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海国院校学员心理卫生状况。方法:对3所海军院校516名学员按年龄,专业进行分层取样,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15.60%的学员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敏感,敌意,抑郁,偏执症状。院校学员心理卫生水平要差于全国青年,但优于国内其他大学生,比全体军人稍差,不同年级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明显,但不同专业学员心理卫生状况有明显差异。结论:应加强学员心理卫生研究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学生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获取急救知识途径,为开展中学生急救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急救知识调查问卷,对某城镇中学873名初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初中学生急救电话知晓率为66.0%,且无性别、年级差异;中学生目前获取急救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书籍杂志、学校教育;基本急救技能知识中,心脏按压频率、心脏按压部位、关节扭伤处理、人工呼吸频率知晓率分别为16.6%、23.1%、24.9%、34.6%,其余项知晓率在53.7%~88.2%;家庭突发事故急救知识中,酒精中毒急救、昏迷急救、强碱烧伤急救、烫伤急救知晓率分别为23.9%、29.7%、46.7%、46.8%,其余项知晓率在62.1%~89.5%;户外突发事故急救知识中,被狗咬伤急救知晓率为34.3%,其余项知晓率在62.7%~80.5%。结论:初中学生急救知识掌握状况参差不齐,急需开设初中学生急救知识讲座与技能培训,以提高初中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3.
海军飞行学员医学选拔五官科淘汰疾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总结飞行学员医学选拔中的规律。方法:查阅历年体检淘汰疾病统计表,对各种疾病淘汰率进行比较分析,对位于前几位的疾病的体检方法和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3年招飞体检耳鼻咽喉及口腔科共检查51421人,淘汰17020人,淘汰率33.10%。淘汰疾病占前几位的是鼓膜菲薄疤痕、鼻中隔偏曲、咬颌畸形、鼻窦炎等。结论:对飞行学员医学选拔中淘汰疾病谱的分析和总结,有利于做好统计工作,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高体检质量,真正做到“合格有把握、淘汰有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职护生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状况,探讨开展中职护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意义和方法。方法自行设计护生急救知识与技能调查表,对我校2010级三年制普通护理专业24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职护生急救知识掌握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脚踝扭伤、包扎、搬运、骨折固定、触电、溺水、急腹症、中毒、高处坠落。结果显示,中职护生认同学习急救知识非常重要的占83.19%,说明他们能认识到学习急救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还有5.04%的学生不知晓急救电话号码。结论中职护生的急救水平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急救能力亟待提高。针对中职护生的特点,学校应改进课程设置,理论联系实际,采取多种形式使中职护生牢固掌握急救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广泛发动公众以第一目击者的身份参与院前现场急救已成为急救医疗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1-2]。高校大学生具有人数多、学习能力强等特点,是公众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几年针对大学生的调查[3]显示大学生急救知识严重匮乏,亟待提高,其中非医学专业大学生  相似文献   

6.
海军基层卫生人员现场急救技术训练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海军基层卫生人员对战伤救治技术的掌握程度,为改进战伤救治训练提出建议。方法 结合海军开展的群众性战伤救治技术练兵活动,针对新大纲、新考核标准的要求,自制调查问卷,对172名海军基层卫生人员进行调查,区分熟练、较熟练、不熟练和难以掌握的技术及其构成比,重点分析战伤救治训练开展情况和战伤救治技术掌握情况。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72份,有效回收率100%。海军基层卫生人员掌握较好的技术为止血、通气、包扎、固定、搬运、基础生命支持六大传统技术,而经骨输液技术、高级气道管理等技术掌握不熟练、甚至难以掌握。结论 应持续开展群众性战伤救治技术练兵活动,改进现代战伤急救理念,加强培训,建立实战化战伤救治训练和考评系统,以提高海军基层卫生人员战伤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7.
周涛  赵惠芳  杭其焕  郭庆庆  高月莲  于慧 《海南医学》2013,24(24):3726-3728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1 300名高职大学生从急救知识技能获取途径、掌握现状、培训需求及培训方式意愿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发放问卷1 300份,回收1 291份,回收率为99.3%,有效问卷1 226份,有效率为95.0%。87.5%的大学生无急救培训经历,对核心急救知识技能问题回答正确率较有急救培训经历的大学生明显偏低(P〈0.05)。95%的大学生认为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有价值,87.6%的大学生对心肺复苏、止血技术较感兴趣,66.2%的大学生更喜欢分批小组急救培训方式,67.3%的大学生认为理论+实践的授课方式最好。结论高职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掌握水平较低,培训组织欠缺。学校应采用合理的教学形式大力开展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其自救互救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泰州市乡村医生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现状,为政府在农村建立急救网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以问卷形式对泰州市1 120名乡村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1 120名调查对象中,男655名,女465名;年龄27~64岁。仅21.2%掌握第一目击者的含义,18.8%掌握黄金4分钟,29.6%掌握心肺复苏原理,39.1%掌握心搏、呼吸骤停的判断。心肺复苏及止血、包扎、搬运、骨折固定四大技术掌握率分别为41.2%及41.0%、41.2%、41.0%、39.4%。近5年内未参加急救知识培训者118名(10.5%),既往培训≥2次者727名(64.9%),参加急救知识培训的时间≥1周者731名(65.2%),愿意再参加急救培训者992名(82.4%)。最想学的急救项目前5项分别为:心肺复苏、固定术、搬运术、包扎术、内科急症的急救。结论乡村医生需要急救理论和技能的培训,急救培训的重点是急救素质的提高、急救技能的规范和急救知识的更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某军医院校毕业学员战救技能掌握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1-05月,采用方便抽样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选取某军医院校临床医学、海军医学、护理学等7个专业258名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 学员战救技能自评平均得分为(3.78±0.85),得分最高的前3个条目依次为心肺复苏术(4.15±0.91)、止血技术(3.90±0.98)和包扎技术(3.84±0.96).知识测评总正确率为(74.24±15.17)%,正确率最高的前3个项目依次为固定技术(85.79±26.23)%、心肺复苏术(83.53±29.09)%和通气技术(76.55±23.80)%.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学员的性别、专业和战现场急救学习情况与学员战救技能平均正确率相关.结论 学员战救技能自评和战救知识测评正确率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员能力自评得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其真实水平,可尝试采取差异化培训策略等进一步提升全体学员战救知识掌握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院前急救的成功关键在于施救人员在现场能否快速、准确、科学的实施现场救治,为了提高我市院前急救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急诊抢救时间,降低市民死亡及伤残率,调查银川市警务人员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培训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培训意见和建议,为提高本市院前急救成功率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根据李文涛设计的调查问卷及2015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的部分更新内容设计新的调查问卷,该问卷分为一般资料、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一般资料包括警种、性别、年龄、警龄、警衔、最高学历;急救知识和技能包括对创伤急救、心肺复苏、溺水者急救、中毒者急救及中暑者急救的自我评价、自我测试及培训的相关调查。该量表Cronbach信度系数α=0.791。在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选取银川市160名警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银川市160名警务人员进行急救知识与技能的相关调查。 结果 警务人员院外创伤急救和心肺复苏及格率分别仅67.60%和23.23%;自我测评中警务人员除对中毒者的急救完全掌握的人数较多外,对于创伤、心肺复苏、中毒、溺水、中暑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较少;其中66.9%的人没有接受过相关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5年内接受过急救培训 ≥ 2次的人员更只占8.4%。 结论 我市警务人员对于院前急救知识掌握的程度欠佳,相关培训较少,应加强培训,提高警务人员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十堰市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急救知识的认知和培训需求情况,为高效地开展急救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十堰市3所非医学院校152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8%学生认为自我急救知识丰富,64.61%学生意识到自身急救知识缺乏;就现有急救知识46.92%的学生毫不犹豫对陌生者进行施救,若接受系统培训后,毫不犹豫施救者上升至78.9%,68.09%学生担心自身急救技能不足是影响施救的最大障碍;98.3%的学生要求接受急救培训,92.27%的学生选择在老师指导下,借助模型动手操作的培训方式;33.03%的学生认为医学院是承担救急培训的最好机构,23.46%的学生则选择医院.结论 十堰市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急救知识认知差,培训需求愿望强烈,望相关部门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提高大学生急救应变能力,提高区域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在校医学生与非医学生角膜捐献意识的差别。方法以调查问卷形式,对承德市4所大学875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875份问卷调查,有效答卷814份。有意向捐献角膜人数、支持亲友捐献角膜人数,在校医学生均高于非医学生。对角膜捐献缺乏了解,成为不能捐献的最主要因素。结论在非医学生中加强角膜捐献知识和角膜捐献意识的宣传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沈阳市非医学类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技能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沈阳市非医学类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及需求,为开展非医学类大学生现场急救培训提供参考依据;为高等院校开展相关教育工作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运用非定额抽样的方法,在沈阳市随机抽取5个非医学类院校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救电话的知晓率达到了87.1%,不同性别、年级、生源地的非医学类大学生对急救电话的知晓情况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有91.1%的大学生渴望了解急救知识希望学会自助互救技能,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急救知识的需求和态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因素对颈椎伤伤员的搬运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查对象对现场急救相关知识的总体得分较低。结论:沈阳市非医学类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总体知晓率低,有接受相关培训的意愿,高校应尽快开设相关课程以满足学生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驻杭部队官兵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获取途径、掌握现状及学习需求,探讨对其进行院前急救培训的意义及实施方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运用自编问卷对驻杭某部队1100名官兵进行调查。结果官兵获取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的主要途径:书籍占24.40%、报纸杂志占19.70%、电视占28.50%、网络占12.10%、培训占6.30%;部队官兵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平均得分为(20.62±9.30)分(满分32分),士官高于士兵(P〈0.05),步兵和炮兵都高于通信兵(P〈0.05),参加过院前急救培训的高于没参加过的(P〈0.05);92.60%的官兵认为有必要进行院前急救培训,7.40%的认为没有必要培训。结论参加过院前急救培训的官兵人数较少,培训普及率较低,官兵获取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的途径较单一;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一般,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学习需求较高,尽快在部队中普及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并加大对其培训的力度、深度及广度,培训中应注意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5.
就诊者及陪诊者的急救常识和服务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就诊者和陪诊者的急救常识和服务状况调查,探讨如何对公众进行急救知识普及教育,提高急救能力。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急诊门诊就诊和陪诊者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者文化程度越高,越偏向选择电视、网络等媒体作为主要的获取急救常识;文化程度越高,年龄越小,越多通过媒体获取急救电话号码;年龄越大,文凭越高,对急救知识的需求越明显;调查表明民众自救自护知识十分缺乏。结论 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应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和广播等媒体开展多种手段大规模宣传急救知识和必要的急救技术培训,提高急救能力,并在青少年中培养健康观念。加强急救体系建设,提高急救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流动人口伤害急救知识的干预效果,为探索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310名流动人口进行伤害急救知识的基线调查,并选取146名流动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后流动人口对各种伤害急救知识掌握的正确率均有明显提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均月收入为1001—1500元、认为伤害危险性很大或大对急救知识干预效果有正向作用,年龄为31~40岁产生负向影响。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流动人口急救知识水平,需采取多种形式的传授方法提高其急救技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开设《急诊医学》课程的认可度和院前急救知识的知晓现状,探讨急诊医学课程中针对高年级医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方法。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结果调查某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146名学生,99.32%的学生认为开设《急诊医学》是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接受急救知识的系统培训对以后的工作也非常重要。55.48%的人认为急诊医学是内科、外科的部分重复;高年级的医学生对急救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其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来源于书籍,其次分别是网络、电视和报纸,但实际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仍欠佳。结论急诊医学授课应注重其特点,操作形象化和考核规范化可能有助于加强医学生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相似文献   

18.
开展急救普及活动对医学生早期临床能力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开展急救普及活动对医学生早期的临床技能和沟通技能培养的效果。选拔大二大三学生成立实验组开展急救普及活动。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期末的临床技能和沟通技能考核成绩。两组考核方式和内容相同。同时向实验组学生发放主观评价表。实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并对活动的开展效果表示肯定。这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医学生提高自身的临床技能及沟通技能,为自己后阶段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上海某985高校大学生心脏骤停急救知识知晓现状及施救意向。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某高校新生军训中1595名大一及大二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该校大学生心脏骤停急救能力整体偏低,t检验显示不同性别、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基础技能知识总体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PR、AED基础技能培训前与培训后在现场第一目击者反应、判断心脏骤停的基本方法、CPR具体操作、AED具体操作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后知识掌握情况比未接受培训好;男生、医学生、知晓急救保护法的调查对象表示更愿意对陌生人施救(P<0.01);大学生不愿意对陌生人施救的原因主要是没有信心、担心没有资格、造成二次伤害、不会做以及缺乏法律保护,非医学生更担心自己不会做和被传染疾病(P<0.05)。结论 大学生心脏骤停急救能力整体较差,接受过急救培训、急救知识技能及格、知晓法律保护是大学生急救意愿的促进因素。向大学生普及心脏骤停急救知识是重要且必要的,同时应更加侧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