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于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长垣县中医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研究组(49例)。给予对照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常规静脉输注麻醉,给予研究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对比两组警觉/镇静(OAA/S)评分,观察两组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开始后20、30 min及术毕时OA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呼吸拔管、苏醒、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效果显著,可缩短术后麻醉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行使过妇科腹腔镜手术的8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方式将纳入对象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时长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更加稳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时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小,麻醉起效快,术后苏醒所需时间短,镇痛药物使用时间更少,同时安全性也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杨春 《中外医疗》2012,31(1):76-77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6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A组)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B组),比较2组麻醉诱导前、插管后1min、气腹10min、术中30min、术毕30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以及术后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包括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均较短(P〈0.05),A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少(P〈0.05),A组各时段血液动力学波动不大,较平稳(F=0.672,P〉0.05);而B组各时段血液动力学波动大(F=6.457,P〈0.05),2组患者术中均无知晓,且患者对麻醉效果基本满意。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苏醒迅速,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等优点,但在停药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镇痛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40例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RF组)和芬太尼组(F组)。RF组,瑞芬太尼诱导剂量1μg/kg,术中维持量0.25μg/kg.min-1;F组,芬太尼诱导剂量2μg/kg,维持剂量0.5μg/kg.h-1。两组均设定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为3μg/mL。观察病人入室后、诱导、气管插管、切皮和拔管时的BP、HR及BIS值,以及诱导起效时间、术毕清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和使用镇痛药的时间。同时随访术后24 h内的并发症及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结果与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具有诱导快、镇痛强、能有效抑制插管反应及苏醒快的优点,用于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静脉麻醉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云 《青海医药杂志》2005,35(11):22-23
评价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全凭静脉麻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此方法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全凭静脉麻醉,但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瑞芬太尼的注药速度和在停药前及时给予必要的镇痛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ASAI~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I组)和全静脉麻醉组(Ⅱ组)各20例。结果:I组在气腹后的DBP、SBP、HR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而Ⅱ组无明显变化。Ⅱ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I组(P〈0.05)。拔管时间Ⅱ组明显早于I组(P〈0.05)。结论:丙泊酚及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麻醉平稳,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无空气污染等优点,是老年人行LC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使用靶浓度0.1~0.2 g/(kg·min)的瑞芬太尼复合1%~2%的七氟醚吸入进行麻醉维持;观察组46例患者,使用靶浓度0.2~0.4 g/(kg·min)的瑞芬太尼复合靶浓度3~5 g/(kg·min)的丙泊酚靶控输注进行麻醉维持。采用肌肉松弛度和疼痛反应对2组麻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肌肉松弛度和疼痛反应达到3级(即肌肉松弛度良好或无疼痛)的比例分别为91.3%(42/46)和93.5%(43/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和77.5%(3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4/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10/40),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法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术后患者苏醒时间短、恢复快且安全性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靶控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妇科手术中的优点.方法 60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吸入麻醉组(I)吸入1.3MAC异氟醚,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维持麻醉,静脉麻醉组(P)静脉输注0.1%丙泊酚与0.002%瑞芬太尼复合液,诱导麻醉后以丙泊酚5mg/、kghour-1,瑞芬太尼0.15ug/kg mi-1维持麻醉,观察术后病人的恢复情况.结果 静脉复合麻醉组患者意识恢复快,而且彻底.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恢复时间短,快而且平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4月在深圳市华侨医院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的方式进行麻醉,另一组采用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的药效起效时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患者清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及使用镇痛药时间.结果瑞芬太尼组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波动不大(P>0.05),而静脉复合麻醉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波动较大(P<0.05);瑞芬太尼组患者药效的起效时间、清醒时间及麻醉恢复的时间和术后使用镇痛药的时间明显短于静脉复合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不仅药效快、苏醒时间快,且手术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波动较小,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静脉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10.
孙坤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2):134-135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拟行择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Ⅰ组为芬太尼、丙泊酚、安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观察2组患者入室后(T1)、诱导后(T2)、插管后(T3)、充气后30s(T4)、术毕(T5)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及麻醉恢复情况(睁眼、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结果Ⅱ组患者T2、T3、T4时的MAP均低于Ⅰ组(P均〈0.05),Ⅱ组患者T2时的心率低于Ⅰ组(P〈0.05),T5时心率高于Ⅰ组(P〈0.05),其余各时间点的心率、血压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Ⅱ组患者术后清醒及拔管时间均短于Ⅰ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可抑制插管时的应激反应,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苏醒迅速,且缩短患者手术室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1.
张大政  张旭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9):1294-1295,1298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控制性降压在脊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1年11月进行脊椎手术治疗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则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将两组患者降压前、降压后10,30,60min及停止用药后10min的MAP、PgCO2、HR、CI及苏醒质量、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降压后10,30,60min时MAP、PgCO2、HR、CI均低于对照组,而停药后10min则恢复效果也优于对照组,苏醒质量和出血量也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控制性降压在脊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对心脏及呼吸的影响也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旨在通过比较不同血浆靶浓度控制输注 (TCI)异泊酚联合一定剂量雷米芬太尼 (REM)后的麻醉效能,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探讨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合理配伍。 方法: 100例早孕患者,均无麻醉前用药,随机分为 4组,每组 25例。Ⅰ组单纯使用 1%异泊酚,血浆靶浓度设定为 7. 5mg/L;Ⅱ、Ⅲ、Ⅳ组在输注异泊酚前 1min先静脉注射REM 0. 3μg/kg,注射时间为 30s,异泊酚血浆靶浓度分别设定为 5. 0mg/L、5. 5mg/L和 6. 0mg/L,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操作,吸宫结束时停用异泊酚。观察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宫时、吸宫时和手术结束时的血压(BP)、脉搏氧饱和度 (SpO2 )、心率 (HR),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异泊酚的总用量、患者体动及术后宫缩痛情况。 结果:与术前比较,Ⅰ组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宫时的平均动脉压(MAP)、HR显著降低(P<0. 01),吸宫时MAP、HR均显著增高 (P<0. 05),Ⅱ、Ⅲ组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宫时、吸宫时MAP、HR与术前比显著降低(P<0. 01),Ⅳ组各时间点MAP、HR较术前均显著降低 (P<0. 01);Ⅰ组诱导时间明显较短(P<0. 01),唤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延长(P<0. 01),异泊酚总用量和术后宫缩痛发生率显著增加(P<0. 01);Ⅱ组体动发生率明显增加 (P<0. 01)  相似文献   

13.
瑞芬太尼复合二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小肠镜检查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比较一定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二异丙酚靶控输注时,不同的二异丙酚血浆靶浓度联合产生的麻醉效能,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探讨此复合方式用于无痛小肠镜检查的合理配伍. 方法:200例次需小肠镜检查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四组.Ⅰ组单纯用1%二异丙酚,血浆靶浓度设定为4.5μg/ml,Ⅱ、Ⅲ、Ⅳ组在输注二异丙酚前1 min先静脉注射0.3μg/kg瑞芬太尼,注药时间30 s,Ⅱ、Ⅲ、Ⅳ组二异丙酚血浆靶浓度分别设定为3.0μg/ml、3.5μg/ml、4.0μg/ml.观察检查前、睫毛反射消失时、小肠镜经过曲氏韧带或回盲瓣、检查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氧饱和度(SpO2)、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患者体动发生率.结果:与用药前比较,各组睫毛反射消失时MAP、HR显著降低;Ⅰ组小肠镜经过曲氏韧带或回肓部时MAP、HR均显著增高,Ⅱ、Ⅲ组进入上述部位时MAP、HR增加不明显,Ⅳ组各时间点MAP、HR均显著降低,且因肠腔张力太小,导致小肠镜进入有困难;Ⅰ组诱导时间较短,唤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较长,二异丙酚总用量和检查中的体动发生率显著增加;Ⅱ、Ⅲ组二异丙酚总量减少、体动发生率较Ⅰ组明显减少;Ⅳ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3.5μg/ml二异丙酚血浆靶浓度复合0.3μg/kg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确切、检查中体动发生及呼吸抑制发生率低、清醒程度高,为小肠镜检查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配伍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消化道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ASAI~Ⅱ级、择期全麻下行消化道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A组)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组(B组)各19例。A组靶控输注丙泊酚(初始血浆药物浓度为3.0μg/ml),视麻醉深度调整靶浓度0.1μg/ml。B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负荷剂量1μg/kg,随后开始微量泵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μg.kg-1.min-1,并同时靶控输注丙泊酚(初始血浆药物浓度为2.5μg/ml),视麻醉深度调整靶浓度0.1μg/ml。观察麻醉前、麻醉后2 min、置胃镜后2 min及苏醒时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手术时间、丙泊酚的用量、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麻醉前相比,麻醉后2 min及置胃镜后2 min两组患者的MAP均下降(P〈0.01);麻醉后2 min两组患者均发生一定程度的HR减慢和SpO2下降(P〈0.01),但均为一过性,至置胃镜后2 min好转(P〉0.05);并且两组患者中无1例发生心动过缓或呼吸抑制。两组患者之间各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缩短并且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在消化道内镜粘膜下剥离术中的麻醉效果安全可靠,且与单用丙泊酚相比,患者苏醒更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胃肠手术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胃肠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靶控输注组(T组):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诱导和维持;静吸复合组(Ⅰ组):常规诱导后静吸复合维持麻醉。两组间断静注维库溴胺维持肌松。观察基础值(T0)、气管插管即刻(T1)、气腹前5min(T2)、气腹后10min(T3)、气腹后60min(T4)、结束气腹后10min(T5)各时点的HR、SBP、DBP,抽血查血糖、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的浓度。结果T组在各时点HR、SBP、DBP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在插管、气腹后明显升高(P〈0.05)。T组在T3、T4、T5血糖、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较T0有所升高,但明显低于Ⅰ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胃肠手术安全可行,可有效抑制手术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保留自主呼吸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5例,按瑞芬太尼血浆靶控浓度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瑞芬太尼1.5 ng/ml(R1.5),瑞芬太尼1.0 ng/ml(R1.0),瑞芬太尼0.5 ng/ml(R0.5);异丙酚血浆靶控浓度均为2.0μg/ml,患者入室后紧闭面罩,氧流量3L/min,以血浆靶控目标为准,当目标浓度与效应室浓度相等后,记录呼吸功能指标、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OAA/S评分及患者用药前后血气分析的变化。分别于给药前基础值(T_0)、达到效应室浓度即刻(T_1)、2 min(T_2)、6 min(T_3)、10 min(T_4)时对M_V、V_T、RR、P_(ET)CO_2、SpO2、BIS、OAA/S评分及用药前后pH值、PaCO_2、PaO_2、V_D/V_T等进行比较。结果与T_0比较,3组M_V、V_T于T_(1~4)时下降(P<0.05,P<0.01),R1.5组RR明显下降(P<0.01),R0.5组RR各时点变化不显著(P>0.05)。T_(1~4)时R1.5组M_V、V_T、RR明显低于R1.0、R0.5组(P<0.05),P_(ET)CO_2明显高于R1.0、R0.5组(P<0.05)。3组患者BIS、OAA/S评分T_(1~4)较T_0下降(P<0.01),且R1.5组较R1.0、R0.5组下降明显(P<0.05,P<0.01)。3组PaCO_2、V_D/V_T用药后较用药前均显著增高(P<0.01),V_D/V_T仍在正常范围内,pH值较用药前下降。用药后pH值、PaCO_2、、V_D/V_T在R1.5组明显较R1.0、R0.5组变化大,R0.5组影响最小,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 ng/ml血浆浓度瑞芬太尼复合2.0μg/ml血浆浓度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保留自主呼吸手术较安全,但仍应加强呼吸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肝功能不全患者麻醉诱导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探讨更适合的舒芬太尼浓度,以及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对丙泊酚药效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Ⅱ~Ⅲ级,ChildB级,择期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的患者30例。麻醉诱导靶控输注舒芬太尼Ce分别为L组(0.6μg/L)和H组(0.8μg/L),达到设定值时开始靶控输注丙泊酚。当患者意识消失时将预设丙泊酚血浆浓度调低并使其效应室靶浓度高于意识消失时浓度,同时静脉注射罗库溴胺0.9mg/kg完成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记录不同时点观察值。结果诱导时L组患者心率及血压无明显波动。H组舒芬太尼Ce值达到0.8μg/L时,血压比基础值升高4.2%(P〈0.05),3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4例患者出现肌肉僵直(P〈0.05)。两组BIS值在舒芬太尼输注前后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意识消失时L、H组的丙泊酚Ce值分别为(1.84±0.54)mg/L、(1.32±0.37)mg/L(P〈0.01),丙泊酚用量分别为(62.24±6.03)mg、(39.83±5.64)mg(P〈0.01),BIS值分别为67±11、70±11(P〉0.05)。结论舒芬太尼Ce值为0.6μg/L,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诱导用于肝功能不全患者,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应激反应小,无呼吸抑制及肌肉僵直,相对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舒芬太尼Ce值分别为0.6μg/L、0.8μg/L靶控输注不会引起BIS值显著变化,而与丙泊酚联合使用时具有协同作用,可降低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的Ce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和异丙酚在大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情况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4例择期行大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共22例,以血浆浓度为靶浓度,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和异丙酚;对照组共22例,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检测血浆皮质醇的浓度变化并记录两组术后躁动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及血浆皮质醇浓度在麻醉诱导及手术期各时点对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在麻醉恢复期拔管及拔管后10min,各监测指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低。结论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均适合于大肠癌根治手术患者,但舒芬太尼麻醉组在麻醉恢复期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患者不良反应少,适合l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钟剑洪  刘妙雯  梁江惠 《吉林医学》2011,32(28):5932-5933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双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可行性,并与七氟谜吸入麻醉比较,为此类手术探讨更合理的麻醉方式。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TCI组:设定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4 ng/ml、异丙酚3μg/ml;B组持续吸入2.5%~3.5%七氟谜维持手术;观察气管插管、拔管时段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变化;手术结束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拔管的时间;术后30min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术中知晓情况。结果:A组各时点MAP、HR明显低于基础值及B组(P<0.05),B组各观察点MAP、HR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及拔管时间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0 min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P<0.05)。B组有6例出现恶心、呕吐,有1例发生术中知晓。结论:本研究示A组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效果更佳,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与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对脑肿瘤患者术中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择期颅内肿瘤手术患者36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静吸复合组(C组)15例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组(R组)21例。R组:诱导时设定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μg/ml,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6ng/ml,术中根据刺激的强弱、心率和血压的变化调整血浆靶控输注的浓度。C组:异丙酚2mg/kg、芬太尼2μg/kg和维库溴铵0.1mg/kg诱导插管,术中吸入1%~2%异氟醚,间断静注维库溴铵维持麻醉。两组患者均连续监测有创血压(MAP)、心率(HR)、心电图(ECG)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末二氧化碳(PETCO2)。记录诱导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5min(T3)、切开硬膜(T4)、取瘤30min(T5)、术毕(T6)、清醒拔管时(T7)7个时点BP、HR、SpO2、PETCO2及苏醒时间。于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30min(t2)、麻醉后1h(t3)、2h(t4)、清醒拔管时(t5) 采集动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分别测定颈内静脉氧饱和度(SjvO2)及动静脉氧差(Da-jvO2)。结果:T1~T7各时点BP、HR、SpO2和PETCO2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R组患者T2时MAP分别低于T1时(P<0.05)。C组患者苏醒时间长于R组(P<0.05)。t2~t4时间点C组SjvO2均高于R组,而Da-jvO2均低于R组(P<0.05)。C组SjvO2 t2~t4时间点均高于同组t1时,而C组Da-jvO2 t2~t4时间点均高于同组t1时(P<0.05)。结论:瑞芬太尼和异丙酚靶控输注与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脑肿瘤患者的手术,均可维持患者平稳的生命体征,靶控输注麻醉患者术毕清醒更迅速,且比静吸复合麻醉能更好的维持脑氧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