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囊胚和卵裂期胚胎玻璃化冷冻解冻后移植周期的妊娠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行玻璃化冷冻解冻移植周期388个患者的妊娠情况,其中囊胚冷冻解冻165个移植周期(A组),卵裂期胚胎冷冻解冻223个移植周期(B组)。结果:A组和B组解冻存活率分别98.76%和96.74%,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单胎率A组(68.48%、57.38%和76.10%)显著高于B组(68.48%、57.38%和59.37%);多胎率、双胎率和三胎率A组(23.01%、22.12%和0.88%)显著低于B组(40.62%、31.25%和9.37%,P<0.05);A组和B组的流产率分别为5.31%和6.2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囊胚和卵裂期胚胎玻璃化冷冻解冻均能获得较高的存活率、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且囊胚玻璃化冷冻移植周期提高了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同时降低了多胎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内膜准备方案及雌、孕激素水平对冻融两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于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冻融胚胎移植的399例患者共计399个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临床妊娠分为临床妊娠组(n=199)和非临床妊娠组(n=200).将两组的女方年龄、男方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胚胎冷冻保存时间是否会对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结局造成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833个解冻移植周期,按冷冻保存时间分为Ⅰ组(90d);Ⅱ组(90~365d);Ⅲ组(366~730d);Ⅳ组(730d),比较组间临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四组的平均年龄及平均移植胚胎数均无显著性差异,各组间的临床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冷冻保存时间对FET妊娠结局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盆底肌按摩联合人工周期对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FET)薄型子宫内膜厚度、类型、血流以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将准备行FET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60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人工周期(月经第3天起服用戊酸雌二醇片(补佳乐,拜耳医药有限公司)早晚各3毫克,连用12天后添加黄体支持)。观察组经净后,每天配合盆底肌按摩,时间为15min,频率为50Hz,选穴为会阴、长强、八髎穴,直至添加黄体酮日;对照组则单纯人工周期。比较两组患者黄体酮日内膜厚度、类型、血流和临床妊娠率。结果:治疗后:(1)经过盆底肌按摩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黄体酮日内膜Ⅰ型血流明显减少,Ⅱ+Ⅲ型血流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盆底肌按摩器治疗后,添加黄体酮日观察组内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经盆底肌按摩后,添加黄体酮日观察组A型内膜例数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4)临床妊娠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雌孕激素联合下人工周期配合盆底肌按摩能够改善行FET周期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内膜厚度及血流,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中国性科学》2015,(12):102-106
目的:分析比较第5天(Day 5)、第6天(Day 6)的冻融单囊胚移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不同发育天数囊胚对冻融后胚胎的发育潜能和临床结局的影响,以及囊胚解冻后的扩张程度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冻融单囊胚移植的患者211例,根据冷冻时间不同分为Day 5冷冻组(n=113)和Day 6冷冻组(n=98),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早期流产率。根据囊胚解冻后2小时囊腔的扩张程度分为:部分扩张组(n=54)、完全扩张组(n=105)、孵出组(n=52),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早期流产率。结果:Day 5冷冻组的临床妊娠率(63.72%)和种植率(63.72%)均显著高于Day 6冷冻组(46.94%,46.94%)(P<0.05),Day 5冷冻组的流产率(13.89%)低于Day 6冷冻组(17.39%);冻融后部分扩张组的临床妊娠率(40.74%)和种植率(40.74%)均显著低于完全扩张组和孵出组的临床妊娠率(60.95%、61.54%)和种植率(60.95%、61.54%),三组的流产率依次递减但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18.18%、15.63%、12.50%)。结论:Day 5囊胚较Day 6囊胚具有更好的发育潜能,解冻后可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冻融后囊胚腔的扩张程度越好,其发育潜能越高,显著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不同孕期妊娠梅毒患者的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共124例妊娠梅毒妇女接受了驱梅治疗,包括孕早期42例,孕中期40例,孕晚期42例。结果:124例妊娠梅毒患者中不良妊娠33例,包括流产死产14例,先天性梅毒患儿19例。孕早期不良妊娠率为7.14%,孕中期为22.5%,孕晚期为5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梅毒患者治疗越早,不良妊娠发生率越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四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法在玻璃化冻融囊胚移植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265个玻璃化冻融囊胚移植周期,按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分组,其中自然周期治疗组有68个周期(NC组),激素替代周期治疗组有108个周期(HRT组),促排卵周期治疗组56个周期(OI组),GnRha后激素替代周期治疗组33个周期(G-HRT组),比较各组妊娠结局。结果:四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多胎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流产率以及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G-HRT组FET周期次数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5)。结论:自然周期、促排卵、激素替代和降调后激素替代方案在冻融囊胚移植中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结局。对于反复移植失败患者,降调后激素替代方案有疗效。临床上进行冻融囊胚移植前应选择个体化的子宫内膜准备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低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GH)预处理对既往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失败患者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北部战区总医院诊治的48例行IVF-ET治疗失败再次行IVF-ET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前一周期(失败周期)采用常规促排卵方案,且IVF-ET治疗失败,后一周期(预处理周期)在促排前使用低剂量重组人GH预处理。比较两个周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时促排卵情况[雌二醇(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形态]、促性腺激素(Gn)使用情况(Gn用量、Gn天数、获得卵泡数)、胚胎质量、妊娠结局。结果 HCG注射日时,两个周期的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周期的Gn用量、获得卵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处理周期Gn天数短于失败周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处理周期优质胚胎率高于失败周期,两个周期胚胎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从而探寻降低新生儿梅毒发病率以及减少妊娠不良结局的临床医学办法。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5月我院接诊的妊娠合并梅毒8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不实施任何治疗,观察组实施全过程的抗霉素治疗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新生儿情况、患者血清RPR滴度、治疗孕周与新生儿梅毒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足月产38例,占95.00%,对照组足月产10例,占25.00%,观察组早产、流产、死亡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没有死亡和流产的情况发生,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常新生儿有35例,占87.50%,对照组仅7例,占17.50%,而两组患者正常新生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9210,P=0.0003);观察组在先天梅毒儿、窒息儿、低体质量儿等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血清RPR滴度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分析:患者血清RPR滴度≥1∶16的新生儿预后明显没有患者血清RPR滴度≤1∶8的好,两组患者血清RPR滴度与新生儿预后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越早的治疗孕周,其先天梅毒儿的发生也就越小,不同治疗时间的梅毒产妇产出正常新生儿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梅毒的孕产妇极易出现不良的妊娠结局,对妊娠合并梅毒感染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查尤为重要,及时有效地对妊娠合并梅毒感染患者采取规范化的抗梅治疗,能够降低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有效减少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治疗的患者胚胎移植日焦虑情绪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治疗的131名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胚胎移植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焦虑状况。根据焦虑程度对其进行分类,比较无焦虑、轻度焦虑、中度焦虑患者之间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131名患者中有焦虑情绪者64人(48.9%);无焦虑组与焦虑组患者比较,其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焦虑组与轻度焦虑组患者比较,其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焦虑组与中度焦虑组患者比较,其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胚胎移植日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轻度焦虑对近期妊娠结局即存在影响,医护人员必须在胚胎移植日加强患者心理干预,引导患者积极应对,改善不孕症患者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开始治疗妊娠梅毒对妊娠结局影响性,以期降低妊娠梅毒并发症。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110例妊娠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现同一种治疗妊娠梅毒方案,但在不同孕周进行治疗,分别是在16周和≤16周,分别称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对新生儿娩出和妊娠结局影响性。结果:观察组阿氏评分、体重分别为(8.99±1.13)分、(3.61±0.56)kg,对照组阿氏评分、体重分别为(6.78±0.95)分、(2.68±0.45)kg,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在呼吸、心率上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共有异常2例,发生率为3.64%,正常足月活婴占96.36%;对照组妊娠结局中共有异常11例,发生率20%,正常足月活婴占80%,观察组在不良妊娠结局上明显低于对照组,正常足月活婴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16周内对妊娠梅毒进行诊治能有效降低妊娠风险,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
王小榕  范玲  马乐 《中国性科学》2013,(9):54-56,61
妊娠期性生活随不同孕周对母体及妊娠结局影响不同。妊娠期性交会增加母体生殖系统炎症的发生,妊娠早期增加胚胎流产的可能。妊娠晚期性交会增加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和早产的机率。因此不提倡妊娠早期和晚期(特别是最后一个月)内进行性生活,医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影响梅毒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探讨妊娠期梅毒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新生儿结局。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131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其中82例孕产妇在产前经血清学筛查确诊后给予驱梅治疗,49例孕产妇于临产经输血前四项指标筛查确诊,未进行驱梅治疗,对两组产妇与新生儿结局进行分析,同时探讨妊娠期梅毒患者的诊治方法。结果:治疗组共发生新生儿先天性梅毒17例,发生率为20.73%;未治疗组共发生先天性梅毒29例,发生率为59.18%。治疗组死胎、早产发生率均低于未治疗组,流产发生率高于未治疗组,早孕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死胎率、不良妊娠发生率明显低于晚孕组,流产、早产发生率高于晚孕组与中孕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感染40例,感染率为33.33%;阴道分娩组感染6例,感染率为54.55%,阴道分娩感染率明显高于剖宫产,两种分娩方式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期梅毒是导致新生儿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分娩方式、治疗时间及科学规范的驱梅治疗可提高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殖道感染与PPROM孕妇的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以期能为PPROM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住院分娩的128例PPROM产妇(PPROM组)及128例同期住院分娩的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对照组)病历资料,分析两组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细菌性阴道病(BV)、衣原体(CT)、假丝酵母菌(CM)感染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PPROM组UU、CT、BV、CM、混合感染感染率分别为27.34%、12.50%、7.81%、10.94%、8.59%,总感染率为67.19%,对照组UU、CT、BV、CM、混合感染感染率分别为9.38%、4.69%、4.69%、7.81%、5.47%,总感染率为32.03%,UU、CT感染率及总感染率PPROM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V、CM感染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ROM组产妇胎儿宫内窘迫、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分别为17.19%、73.44%、14.06%、15.63%、20.31%,对照组分别为14.84%、32.03%、11.72%、3.13%、15.63%,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肺炎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ORM组产妇生殖道总感染率与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肺炎发生率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之间具有正相关(P<0.05)。结论:UU及CT感染为主的生殖道感染可能是导致PPROM发生的主要原因,孕期合并有生殖道感染会引起孕妇及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因此在妊娠早中期进行生殖道感染筛查并且针对性的进行治疗有利于降低PPORM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与分析妊娠晚期合并性传播疾病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56例性病孕产妇作为试验组,对其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测,主要检测指标包括解脲支原体、淋病、尖锐湿疣、霉菌、滴虫、HIV、梅毒。另选择同时期的正常分娩孕产妇419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试验组孕产妇共456例,经检查可见其中霉菌性阴道炎278例(60.96%),滴虫性阴道炎58例(12.72%),解脲支原体阴道炎45例(9.87%),沙眼衣原体阴道炎39例(8.55%),淋病23例(5.04%),尖锐湿疣10例(2.19%),梅毒3例(0.66%),本组中未检测出艾滋病患者。对照组出现胎膜早破率、早产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感染率及低体重儿率分别为13.60%、5.49%、5.01%、1.19%及1.43%,试验组出现胎膜早破率、早产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感染率及低体重儿率分别为19.96%、6.80%、12.06%、1.97%及2.1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4.59,P0.05;χ2=4.28,P0.05;χ2=4.02,P0.05;χ2=4.55,P0.05;χ2=3.91,P0.05)。对照组阴道分娩率为71.27%,剖宫产率为28.73%,试验组阴道分娩率为70.64%,剖宫产率为29.36%,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χ2=3.53,P0.05;χ2=3.48,P0.05)。结论:孕妇产妇感染性病的发病率较高,且多伴有两种及以上的混合感染,对其妊娠结局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甚至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处理方法处理胎膜早破患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1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8~35+6孕周的38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产妇意愿及医师建议将纳入病例分为保胎组和非保胎组,其中保胎组患者220例,非保胎组患者160例。此外按照患者胎膜早破的发生时间又将所有纳入病例分为3个亚组,即28~31+6孕周组(70例)、32~33+6孕周组(160例)、34~35+6孕周组(150例)。采用不同孕周的处理方法对胎膜早破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详细记录所有患者的妊娠结局,比较28~31+6孕周、32~33+6孕周、34~35+6孕周患者中保胎组和非保胎组的妊娠结局是否存在差异。结果:28~31+6孕周保胎组宫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保胎组(P0.05),不过保胎组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保胎组(P0.05);32~33+6孕周保胎组剖宫产率、宫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保胎组(P0.05),不过保胎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非保胎组(P0.05);34~35+6孕周保胎组宫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保胎组(P0.05)。结论: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具有不同的处理策略,28~31+6孕周实施保胎方案的意义值得商榷,32~33+6孕周进行保胎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不过需要对产妇及胎儿的情况做出密切监测,34~35+6孕周进行保胎意义不大。临床上应重视胎膜早破的预防与处理,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围生理期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复合妊娠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自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后发生宫内宫外复合妊娠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第1例患者因移植后5周宫外妊娠囊破裂行急诊开腹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宫内胚胎继续妊娠至16周,无明显诱因发生流产;第2例患者移植后8周入院,入院即发现宫内胚胎停育,阴式超声发现宫外妊娠囊,行清宫术+腹腔镜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第3例患者经阴式彩超发现复合妊娠,行腹腔镜下右输卵管切除术,术后宫内妊娠囊继续发育,现至28周。结论:复合妊娠缺乏典型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临床医生应高度警惕复合妊娠发生,并及时采取以手术为主的治疗措施,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生命、生育能力及宫内胚胎存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为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孕妇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8月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医院产科收治204例及2012年8月至2015年10月成都市西区医院产科收治120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统计孕妇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情况,比较不良妊娠结局和正常妊娠结局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将对不良妊娠结局有影响的因素再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妊娠合并梅毒感染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妊娠合并梅毒感染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措施。结果:324例妊娠合并梅毒感染患者中有24例(7.41%)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对正常组300例患者和不良结局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显示,产次、年龄、就诊时梅毒分期、其它传染病、驱梅疗程、随访执行情况是影响妊娠合并梅毒感染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就诊时梅毒为中晚期、有其他传染病、完成驱梅疗程≤1、未严格执行随访计划是妊娠合并梅毒感染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妊娠合并梅毒感染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病率较高,影响妊娠合并梅毒感染不良妊娠结局的因素较多,在加强对孕妇进行梅毒筛查的同时,应加强梅毒感染孕妇的后续治疗和管理,确保梅毒感染得到有效控制,降低梅毒感染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提高孕妇的妊娠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