工栽培和GAP生产基地的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周伟  李媛  吴昕怡  刘小莉 《中草药》2017,48(3):546-549
目的克隆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香叶醇-10-羟化酶(geraniol-10-hydroxylase,G10H)基因,对其进行定量表达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采用PCR技术获得G10H的c DNA序列,对G10H蛋白进行理化性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G10H基因在滇龙胆根、茎、叶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得到滇龙胆G10H基因,全长为1 400 bp,ORF 1 248 bp,编码415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预测该基因编码蛋白质分子式为C_(2131)H_(3390)N_(586)O_(615)S_(17),等电点为7.62,不稳定系数为44.20,疏水性系数GRAVY为-0.245。G10H基因在滇龙胆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根中表达量最高,茎中最低。结论首次从滇龙胆中克隆得到了G10H基因,为进一步阐明该基因的羟基化功能在滇龙胆龙胆苦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重要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梁正  徐强  张倩  刘天凤  张朝晖 《中草药》2022,53(18):5910-5919
五倍子Galla chinensis为一味收涩性的中药材,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的功效。五倍子化学成分多样,至今已被鉴定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鞣质、酚酸、氨基酸、脂肪酸、鞣花酸及其他成分等。现代研究表明,五倍子具有抗龋齿、抗菌、止泻、止血、抗炎、促进伤口愈合、抗癌、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对五倍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更好地了解五倍子的特征,扩大其应用范围,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滇龙胆成熟种子为试验材料,探讨磷对滇龙胆种子漂浮育苗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 以珍珠岩、蛭石、草炭等混合成育苗基质,采用漂浮育苗法及植物生理学实验方法研究磷对滇龙胆种子漂浮育苗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 对滇龙胆漂浮育苗幼苗进行适宜浓度的施磷处理,不仅滇龙胆幼苗株高、根长、茎叶干质量、根干质量(P<0.01)极显著高于未施磷处理,而且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根系活力极显著高于未施磷处理(P<0.01)。结论: 探明磷对滇龙胆漂浮育苗幼苗植物学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滇龙胆漂浮育苗营养液中磷质量浓度以50~100 mg·L-1为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含量测定与DNA条形码分析,探讨坚龙胆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及分子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居群坚龙胆根及根茎、茎、叶、花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龙胆苦苷、獐芽菜苦苷、獐芽菜苷及苦龙胆酯苷含量,建立其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主要次生代谢产物间的差异进行评价;并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对不同居群坚龙胆样品进行ITS2测序。结果:不同居群坚龙胆根及根茎、茎、叶、花中龙胆苦苷、獐芽菜苦苷、獐芽菜苷及苦龙胆酯苷含量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同时ITS2序列结果显示不同居群坚龙胆分子差异较小。结论:不同居群坚龙胆主要次生代谢产物有一定差异,但分子间差异较小,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不同来源滇龙胆样品中4种指标成分,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GRA)法建立其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云南10个不同地区的50株滇龙胆根及根茎中主要药效成分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和当药苷的含量。基于GRA法处理样品各指标成分数据,计算各评价单元序列相对于参考序列的相对关联度作为测度,对样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建立滇龙胆样品的指纹图谱,并测定出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滇龙胆样品的相对关联度r_i在0.306~0.600,其中14个样品的r_i0.500,23个样品的r_i0.400,表明样品质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大理鹤庆的DH3和DH5的r_i分别为0.600和0.576,质量最优。不同地区样品r_i的平均值在0.325~0.541,鹤庆样品r_i的平均值最大,质量总体水平最高,可作为优质种源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各地区样品r_i的RSD在4.4%~11.9%,昆明寻甸样品r_i的RSD最小,样品最为稳定。结论:GRA法结合多指标成分定量的评价方法简单、全面,可用于滇龙胆的质量评价,为资源开发利用及优质种源的筛选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俊可  曾锐 《中草药》2018,49(10):2328-2335
目的分析粗茎秦艽Gentiana crasicaulis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运用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液质联用(UPLC-ESI-HRMSn)技术对粗茎秦艽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采集,所得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法与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处理,粗茎秦艽不同部位的差异指标成分通过精准的一级质谱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离子同对照品图谱和软件数据库搜索以及相关文献报道成分进行判别分析。结果共鉴定36个成分,包括环烯醚萜类12个、黄酮类11个、三萜类4个、酯类2个、木脂素类1个、其他类6个,其中4个成分首次在该植物中报道,通过OPLS-DA,筛选出根与地上部分间16个差异性较大的化学成分。结论粗茎秦艽环烯醚萜类差异成分主要分布于根部,而黄酮类和三萜类差异成分则主要集中于地上部分(花和茎叶),为粗茎秦艽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秋茄(Kandelia candel)属于红树科(Rhizophoraceae)秋茄属(kandelia),是一种生长于滨海滩涂的海洋植物,在广西沿海地区被民间用作药物使用。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萜类、酚酸类、有机酸、甾醇、含氮化合物、多糖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秋茄具有抗肿瘤、抑菌、抗氧化、降血糖和血脂、抗炎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深入总结秋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现状,为该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和产品开发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毛景欣  王国伟  易墁  黄元射  陈敏 《中草药》2017,48(22):4797-4803
川木香Vladimiriae Radix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藏药,含有倍半萜、木脂素、挥发油等类型的化合物。药理研究表明,川木香中的倍半萜类成分在治疗消化道疾病、肝胆疼痛及抗炎、解痉等方面显示了较好的活性。系统综述国内外有关川木香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更好地利用川木香和研究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降真香为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的特色地道药材,被《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中国民间生草药原色图谱》等典籍所收载,主要含有生物碱、酚类及挥发油类化合物,降真香叶具有芳香气味,可以治疗感冒、咳嗽,熟果可食,果肉味甜,微带麻舌感,并可入药助消化,根可止血定痛、消肿生肌、平气喘,树脂具有解热、止痢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降真香具有抗肿瘤、抗菌及细胞毒性等生物活性。本文主要针对降真香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概况进行综合阐述,为进一步对其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