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磁敏感加衩成像技术对单纯性脑出血和脑肿瘤卒中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脑出血患者77例,其中包括单纯性脑出血46例,脑肿瘤卒中31例,均进行磁共振增强和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结果 46例单纯性脑出血中,31例边缘出现轻度强化,15例没有出现明显的强化;磁敏感加权成像扫描检查发现46例病变周围均没有出现明显迂曲增粗肿瘤样的血管样低信号.31例脑肿瘤卒中患者中,有19例边缘出现轻度强化,12例没有出现明显的强化;13例结节肿块型者,局部未出血部位出现迂曲增粗低信号,11例灶样出血者,在未出血的肿物部位出现迂曲增粗低信号,6例环型者,出现增粗低信号.磁敏感加权成像的确诊率为68.83%,明显高于磁共振增强的53.25%(P<0.05).结论 磁敏感加权成像能提高单纯性脑出血和脑肿瘤卒中的鉴别诊断正确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蒋宗焰  张清  牛犇 《现代肿瘤医学》2015,(18):2668-2670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及鉴别脑脓肿与脑肿瘤坏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4月脑脓肿与脑肿瘤坏死患者,对在磁共振常规图像上表现液化的颅脑病变45例患者测量液化区域弥散系数值,观察影像学变化。结果: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中,脑脓肿表现为明显的异常高信号影,脑肿瘤坏死则表现为明显低信号影,其中7例信号稍低。脑脓肿在脓肿或囊变坏死、对侧脑实质、脑脊液、脓液的液化区域弥散系数值分别为(0.32±0.12)、(1.11±0.23)、(0.43±0.12)、(0.42±0.12),脑肿瘤坏死则分别为(2.43±0.89)、(1.32±0.54)、(0.67±0.15)、0,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脓肿与脑肿瘤坏死在常规磁共振上鉴别困难,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则能明显鉴别。  相似文献   

3.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新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主要包括弥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及血氧水平依赖成像三种成像方法。同以往影像学检查只能依赖于被检查组织形态学的改变不同,弥散加权成像主要研究脑组织内水分子的弥散情况,灌注加权成像主要研究脑组织血液动力学的情况,而血氧水平依赖成像则可对脑内的重要功能区进行准确定位。所以,功能磁共振成像可对人脑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脑功能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可准确地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区别肿瘤组织成分、预测肿瘤恶性程度及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本文主要综述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方式的基本原理及主要临床应用,以提高临床工作者对此项检查技术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前,MRI因软组织分辨率高、无辐射及多平面成像等优势已成为脑肿瘤疾病的一种常规检查手段。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及磁场强度的增加,一些新的MR功能成像技术已开始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如磁共振波谱、脑功能成像、灌注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等,主要用于脑肿瘤之间及脑肿瘤与非肿瘤性疾病的鉴别、肿瘤的分级、指导外科术式的选择、放疗方案的制订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的特点与评估胶质瘤级别的作用.方法 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术前行平扫磁共振成像(MRI)、增强MRI和SWI检查.采用双盲法对T1WI、T2WI、增强T1WI、SWI、增强SWI等方法对肿瘤、瘤周水肿、肿瘤出血及肿瘤静脉显示上进行评分,利用测量软件对肿瘤低信号区进行体积测量...  相似文献   

6.
江明祥  张娟 《中国肿瘤》2008,17(12):1036-1039
磁共振波谱(mega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MRS)能无创性地检测活体器官组织代谢及定量分析化合物的浓度,文章主要综述了1H—MRS在不同脑肿瘤中代谢物的变化及其对脑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肿瘤分级、放疗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与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腮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3例腮腺肿瘤患者,均接受MRI检查,包括MRI平扫+DWI+动态增强扫描。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良恶性腮腺肿瘤MRI影像特征、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峰值时间(Tpeak)、廓清率(WR),分析DWI、DCE-MRI单独及联合检查对腮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103例腮腺肿瘤患者中,良性74例,恶性29例,分别作为良性组和恶性组。良性组与恶性组腮腺肿瘤患者边界、形态、T2加权成像信号强度、信号均匀程度、周围组织侵犯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形性腺瘤组患者ADC值、Tpeak均高于腺淋巴瘤组和恶性组,WR180、WR360均低于腺淋巴瘤组和恶性组,且腺淋巴瘤组WR180、WR360均高于恶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腺淋巴瘤组与恶性组患者ADC、Tpeak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Luo JD  Liu YY  Zhang XL  Shi LC 《癌症》2007,26(2):168-171
背景与目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目前惟一能观察活体水分子微观运动的成像方法,能够检测出与组织含水量改变有关的形态学和病理学的早期改变,已广泛应用于脑部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但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目前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本文目的在于探讨DWI在乳腺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52例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的DWI资料,包括恶性病灶27个,良性病变36个.DWI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echo planar imaging,EPI)技术.以10例正常乳腺为对照组.测量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比较良恶性病变、正常腺体ADC值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采用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确定ADC值的诊断阈值,并用于诊断.结果:DWI对乳腺病变的显示良好.良性病变平均ADC值为(1.59±0.26)×10-3 mm2/s,95%参考值范围为(1.07~2.11)×10-3 mm2/s;恶性病灶平均ADC值为(0.87±0.23)×10-3 mm2/s,95%参考值范围(0.42~1.32)×10-3 mm2/s;正常腺体ADC值为(1.98±0.31)×10-3mm2/s.95%参考值范围(1.38~2.58)×10-3 mm2/s,三组ADC值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ROC曲线下面积(Az值)为0.96(95%可信区间0.92~1.00),诊断阈值为1.22×10-3 mm2/s.以此值作为良、恶性判断标准,敏感性88.9%,特异性87.9%,准确性85.0%.结论:ADC值有助于乳腺病变的鉴别诊断,DWI在乳腺癌的诊断上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依靠不同组织间水分子弥散的差异性,提供一种与以往T1加权像、T2加权像不同的、新的成像对比。其在超早期脑缺血定位、定位诊断中的作用已被肯定,并已逐渐应用于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其利用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现综述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在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刘莉  吴宁  欧阳汉  戴景蕊 《癌症进展》2012,10(2):187-19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并寻找诊断前列腺癌的适宜阈值。方法 74例前列腺癌疑诊患者行3.0 T MR常规平扫及DWI成像。测量ADC map图中每侧外周带的ADC低值。外周带穿刺发现腺癌为阳性组,无肿瘤证据为阴性组。比较阴性组与阳性组,分化较好腺癌组(Gleason评分2~6分)与分化较差腺癌组(Gleason评分7~10分)的ADC低值差异。以ADC低值预测外周带穿刺阳性率,绘制ROC曲线。结果74例患者中146个前列腺侧叶(阴性组50,阳性组96)获得组织学证实,其中分化较好腺癌(Gleason评分2~6分)17个,分化较差腺癌(Gleason评分7~10分)79个。阳性组与阴性组间ADC低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2×10-3±0.22×10-3 mm2/s vs 1.48×10-3±0.28×10-3 mm2/s,t=12.27,P=0.00)。分化较好腺癌组与分化较差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4×10-3±0.20×10-3 mm2/s vs 0.89×10-3±0.21×10-3 mm2/s,t=2.60,P=0.01)。分化较好腺癌组与阴性组ADC低值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5.91,P=0.00)。以ADC低值预测外周带穿刺阳性率,ROC曲线下面积为0.95(P=0.00),最佳临界值为1.15×10-3mm2/s,此时判断穿刺阳性的敏感度为85.4%,特异度为92.0%。结论 MR DWI出现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ADC低值小于1.15×10-3mm2/s可能是较适宜的诊断界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脊柱转移瘤和感染性病变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与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不同特点,为二者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和24例脊柱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为脊柱转移瘤组和脊柱感染组,2组患者均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比较脊柱转移瘤病变和感染病变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以及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30例脊柱转移瘤组患者的弥散加权图像中,全部为高信号。24例脊柱感染疾病组患者的弥散加权图像中,18例患者为低信号,4例为等信号,2例患者为高信号。以DWI高信号作为脊柱转移瘤的诊断指标,诊断的敏感性为100.0%(30/30),特异性为91.67%(22/24),准确性为96.30%(52/54)。以DWI低信号作为脊柱感染病变的诊断指标,诊断的敏感性为75.05%(18/24),特异性为0.0%(0/30),准确性为33.33%(18/54)。脊柱转移瘤组患者病灶平均ADC值为(0.72±0.12)×10-3mm^2/s,明显低于脊柱感染组患者的(1.43±0.14)×10-3mm^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6,P<0.05)。脊柱转移瘤组患者病灶平均CNR值为(27.46±4.35),明显高于脊柱感染组患者的(13.58±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2,P<0.05)。结论脊柱转移瘤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以高信号为主,而感染性疾病以低信号为主,而且脊柱感染性疾病的ADC值明显高于脊柱转移瘤病变。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对于脊柱转移瘤和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早期乳腺癌动态增强MRI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提高对早期乳腺癌动态增强MRI征象的认识。方法 分析 9例早期乳腺癌动态增强MRI表现特征 ,总结早期乳腺癌的特征性MRI表现。结果 早期乳腺癌动态增强MRI表现 :①病灶形态多数表现为片状、团块状强化区域 ,边界不清 ,形态不规则 ,少数表现为分叶状小结节或沿导管走行的条带状强化 ;②MIP :多数病灶周边可见细小密集血管影 ;③SI Time曲线大部分为II型和III型 ,但少数为I型。结论 早期乳腺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但有些与乳腺良性病变易混淆 ,对可疑病变的诊断必须结合X线钼靶摄影才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探讨食管癌和胃癌MRI检查的价值。方法:对95例食管癌和胃癌的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MRI所见与手术病理符合率以食管癌侵犯胸主动脉为最高。结论:MRI显示脏外生长型食管癌和胃癌具有较大价值;MRI显示病变波及范围、浸润破坏程度、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及有无转移等有较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脑室内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室内肿瘤,总结其MRI、CT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结果 22例中室管膜瘤7例,脉络丛乳头状瘤、髓母细胞瘤各4例,生殖细胞瘤、中枢神经细胞瘤、室管膜下瘤各1例,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和脑膜瘤各2例.男性儿童和青少年患者所占比例较大,发生于侧脑室最多,透明隔病变最少. 脉络丛乳头状瘤仅见于侧脑室内、室管膜瘤第四脑室多见、生殖细胞瘤蝶鞍多见、脑膜瘤侧脑室三角区多见,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室间孔区多见. MRI大部分肿瘤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大部分呈不均匀强化;钙化囊变多见,出血少见;几乎都有脑积水、半数发生脑水肿.结论 脑室内肿瘤有其临床症状特点及影像学征象,MRI及CT对脑室内肿瘤诊断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We report magnetic resonance (MR) findings of two unusual cases of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one initially presenting as a soft-tissue mass in the neck and the other in the foot. MR imaging provides better tissue contrast and lesion delineation than CT. However, MR signal characteristics cannot differentiate this lymphoma from other soft-tissue tumours. Although it is rare,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 soft-tissue mass.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