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瘀痰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不同程度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而发生的病变。本病是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约占育龄期妇女的1 0 % ,在不明原因的不孕女性中发病率达 70 %~80 % ,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妇科没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名 ,但依据其经行腹痛、性交疼痛、月经不调、不孕、盆腔肿块的临床表现及体征 ,本病当属于中医妇科痛经、不孕、月经不调、崩漏、瘕等病的范畴。现代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虽有很大进展 ,但细微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较多的药物有 Gn RHa、Ru486,治疗效果较好 ,但有一定…  相似文献   

2.
从湿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以盆腔疼痛和不孕为特点的持续性病变,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病程长,缠绵难愈,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中医学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名,但类似此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散见于“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癌瘕”等疾病范畴。“瘀血”是产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和体征的关键,活血化瘀已成为中医药治疗该病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然古今治疗多从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推陈出新着眼,鲜有论及从湿而治。在临床中若单纯运用活血化瘀方法治疗该病,疗效不尽如人意,笔者在总结全国名老中医班秀文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治疗经验的同时,对部分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发现,湿瘀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见和重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痛经"、"瘕瘕"、"不孕"、"月经不调"的范畴,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历代医家均认为对于本病而言,"瘀"既是因,也是果,故子宫内膜异位症从瘀论治,可图宏效.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的疑难杂症之一,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内异症的病机及治疗的研究也日趋重要。文章从冲任循行和生理功能,冲任与肝脾肾,冲任与女性生理病理,冲任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机及治疗等几个方面对冲任瘀滞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通过论述及典型病例,探讨出"冲任瘀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本质病机,根据此病机,临床采用中药调理冲任治疗本病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伤寒论》蓄血证理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跟师学习,结合《伤寒论》中蓄血证相关理论,从病机、证候、治疗几方面阐述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蓄血证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列举验案加以分析佐证。[结果]从临床角度看,蓄血证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相似之处,离经之血瘀滞,瘀热互结下焦是其病因病机,以少腹硬满胀痛、血下则缓为主要临床表现。破结逐瘀是其治疗大法,以抵当汤为治疗主方。临证施治时,根据月经周期、患者体质,在破结逐瘀泻热基础上,佐以补肾、健脾、温经、解痉,并配合针灸治疗。文中所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案,皆为瘀热互结下焦,从蓄血证论治,以水蛭、地鳖虫祛瘀消散离经之血,以大黄、猫爪草等泻热解毒,并防止病灶的异常出血,取得较好疗效。[结论]以《伤寒论》蓄血证理论治疗下焦瘀热互结的一类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061653 AHSG和IL-6基因多态性与Ⅳ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相关性研究;061654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病理特征分析;061655 11例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061656 中期因子在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061657 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痛与盆腔病变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7.
清瘀温通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慢性疾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在治疗过程中难免耗伤气血,活血化瘀的药物又多属攻伐之类,易损伤正气,造成机体正气虚损,阳气不足,无以温煦气血,从而使得活血化瘀的功效减弱,加重血瘀症状。瘀血癥瘕难以清除,阳虚症状日益明显,表现为畏寒怕冷、舌苔暗淡、脉象细弦。此时,若加入温阳通络的药物,如乌药、五灵脂、小茴香、艾叶、炮姜等,温补阳气,散寒通络,可以增强活血化瘀药物的功效,同时扶助正气,且这些药物的止痛作用显著,可明显缓解痛经症状。文献引用:庄梦斐,曹阳,赵莉,等.清瘀温通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J].中医学报,2015,30(2):289-291.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实际发生率远比临床所见的多.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由肾虚、经期、产后不节、感受六淫之邪或七情所伤等原因所致,但最终的病机表现均与血瘀有关.本文从本病病因病机、治法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9.
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根据六阳理论,指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机关键为“阳虚瘀结”,治疗不仅要活血化瘀、调经止痛,还要顺应女性的生理周期规律进行调周治疗,尤其须重视经间期的阴阳转化和经前期的重阳延续、六阳到位,以维持患者体内阴阳的动态平衡,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求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方法.方法:采用通瘀促孕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2个疗程,并以西药内美通作为对照,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卵泡及免疫学指标变化等情况.结果:两药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卵泡直径、数量增加,抗子宫内膜抗体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瘀促孕汤可明显缓解内异症患者症状,提高受孕率,可作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2.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机不利津熬为痰,血滞为瘀,而构成痰瘀的相关性,临证中辨久病之"瘀"和怪病之"痰"时应当将两者联系起考虑从肝论治,突出调肝以治痰瘀互结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肥胖的老年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周福贻教授依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肝肾亏虚和痰瘀互结是其主要病理机制,运用补益肝肾、化痰祛瘀为法治疗该病,切合病机,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痰瘀互结理论基础渊流探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痰瘀互结理论源流的探析,了解各个时期痰瘀互结理论及临证治疗的进展,认为痰瘀互结证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痰瘀互结又是其他疾病产生的病理基础,气滞、阳虚、脾虚与痰瘀的形成直接相关,其临床表现虚实夹杂,因此在痰瘀同治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他病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脑血管疾病的产生与与众多因素相关,而痰浊血瘀与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等尤为密切。从痰浊、血瘀及痰瘀交阻与脑血管病中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病的历史渊源,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理化指标、疾病的发展过程、现代医学研究等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具有指导临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痰瘀互结的理论阐述眩晕的病因病机、中医理论基础、治疗及现代研究,为眩晕从痰瘀同治的治法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法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方法:将96例缺血性中风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中药结合常规西药50例和对照组常规西药46例,治疗30天,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综合疗效和各项症状疗效均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祛瘀法对中风偏瘫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调脂饮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60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辛伐他汀胶囊和调脂饮治疗。对照组30例,单独采用辛伐他汀胶囊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3.33%,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O.05)。结论:调脂饮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高天舒教授论治阳虚痰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感觉缺失、疼痛、难愈溃疡等,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临床上尚无特效性药物及疗法。目前中医多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或滋补肝肾、清热利湿,然而临床存在一些素体阳虚或病久阴损及阳,患者经上述治疗后收效甚微,故现将高天舒教授论治阳虚痰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加以整理,为中医药更好的防治DPN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