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薄荷通鼻嗅及各式中药药枕等单用中药“气”防治疾病的实例为依据,提出中药“气”的独立存在并具有相应的药理作用,对传流的气即是性的观点提出质疑。继而对《内经》有关中药“气”的论述作了必要的阐发。并对气即是性,气指香、臭,噪、腥二种观点作了简略的评述。分析了产生气即是性观点的根源。通过比较,辨别确谬,进而提出中药气指辛、甘、酸、苦、咸五气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24味致瘀药的性味,归经与功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3.
<正> 牛黄是常用名贵中药,药用历史悠久,但历代本草对其“味”的记载不一,有苦、甘、苦甘等不同。本文通过分析认为,牛黄的味以苦甘为宜,其理由条述如下。一、从历代本草看其味的演变从汉至近代,对牛黄味的经典记载如下表。从以上可看出,本草学对牛黄味的记载最早为苦,且沿用较久。唐代《药性论》始载其味甘,至近代才有苦甘的记载。目前的中药著作载有苦、甘、苦甘等多种形式,而以苦甘为主。二、从实际口尝辨认其味道牛黄为牛胆中的结石,其味先苦而后微甜。中药药性理论中所说药物的味,一般是指药物的实际味道,因此牛黄的味应为苦甘。三、从功效应用分析其味根据中药的药性理论,苦味药多具有泻和燥的  相似文献   

4.
张予梅  王云 《河南中医》1999,19(5):64-65
中草药文献中其名称含“土”字的中药很多,所代表的意义复杂,应 分辨。诸“土”如赤土、黄土、土消各有所治。药名前带土与不带土字的中药可为截然不同的两种药。也可为名前不带土字中药的野生代用品,也可能是两种不同科不同属性味相近或同科同属性味不同的植物,也可能是同一种药物的正名与别名,临床应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5.
中药基本理论的核心是性味理论,包含四性、五味,五味反映了药物功效的粗犷分类,每味都具有其共性物质存在的基础.对五味内的辛味药物研究思路予以浅析,通过研究辛味药物的功效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探究现代化学技术与药理作用对辛味药物的基础及筛选方法,以建立一种探究中药性味理论的方法学,为其它药性理论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古代文献及字义上论述“四气”乃古人对自然药物总的治疗特征及针对病情性质的概括,而“性”则是指每味药具体针对疾病治疗特性之概念。  相似文献   

7.
“辛甘发散为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甘发散为阳”探析北京联大中医药学院(100007)任占敏北京印刷学院(102600)张世恭关键词《黄帝内经》,中药性味,探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阐述中药气味相合及功用时提出“辛甘发散为阳”之说,笔者认为探究其义对掌握用药法则、配伍有重要指导意...  相似文献   

8.
从四气五味谈酸味药的临床配伍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凤凤  王秀玲 《河北中医》2004,26(12):919-919
药有四气五味,在临床上如能合而用之,气味互兼,配伍得当,则变化无穷,从而大大提高临床疗效。酸味药有收敛、固涩作用,能治疗自汗、盗汗、遗精、泄泻、崩漏等多种病症,常用药物:五味子、山茱萸、酸枣仁、乌梅、罂粟壳、诃子、金樱子、石榴皮等。下面从几方面论述酸味药在临床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9.
熊兴富  赖昌生 《河南中医》2016,(10):1844-1846
目的:采用计算机统计淡味中药的四气、归经、升降沉浮、功效及毒性的分布情况,依据中医理论系统分析淡味药性能及功效特点。方法:以黄兆胜主编的《中药学》为蓝本,构建淡味药的性能数据库,并利用Access中的V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淡味中药均以寒性最多(占64%),平性次之(占21%),凉性位居第三(占14%),无热性及温性药。归经中,以入胃经最多,占50%;入膀胱经、心经、小肠经各占36%;入肾经、肝经、肺经各占29%;入脾经、胆经各占14%。14味淡味药均具有沉降性质,无升浮性质中药,无毒性药物。结论:淡味药以寒凉、沉降为主,入胃经最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归肺经中药性味、临床功效、药理作用构成规律,明确归肺经作用与其性味、临床功效、药理作用构成之间的关联关系,为阐释归经理论的科学内涵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相关信息,构建数据库系统,进行信息标准化处理,通过数据信息的频数与频率分析,总结归肺经中药性味、临床功效、药理作用构成规律。结果共筛选129种归肺经中药,从药性看,归肺经中药以寒性药最常见,占49.6%;从药味看,以苦味、甘味和辛味最多见;从临床功效看,大多具有止咳、祛痰、平喘、解表等功效,主治疾病部位主要在肺脏、皮肤、咽喉、鼻等;药理作用出现频数最多的是抗菌、抗炎、抗肿瘤、镇咳、平喘、祛痰等。结论归肺经中药以寒凉药性为主,止咳、祛痰、平喘等临床功效以及抗菌、抗炎、抗肿瘤、镇咳、平喘、祛痰等药理作用可能与归肺经有关。  相似文献   

11.
论中药性能中平衡法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衡是事物发展的普遍现象 ,是阴阳两种对立面保持相对协调、稳定运动的有序状态 ,是自然界万物保持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客观规律。平衡则万物昌盛祥和 ,不平衡则灾厄丛生。人是有机的整体 ,也是自然的产物 ,人类无法离开自然界而独立生存 ,自然界的阴阳平衡对机体维系正常生理状态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即“天人相应”。《黄帝内经》将古代的哲学思想与阴阳五行中的平衡理论引入到传统医学领域 ,渗透到人的生理代谢、病理变化及预防治疗之中 ,使平衡的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医理论体系 ,提出“阴平阳秘”是人体健康的最高标准。“治以权衡”、“以平…  相似文献   

12.
风药作为中药综合药性的一部分,最早见于李东垣的药类法象和用药法象。传统意义上的风药大多分布在现代中药功效分类法的解表药、祛风湿药及平肝熄风药中。笔者现从风药的古代术草记载、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现代临床应用及自我临床实践验案等方面探讨风药的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土家族药的药性包括性能、有毒无毒、用药禁忌、药物相反等内容。土家族药都有一定的性能,即性和味,性和味是土家族药的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14.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特色的突出体现,准确把握中医药特色优势需要对药性理论彻底研究.本文基于中药性味当为"一味一性",提出中药性味理论新的假说,即"一药X味Y性,其中Y≤X",并提出验证新假说的中药性味可拆分性和可组合性研究方法.本文提出的假说和相应的研究方法,将有助于深化对中药性味本质的认识,丰富中药药性理论的内容,构建中药性味研究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16.
中药性味理论的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药理论中的核心内容。其中,中药的四性五味作为中药的核心药性在中医临床诊治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近年,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先后立项支持性味理论相关项目的深化研究,旨在进一步从分子水平解析中药四性五味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中医临床和药学体系。本文对近20年来有关中药四气五味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从生物效应、物质基础等方面对中药四气五味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概述,结合课题组中药药性研究中的发现和体会,剖析了目前中药药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深入开展中药性味理论的科学实质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特色的突出体现,准确把握中医药特色优势需要对药性理论彻底研究。本文基于中药性味当为“一味一性”,提出中药性味理论新的假说,即“一药X味Y性,其中Y≤X”,并提出验证新假说的中药性味可拆分性和可组合性研究方法。本文提出的假说和相应的研究方法,将有助于深化对中药性味本质的认识,丰富中药药性理论的内容,构建中药性味研究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从枳实、枳壳品种的变迁论其性味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枳实、枳壳是常用理气药,功能行气消积,化痰消痞。枳实力较猛而枳壳稍缓。其性味或日苦辛微寒,或日苦辛微温,尚无统一之见。本文欲从古今枳实、枳壳品种变迁的角度对此争议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赖昌生 《陕西中医》2010,31(2):227-229,251
通过计算机分析,我们得知入肝经中药寒性(占37.5%)最多,温性(占28.6%)次之,平性位居第三(占24.6%),凉性居第四(占7.3%),热性最少,占2.0%。这与肝经的生理、病理特点是相符的。五味中以苦味最多,占52.8%;甘味次之,占37.9%;辛味位居第三,占37.5%;咸味位居第四,占13.3%;涩味位居第五,占9.3%,酸味位居第六,占7.3%,淡味最少,占1.6%。五味与功效虽有一定联系,但五味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某些功效特点,这是五味理论的不足之处,但我们找到研究五味与功效关系的新方法,为日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中药的类别是以功效来划分的,其类别分布代表着该经药物所具有的功效范围和特点。故入肝经中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活血化瘀、祛风除湿、利胆退黄、明日退翳、凉血、止血、疏肝理气、镇惊定痛、截疟等多种功效。具有沉降性质中药占51.7%;升降浮沉不明显者占14.2%,入肝经的中药,以沉降为主,升浮的也不少。具有毒性的肝经中药有37味,在临床运用时要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20.
中药应用历史悠久,近现代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中药在某些方面还有不完善的地方。笔者从中药性能、中药配伍、中药资源方面的不足,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