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药用植物不定根培养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药现代化,药用植物资源远远不能满足中药产业的需求,因此亟需为中药资源的开发开辟新的途径,药用植物不定根大规模培养是实现中药产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如何建立良好的不定培养体系是药用植物不定根培养的关键.该文主要从植物激素、外植体、蔗糖、接种量、无机盐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药用植物不定根培养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补肾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活性成分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成骨细胞,观察补肾中药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率和ALP活性的影响.结果:补肾中药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能力和ALP活性有增强作用.结论:补肾中药活性成分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功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药对新生小牛视网膜组织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对体外培养新生小牛视网膜细胞生长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MTF法观察单味中药、复方中药和中药单体成分对体外培养新生小牛视网膜神经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结果复方1、枸杞、枸杞多糖、当归、阿魏酸对牛视网膜神经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黄芪、黄芪多糖、BFGF的保护作用较为温和,丹参无明显促增殖和抑制作用.结论复方1等中药对体外培养视网膜细胞生长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等院校培养中药调剂人才,应继承传统的中药调剂人才培养经验,鼓励调剂人员“在干中学习”,强调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统一.培养现代中药调剂人才,探索“学院+医院”联合培养的新模式,注重“认药”、“制药”、“发药”等环节锻炼,才能培养出能够学以致用的高素质临床药学人才.  相似文献   

5.
中药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淑蓉 《中医教育》2005,24(6):47-49
目前中药呈现出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作为中药专业人才的培养者不仅要适应这种模式的转变,更要注重研究型、应用型、外向型人才的培养.为适应这种人才培养的需要,有机化学作为中药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对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解中药补肾方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的作用.方法 取Wistar大鼠关节软骨,将软骨细胞分离传代后,分为补肾方含药血清组和对照组,置入37 ℃,50 ml/ L 的CO2培养箱内培养7 d 后,采用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 TUNEL 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的凋亡.结果 中药补肾方高、中、低剂量组细胞增殖均高于对照组( P<0. 05) ;中药补肾方含药血清各组的软骨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 .结论 中药补肾方可促进软骨细胞增殖与抑制软骨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7.
中药专业研究生培养是医院药学部教学计划中的组成部分,是培养研究生技能的重要桥梁之一,本文对中药学研究生培养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中药分析技术HPLC含量测定的带教培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北京卫生学校在"传统中药调剂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研究"的课题研究过程中,以建国前中药调剂人员的培养过程做为依据,通过初步探索,认为实践导向的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的培养途径,是对于传统中药调剂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调肝导浊中药诱导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一氧化氮及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体外培养技术,培养大鼠主动脉SMC,以加高脂血清和加中药等不同培养基进行分组培养,取细胞及培养液进行指标检测.结果(1)调肝导浊中药可明显抑制高脂血清培养下SMC的增殖,其PCNA阳性率低于造模组.(2)调肝导浊中药可增强体外培养SMCiNOS表达,增加细胞培养液NO含量.结论该法中药可对SMC增殖起到良好调控作用,从而阻止AS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药鉴定学》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类专业培养方案构架中极具中医药特色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教学组在30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针对社会对中药鉴定人才的需求现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中药鉴定学》ITPA (Interest cultivation-Theory teachingPractice&amp;Experiment teaching-Assessment)教学模式,即“兴趣培养-理论教学-实践(验)教学-考核评价”教学模式.《中药鉴定学》ITPA教学模式是培养中药鉴定学综合素质人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欧为 《中医药导报》2007,13(2):92-94
文章对近年有关化痰祛瘀中药治疗脂肪肝方面的研究进展文献资料进行了综述。认为化痰祛瘀中药具有治疗脂肪肝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降低血清和肝脏脂质、改善肝功能、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提高机体抗自由基损害的能力、改善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等方面。同时也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中药炮制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本文仅就已取得的炮制研究成果对中药炮制增效的原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炮制通则是为了规范饮片炮制工艺,对饮片炮制过程中一些共性技术所做的规定,是饮片炮制规范收载的重要内容,对增强饮片生产实际中的可操作性、规范饮片生产、提高饮片质量、保证用药安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对各地饮片通用炮制技术的差异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当前国家已启动的编制《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项目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由于时滞短、促透效果好、毒性小,中药挥发油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就中药挥发油的促透皮吸收作用(单独应用,与其他促透剂联合应用,挥发油中成分的促透皮吸收作用、促透机制)及其自身的透皮吸收作用进行总结,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模型药物多为化学药物,评价指标多为单一化学指标,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作用淡化;对挥发油促透物质基础、促透机制、促透规律的探讨较少;体外扩散池法研究中影响因素的考察不全面。同时,提出必须寻找适合中药透皮作用特点的研究思路,在注重对传统文献古籍挖掘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制剂学和相关学科的新剂型、新技术、新方法,选择经典外用方剂或常用药对,采用化学成分和生物学效应指标相结合的方法,体外扩散池和在体研究相结合的实验方法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加强中医药专业硕士生免疫学实验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意义,并提出实验能力培养的几项措施:进一步提高中医药专业硕士生对掌握免疫学实验能力的认识;编写一部适合中医药专业硕士生教学用的免疫学实验教材;适当增加实验课的教学课时;逐步更新实验教学的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
唐彦 《河北中医》2009,31(5):769-770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用药规律,为提高疗效及进行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1990—2006年间发表的治疗儿童多动症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90首,建立数据库,对复方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用药总数、各药使用频率及用药分类采用频数分布法进行统计,对用药规律以及特点进行总结。结果90首复方共用药119种,主要有14类药,补益、安神、平肝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最高。结论补虚安神平肝是儿童多动症最常用治法,使用清热、化痰、活血是其重要增效配伍。  相似文献   

17.
“血管正常化时间窗”的发现是目前抗肿瘤血管生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将现代肿瘤微环境学说与抗肿瘤血管生成领域研究热点相结合,提出应用扶正培本治则方药调节肿瘤微环境免疫与血管的正常化的理论构想,主张通过扶正培本为主导的中药复方对肿瘤“微环境免疫与血管正常化”的调节作用与机制研究,探索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药抗血管生成治疗“血管正常化时间窗”,为阐明扶正培本方药为主导的抗肿瘤侵袭与转移机制,联合放化疗最佳时机的选择,中医药抗血管生成疗效评价方法,提供初步的理论与实验依据,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8.
临床实习教学是培养医学生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生的关键起步阶段。本文针对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临床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即通过提升临床实习生"扎实的中西医结合能力""有效的医患沟通能力""积极的自我发展能力"来加强岗位胜任力的培养,以期培养德高而术精的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临床医师,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医疗大环境献一份力。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以乏力、发热、干咳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缺乏特效对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药物的情况下,中医药在阻断新冠肺炎病情进展、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等治疗发挥了重大作用。文章从现代医学及中医邪正盛衰理论介绍了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对于恢复期或出院患者应予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的治疗原则,恢复人体“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阐述了中医药在增强黏膜免疫防线、调节免疫机制、修复组织损伤等免疫调节方面的作用机理,针对恢复期或出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中医药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优势,以期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物药剂学性质的中药组分剂型的设计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在于临床疗效,而临床疗效是否显著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紧密相关.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本质是多组分,就组分本身的性质而言,其生物利用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分的生物药剂学性质即溶解性和渗透性.因此,该文将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中药现代制剂技术,从物质基础组分的层次阐明改善组分生物药剂学性质关键技术,以期提高中药组分制剂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