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卵巢癌是一种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目前卵巢癌的治疗主要是以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紫杉醇/卡铂(TC)化疗方案为主,但5年生存率在36%~46%。中医药作为祖国传统医学,以其独有的药物及用药特点,可以针对卵巢癌发生发展的相关环节和涉及的不同分子靶点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中淫羊藿、黄芩、姜黄、银杏叶、柴胡、金银花等中的黄酮类中药单体成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大量实验研究证实其具备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已被广泛应用在不同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回顾文献,通过对多个数据库检索黄酮类中药单体的研究,发现黄酮类中药单体可通过调控卵巢癌的多条信号通路,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分泌型糖蛋白(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等,从而发挥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降低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诱导自噬,逆转铂耐药性等作用,以抑制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基于黄酮类中药单体调控信号通路以发挥抗卵巢癌作用方面作一综述,以期为研究黄酮类中药单体抑制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病变累及结直肠黏膜的一种慢性特发性炎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涉及遗传,肠道微生态和黏膜免疫系统失调等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细胞信号通路与炎症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查阅文献,梳理了近年来中药复方治疗UC的相关通路,并阐述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开展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思路。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中药复方治疗UC的机制主要涉及以下5条通路,酪氨酸激酶(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JAK)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activator of tran-ions, STAT)信号通路、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s)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激酶(phosphatidylinositide 3-kinases, PI3K)与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 Akt)信号通路。中药复方通过调节多通路下的细胞间分子信息传递,发挥保护肠...  相似文献   

3.
王鹏程  赵珊  冯健  赵宏  王秋红  匡海学 《中草药》2015,46(10):1556-1561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的治疗以氨基水杨酸、类固醇激素与免疫抑制剂3类药物为主,但是无法有效的防治,不可长期使用。近年来,大量研究以中药复方、单味药或者活性成分为研究对象,以期开发出治疗、预防溃疡性结肠炎的新型药物。就NF-κB信号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及以NF-κB通路中相关蛋白和酶为靶点的中药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UC)作为炎症性肠病的一种,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而在我国则显示了更为迅速的上升趋势。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主要涉及免疫调节紊乱、遗传易感性、感染、环境及肠黏膜屏障受损等因素~([1])。目前用于治疗UC的常规药物主要是5-氨基水杨酸、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及生物制剂(抗TNF-α抗体)等~([2-5])。治疗多以缓解症状为主,而且存在停药后易复发、耐药性增加或不良反应多等诸多问题。UC长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艾灸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黏膜组织Notch受体1及靶基因Hes 1、Math 1表达的影响,从Notch信号通路角度探讨其治疗UC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埋线+艾灸组、埋线组、艾灸组,每组6只.采用5% 三硝基苯磺酸+50% 乙醇混合溶液灌肠法复制U C模型.模型成...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炎性反应性肠病,与环境、饮食、药物和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宿主微生物群或对抗原的免疫反应。目前随着全球UC发病率的持续上升,深入研究UC的发病机制和寻求新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治疗疾病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芍药汤已被广泛用于治疗肠道湿热证相关的各种疾病,对UC治疗有效,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查阅近几年关于芍药汤通过不同信号通路治疗UC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今后寻求芍药汤治疗UC的新靶点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难治性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具有一定程度的癌变倾向,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及微生物等有关。现代医学尚无理想药物治疗UC,而中医药对此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笔者就文献报导统计的最常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及其单体成分进行整理,探讨相关中药及其单体成分的治疗机制,并对此作一综述,为中药应用于UC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耿玲  李洪文  李辉 《中药材》2012,(5):827-830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局限于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层的炎症疾病,病因至今不明,并且目前尚未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特效药。近年来许多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明中医药对溃疡性结肠炎有很好的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因此寻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的中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上皮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揭示该方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TNBS/乙醇灌肠诱导UC形成,通过乌梅丸灌胃给药,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上皮细胞Notch-1、Hes-1、Math-1m 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上皮细胞Notch-1、Hes-1m RNA表达显著增强,Math-1m 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乌梅丸方给药后,大、中、小剂量组大鼠结肠上皮细胞Notch-1、Hes-1m RNA表达明显降低,Math-1m 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乌梅丸可通过Notch信号通路调节结肠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对溃疡性结肠炎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对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危害。抗癫痫药带来良好的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伴发着诸多身心损伤的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癫痫由来已久,目前除不断丰富传统中医理论治疗癫痫的认知理论外,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中医药治疗癫痫的细胞信号传导机制发展迅速。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检索发现,癫痫发生与细胞增殖、凋亡、自噬、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等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同时中西药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无论是中药单体、单味中药甚至中药复方治疗癫痫的机制的研究均与文中所述信号通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其可以通过调控相应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表达,达到抑制癫痫发生,控制癫痫发作,保护癫痫脑损伤的作用。该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具体如下:①桔皮素,银杏内酯B等能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凋亡及氧化应激反应。②黄芩苷,蛇床子素等能通过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抑制自噬。③灵芝多糖,黄芪甲苷等能通过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减少细胞凋亡。④红景天苷,白藜芦醇等能通过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血红素加氧酶1(Nrf2/ARE/HO-1)信号通路,抗氧化应激反应及抑制凋亡。⑤姜黄素,黄芩苷等能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反应及减少凋亡。以上总结旨在为中药治疗癫痫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也为临床中药治疗癫痫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p-PERK通路蛋白、C/EBP 同源蛋白的表达及结肠杯状细胞数量,探讨芍药汤对UC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84只SD大鼠中随机抽取14只作为空白组,余下70只大鼠通过三硝基苯磺酸建立UC大鼠模型,除去死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2只、柳氮磺吡啶组13只、芍药汤低剂量组12只、芍药汤中剂量组13只、芍药汤高剂量组13只。空白组、模型组用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柳氮磺吡啶组采用柳氮磺吡啶灌胃,芍药汤高、中、低剂量组按照芍药汤不同剂量灌胃。第14天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随后将大鼠处死并解剖,进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并检测大鼠结肠p-PERK通路蛋白、C/EBP 同源蛋白的表达及结肠杯状细胞数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及芍药汤不同剂量组大鼠DAI、CMDI评分均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和芍药汤高、中、低剂量组DAI、CMDA评分均降低(P<0.05),柳氮磺吡啶组与芍药汤高、中、低剂量组DAI、CMD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和芍药汤高、中、低剂量组p-PERK、CHOP蛋白表达均上升(P<0.05); 与模型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和芍药汤高、中、低剂量组p-PERK、CHOP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 与芍药汤低剂量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和芍药汤高、中剂量组p-PERK、CHOP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 柳氮磺吡啶组和芍药汤高、中剂量组p-PERK、CHOP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与空白组比较,其他各组杯状细胞数量均下降(P<0.05); 与模型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和芍药汤高、中、低剂量组杯状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加(P<0.05); 与芍药汤低剂量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和芍药汤高、中剂量组杯状细胞数量均增加(P<0.05); 柳氮磺吡啶组和芍药汤高、中剂量组杯状细胞数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芍药汤能抑制内质网应激PERK信号通路被激活,降低CHOP表达活性,减少细胞凋亡,抑制杯状细胞被破坏,保护肠黏膜屏障,改善UC大鼠的症状和体征,这可能是芍药汤治疗UC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13.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炎性肠病,腹痛、腹泻、黏液血便为其主症。西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主要以抗炎抗免疫的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隶属于中医"休息痢""久痢"和"肠澼"等病范畴,其病理机制主要有肠道湿热蕴毒,瘀血阻滞,以及气血两虚等,临床相应地治宜清热祛湿、解毒、化瘀、益气补血等。文章从马齿苋、大黄、党参、黄芪等中药的多糖成分所具有的抗炎、免疫调节、恢复肠道菌群失调等作用,发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为契机,总结和探讨了中药多糖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结肠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疾病,原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NF-κB是一种核转录因子,参与多种炎症和免疫基因的转录与表达。笔者查阅近几年关于中医药通过6条信号通路介导核因子-κB(NF-κB)治疗UC的文献并进行了总结,旨在为今后研究中药治疗UC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药多糖,一种从中药物中加工提取的高分子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降血糖等多重药理活性,在疾病治疗、新药研发、饮食、保健、美容等众多领域中呈现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从信号通路、免疫功能、肠道菌群、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5个方面综述近些年中药多糖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  相似文献   

16.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是一种多功能核转录因子,参与调节多种免疫调节因子的转录与表达,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目前以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为主。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中药对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复发率低、毒副作用小,部分机制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本文就NF-κB信号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及抑制NF-κB信号通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五个方面探讨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即抗炎促进溃疡愈合作用,调节NO异常,提高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减少氧化脂质生成,调节免疫反应,指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理复杂,是多因素,多环节相互作用的结果,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于扩大炎症反应造成的,阻止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减轻或终止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18.
张罡  叶桐  窦丹波 《陕西中医》2023,(6):818-821
核转录因子-κB(NF-κB)相关信号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形成与发展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研究显示中药单体及单药可以通过NF-κB信号通路介导减少黏膜炎症反应、抑制肠道上皮细胞凋亡、增强肠道黏膜屏障、调节肠道内菌群丰度等抑制溃疡性结肠炎的发展,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JAK2/STAT3/NF-κB信号通路、PI3K/AKT/NF-κB信号通路、NF-κB/NLRP3信号通路等有关。涉及到的常用药物包括黄连、干姜、鸦胆子、黄芪、肉桂、青黛、雷公藤、黄芩、蒲公英、马齿苋、苦参、青蒿等及其提取物小檗碱、6-姜烯酚、鸦胆子苦醇、黄芪多糖、肉桂醛、雷公藤多苷、黄芩苷、苦参总碱、双氢青蒿素等。故围绕NF-κB相关信号通路对常用治疗UC的中药及其单体作一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累及结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病变,以肠道黏膜炎症为特征。UC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情复杂多变,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该病病理机制复杂,其中肠道免疫应答及不可控性炎症反应是其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Toll样受体4(TLR4)作为一种跨膜信号转导受体,可介导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在UC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目前,UC的治疗主要使用水杨酸剂、糖皮质激素等减轻肠道炎症,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病情的进展,但不良反应较大,停药后又易复发。中医学可以多途径、多效应、多靶点调控TLR4通路,抑制炎症反应,有效干预UC的进展,已逐渐成为防治UC的热点。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UC具有独特优势,其可通过调控TLR4信号通路,加强免疫防御、抑制炎症反应,从而促进肠道黏膜愈合及维持肠道微生物生态系统平衡,有效治疗UC,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目前仍缺乏对中医药调控TLR4信号通路治疗UC全面的综述。故该文通过检索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TLR4信号通路与UC的关系及中医药在其中的作用进行系统性总结,以期为UC的潜在治疗及新药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未明,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炎症性肠病,目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治疗相当棘手。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中医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进行分析,概括为分型论证、基础方加减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式的临床治疗进展,并指出当前存在的状况及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