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利用兔VX2肝移植瘤模型探讨高浓度乙酸注射治疗肝肿瘤的价值,并探索注射治疗肝肿瘤的最适乙酸浓度。方法 用移植法建立兔VX2肝肿瘤模型,将40只携瘤兔随机分为A、B、C、D四组。术前以CT测量肿瘤直径。开腹向A、B、C、D组肝肿瘤内分别注人50%、75%、100%乙酸和生理盐水,48h后重复注射一次,术后一周处死兔子取肝脏观测比较各组肿瘤体积改变情况及坏死灶周围新生灶情况,并取肿瘤组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坏死情况。结果 注射后一周各实验组肿瘤直径均减小,对照组肿瘤直径明显增大。100%乙酸组10例仅1例在坏死灶周围发现新生灶,而50%乙酸组发现5例,75%乙酸组发现7例。镜下显示100%乙酸组肿瘤中未坏死的肿瘤细胞团较75%和50%乙酸组少见。结论 高浓度的乙酸对兔VX2肝肿瘤的灭活效果显著;其中100%的乙酸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兔VX2肝移植瘤模型探讨高浓度乙酸注射治疗肝肿瘤的价值,并探索注射治疗肝肿瘤的最适乙酸浓度.方法用移植法建立兔VX2肝肿瘤模型,将40只携瘤兔随机分为A、B、C、D四组.术前以CT测量肿瘤直径.开腹向A、B、C、D组肝肿瘤内分别注入50%、75%、100%乙酸和生理盐水,48 h后重复注射一次,术后一周处死兔子取肝脏观测比较各组肿瘤体积改变情况及坏死灶周围新生灶情况,并取肿瘤组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坏死情况.结果注射后一周各实验组肿瘤直径均减小,对照组肿瘤直径明显增大.100%乙酸组10例仅1例在坏死灶周围发现新生灶,而50%乙酸组发现5例,75%乙酸组发现7例.镜下显示100%乙酸组肿瘤中未坏死的肿瘤细胞团较75%和50%乙酸组少见.结论高浓度的乙酸对兔VX2肝肿瘤的灭活效果显著;其中100%的乙酸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兔邻近腹主动脉VX2肝癌模型,为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肝脏大血管旁肿瘤研究选择最佳建模时间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手术直视下组织块包埋法对45只新西兰大白兔于肝门处接种VX2瘤块,接种后第14、21、28天行MRI,观察成瘤率、肿瘤体积和肿瘤一腹主动脉间距。结果接种后动物存活率为92.11%(41/45),成瘤率为95.12%(39/41)。MRI示接种后第14天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VIBEFST1WI示肿瘤明显强化;第21天肿瘤T2WI呈高信号,肿瘤不均匀强化;第28天肿瘤边缘环形强化,中心无强化,肿瘤出现继发性坏死;肿瘤体积随时间逐渐增大,肿瘤一腹主动脉间距逐渐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直视下组织块包埋法建立兔邻近腹主动脉VX2肝癌模型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成功率高,肿瘤接种后21天为研究HIFU消融肝脏大血管旁肿瘤作用的最佳时间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改进兔VX2肝癌模型制作方法,研究其血管造影方法及腹腔动脉血管解剖特点。方法对45只新西兰大白兔在CT定位下经皮穿刺肝左叶后注入VX2瘤块制作兔VX2肝癌模型,植入2周后穿刺股动脉行腹腔干-肝动脉造影。结果 42只兔建模成功,肿瘤接种成功率为93.33%(42/45);血管造影可清楚显示腹腔干动脉各分支情况,肝内肿瘤血供丰富。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VX2瘤块法建模成功率较高。兔VX2肝癌为富血供型肿瘤,血管造影可准确显示肿瘤及其血供,有助于肝动脉途径介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脏快速容积采集(LAVA)序列增强扫描评估兔VX2肝癌模型血供的价值。方法以4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兔VX2肝癌模型。于建模后2~3周对实验兔行腹部MR平扫及LAVA序列增强扫描,比较平扫T1 WI、T2 WI及LAVA序列增强扫描的病灶检出率,分析肿瘤MRI表现及强化特点;根据LAVA序列增强扫描肿瘤的强化特点,分为均匀明显强化、不均匀强化及环状强化三种强化方式(均匀明显强化组、不均匀强化组及环状强化组),每组各处死2只实验兔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32只建模成功,共32个病灶。LAVA序列增强扫描的病灶检出率(32/32,100%)高于平扫T1 WI(20/32,62.50%)及T2 WI(23/32,71.88%)的检出率(χ2=12.410、8.275,P均〈0.05);平扫T1 WI与T2 WI的病灶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8,P〉0.05)。MR平扫肿瘤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T1 WI低、T2 WI高或混杂信号。LAVA序列增强扫描中,2个病灶表现为均匀明显强化,11个病灶不均匀强化,19个病灶环状强化。病理检查示均匀明显强化组及不均匀强化组肿瘤内毛细血管较多,而环状强化组肿瘤内毛细血管较少。结论 LAVA序列增强扫描对兔肝XV2肿瘤检出率高,且对肿瘤血管显示效果佳,可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VX2肿瘤的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肝癌双重血供(肝动脉和门静脉)的理论基础上,经肝动脉联合门静脉插管栓塞/化疗灌注/化疔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方法在临床上有广泛运用,并在许多临床研究中取得比单纯经肝动脉治疗更好的效果[1-4].但其结果尚未能得到公认及未在基础实验中得到很好证明.兔VX2肝癌模型是少数建立在较大动物体内且适于进行插管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5-6],且已有经肝动脉插管VX2肝癌兔模型的报道[7-8],但尚未见肝动脉联合门静脉插管VX2肝癌兔模型的报道,且目前的研究多采用显微镜下插管的方法,认为显微镜下视野清晰,对血管损伤小,手术需要时间短,插管成功率高[9].  相似文献   

7.
兔肝VX2肿瘤移植模型的复制及其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建立兔肝VX2肿瘤模型,为该模型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VX2细胞株复制兔肝肿瘤模型,并改进其制作方法,观察其肿瘤的生长过程,并检测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在模型制作前、后不同时相的变化,同时观察脏器转移、组织病理学改变、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动物的自然生存时间。结果:接种后3周均可见到肿瘤生长,肿瘤直径为1.5~2.0cm左右,肿瘤接种成功率为100%;彩超检查显示肝脏有结节样增强回声,CT示肿瘤为低密度病灶,增强扫描见病灶不均匀强化。移植肿瘤外观呈灰白色,扪之质地较硬,无明显的包膜,剖开肿瘤中心可见灶性坏死;光镜下见肿瘤细胞核浆比例大,细胞排列紊乱,呈浸润性生长;动物接种后的自然生存时间为40~53d,死亡原因主要为肿瘤生长及转移引起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兔肝VX2肿瘤从病理表现、病理过程及转移均与人肝癌相似,该模型具有容易复制、生长周期短、成功率高及模型稳定等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肝肿瘤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CEUS技术观察兔肝VX2肿瘤坏死过程,探讨VX2肿瘤生长坏死规律及其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方法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种植法成功建立24只兔VX2肝肿瘤模型,并通过CEUS技术分别在肿瘤种植后10、14、21、28天动态观察肝肿瘤演变过程,测量肿瘤体积及坏死体积,计算瘤内坏死率。结果在肿瘤种植后10、14、21、28天兔肝VX2肿瘤体积、坏死灶体积和坏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肿瘤种植后10、14、21、28天的CEUS表现能反映出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实验依据CEUS和病理特点将肿瘤生长过程细分为5个时期,0~10天为肿瘤实质前期;11~14天为肿瘤实质后期;15~21天为肿瘤坏死初期;22~28天为加速坏死期;28天后为肿瘤囊变期。结论 CEUS可准确判断肝肿瘤实质及坏死范围;VX2肿瘤的生长演变及肿瘤坏死具有规律性,可根据不同实验要求选择适宜的研究时间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建立兔双侧背部肌肉内VX2肿瘤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CT引导下用套管针将VX2肿瘤悬浮液注入5只新西兰大白兔腿部肌肉,作为肿瘤兔;选取20只兔,在CT引导下用穿刺活检法将肿瘤兔腿部肿瘤接种于其双侧背部肌肉内。接种后每周行CT增强扫描检查,观察肿瘤成活率、大小、种植部位满意度、影像学表现,并于14天后行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 20只兔全部接种成功,定期增强扫描显示两侧背部孤立肿瘤逐渐变大,周边强化明显,接种后21天肿瘤内出现明显低密度液化坏死区;光镜下见组织内多灶浸润性癌巢,瘤组织间见坏死瘤细胞形态不规则,胞浆丰富,异型性明显,并可见核分裂象。种植兔未出现腹腔种植转移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新型双侧背部肌肉内VX2肿瘤动物模型成瘤率高,接种后肿瘤生长速度快,可为肿瘤微创治疗基础研究提供新型适用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模拟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动脉血行转移机制建立兔VX2瘤脊柱转移动物模型,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共20只,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均采用VX2肿瘤细胞悬液经腹主动脉短时阻断注射法建立椎体高选择性脊柱转移肿瘤模型.接种肿瘤后每天观察兔下肢神经功能变化,接种术后第2周起每周行CT影像学检查肿瘤生长情况.动...  相似文献   

11.
C57BL6近交系小鼠前列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建立C57BL6近交系小鼠前列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用微量注射器在C57BL6近交系小鼠的前列腺左右背外侧叶包膜下接种小鼠前列腺癌RM-1细胞2×106个建立原位移植瘤模型,以皮下移植瘤模型作为对照比较两者的肿瘤转移发生情况及生存期.结果原位模型小鼠全部发生肿瘤转移,其中盆腔淋巴结和肺的转移发生率分别为(10/10)、(8/10),对照组仅有肿瘤的局部生长和浸润,无转移发生;原位模型的小鼠平均生存期为(11.0±2.4)d较对照组(23.0±4.7)d明显缩短,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小鼠的前列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人癌体内的自然生长状况,是观察转移性前列腺癌较为适宜的模型.  相似文献   

12.
E-选择素及其配体sLeX在肝癌转移中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Zhang B  Chen H  Yao X  Cong W  Wu M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7):534-536
目的 探讨E 选择素 (E selectin)及其配体sLeX(sialylLewisX)在肝癌转移中的意义。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人肝癌细胞系SMMU 772 1、PLC/PRF/5及HepGII中sLeX的定量表达 ;应用同一组织连续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 ,检测了E selectin及其配体sLeX在 2 8例人肝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比较了E 选择素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结果 E 选择素在癌旁血管内皮中的阳性率为 6 7 9% (19/2 8) ,E 选择素的表达与患者肿瘤大小、有无包膜、AFP值、病理分级等无显著相关 ,而与癌栓及卫星灶的出现显著相关 (P <0 0 5 ) ;sleX在SMMU 772 1、PLC/PRF/5及HepGII细胞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7 0 3%、6 3 35 %及 97 2 9% ;sLeX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癌灶边缘 ,侵袭性肝癌组织 ,癌栓中肝癌细胞的阳性表达更高。 结论 E selectin及其配体sLeX与肝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PCNA、VEGF反义寡核苷酸联合治疗裸鼠肝癌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Zhu J  Huang J  Chen Y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11):875-877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反义寡核苷酸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单用或联用对裸鼠人肝癌模型肝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制作裸鼠皮下肝癌模型24只,分PCNA反义核酸治疗组、VEGF反义核酸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接种后24h之内用PCNA反义核酸和(或)VEGF反义核酸皮下注射进行治疗。观察裸鼠瘤体变化及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PCNA反义核酸治疗组,VEGF反义核酸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裸鼠肝癌的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抑瘤率分别为72.8%、44.9%和87.2%。以联合治疗组的疗效最佳。结论 联合应用PCNA和VEGF2种反义核酸治疗肝癌比应用单种反义核酸有更显著的疗效,2种反义核酸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并比较四种不同途径的裸鼠大肠癌肝转移模型,从而根据不同需要选择较为理想的裸鼠模型。方法 BALB/c(nu/nu)裸鼠共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分别经脾脏背膜下、肝脏背膜下、盲肠浆膜下、门静脉注射5×10~6个HCT116细胞建立大肠癌肝转移模型,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生存状态,小鼠死亡后进行剖腹探查观察腹腔内肿瘤生长、肝脏转移情况,对肿瘤组织进行常规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脾脏被膜下注射组、肝被膜下注射组、盲肠浆膜下注射组注射位置均成功成瘤;肝转移率:脾被膜下注射组为94.7%,盲肠浆膜下注射组为44.4%,门静脉注射组为66.7%;各模型的原发肿瘤及转移瘤均为典型的低分化腺癌。肝被膜下注射组肿瘤进展迅速,门静脉注射组围手术期死亡率高,盲肠浆膜下注射组生存时间较长。结论四种模型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缺点,应根据实验需要来选择恰当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Fu G  Wang GB  Lu XM  Yang C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2):1367-1371
目的探讨脂质体生存素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机理。方法将24只裸鼠建立人胃癌细胞系HS-746T皮下移植瘤模型,用不同的转染液处理后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脂质体组,正义链组,100、200和400nmol/L反义链组(ASODN组)。于注射相应试剂后2,4,8,12,16,20d观测裸鼠移植瘤体积,计算抑瘤率和肿瘤缩小率,观察移植瘤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SP法检测生存素的表达,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和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法比较治疗后不同时间各组肿瘤组织中生存素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注射后20d空白组、脂质体组和正义链组裸鼠的抑瘤率无明显差异,而ASODN组移植瘤的体积随着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肿瘤缩小率则增大,抑瘤率均大于对照组,400nmol/LASODN组抑瘤率最大为93%。光镜下见ASODN组移植瘤凋亡细胞数增多,生存素表达减弱,6例(6/12)肿瘤组织有坏死液化灶。各ASODN组均能够下调移植瘤细胞生存素mRNA含量,抑制生存素蛋白表达,注射20d后400nmol/L ASODN组蛋白表达为空白对照组的36.8%。结论生存素基因反义寡核苷酸能够通过诱导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细胞凋亡,下调生存素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CO2气腹对肝硬化兔肝脏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O2 气腹对肝硬化兔肝脏血流循环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肝硬化兔模型,于不同的CO2 气腹,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腹腔内检测门静脉、肝动脉和背主动脉的血流速度、管内径和肝动脉阻力指数,监测心率,计算血流量、门静脉淤血指数。检测气腹前后兔肝功能。结果:腹内压升高,肝硬化组和对照组兔背主动脉血流、心率改变差异无显著性;门静脉血流降低,肝硬化组于10mmHg气腹压下减少45. 5% (P<0. 05),同时肝动脉血流增加,肝脏总体循环血流减少,肝功能受损,肝硬化兔改变稍明显,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系统血供(背主动脉血流)与肝脏血流无关联(P>0. 05),门静脉血流与腹内压有相关性(P<0. 05),肝动脉血流与动脉阻力指数呈负相关(P<0. 05)。结论:CO2 气腹对肝硬化兔肝脏血流影响较大,门静脉血流显著降低且肝动脉缓冲效应减弱;肝硬化兔肝功能更易受损。尽管实验中低于10mmHgCO2 气腹对肝硬化兔肝脏血流影响较轻,但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仍需注意腹内压力和气腹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大鼠胫骨内接种Walker 256乳腺癌肉瘤细胞建立骨癌痛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60只,体重180~200 g,随机分为4组(n=15):正常对照组(1组)、假手术组(Ⅱ组)、生理盐水+模型组(Ⅲ组)和氟比洛芬酯+模型组(Ⅳ组).麻醉后,Ⅱ组左侧胫骨骨髓腔内注入0.2ml生理盐水;Ⅲ组和Ⅳ组于左侧胫骨骨髓腔内接种10μl Walker 256乳腺癌肉瘤细胞(2×105个)建立大鼠骨癌痛模型,于接种后14、17 d时经尾静脉分别注射0.2 ml生理盐水或氟比洛芬酯10 mg/kg(0.2m1).于接种前、接种后4、7、10、14、17、21 d时测量体重后测定痛阈;于接种后1.4 d时行胫骨影像学检查;于接种后21 d时处死大鼠,取胫骨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Ⅰ组相比,Ⅲ组和Ⅳ组于接种后10 d体重开始逐渐下降,机械痛阈降低(P<0.05),影像学检查示骨质增生,骨皮质破坏,病理学检查见胫骨内有肿瘤生长;与Ⅲ组相比,Ⅳ组机械痛阈升高(P<0.05).各组间热痛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胫骨内接种Walker256乳腺癌肉瘤细胞可成功地建立骨癌痛模型,其痛行为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机械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18.
可移植兔原位高转移性膀胱癌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建立可移植高转移性兔原位膀胱癌模型。方法 VX-2细胞株采用肿块包埋法、细胞悬液注射法移植于新西兰兔膀胱。分别于1、2、3周后处死动物及5-6周荷瘤兔死亡后行病理检查移植瘤生长情况及淋巴结、肝、双肺转移情况。结果 两种方法接种成功率均为100%。1周后肿瘤大小为0.5cm,2周为1.0-2.0cm,3周后膀胱全程浸润,同时出现广泛淋巴结及双肺转移。细胞悬液注射法组兔的肿瘤生长及转移速度慢于肿块包埋法组。结论 VX-2细胞株制成家兔原位膀胱癌具有种植成功率高、高转移性特点,其生物学特性与高度恶性的膀胱肿瘤一致。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手术对荷瘤大鼠切口肿瘤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种植性大鼠肝脏肿瘤模型观察腹腔镜手术对术后切口和腹腔肿瘤种植转移的影响。方法:荷瘤W 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开腹组、免气腹组和CO2气腹组。术后7d处死大鼠,检查戳孔切口和腹腔内肾脏、腹膜、网膜、系膜、阴囊部脂肪,对转移肿瘤进行评估。结果:CO2气腹组和免气腹组的右上腹切口(取出标本的戳孔)肿瘤转移率显著高于其他切口(P<0.05)。CO2气腹组总的戳孔肿瘤转移率显著高于免气腹组(P<0.05)。CO2气腹组和开腹组的腹腔肿瘤转移率显著高于免气腹组(P<0.05)。结论:免气腹手术与CO2气腹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相比,能够显著降低肿瘤种植、转移发生率;操作器械和肿瘤标本经过的戳孔,和其它戳孔相比,更易发生肿瘤的种植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