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按摩导引流变的研究,探析健身气功养生文化内涵。通过考察按摩与导引的发展脉络和名实之辨,以及健身气功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养生防病及病理康复,这与传统按摩导引的功能是一脉相承的。按摩导引的目的在于预防疾病,有"令百节通利,泄其邪气"的功能,因此认为自我按摩的本质也是健身气功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明末著名温病学家吴有性针对当时疫病流行的情况,通过潜心钻研,认真总结,著成《温疫论》一书,对温疫病的病因、病机、证法、方药提出了一套新的认识。温疫初起,创制达原饮、三消饮等方以疏利膜原,透邪外出:疫邪传胃,主张急证急攻,创先攻里后解表之新治法,以大承气汤等取效,若正虚邪实,则以黄龙汤等方攻补兼施;疫后伤阴,则以清燥养营汤滋养营血、清热润燥,其所创治疫诸方丰富了临床方荆学内容,对后世温病学家刺方用方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明末著名温病学家吴有性针对当时疫病流行的情况,通过潜心钻研,认真总结,著成《温疫论》一书,对温疫病的病因、病机、证法、方药提出了一套新的认识。温疫初起,创制达原饮、三消饮等方以疏利膜原,透邪外出;疫邪传胃,主张急证急攻,创先攻里后解表之新治法,以大承气汤等取效,若正虚邪实,则以黄龙汤等方攻补兼施;疫后伤阴,则以清燥养营汤滋养营血、清热润燥,其所创治疫诸方丰富了临床方剂学内容,对后世温病学家制方用方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医体质学说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医体质学的发展和内涵,笔者现就中医体质学说的发展源流做一探析。1原始社会至秦汉时期有关中医体质的最早记载可上溯到秦汉时期的《周礼》,在《周礼.地官.司徒》中已经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体质的影响:“一曰山林,其民毛而方。二曰川泽,其民黑而津。三曰丘陵,其民专而长。四曰坟衍,其民晰而瘠。五曰原隰,其民肉丰而庳。”[1]《吕氏春秋.尽数》则说:“轻水所多秃与瘦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指出居处环境不同,其形态表现各有特点,体现了环境对体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医治疗疫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青霉素被发现和应用之前,中医学在传染病领域的建树一直雄居世界前列,这种建树随着明清时代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完善,达到了高峰.中医学认识传染病病因并不为病原体所困扰,而是着眼于病因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从病因作用于机体后所出现的证候来把握病因--辨证求因,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有力地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近现代以来中医防治疫病没能充分发挥作用,往往是在疫情发生之初被忽视,由情势所迫才想到中医中药的参与,足见党和国家的中医政策尚需进一步落实.回顾对疫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堪称当代中医诊疗疫病的范例.本文较详细的介绍了中医治疗疫痉的心得体会,同时强调中医治疗疫病的相对优势,希望对今后可能发生的疫情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炳(1729 ̄1805),字振声,号西垣,清代著名的中医学家,江苏仪征县人,他结合自己几十年的治疫经验,著成《辨疫琐言》一书。该书对疫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有独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迁西县2005年1月-2011年6月迁西县自然疫源性和虫媒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自然疫源性和虫媒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数据采用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结果迁西县2005年1月~2011年6月通过网络直报报告自然疫源性和虫媒传染病包括狂犬病(2例)、肾综合症出血热(25例)、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5例)、斑疹伤寒(8例)、流行性乙型脑炎(1例)、疟疾(1例)6种传染病共42例病例,死亡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61/10万,病死率4.76%。气候变暖、生态环境变化、畜牧养殖业快速发展、防治宣传教育不足等因素是影响迁西县自然疫源性和虫媒传染病发病与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在开展自然疫源性和虫媒传染病监测、宿主动物和病媒生物带毒情况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监测的同时应加强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监测,各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开展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8.
中医疫病学概要及SARS的中医防治、研究思路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将疫病分为寒疫、温疫、杂疫三类,各有其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辨治方法亦不同。中医研究疫病应当突出中医传统特色。根据SARS的特点,应当归属于中医疫病中温疫之湿热疫范畴。中医辨治SARS应重视“四诊合参”,创新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否则为无源之水。中国传统医学有丰富的预防疫病的方法,对SARS的预防也要发挥中医药预防疾病的传统特色,三因制宜,辨证施防。SARS的中医药研究将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社会、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9.
该文简述了子淋在中医文献中病症认识、病因病机认识、治法治则等方面的发展源流。子淋为妊娠期间,小便频数,尿急而涩痛,小腹拘急为主要症状的妇科病证,是妊娠期常见疾病之一。其首见于《诸病源候论》,基本确立了子淋的症状和病机,后世著作完善了其症状、病因病机的认识。自《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始,治疗方剂众多,前期往往以症为主选择方剂,自金元后,薛已按病机分列证型,则以证为选方用药之指导。  相似文献   

10.
小儿时疫的发病与体质类型密切相关,基于历代医家对小儿体质及时疫的论述,探讨小儿时疫的病因病机及相应治法.正虚为本,时邪疫毒为标是小儿时疫发病的核心病机,素体气虚者,卫外不固发为风疫;阳多阴少者,温热浊毒外侵发为温疫;阴多阳少者,寒湿疫毒侵袭发为寒湿疫.治疗当以祛邪为要,扶正为本,相应予消风、清热、祛湿之法,使正气得复,...  相似文献   

11.
论大承气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深入研习了<伤寒论>全部有关大承气汤条文的论述和历代医家的注释,对后世温病学家对该方的应用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对大承气汤证候的认识,结合作者的临床应用体会,总结出大承气汤主要是通过通大便达到泄热的目的及先进的救阴学术思想,适用于因热邪引起的大便燥结性肠梗阻和不完全性肠梗阻,在临床应用上对病机要分析透彻,对病位要判断准确,方能收桴鼓之效.  相似文献   

12.
人参败毒散在历代瘟疫的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被称为"抗疫第一方".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刊布之始到当代,一直被广泛应用.全方和而不烈,多而不杂,一派辛散祛邪药中,加一味人参益气扶正,鼓邪外出,防邪复入,同时祛邪不伤正,相辅相成,"培其正气,败其邪气",用于疫病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苗尾水电站工程建设及运行期间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趋势,分析水库蓄水、运行调度、施工人员进驻、工程施工和移民安置对库周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医学评价技术规范》实施调查分析,收集有关疾病发病及传媒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5-2009年施工区、淹没区和安置区涉及乡镇均无流行性出血热报告,自然人群流行性出血热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2个区域的人群曾存在流行性出血热的感染;历史资料显示云龙县曾有过鼠疫暴发和流行,为鼠疫自然疫源地。结论与环境变化关系较为密切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存在局部流行或暴发的可能,应加强疾病监测和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4.
吴鞠通在仲景承气汤的基础上创制了一系列承气方剂,扩大了承气诸法的治疗范围,丰富了下法的内容,现被广泛运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并取得了良好疗效.试探讨吴氏承气汤类方的现代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由于社会环境、生活条件及学习压力的影响,儿童情志病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伤寒论》描述了丰富的情志症状,并对后世精神疾病的辨治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其所载经方仍在广泛应用.文章基于中医对儿童情志病症的认识,结合崔霞教授临床验案3则,浅述《伤寒论》经方在儿童情志病症中的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桃核承气汤中各配伍药味对汤剂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L8(27)正交实验设计,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桃核承气汤中桃仁不同配伍后药液中苦杏仁苷的含量变化。[结果]方中各药味对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次序为:大黄桂枝芒硝甘草,其中大黄对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性(P0.05),而桂枝、甘草、芒硝对苦杏仁苷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其中,含大黄的药液其pH值显著低于不含大黄的药液。[结论]大黄是影响桃核承气汤中苦杏仁苷含量的主要因素,pH值的降低可能是大黄导致苦杏仁苷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正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其病情易反复,迁延难愈,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西医治疗UC急性期多用激素配硫唑嘌呤,缓解期用柳氮磺吡啶及对症治疗,但是本病易反复,长期应用西药带来的副作用对人体伤害很大~[1]。UC在中医治疗方面存在优势,其在中医上病名为"泄泻""肠僻""大瘕泄"等范畴,多由于感受湿邪、饮食所伤、情志不遂、或者是劳倦过度,导致脾胃虚弱,湿从中生,进一步  相似文献   

18.
复方大承气汤配合电针治疗植物粪石性肠梗阻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大承气汤配合电针治疗植物粪石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植物粪石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仅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复方大承气汤配合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非手术治疗成功率64.6%,平均住院时间6.5d;对照组非手术治疗成功率25.0%,平均住院时间9.8d。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方大承气汤配合电针治疗植物粪石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10年围场县传染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订相应的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围场县201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围场县2010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6种4 811例,报告发病率为1 006.55/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其他感染性腹泻、肺结核、痢疾。各类传染病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共报告3 374例,占发病总数的70.13%;其次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共报告765例,占发病总数的15.90%;呼吸道传染病共报告587例,占发病总数的12.20%。结论加强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控制工作是围场县今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