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脑外伤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脑外伤患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到的变化。方法 用邻苯二甲醛注射前衍生后,采用梯度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42例脑外伤,9例对照脑脊液中兴奋氨基酸-天门冬氨酸(Asp)和从氨酸(Glu)。结果 42例脑外伤患脑脊液中Asp,Glu测值(Asp:1.878±0.729μmol/L,Glu:7.985±6.325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Asp:1.362±0.220,P〈0.05  相似文献   

2.
程方敏  刘在贵 《临床荟萃》1998,13(3):130-131
近年许多研究发现,脑缺血时兴奋性氨基酸(EAAS)明显增高,其在神经元缺血损伤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脑梗塞患者和对照组脑脊液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和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水平。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在脑梗塞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脑梗塞患者血及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递质的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观察脑梗塞患者血及脑脊液 (CSF)中兴奋性氨基酸 (EAA)浓度的动态变化与梗塞面积、神经损害的关系 ,从临床方面探讨EAA在脑梗塞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 33例脑梗塞患者急性期和病后 1 0d的血和脑脊液中谷氨酸 (Glu)和天门冬氨酸 (Asp)浓度进行测定 ,进行不同时程间对照 ,并与 1 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Glu及Asp的浓度在 2 4h后开始明显升高 ,3d达高峰 ,5d开始下降 ,7d后基本接近正常。急性期脑脊液EAA升高与梗塞体积呈正相关。结论 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的兴奋毒性是神经元缺血损伤的重要因素 ,其浓度可作为推测脑梗塞病程及预后的一项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脑外伤患者脑脊液(CSF)游离氨基酸(AA)含量的测定,文献极少报道。1994年6月~1997年6月我们测量了61例脑外伤患者CSFAA含量的变化,并观察其在常规治疗和用钙拮抗剂尼莫地平治疗后的变化。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的选择及分组:61...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脑脊液兴奋性氨基酸的变化与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后谷氨酸(Glu)、甘氨酸(Gly)的变化规律及与梗死恶化进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112例发病24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及32例正常对照组血和脑脊液(CSF)中Glu、Gly浓度的变化。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和CSF中Glu、Gly浓度在发病24h内明显升高,其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显著相关。恶化进展性脑梗死Glu、Gly浓度较稳定性脑梗死升高更为显著。结论 Glu和Gly在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血和CSF中Glu、Gly浓度不仅与发病24h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并可作为脑梗死后48h病情恶化进展的一个临床观察直接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急性颅脑损伤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在急性颅脑损伤后发生含量变化及其对神经细胞兴奋毒性的临床特点。方法:实验组30例按格拉斯哥昏迷计分分轻型,中型,重型3组,对照组10例,颅脑外伤后0-48h经腰椎穿刺采集脑脊液,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结果。结果:实验组轻型,中型,重型3组在急性颅脑损伤后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均较对照组有所增加,且升高幅度依次增高,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脑内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变化与颅脑损伤的程度有关,损伤越重,升高越明显,脑组织内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变化可以作为颅脑外伤后衡量颅脑损伤程度的一个较敏感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7.
脑外伤患者血清兴奋性氨基酸水平与功能性恢复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脑外伤患血清氨基酸水平与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了30例脑外伤患外伤后24h内和6d后的血甭中谷氨酸(GLU)的水平,并在24h内采用格拉斯歌昏迷量表计分(GCS0及20d后功能独立性9FIM)的评定值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显示血清GLU(24h)的水平和GCS、FIM得分呈良好的负相关,将24y测量的血清GLU浓度与6d血清GLU浓度值比较,分为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水平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30例脑出血患者起病后24h内和6d后的血清谷氨酸的水平,并与在24h内采用改良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 stroke scale,SSS)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20d后功能独立性量表(function independent measure,FIM)的评定值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血清谷氨酸(24h)的水平和SSS得分呈显著的正相关(r=0.8782,P&;lt;0.001),和FIM得分呈显著的负相关(r=-0.4859.P&;lt;0.001).将24h测量的血清谷氨酸浓度与6d后血清谷氨酸浓度值比较,分为持续增高组与降低组,两组20d后的FIM平均得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58,P&;lt;0.01),血清谷氨酸浓度持续增高组的FIM得分[(66.82&;#177;23.01)分]远远低于谷氨酸浓度降低组[(94.13&;#177;8.32)分]。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谷氨酸浓度可影响脑组织的损伤程度,并参与继发性的脑损伤,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骨癌痛模型大鼠脑脊液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含量的变化.方法: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Ⅰ为正常对照组;Ⅱ为D-Hank's组;Ⅲ为热灭活细胞组:大鼠右侧胫骨上段骨髓腔注射热灭活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10μL;Ⅳ为骨癌痛模型组.分别对各组大鼠行为学检测后,抽取大鼠脑脊液,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大鼠脑脊液内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的含量.结果:Ⅳ组机械性痛觉缩爪阈值和热辐射痛觉缩爪阈值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脑脊液中谷氨酸含量(19.41±0.64)μg/mL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Ⅰ、Ⅱ和Ⅲ组之间大鼠脑脊液谷氨酸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谷氨酸含量与骨癌痛的形成和维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脑脊液氨基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邻苯二醛作为柱前省生试剂,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元梯度体系对脑脊液中氨基酸进行分离,并对五种与中枢生理功能紧密相关的递质氨基酸Asp,Glu,Gly,Tau和GABA进行了定时测定,结果表明,该体系可在60min以内对脑脊液中的18种氨基酸实现良好的分离,五种神经递质氨基酸在0.05-10μmol/L浓度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关系的相关系数平均为0.987,平均回收率为86.4%,对GABA  相似文献   

11.
通过5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磷酸肌酸激酶活性测定分析,发现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磷酸肌酸激酶活性显著升高。该酶活性测定有助于判断原发性和继发性颅脑担伤的严重程度,估计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实验性大鼠脑损伤继发延髓脊髓区损伤的可能机制 ,以及延髓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的变化及在创伤后高血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体冲击装置致大鼠脑损伤模型 ,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延髓颈脊髓组织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的含量变化 ,采用氢清除法定量监测脊髓灰质血流量的相应改变。结果 :大鼠脑损伤后即刻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 ,与伤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0 .0 1) ,此后血压基本保持平稳。脑损伤后 0 .5小时延髓脊髓区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显著增加 ,与伤前比较差异均显著 (P均 <0 .0 1) ;脑损伤 1小时以后 ,该区组织中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含量与伤前无显著差异 (P均 >0 .0 5 )。伤后 0 .5小时高位颈脊髓灰质血流量显著降低 ,与伤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0 .0 1) ,之后血流量恢复到伤前水平。结论 :实验性脑损伤后延髓脊髓区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增加 ,一方面刺激延髓血管运动中枢神经元兴奋 ,诱发脊髓中间外侧柱交感神经元兴奋引起高血压反应 ;另一方面促进了高位颈髓灰质血流量的减少 ,加重了延髓颈髓区继发性损害 ,不利于脑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脑温改变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组织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轻度高温、亚低温对局灶脑缺血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的影响。方法91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轻度高温、常温、亚低温条件下缺血2h再灌注0,1,2,3h组(按不同脑温分别标志为O2R0,O2R1,O2R2,O2R3组)及假手术组,共13组(n=7);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MCA)缺血再灌注线栓模型,诱导目标脑温,用HPLC荧光法检测脑组织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含量。结果不同时间点轻度高温组Glu,Asp,Gly含量明显高于相应时间点常温组或假手术组(0h:轻度高温组的Glu,Asp,Gly含量分别为(4.3±0.6),(9.4±1.0),(3.4±0.5)μmol/g;常温组分别为(3.0±0.4),(7.0±0.6),(3.0±0.4)μmol/g;假手术组分别为(2.4±0.3),(4.8±0.5),(1.7±0.3)μmol/g;(F=8.17~174.17,P=0.0052~0.0001),不同时间点亚低温组Glu,Asp,Gly含量明显低于相应时间点常温组或轻度高温组(F=5.80~174.17,P=0.0179~0.0001);再灌注后3h内,各脑温组Glu,Asp及亚低温组和常温组Gly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轻度高温组Gly无明显下降,仍高于常温组(F=8.57,P=0.0043)。结论轻度高温促进EAA增高,在持续增加Glu“兴奋毒性”方面起重要作用;亚低温抑制EAA增高,在降低Glu“兴奋毒性”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对清醒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我们改进的清醒大鼠脑缺血模型,于缺血前15min、再灌注6h分别腹腔注射5mg/kg或10mg/kg的竞争性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CPP、25mg/kg或50mg/kg的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15mg/kg或30mg/kg的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受体拮抗剂NBQX;观察其对不同脑区(脑下脚、海马CA1/2区、CA3区与CA4区、齿状回)神经细胞数目的变化以及纹状体病理损伤的影响,并监测肛温的变化。结果:各组脑缺血与再灌注期间的肛温和纹状体病理损伤无显著差异。应用CPP、氯胺酮或NBQX的大鼠多个脑区正常神经细胞数目明显多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结论: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CPP、氯胺酮、NBQX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且这种保护作用不是由于体温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脊液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在评估创伤性颅脑损伤(TBI)严重程度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收治的43例TB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结局量表分为预后良好组(n=20)与预后不良组(n=23).通过脑室外引流获取脑脊液,测定患者术后6、1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外伤病人CSF中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与GCS、ICP和CPP的相关关系。方法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动态检测每24小时采集的CSF中Glu含量,评估入院时GCS,脑室监护法或腰穿测定ICP,CPP=MABP-ICP。结果GCS≤8分组CSF中Glu显著高于GCS>8分组(P<0001);GCS与Glu峰值显著负相关(γs=-05706,P<0001)。ICP>267kPa(20mmHg)组Glu峰值明显高于ICP≤267kPa组(P<005);ICP也与Glu峰值相关(γs=03260,P<005)。低CPP组(CPP<80kPa)Glu峰值高于正常CPP组(P<005);但CPP与Clu峰值间无统计学相关(γs=02019,P>01)。结论脑外伤越重,Glu诱导的兴奋性毒性作用越明显,继发性脑损害脑水肿也越重,导致的ICP升高又使CPP下降,恶化脑血供,后者又可诱发Glu释放。说明了CSF中Glu与GCS、ICP和CPP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oncentrations of vancomycin in the cerebral interstitial fluid afte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by multiple boli. Design Prospective non randomized study Setting University hospital general ICU Patients Four patients undergone to craniotomy for evacuation of cerebral posttraumatic hemorrhage, who developed pneumonia 4–7 days from the injury Methods Two microdialysis catheters were placed in each patient: one in the edematous brain surrounding the focal lesion and one in the subcutaneous tissue of abdomen. Levels of vancomycin were measured in serum and in the microdialysates samples. Results Plasmatic concentration of 10–15 μg/ml in the trough level was obtained after four administrations of vancomycin. Levels of vancomycin in the subcutaneous tissue was abov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in all patients after the second administration. Mean serum/brain ratio was 8%. Cerebral interstitial concentration of vancomycin was never abov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its maximum value was 1.2 μg/ml. Conclusions In edematous brain close to a posttraumatic hemorrhage the levels of vancomycin do not differ from that in healthy subjects. At these plasmatic concentrations cerebral interstitial levels of vancomycin were insufficient while subcutaneous interstitial levels were effective for clinical use.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脑脊液中细胞因子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对 4 3例癫痫患者脑脊液中IL 2、IL 6、IL 8和TNF α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 癫痫患者脑脊液中IL 2、IL 6、IL 8和TNF 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0 0 5 )。相关分析发现脑脊液中细胞因子含量与癫痫发作频率呈正相关。结论 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癫痫患者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