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团体人际心理治疗(IPT)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影响,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适宜的心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2月在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6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利培酮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团体IPT,两组均治疗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以及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分别评定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6,P>0.05);研究组WCST总应答数高于对照组,持续性错误数和非持续性错误数均低于对照组,PSP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398、2.609、0.523、0.381,P<0.05或0.01)。结论 团体IPT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改善可能无明显作用,但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家庭心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家庭心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8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药物组。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从患者精神症状基本缓解开始实施家庭心理干预。药物组仅接受药物治疗。入组时和治疗9个月、1年后分别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结果:经9个月的家庭心理干预后,干预组BPRS总分及自知力因子分与药物组相比明显降低。1年后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和病残率均以干预组显著较好。结论:家庭心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改善其社会功能,防止复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情况。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采用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心理干预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单一药物治疗。两组治疗前和出院时及出院后一年,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生评定患者社会功能残疾评定量表(DAS),对于复发等有关情况进行统计,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及卡方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3月后DAS调查显示,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1年后研究组DAS非常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可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有效减缓其社会功能的减退。  相似文献   

4.
早期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干预组为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同时辅以心理和社会综合干预措施,50例与之匹配的对照患者单用药物治疗。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分别进行随访评定。结果:干预组随访时PANSS阴性量表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SDSS的职业和工作、家庭外社会活动、家庭职能、个人生活自理、责任性和计划性5项因子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促进社会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在不同病期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2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干预6个月末采用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对社会功能评估。结果干预组患者ADL的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DSS的社会功能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有利增强患者自我照顾能力,减缓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功能衰退,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与护理对策朱玲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急性精神症状基本消失,但常遗留社会功能缺陷。本研究调查其可能的有关因素,并讨论相应的护理对策。对象与方法对象:均系1990年1月~1994年6月的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符合CCMD—2诊断标准,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0 ~ 2013年在我院住院的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别在入组时及干预后第4、8周末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干预后8周末的ADL评分均高于入组时(P<0.05),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8周末SDSS评分低于入组时(P<0.05);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期创伤对攻击行为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171例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估患者的攻击行为,根据MOAS结果将其分为攻击组(89例)和非攻击组(81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童年创伤问卷(CTQ)收集患者的创伤情况。结果 攻击组病程短于非攻击组(P<0.05)。攻击行为组PANSS总分、阳性因子、兴奋激越因子分、CTQ总分和五个分量表分均高于非攻击行为组(均P<0.05),阴性因子、抑郁焦虑因子和认知因子分低于非攻击行为组(均P<0.05)。兴奋敌对因子、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和情感忽视与攻击行为密切相关(P<0.05)。结论 兴奋敌对因子、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和情感忽视对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攻击行为有的独立贡献。有攻击行为患者的病程短与非攻击行为患者,可能是攻击行为更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分成氯丙嗪、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及奎硫平等药物治疗组,每一组又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单纯药物组)和社会心理综合干预治疗组(综合治疗组)。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中正确数(W1)和持续错误数(W2)以及持续操作测验(CPT)中错误数(C1)和漏报数(C2)等指标评定认知功能。结果:治疗6个月及12个月时,综合治疗组W1均显著高于单纯药物组、W2均显著低于单纯药物组;综合治疗组C1、C2均显著低于单纯药物组,尤以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治疗组更为显著。结论:社会心理干预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探讨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局部自发神经元活动特征.方法 采用3.0T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13例首次发病且未用药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与13名年龄和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男性静息状态下全脑的活动情况.使用SPM8、REST软件结合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方法对影像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ReHo降低的脑区为右侧额上回和左侧丘脑,ReHo增高的脑区是右侧颞中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中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静息态额叶、颞叶、丘脑功能活动局部一致性异常,ReHo异常可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精神分裂症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将150例未使用过抗精神病药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75)及对照组(n=75);在口服阿立哌唑单药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给予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区(DLPFC)的rTMS真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伪刺激治疗;疗程3个月。分别于基线期、治疗1及3个月末对入组者采用成套神经认知功能评估工具(MCCB)评估认知功能,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第2版(WHO-DASⅡ)及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估社会功能。结果:122例患者完成随访。基线两组MCC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及3个月后,研究组MCCB中情绪管理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429,t=2.338;P均<0.05);治疗前后两组间WHO-DAS II、GA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联合短期rTMS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有部分改善作用;但对社会功能改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心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 方法: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8周,并随访6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分别于入组时及随访结束时进行评估. 结果:入组时PANSS、WHOQOL-100及SDS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和SD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而WHOQOL-100中生活质量总评、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对首发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能力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15例首发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在抗精神病药治疗基础上联合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每周1次,持续24周;15例首发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在抗精神病药治疗基础上辅以每2~4周1次、持续24周的健康教育。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以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对两组患者入组前及随访结束时评估并进行比较。结果:随访24周后,研究组(n=7)IRI-C评分(55.79±12.18)较基线值(38.39±5.89)显著改善(P0.001),PSP评分(65.47±6.24)较基线值(53.18±5.26)有显著改善(P0.001)。随访24周后,对照组(n=7)IRI-C评分(45.16±10.29)较基线值(39.18±4.58)无显著改善(P=0.07),PSP评分(59.39±5.86)较基线值(54.21±5.12)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首发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联合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有助于提高共情能力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家庭式开放式的病房管理60例、封闭式病房管理60例治疗,于入院时、治疗2周末、4周末、6周末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价其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及社会功能情况。结果家庭式开放式管理模式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社会功能,SSPI减分明显,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治疗后BPRS总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开放式管理有利于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适应社会技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状况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增加团体心理干预,评价两组康复状况及社会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为78.575%(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各指标评分明显改善,且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WMS、WCST评分均较低,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WMS、WCST评分明显提升,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团体心理干预可以促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稳定,社会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好转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急性期与慢性期认知功能好转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6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于治疗前、治疗三个月末和治疗三年末各做一次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铁槽铁钉测验、手指敲击试验、动作功能测验、手功能协调测验、连线测验A和B、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言语流利性测验10项神经心理测查及BPRS、SANS、功能总体评定量表(GAF)、SIMP-SON药物副反应量表评定。结果 在急性期阴性症状好转程度越大,智力、记忆好转程度越大;在慢性期阴性症状、GAF以及副反应的改善与多种认知功能改善显著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GAF、药物副反应的改善与认知功能好转有关,但在急性期和慢性期的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认知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并观察出院后的社会功能,为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利培酮治疗)和研究组(利培酮联合认知治疗)各50例,两组均治疗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修订版(WAIS-RC)及韦氏记忆量表(WMS)分别评定精神症状、不良反应和认知功能。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随访,于出院1月及1年后采用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并追踪出院1年后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PANSS总评分及各分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1),但两组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WAIS-RC及WM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WAIS-RC及WMS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出院1年后,研究组PSP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15,P0.01)。结论利培酮联合认知治疗与单用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效果无差异,但联合治疗对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用利培酮,且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临床治愈的2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32例)和对照组(131例),对照组给予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和一般的心理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出院后每3个月深入家庭进行家访并制定自我管理和教育训练处方,干预时间为1年.采...  相似文献   

19.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心理状况与心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心理状况及干预效果。方法对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给予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干预。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SCL-90各因子分,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妻子与丈夫间差异不明显。经心理干预及随病情改善,患者配偶SAS、SDS分也随之下降。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配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可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减轻心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生活技能状况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纳入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45例和65名正常对照,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中文版(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Stroop色词测验等评估两组认知功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基于任务的生活技能测验(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 performance-based skill assessment,UPSA)评估生活技能,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患者精神症状。结果患者组的MCCB总分、10项分测验、数字广度测验、情绪识别测验、Stroop色词测验得分均低于对照(均P〈0.05);患者组的UPSA财务技能分、交流技能分及UPSA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语言记忆、视觉记忆评分、Stroop色词测验、UPSA交流技能分、UPSA总分高于非偏执型患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CCB的影响因素为受教育年限(OR=1.29,95%CI:1.13~1.47)及PANSS总分(OR=0.95,95%CI:0.92~0.97)。结论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生活技能明显受损,损害程度与精神病理症状有关联,偏执型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技能好于非偏执型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