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取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于股骨颈骨折处。结果:12例患者获随访,均愈合,愈合时间一般为6个月。未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可提高骨折的愈合率,同时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成德照,金盛成(山东省广饶县人民医院,257300)关键词骨移植;髂骨瓣移植;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为难于完全解决的并发症。我院自1987年以来,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转位移植于股骨颈部骨折处...  相似文献   

3.
骨瓣移植加血管内介入治疗股骨颈骨折不愈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辅助血管内介入治疗青壮年股骨颈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取85例股骨颈不愈合的青壮年患者,依据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辅助血管内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85例患者的愈合率为97.65%,观察组的优良率(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82.35%)。结论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辅助血管内介入为治疗青壮年股骨颈不愈合的有效方法,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住院治疗的45例(48髋)进行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结果术后随访24-60个月,优良率为85.41%,且I、II期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III、IV期患者。结论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为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及内固定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方法、疗效。方法对14例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行切开复位,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及内固定治疗。结果经2~5年随访,优良率为86%,股骨头坏死率为14%。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及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陈旧性骨折能明显提高股骨颈骨折的治愈率,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是治疗青壮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效果,以积累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股骨头坏死的患者120例(124髋),行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3~6年,优良率为89.26%,且Ⅰ、Ⅱ期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Ⅲ期患者。结论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可迅速重建股骨头的血供,对治疗股骨头坏死效果明显,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术中不需吻合血管。结果30例患者经1~3年系统X线摄片和功能随访观察,骨折愈合率为90.0%,取骨瓣区不会造成供区外形和功能上的影响。结论带旋髂深血管适合作为髂骨瓣的营养血管,由于带血管蒂髂骨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强,为股骨头颈部提供了新的血供,有利于股骨头的修复和重建,促进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8.
带血管蒂的游离髂骨瓣移植六例报告陶战怀,高建军,苏训同,伍红桦关键词:游离骨瓣;移植从1990年2月开始,我们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的游离髂骨瓣移植6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颈骨折及四肢骨缺损,均经随访1年以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6...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动力化髋关节外固定器辅助带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并初步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4例中年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动力化髋关节外固定器辅助带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治疗。术前、术后进行Harris评分和常规的X线检查,并进行对比。结果经19~30月的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56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1分,良3例,可1例。X线检查,移植的髂骨瓣愈合良好,关节间隙平均4mm。结论动力化髋关节外固定器和带血管蒂的髂骨瓣可恢复股骨头的血运,两者技术的结合较好地解决股骨头修复期早期功能锻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应用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结合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方法对38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结合空心钉内固定术.术后平均二年取出内固定. 结果本组38例随诊均骨折愈合.目前无股骨头坏死现象.髋关节功能良好,无任何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合螺旋式种植体的非血管化髂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15例患者共38枚种植体植入非血管化髂骨的情况进行研究,采用大体观察、X线片观察,并对种植义齿修复后进行咀嚼效率的测定。结果种植体植入非血管化髂骨后稳定性良好,但2例下颌骨缺损较大的(>8 cm)病例,术后半年发现种植体骨界面有较明显吸收。种植义齿修复后,患者咀嚼效率接近正常,表明结合种植体的非血管化髂骨修复下颌缺损,可早期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结论结合螺旋式种植体的非血管化髂骨修复下颌骨缺损可以早期实现下颌骨的功能性重建,但大范围的下颌骨缺损不宜用此法修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12个吻合血管和8个不吻合血管的髂骨移植标本进行了微血管造影观察。11个吻合血管通畅的标本,移植骨内均有微血管分布,与宿主骨结合部的微血管主要来源于移植骨及骨膜,说明了移植物是存活的,并参与了和宿主骨的愈合。8个不吻合血管的髂骨移植标本中,4周以内的标本均未见微血管分布,8周以后的标本内见有少量周围软组织的微血管长入移植骨,说明传统骨移植的“爬行替代”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血管化髂骨游离移植在下颌骨缺损重建中的适应证及应用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总结近年来我们使用传统的髂骨游离移植即时重建下颌骨缺损的7例患者情况及手术方法。结果:7例患者经1~5年的随诊与复查,功能与外形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X线检查提示,7例植入的髂骨依然可见或已被新骨替代。结论:非血管化髂骨移植,适用于下颌骨良性肿瘤切除术后长度小于6cm,单侧以及术前未经过放疗的某些低度恶性肿瘤,适用于无条件开展显微外科的基层医院或不能耐受长时间显微外科手术的患者,并且其快速简便,安全可靠,仍不失是一个理想的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狗12只,作了吻合血管的游离髂骨移植于下颌骨缺损的实验,术后取材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用8只狗不吻合血管作为对照。观察结果表明,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骨,由于不需经坏死、重新血管化及新骨形成诸阶段,因而愈合速度较快,明显优于不吻合血管的传统骨移植。这对战时及平时较大的骨缺损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带血管游离复合髂骨瓣修复一侧下颌骨缺损对颜面美学形态的影响。方法:应用带血管蒂的游离复合髂骨瓣同期修复一侧下颌骨缺损11例。通过远期随访观察下颌活动的形态美学特点。结果:11例再造下颌骨全部成活,经远期随访观察,颌面基本对称者7例,下颌角轻度向下外方突出者2例,患侧比健侧丰满者2例。所有患者He关系和语音功能良好,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X线片检查无骨吸收和复发病例,下颌小范围活动时,无美学的形态异常,但当大张口时下颌均轻度偏向患侧,这与一侧下颌骨切除后升、降颌肌群的平衡和关节形态的改变有关。结论:带血管游离复合髂骨瓣是修复下颌骨缺损的较好供骨,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6例显微血管吻合游离髂骨移植修复下颌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其中造釉细胞瘤4例,牙源性纤维瘤1例,始基囊肿1例。5例采用旋髂深血管蒂游离髂骨移植,1例用旋股外侧升支血管蒂游离髂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随访1年至4年,全部病例,无论在功能上及外观上均较成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四种自体骨整复眶底爆裂骨折的适用性,方法:用髂骨、上颌窦前壁、下颌骨颏联合部或喙突移植整复16例眶底爆裂骨折,术后随访1个月和3个月,检查眼球陷没、复视和眼球运动障碍的恢复及供区并发症情况。结果:15例患者两侧眼球对称,无复视,眼球运动自如;1例有轻度的复视和眼球运动障碍,供骨区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四种自体骨均可用于整复眶底爆裂骨折,较小或中等的眶底缺损宜选用上颌窦前臂骨质,较大的缺损宜选用下颌骨颏联合或喙突的骨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移植于7例患坏死塌陷的股骨头内,关节外固定血管束。结果 7例手术全部获得成功。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关节疼痛全部缓解,行走2km以上无不适。全部病例X线摄片复查,未见继续塌陷。结论 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方法具有彻底清除死骨;重建股骨头血运;局部植入大量的成骨效应细胞.经传导或诱导作用在坏死骨小樑表面形成新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髂骨取骨并发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体髂骨是取骨植骨的"金标准",但髂骨供骨区术后常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髂骨供骨区疼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髂骨供骨区疼痛发生率较高、差异较大(2.5%~49%)。为减少髂骨并发症,相关学者在取骨技术、取骨器械和骨移植替代物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与改进,如半板取骨、三皮质取骨后行髂嵴重建、人工合成骨和重组人骨形成蛋白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技术在髂骨肿瘤的临床应用。方法:2007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6例髂骨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薄层CT扫描获取病变部位的二维数据,重建三维解剖模型,计算机辅助设计精确设计肿瘤切除范围、个性化骨修复体,随访期间采用骨与软组织肿瘤学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保肢评分系统对随访患者进行功能评价。结果: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60个月,平均30.8个月。术后早期X线片显示骨缺损区域结构重建效果好,骨缺损区域解剖结构获得恢复。所有患者均存活,末次随访MSTS评分为16-27分,平均24.3分,其中优4例,良1例,可1例。结论:计算机辅助技术用于髂骨肿瘤的手术治疗,可以正确设计肿瘤切除边界、准确切除肿瘤病变区域,从而将骨肿瘤手术治疗提升到个性化外科手术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