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从医疗模式转变的高度,分析国内大肠肿瘤早期诊断、筛查的现状以及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异,进一步论述大肠肿瘤伺机性筛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近35年来我国关于大肠肿瘤早期诊断、筛查的文献以及近年国外大肠肿瘤筛查指南,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975~1990年、1991~2000年、2001~2010年各阶段我国关于大肠肿瘤、早期诊断、筛查的文献呈明显上升趋势,且现阶段我国的大肠肿瘤早期诊断及筛查方法学研究及进展与国外基本同步;包括美国在内的部分发达国家也提出伺机性筛查大肠肿瘤的模式。结论伺机性筛查模式适合我国现行医疗制度特点和国情,也是"价值医学"模式的具体体现,因而更注重医疗行为对公众个体健康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开展大肠肿瘤“伺机性筛查”,提高早诊早治水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肠癌在中国呈上升趋势,筛查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最佳手段。粪隐血试验(FOBT)以及肠镜检查是最有效的筛查方法。"伺机性筛查"(一种新的、基于临床的筛查模式)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和政策,有必要制定我国大肠癌"伺机性筛查"的指导方案(或共识意见)。此外,应提高内镜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大肠癌的技术及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大肠肿瘤机会性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粪隐血试验、结肠镜检查的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11月-2012年8月到我院消化门诊就诊患者行大肠肿瘤机会性筛查情况。结果共573例最终进入筛查,其中148例通过宣传教育后进入筛查队伍,占筛查人群的25.83%(148/573),粪隐血试验依从性为80.45%(461/573),阳性率为6.07%(28/461);结肠镜检查的依从性为90.05%(516/573)。粪隐血试验阳性人群接受结肠镜检查的依从性为92.86%(26/28);结肠镜检出大肠肿瘤共194例,检出率为37.60%(194/516),其中检出大肠癌共25例,检出率为4.84%(25/516)。结论机会性筛查人群依从性高,可以更多地检出大肠癌和癌前疾病,医师的推荐是影响筛查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开展机会性筛查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适合国情的大肠肿瘤筛查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际上大肠肿瘤的筛查有两种模式:自然人群筛查和伺机性筛查[1].自然人群筛查也称无症状人群筛查.它是通过标准化方法,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筛查.多数是由国家相关部门或组织出面,以各种手段促使符合筛查条件的全部人群(或社区、单位),在规定的、较短时间内参与筛查.这种筛查的目的不单纯是检出早期癌,提高治疗效果,更主要的是通过筛查发现痛前疾病,经过适当的干预,降低人群的发病率,起到预防大肠癌发生的作用."伺机性筛查"也称机会性筛查或个体筛查或个案筛查,是一种临床筛查、面对面的检查,可以是受检者主动找医生,也可以是医生根据受检者的危险水平决定筛查.这种筛查所针对的是个体,其目的主要在于早期检出大肠肿瘤,提高治疗效果[2].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际上大肠肿瘤的筛查有两种模式:自然人群筛查和伺机性筛查[1].自然人群筛查也称无症状人群筛查.它是通过标准化方法,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筛查.多数是由国家相关部门或组织出面,以各种手段促使符合筛查条件的全部人群(或社区、单位),在规定的、较短时间内参与筛查.这种筛查的目的不单纯是检出早期癌,提高治疗效果,更主要的是通过筛查发现痛前疾病,经过适当的干预,降低人群的发病率,起到预防大肠癌发生的作用."伺机性筛查"也称机会性筛查或个体筛查或个案筛查,是一种临床筛查、面对面的检查,可以是受检者主动找医生,也可以是医生根据受检者的危险水平决定筛查.这种筛查所针对的是个体,其目的主要在于早期检出大肠肿瘤,提高治疗效果[2].  相似文献   

6.
大肠肿瘤伺机性筛查的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上大肠肿瘤的筛查有两种模式:自然人群筛查和伺机性筛查[1].自然人群筛查也称无症状人群筛查.它是通过标准化方法,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筛查.多数是由国家相关部门或组织出面,以各种手段促使符合筛查条件的全部人群(或社区、单位),在规定的、较短时间内参与筛查.这种筛查的目的不单纯是检出早期癌,提高治疗效果,更主要的是通过筛查发现痛前疾病,经过适当的干预,降低人群的发病率,起到预防大肠癌发生的作用."伺机性筛查"也称机会性筛查或个体筛查或个案筛查,是一种临床筛查、面对面的检查,可以是受检者主动找医生,也可以是医生根据受检者的危险水平决定筛查.这种筛查所针对的是个体,其目的主要在于早期检出大肠肿瘤,提高治疗效果[2].  相似文献   

7.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医务人员和普通人群在大肠肿瘤筛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依此设计、制定大肠肿瘤筛查宣教的方式、实施途径和具体内容。针对医务人员和普通民众存在的问题,编著出版了大肠肿瘤筛查100问;在多种学术期刊杂志发表了20余篇大肠肿瘤筛查、早诊/早治方面的文章;参与制定《中国大肠肿瘤筛查、早诊早治和综合预防共识意见》;为社区医师及相关医务人员举办大肠肿瘤筛查知识讲座/学习班;编写并制作了大肠肿瘤筛查科普宣教的FLASH动画光盘;在多种杂志/报刊及网站发表科普文章;参加政府及学会举办的健康宣教活动,现场咨询及发放科普小册子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 H.pylori自然人群筛查和伺机性检测策略用于预防 H.pylori相关疾病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 方法:建立 H.pylori感染、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PU)、胃癌等状态的马尔可夫模型,模拟计算在我国10万自然人群中实施自然人群筛查、伺机性检测和无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国医务人员对大肠癌筛查的认识现状,分析影响筛查的因素并提出建议。方法随机对300名来自不同地方、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147名医务人员填写调查表,应答率49.00%;55%~80%的被调查者不了解普通人群大肠癌筛查方式、起始年龄及频率;大肠肿瘤筛查的了解程度与被调查医务人员的专业、学历、工作年限、医院等级无明显关系;76.87%的被调查者推荐高危人群定期行大肠癌筛查并能指出正确的筛查方法。结论我国医务人员对大肠癌筛查的相关知识不甚清楚且重视程度不够;对高危人群大肠癌筛查有一定认识但对普通人群筛查知识了解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H.pylori自然人群筛查和伺机性检测策略用于预防H.pylori相关疾病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建立H.pylori感染、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PU)、胃癌等状态的马尔可夫模型,模拟计算在我国10万自然人群中实施自然人群筛查、伺机性检测和无干预策略的成本和效果,对自然人群筛查和伺机性检测策略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统计学方法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单个参数不确定性对成本-效果的影响,采用概率敏感性分析所有参数的共同不确定性对成本-效果的影响。结果与伺机性检测策略和无干预策略相比,自然人群筛查策略的总成本分别减少了0.43百万元(-6.63百万元,7.19百万元)和4.45百万元(-8.60百万元,27.93百万元),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生命年和无症状月分别延长了888.00个(479.86个,1 574.10个)和3 032.78个(1 756.04个,5 007.84个)、651.82个(294.73个,1 211.94个)和1 868.64个(1 045.88个,3 148.34个)、28 381.91个(19 109.54个,43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粪便DNA检测在大肠肿瘤机会性筛查中的价值。[方法]进入筛查的人群中连续收集46例大肠癌(CRC)、60例大肠腺瘤(CRA)及30例正常粪便标本,采用PCR-SSCP银染法检测粪便DNA突变情况,并与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IFOBT)比较。[结果]CRC组、CRA组和正常组IFOBT的阳性率分别为45.7%(21/46)、18.3%(11/60)和13.33%(4/30);CRC组、CRA组和正常组APC的突变率分别为58.7%(27/46)、20.0%(12/60)和3.33%(1/30),p53的突变率分别为65.2%(30/46)、25.0%(15/60)和0%(0/30),K-ras的突变率分别为60.9%(28/46)、23.3%(14/60)和0%(0/30),粪便DNA 3个基因联合检测的突变率分别为76.1%(35/46)、35.0%(21/60)和3.33%(1/30)。CRC组、CRA组中APC、p53、K-ras基因单独检测的敏感性与IFOB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RC组、CRA组粪便DNA 3个基因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均高于IFOB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C组、CRA组粪便DNA 3个基因单独和联合检测大肠肿瘤的特异性均高于IFOBT,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粪便DNA联合检测大肠肿瘤的敏感性高于IFOBT,提示粪便DNA检测可能是更适于机会性筛查大肠肿瘤的无创性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范围内,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早期筛查发现,肿瘤能在可治疗阶段早期干预,降低肿瘤的死亡率。消化道肿瘤的筛查越来越成为国际消化学界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查阅相关文献,对常见消化道肿瘤国内外相关指南提出的筛查策略并结合我国基本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肿瘤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国民身体健康。通过简单有效的检测方法对目标人群进行筛查,早期诊断结直肠肿瘤,是降低其危害的有效策略。然而,尽管我国结直肠癌筛查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筛查方法敏感度和特异度不足,接受度和依从性较差等问题,影响了筛查效果。液体活检作为近些年来新兴的检测技术,其内涵丰富,可选择的检测靶点多,同时具有取样方便,创伤小,人群接受度高,易于推广和开展的优点,在结直肠肿瘤筛查早诊工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血液ctDNA可提供患者体内肿瘤的全景数据,在早期肿瘤患者体内含量较高,是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亚太地区结直肠肿瘤筛查(APCS)评分系统在结直肠肿瘤筛查中的优化策略。方法选择2016年2至12月和2018年3至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结直肠肿瘤伺机性筛查的人群为研究对象。所有入组病例在行结肠镜检查前行APCS评分(低危0~1分,中危2~3分,高危4~7分)、BMI测量、粪便隐血试验(FOBT)和血浆甲基化Septin9基因(mSEPT9)检测,以结肠镜检查和活组织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以上方法在结直肠肿瘤筛查中的效能,确定优化APCS评分系统筛查效能的策略。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筛查对象494例,其中结直肠息肉133例,包括结直肠腺瘤86例(非进展期腺瘤82例,进展期腺瘤4例)和非腺瘤性结直肠息肉47例。APCS评分高危筛查人群结直肠腺瘤检出率(33.3%,33/99)分别是中危(16.5%,39/237)、低危(8.9%,14/158)人群的2.02和3.76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Bonferroni校正法,P均<0.016);BMI>23.9 kg/m2筛查人群中结直肠腺瘤的检出率高于BMI≤23.9 k...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结直肠病房筛查新模式在结直肠肿瘤患者配偶筛查的有效性。 方法采用结直肠肿瘤风险问卷调查、粪便潜血免疫化学检测(FIT)以及粪便多靶点FIT-DNA检测对2019年10月至2021年7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就诊的结直肠癌及进展期腺瘤患者的配偶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配偶的筛查风险以及肠镜检查推荐分为A、B、C、D四类,分析不同分类后配偶肠镜依从率与病变检出率。 结果共206名受试者被纳入本研究。总体配偶人群肠镜依从率为29.6%(61/206),肠镜病变检出率为9.8%(6/61);A类至D类推荐人群肠镜依从率分别为90.9%(10/11)、53.5%(23/43)、20.5%(23/112)和12.5%(5/40),肠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30.0%(3/10)、8.7%(2/23)、4.3%(1/23)和0(0/5)。 结论三种筛查方法联合使用可以高效精准地区分配偶的筛查风险,此方案是一个可以在病房开展的有效可行的结直肠肿瘤患者配偶人群的伺机性筛查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背景:对结直肠癌(CRC)及其癌前病变结直肠腺瘤(CRA)的筛查是降低CRC发病率的关键。伺机性筛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CRC筛查策略,针对高危人群的伺机性筛查可能进一步缩小筛查范围,节省卫生资源。目的:分析高危因素对CRC/CRA的预测价值,探讨针对高危人群的CRC伺机性筛查的可行性。方法:1 862例于2015年2月—2016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281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门诊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纳入研究。根据最新《中国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意见》中高危人群的判定标准,在检查前对受检者进行问卷调查,筛选出高危人群。以结肠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高危因素对CRC/CRA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筛选出CRC/CRA高危个体468例(25.1%),高危人群的CRC检出率显著高于非高危人群(17.5%对0.9%,P=0.000)。高危因素预测CRC的敏感性为87.2%,特异性为78.2%,阳性预测值为17.5%,阴性预测值为99.1%,漏诊率为12.8%;对于CRC/CRA,相应数据分别为83.2%、87.0%、57.3%、96.1%和16.8%。高危因素对CRC和CRC/CRA的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20.35和14.78。结论:针对高危人群的CRC伺机性筛查可行性较高,适合目前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17.
我国很多地区正逐步开展早期胃癌的筛查工作,作者回顾了日本和韩国开展早期胃癌筛查的情况及结果,分析我国筛查的现况,结合自身的实践体会,提出了我国开展胃癌筛查应该采取的策略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结直肠病房筛查新模式在结直肠肿瘤患者一级亲属筛查的有效性。 方法采用结直肠肿瘤风险问卷评分、粪便潜血免疫化学检测(FIT)以及粪便多靶点FIT-DNA检测对2019年10月至2021年7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就诊的结直肠癌及进展期腺瘤患者的一级亲属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一级亲属进行筛查风险分层以及肠镜检查推荐分类,分析不同分层分类后一级亲属的肠镜依从率与病变检出率。 结果共250名受试者被纳入本研究。总体人群肠镜依从率为38.0%(95/250),肠镜病变检出率为9.5%(9/95);高风险人群(A类推荐人群)肠镜依从率为78.9%(15/19),肠镜病变检出率为26.7%(4/15);中风险人群(B类推荐人群)肠镜依从率为61.2%(30/49),肠镜病变检出率为16.7%(5/30);低风险人群(C类推荐人群)肠镜依从率为27.5%(50/182),肠镜病变检出率为0(0/50)。 结论三种筛查方法联合使用可以高效精准地区分一级亲属的筛查风险,此方案是一个可以在病房开展的有效可行的结直肠肿瘤患者一级亲属人群的伺机性筛查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恶性肿瘤好发于老年人,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和健康。早期发现恶性肿瘤征象,早期诊断,尽早治疗,对治疗肿瘤,减轻肿瘤对生命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肿瘤筛查是早期发现肿瘤的重要手段,寻找准确简易的筛查方法一直是各国研究人员的关注热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食管癌负担沉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改变我国食管癌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低早期诊断率的现状,推进我国的食管癌筛查计划,2019年由多个相关学会组织我国消化、内镜、肿瘤等多学科专家联合制定中国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专家共识意见,以期确立并细化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早期食管癌筛查流程,为筛查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