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2.
经腘静脉介入性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经腘静脉介入性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和要点.方法:将6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使用一般治疗+抗凝治疗+全身溶栓治疗,治疗组32例使用一般治疗+抗凝治疗+腘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达96.89%:对照组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达55.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认为对使用一般治疗+抗凝治疗+腘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给予精心护理,各项护理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卧床休息,取DVT体位,穿弹力袜,认真地用药护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康复指导,导管的妥善固定,及保持伤口无菌,可保证溶栓治疗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对采用腔静脉滤器置入及介入溶栓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12例病人进行密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12例病人均得到有效治疗,患肢肿胀消退,未发生肺栓塞。[结论]早期及时给予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保证行介入治疗后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膳静脉穿刺血栓抽吸及接触性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经患侧胭静脉入路综合性介入治疗,在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前提下,先行球囊扩张机械性破碎血栓及IOF改良下腔静脉支架输送鞘行血栓抽吸,然后行接触性溶栓治疗,4例患者于溶栓后行骼静脉支架植入术治疗,以静脉通畅评分和静脉通畅率及健、患肢周径差等指标评价疗效,患者随访1年以上。结果技术成功率为100%,30例患者于治疗6个月复诊,双下肢周径差〈1.5cm,行下肢静脉造影复查,静脉通畅评分显著改善[治疗前后分别为(9.5±2.6)、(3.6±2.1分),Z=1.65,P〈0.01],静脉通畅率为(69.5±13.2)%。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胭静脉综合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安全有效、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5.
腘静脉穿刺治疗下肢静脉血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为临床常见的血管性疾病,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约有25%~50%的患者发展为栓塞后综合征[1],严重影响患肢功能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收集我院2007年6月至2011年4月36例DVT患者,行腘静脉穿刺经导管抽栓、溶栓、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等综合技术的应用,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7例,女29例;年龄36~64岁,平均(46.8±14.3)岁;治疗持续时间2~6d,平均(3.6±1.3)d。患肢:右下肢3例,左下肢33例。血栓部位类型:6例为中央型,30例为混合型。术前均行超声检查,16例行下肢顺行静脉造 相似文献
6.
股静脉穿刺置管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深静脉穿刺置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股静脉置管较其他置管术风险小,操作简便、易掌握[1],但也不可避免出现各种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就是其中之一.本院肿瘤科2000年9月至2004年7月,行股静脉穿刺置管328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近年来,我科对一些无手术指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了溶栓疗法。自1988年1月至1991年10月共收治了6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LDTV)患者,现将其发病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LDTV患者共62例,男40例,女22例,年龄22~73岁,平均43.71岁,发病时间3天内有4例,3个月内有26例,大于3个月患者32例。62例患者均经下肢深静脉造影确诊后收治我科,接受溶栓 相似文献
9.
10.
1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 评价对具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患者进行恰当的预防性治疗与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近期医学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临床发现住院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特别是具有各种高危因素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导致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给患者带来痛苦,严重者可发生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低剂量肝素和小分子量肝素的应用安全、有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性治疗具有重要作用。结论 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加强护理,做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性治疗,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两种给药途径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选择理想的给药途径 ,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法 将 1 1 2例确诊为下肢髂 股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上肢静脉输注组 5 4例 ,患肢静脉输注组 5 8例 ,记录经溶栓治疗 1 0~ 1 5d后 ,患侧肢体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患肢静脉输注组好转治愈率 ( 94 .8%)明显高于上肢静脉输注组 ( 85 .2 %) ,P <0 .0 1。结论 患肢静脉输注溶栓药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依从率98%,对照组总依从率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6%,对照组总满意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依从性及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介入性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介入及综合征治疗的疗效和护理要点。方法 对1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下腔静脉滤器置入 溶栓治疗的综合征治疗方法并对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 11例患者阻塞段血管通畅,血液流动,4例患者还有部分栓塞,本组15例患者均无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综合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显著。同时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对腔静脉滤器置入及溶栓治疗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应用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联合多种介入方式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6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继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患者左下肢深静脉在1周内实现再通,并且出院2个月后随访情况良好。结论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联合多种介入方式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继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安全可靠,术中密切监护配合与术后加强置管护理、并发症预防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治疗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9例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男性8例,女性1例)服用利伐沙班治疗,剂量10 mg,每日1次,观察门静脉复通时间、复通率及治疗期间的并发症.结果:门静脉复通平均时间36 d,其中8例完全复通,1例大部分复通.治疗期间未发现继发性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利伐沙班治疗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良好且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通过观察术前和术后腘静脉相关指标,评价腘静脉环缩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返流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对43例行腘静脉环缩术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检测腘静脉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及返流持续时间。结果腘静脉内径术后明显小于术前分别为(0.7±0.14)cm,(0.88±0.16)cm,P<0.01;腘静脉返流持续时间术后较术前明显缩短分别为(0.36±0.14)s,(1.12±0.40)s,P<0.01;腘静脉血流速度及腘静脉血流量术后较术前均略增加,但皆无显著性差异(分别P=0.058,P=0.089)。结论腘静脉环缩术通过缩窄腘静脉内径和缩短腘静脉返流持续时间,使术后的腘静脉起到了静脉瓣的作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是评价腘静脉环缩术疗效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通过观察术前和术后腘静脉相关指标,评价腘静脉环缩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返流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对43例行腘静脉环缩术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检测腘静脉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及返流持续时间。结果腘静脉内径术后明显小于术前分别为(0.7±0.14)cm,(0.88±0.16)cm,P<0.01;腘静脉返流持续时间术后较术前明显缩短分别为(0.36±0.14)s,(1.12±0.40)s,P<0.01;腘静脉血流速度及腘静脉血流量术后较术前均略增加,但皆无显著性差异(分别P=0.058,P=0.089)。结论腘静脉环缩术通过缩窄腘静脉内径和缩短腘静脉返流持续时间,使术后的腘静脉起到了静脉瓣的作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是评价腘静脉环缩术疗效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