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药浴剂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浴剂为综合性新型剂,药浴剂是医务工作者在患者的配合下共同配制的洗浴药水,药浴剂在给药范围上应用广泛,在用药途径上,属于外用药中的一种,在治疗方法上属于透皮疗法;在临床应用上,可以治疗或辅助治疗各种疾病,药浴剂治疗疾病的机理有二,其一是透过全身汗毛孔进入体内,其二是刺激各个穴位,通行十二经脉,透达全身,激活或调动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积极因素,以加强五腑六腑的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中药浴剂开发的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浴疗法是采用药物煎汤,乘热将全身或局部皮肤浸泡在药液中浸洗或患者进行淋洗的一种治疗方法。本疗法在我国源远流长,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最早源于殷商时期,我国现存的最古的医方《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药浴疗法治疗皮肤病的记载。之后,《孔  相似文献   

3.
4.
5.
本文研究蒙成药五味甘露药浴剂的内在质量。采用HPLC法测定五味甘露药浴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以DaisoID C18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溶液-醋酸-三乙胺(8:92﹕0.2﹕0.2);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10nmnm。盐酸麻黄碱的线性范围为50.4~1008ng,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9%,RSD为1.92%。本方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本品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药浴在皮肤科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洗浴疗法是指用药物煎汤洗浴全身或局部,或以药物煮沸之后产生的蒸汽熏蒸身体,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分为:沐浴、溻渍、浸洗、熏洗、淋洗、蒸汽浴等,是全身性皮肤病的重要辅助疗法。在皮肤病治疗中,灵活变通,辨病施浴,既可以补充内服汤药的不足,又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现综述报道如下。1在历代皮肤科的应用祖国医药典籍中,最早记载皮肤病药浴疗法的当属东汉张仲景,他继承和发展了《内经》、《难经》的理论,创立辨证论治体系,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书中记载了药浴之浸洗疗法,如以苦参汤浸洗患处治疗狐惑病之前阴蚀烂,…  相似文献   

7.
刘秀英  姜计划 《中成药》1996,18(1):9-10
介绍了新型剂复方叶下珠浓缩袋泡剂的组成和制备方法,讨论了其质量标准及制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阳长明  向忠友 《中成药》1994,16(12):47-47
从冲剂、颗粒剂、饼干剂和糕剂的定义、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等方面的讨论提出了对以上剂型命名的看法,认为便于学习、便于生产流程的布局和设计,以及为便于以上剂型的发展,可以将颗粒状冲剂、颗粒剂、细粒剂统称为颗粒剂,而将块状冲剂、糕剂和饼干剂统称为块状制剂(或块剂)。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介绍了蒙医药浴的制剂、炮制法、操作常规、养护、适应症、禁忌证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袋泡剂是在中药汤剂、散剂和茶剂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制药、包装技术制备的一种新剂型。(汤剂是临床应用最多的传统剂型,散剂、茶剂也多改为汤剂煎服。汤剂的主要优点是随证加减灵活,吸收快,奏效迅速。但汤剂煎煮麻烦,药材用量大,能源消耗大,服用携带不便。特别是汤剂的煎煮质量难以控制,某些以挥发油为主要有效成分的药材,在煎煮过程中有效成分挥发散失,影响治疗效果。)袋泡剂既保持了汤剂的优点,而且有效成分损失少,溶出快、体积小,节省药材,服用方便,是一种值得研究开发的新剂型。现结合我院对川芎  相似文献   

11.
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8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8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80例均依据美国风湿病学会 (ARA) 1987年对RA的诊断标准而确诊 :①晨僵至少 1h(≥ 6周 ) ;②3个或 3个以上关节肿 (≥ 6周 ) ;③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肿 (≥ 6周 ) ;④对称性关节肿 (≥ 6周 ) ;⑤皮下结节 ;⑥手X线改变 (至少有骨质疏松及关节间隙狭窄 ) ;⑦RF阳性。 7项中符合 4项以上。其中男 32例 ,女 4 8例 ,发病年龄 19~ 55岁 ;病程半年~ 31年。X线分期 :早期 (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 ) 2 6例 ,中期 (破坏期 ) 49例 ,晚期 (关节严重破坏或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药浴疗法对慢性肾脏病的疗效及对免疫性炎症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医"洁净府"的机制。方法:44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在现代医学一体化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药浴治疗,对照组为单纯一体化治疗,30天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肌酐、C反应蛋白、IL-6及TNF-α。结果:药浴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肌酐、CRP、IL-6、TNF-α水平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从瑶族药浴的形成、分类、作用、注意事项及防治风湿病方面进行系统阐述,指出运用瑶族药浴防治风湿病是瑶医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药浴对慢性肾脏病(CKD)发展中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运用药浴疗法作用于CKD患者后的含药血清及药浴液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肾脏系膜细胞,观察其增殖情况。结果:含药血清及药浴液对肾脏系膜细胞的增殖皆有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含药血清的抑制作用更强。结论:药浴改善肾功能与其延缓系膜细胞的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传统工艺发酵六神曲中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研究。方法:采用平板划线法和菌丝顶端纯化法从传统发酵六神曲分离真菌,使用生物显微镜进行显微形态学鉴定,DNA测序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从传统发酵六神曲分离并确定3株真菌分别为曲霉属真菌黄曲霉菌,青霉属真菌产黄青霉菌以及枝孢属真菌枝孢霉菌。黄曲霉菌和产黄青霉菌发酵六神曲气味纯香,表面遍布白衣略有黄衣出现与传统发酵相似;枝孢霉菌发酵六神曲产生霉腐气味,曲块表面暗灰褐色与传统发酵差别大,推测枝孢霉菌为六神曲发酵中产生的杂菌。结论:从传统方法发酵的六神曲分离得到3株真菌,经形态学鉴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3株真菌分别为曲霉属真菌黄曲霉菌,青霉属真菌产黄青霉菌以及枝孢属真菌枝孢霉菌,为六神曲有效菌群的筛选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寻常型银屑病予以药浴治疗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予以麦饭石药浴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药浴时间。结果观察组住院、药浴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8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予以药物浸浴治疗基础上联合护理干预,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中药浴加手足部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中药浴加手足部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方法 将8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浴加手足部穴位按摩法治疗12周,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81.0%)优于对照组(52.5%,P〈0.05);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均得到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浴加手足部穴位按摩促进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康复效果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藏医药浴疗法是将全身或部分肢体置于煮药蒸气中熏蒸,用煮热的药物缚敷或浸泡于药液中洗浴,然后卧热炕发汗,通过热能和药物的双重作用疏松腠理、开启汗孔、疏气通络、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可分为水浴法、缚疗法和蒸疗法3种,其中水浴法又可分为天然温泉浴和藏药浴两种。本文主要讨论临床上活用藏药浴和缚疗法。  相似文献   

19.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组20例,无药空线点灸对照组20例和中药四君子汤对照组20例,进行治疗观察。结果: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证主症食欲减退、神疲懒言、肢体倦怠、食后腹胀、大便溏泄等有明显疗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优于无药空线点灸对照组(P<005),与中药四君子汤对照组近似(P>005)。该法对脾虚证舌象、脉象、红细胞及血色素、唾液负荷分泌水平亦有改善作用。结论:壮医药线点灸对脾虚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