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胡霞  康姗姗  赵进 《中国药业》2008,17(22):11-12
目的为我国原料药出口频遭反倾销提出对策。方法分析我国原料药遭遇反倾销的现状,并针对其原因及影响提出相应对策。结果与结论原料药出口应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应对反倾销,使其不再成为原料药出口的障碍。  相似文献   

2.
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原料药在我国医药制品出口额中所占比重最大,大宗化学原料药更是我国医药出口的主力军.目前,我国化学原料药面临污染严重、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未来几年专利药的到期,将成为我国化学原料药的机遇.该文旨在针对化学原料药出口带来的问题及面临机遇,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以期能够改善化学原料药出口现状,推动我国化学原料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我国原料药出口企业提供一条更为适用的国际认证途径。方法采用比较分析方法,阐明USP认证不同于其他几种较为成熟的国际认证方式的特性。结果与结论USP作为一种新的认证方式,从适用范围、认证流程、认证速度、认证费用以及认证周期等方面更适合中国原料药企业的发展现状,对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出口退税率下调对我国原料药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霞  黄文龙 《中国药事》2009,23(4):326-328
目的为由于国家出口退税率调整而受到影响的原料药出口企业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分析国家对原料药出口退税率进行调整的目的以及对原料药出口企业造成的影响,提出相应对策。结果与结论面对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原料药出口企业应通过技术改造,建设成为低能耗、低污染企业,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并通过并购重组增强行业的集中度。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际医药形势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原料药外包业的快速增长,并在产值、增长率和企业层次等方面均拥有了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进。该文分析了我国原料药外包的现状,指出应继续加强与国际市场的沟通、提高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增强环保意识,才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推动我国原料药外包业的新一轮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多元化的概念及相关经济学理论分析入手,结合我国原料药企业的特点,对我国原料药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印度总理的药品可负担工作组的最终报告建议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NLEM)中的314种原料药实行价格管制,并取消垄断市场的通用名药的商品名。工作组曾经讨论要对NLEM中所有354种原料药进行价格管制,最终报告去掉了40种主要在医院使用并通过投标大宗购买的产品。  相似文献   

8.
中印原料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我国原料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参考。参阅国内、外文献,采用SWOT分析法,对中印原料药产业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印度原料药产业在产品标准、国际认证、人才储备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均优于我国,我国原料药产业可以借鉴印度原料药产业的成功经验,确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我国化学原料药的出口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化学原料药生产国与主要出口国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与积累 ,我国的化学原料药无论在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还是工艺技术方面 ,都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究其原因 ,从内部看 ,是由于我国 2 0世纪 90年代后经过连续多次的国内、国际价格战以及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扶持 ,使得行业集中度普遍得到提高 ,某些重点化学原料药的工艺技术水平及生产规模也随之迅速提高 ,从而提升了我国化学原料药的国际竞争力 ;从外部看 ,是由于国际医药产业调整结构 ,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实施“产业转移”以及“合同生产”战略 ,使我国逐渐成为国际“转移生…  相似文献   

10.
11.
“药价高、看病贵”已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本文对产生这种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这一热点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前原料药甘露醇的生产已由化学合成法逐步代替海带提取法,化学合成法的原料药甘露醇中或多或少含有微量的山梨醇。从生产原料和工艺两方面阐述了甘露醇成品中含有微量山梨醇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头孢地尼原料药无菌检查的方法。方法:采用薄膜过滤加酶法对供试品进行无菌检查。结果:头孢地尼原料药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对不同验证菌株的敏感性具显著不同。结论:运用薄膜过滤加酶法能有效地去除其抑菌活性,并通过验证试验保证无菌检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我院治疗冠心病基本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常用40种治疗冠心病的基本药物中成药2年的销售数量根据不同证型及治疗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临床常见治疗冠心病基本药物中成药在功能主治方面分析,将冠心病分为五大证型,以瘀血痹阻型和气滞心胸型的治疗方药居多。结论:现代中医针对一些冠心病证型应用基本药物中成药进行治疗时,一定要慎重而仔细地辩证分型,针对相近基本药物中成药的异同点选择应用,方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樊国强  左右  杜娟 《中国药房》2012,(16):1517-1519
目的:探讨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CMP)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应用CMP124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CMP致ADR发生率为1.85%,主要与患者年龄、用法用量、是否合理用药等因素相关(P<0.05);ADR类型主要为皮肤过敏、消化道反应、过敏性休克、神经肌肉损害等。结论:临床医师须严格掌握CMP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老年及儿童等特殊群体应慎用,避免剂量过大及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6.
我院门急诊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门急诊患者退药原因,探讨减少患者退药的有效措施。方法对医院门诊药房2008年1月至3月的958例退药记录,按退药原因、药品种类及退药剂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患者退药的主要因素有药物不良反应、病情改变、患者依从性差和医院服务缺陷等。结论应建立严格的退药制度,规范医师用药行为,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从而减少退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李诗瑶  李坦英  路玲  王素珍 《中国药房》2012,(44):4159-4160
目的:为保障基本药物的流通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相关资料和数据,并进行实际调研,分析影响我国基本药物流通安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结果:影响基本药物流通安全的原因主要有:基本药物制假成本低、监管资源不足、市场机制失灵、药品从业人员素质低等。结论:建议应健全现阶段的法律法规;健全监管机制,尤其要注重事前、同期和反馈控制的监管,对基本药物流通企业采取属地管理的层级管理制度,恢复县级药监所建制,并配备适应现阶段的技术监管装备;强化企业第一责任人意识,使其肩负培训药品从业人员的责任和义务;落实基本药物储运温、湿度质量规范,保障基本药物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我院心内科的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分析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入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64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统计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我院心内科648例患者中出现临床用药问题共38例,占比5.86%,用药问题中占前三位的分别是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12例(1.84%),配伍不合理7例(1.08%),用法用量不合理5例(0.77%);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用药剂量控制、老年人用药问题和药物联合应用问题等方面。结论我院心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主要是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配伍不合理和重复使用同类药物等,临床医师应多总结经验,提高心血管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我院门诊西药房患者退药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西药房患者退药原因,为减少退药,以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从我院门诊西药房调出2010年全年处方信息,统计退药品种及其频次,结合退药记录分析退药原因.结果 2010年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128例次,不良反应和医生重复开药是退药原因中的主要原因,而其中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占总退药原因的19.53%.结论 通过对我院退药情况进行的统计分析,得出减少退药情况发生的方法有三,一方面医生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另一方面药师要增强责任心;同时医院还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相似文献   

20.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海燕  杨玉敏 《中国药房》2010,(21):2012-2014
目的:减少和规范退药,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2009年11月门诊西药房449份退药登记单进行统计,分析退药原因,探讨应对策略。结果:退药原因主要由医师(如医患缺少沟通,计算机操作错误)、患者(如医药知识不足而拒绝用药,入院、转院、死亡)、药房供应短缺、收费错误、其他(如药品不良反应,医保费用问题)等几方面原因引起。结论:退药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应完善各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水平,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努力避免退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